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6 16:3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核心概念:隋朝大运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羁縻政策、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 关键问题: (1)隋唐时期社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繁荣 隋唐时期是如何加强民族交融的 有何历史意义 (2)唐朝是如何走向衰亡的 有何启示
[重要概念]
1.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的一条贯通南北的水运交通大动脉。这条运河共分四段,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大运河纵贯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2.藩镇割据:唐朝中叶在边境和重要地方设置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事大权。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势力逐渐扩大。有的节度使在其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不服从唐朝政令,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历史上称这种局面为藩镇割据。
[教材史料]
1.运用教材第二目图片《敦煌莫高窟壁画唐朝牛耕图中的曲辕犁》《职贡图》实证唐朝的繁荣。
思路引导:敦煌莫高窟壁画是图像史料,体现了当时曲辕犁的使用,反映了唐朝农业耕作工具的进步。《职贡图》是研究唐朝对外政治、经济关系和民族关系的重要资料。从外国使节和少数民族使臣的形象,可以看出他们属于不同的地区和民族,这反映出唐朝强盛开放、民族交融的场景,从侧面实证了唐朝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思想开放、国力强盛。
2.“学思之窗”:结合皮日休的诗,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隋炀帝的。
思路引导:(1)根据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客观、公正。一方面,隋炀帝即位前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也是在为国家消除分裂隐患,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另一方面,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征高丽,超过了社会的承受极限,引发了大规模起义。
(2)从史料实证角度评价隋炀帝时要注意:一是受儒家修史者评价标准的影响,二是多数是唐朝对他的评价,从而凸显唐朝取代隋朝的合理性。
3.“思考点”: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思路引导:从历史大势上说,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动乱,人心思定,百姓需要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从唐朝统治者来说,政治上,注意改革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经济上,发展生产,规范赋税徭役;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对外用兵有节制;文化上,大兴文治,兴学重教;民族关系上,采取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实现了边境地区的统一和安定,民族间交往密切。
4.“问题探究”: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与其他朝代有何不同。
思路引导:一般朝代多是亡于王朝末期资源调配能力(财政能力)的枯竭,隋朝国库充盈,但是隋炀帝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滥用民力、穷兵黩武超过了社会承受力的上限,引发大规模起义,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主题学习 隋唐大一统国家的治理和教训
※一、隋唐盛世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二目,完成填空)
1.隋朝兴亡
角度 概况
兴 建立与 统一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
表现 (1)广设仓库:包括供应朝廷粮食、物资的仓库和备水旱赈济的义仓 (2)兴建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3)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亡 原因 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征高丽,民不聊生
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知识点拨] 全面认识隋朝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1)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为唐的繁荣奠定基础。
(2)确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为唐的繁荣及以后的历史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3)恢复发展经济,开凿大运河,为唐的繁荣及以后历史发展奠定基础。
(4)迅速灭亡的教训被唐初统治者吸取,推动唐朝的发展。
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建立与统一: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繁荣发展
统治者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措施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轻徭 薄赋等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结果 “贞观之治” 社会经济 持续发展 “开元盛世”
(3)民族关系
①方式
a.军事打击:先后灭东、西突厥汗国等。
b.设置机构: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c.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d.会盟: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e.册封: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②影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边疆开发、民族交融、版图扩大、管理加强)。
任务二 合作探究
视角1 隋唐之盛,盛在何处
材料一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问题] (1)通览教材第一目、第二目,分别找出隋唐盛世的表现。
(2)结合材料中本单元目录,思考我们还可从哪些新角度认识隋唐王朝的盛世局面。
[结论] (1)隋朝:仓库充实,财政充裕,国力雄厚;工程建设规模宏大。
唐朝:政治清明;工具改进,经济繁荣;国家统一,疆域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2)制度建设、思想文化、对外交往等。
视角2 隋唐之盛,盛从何起
材料二 盛世的实现,首先是以开明君主的出现为前提。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一心吸取经验和教训的唐高祖、唐太宗统治集团十分重视制度的建设,下大力气制定和颁布制度,唐朝堪称典范:中央和地方职官制度、科举制度、土地和赋税制度、军事制度等,这些制度,不仅因应了那个时代,也参与塑造了那个局面。
——摘编自胡阿祥等《中国通史大师课-2》
[问题] (3)结合教材第二目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4)阅读教材第二目,概括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并说明其意义。
(5)据材料三,结合上述两问,概括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结论] (3)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出现“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出现“开元盛世”。
(4)方式:战争征服;设机构管辖;和亲、会盟;册封。
意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统治者的素养与治理措施;民族交融的时代发展潮流;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检测反馈]
开皇三年(583年),度支尚书长孙平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的社会现实,“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此后,中央政府将此项措施推广至全国,“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这表明隋朝(  )
A.实行轻徭薄赋 B.消除贫富分化
C.关注社会赈济 D.重视粮食供应
解析:C 据材料可知,隋文帝统治时期,将储粮备荒、建立仓库推广全国,且取得一定效果,体现了当时统治者重视社会赈济,故选C项;其余三项均与材料备荒的主旨不符。
二、唐朝衰亡
任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目,完成填空)
1.唐朝覆亡
(1)标志: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2)原因
①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a.概况: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763年,安史之乱被唐平定。
b.原因:朝政腐败;军事举措失当,外重内轻(节度使的设置)。
c.影响:中央集权被削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少数民族政权趁机袭扰,边防空虚;唐朝由盛转衰;破坏了北方经济;北民南迁,促进江南地区进一步开发。
②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削弱唐朝统治力量。
③黄巢起义:沉重打击唐朝统治。
2.五代十国
(1)特征: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北方政权更替,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区域开发。
(2)结束: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实力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检测反馈]
唐朝元和年间,李愬雪夜下蔡州,活捉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平定了淮西之乱;随后,朝廷又平定了淄青镇李师道叛乱;接着,朝廷又采取分割强藩大镇的方法来削弱藩镇。这些举措(  )
A.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B.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治理
C.得益于开元盛世的出现
D.一定程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D 据材料可知,唐朝廷一方面对藩镇势力进行军事打击,另一方面通过分割强藩大镇的方法削弱藩镇,这些举措一定程度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项;A项表述绝对,排除;由“淮西”“淄青镇”可知,平叛藩镇不在边疆,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下图为隋唐时期主要粮仓分布图。图中粮仓投入使用主要得益于(  )
A.全国统一格局形成与社会稳定
B.统治者个人喜好及北方农业发展
C.大运河的开凿与江南经济发展
D.造船业发达与粮食储备技术进步
解析:C 隋唐粮仓主要分布在长安和洛阳附近,另外在运河沿岸还有一些,其使用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和江南经济发展,故选C项。
2.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解析: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贯通南北,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出隋唐时期交通建设对巩固统一起了重要作用,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隋唐时期的世界人工运河修建水平和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故排除A、B两项;材料强调京杭大运河的影响,而非修建原因,故排除C项。
3.唐太宗“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统治者的革新魄力
C.统治集团的开放性 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解析:C 根据题干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期,知人善任、重视人才,抛开偏见与歧视,在任用官员时包容开放,体现了统治集团治国策略的开放性,故选C项;题干与宗法制的影响无关,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统治者革新魄力,排除B项;依据材料信息不能判断为科举制,排除D项。
4.经考古证实,含嘉仓是唐玄宗时期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座粮仓,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含嘉仓的储粮主要来自苏州、徐州、楚州(江苏中部)、润州(江苏镇江)等地。这表明当时(  )
A.北方经济水平落后 B.经济重心南移已完成
C.南方农业经济发达 D.国家重视修建储粮仓
解析:C 含嘉仓储粮主要来自苏州、徐州、楚州(江苏中部)、润州(江苏镇江)等南方地区,说明当时南方农业经济发达,故选C项。
5.唐朝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骚动和叛乱采用文武并用、威德兼施的策略,即一方面威之以武,构建军事据点,另一方面则大张旗鼓地进行政治招抚,推进羁縻州的行政建制。该策略意在(  )
A.差别对待,对峙并存 B.维持和平,发展经济
C.稳定边防,巩固统治 D.武力征服,经营中原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骚动和叛乱采取文武并用、威德兼施的策略,主要目的是稳定边防,巩固统治,故选C项;构建军事据点、推进羁縻州的行政建制体现了唐朝对边疆的管理,不属于“对峙并存”,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发展经济”,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对边疆的管理,并非“经营中原”,排除D项。
6.唐朝对边疆内附民族实行羁縻府州制度,将其部落组织纳入自己的行政体系之中,唐朝承认和保护这些部落首领的地位。唐太宗在谈及民族关系时说道:“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据此可知,唐朝(  )
A.民族交往推动各民族文化认同
B.民族交融扩大了唐朝的疆域
C.开明的民族政策利于边疆治理
D.朝廷实现了对周边有效治理
解析:C 题干时间为唐朝,内容为唐朝羁縻府州制度和唐太宗有关国家治理的言论,表明唐朝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边疆治理,故选C项;A项说法尽管符合史实,但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民族交融扩大了唐朝的疆域”说法不正确,排除B项;D项中“实现了”说法欠妥,排除。
7.唐朝以前,妇女多衣装严裹,行不露足,笑不露齿。而唐朝女装的形制趋向开放,妇女穿短袖,着男装,骑马郊游较为盛行,等等。这说明唐朝(  )
A.社会氛围多元开放 B.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大
C.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D.大众审美标准多样化
解析:A 依据材料“唐朝以前,妇女多衣装严裹,行不露足,笑不露齿。而唐朝女装的形制趋向开放,妇女穿短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社会风气开放,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文化的状况,排除B项;仅据材料无法得出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的结论,且该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主旨与大众的审美标准多样化不符,排除D项。
8.下面为唐朝天宝前后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户数/户 人口数/人 资料来源
中宗神龙元 年(705年) 6 156 141 37 140 000 《资治通鉴》
玄宗天宝十 四年(755年) 8 914 709 52 919 309 《通典·食 货志》
代宗广德二 年(764年) 2 933 125 16 920 386 《旧唐书》
宪宗元和十 五年(820年) 2 375 400 15 760 000 《旧唐书》
A.自然灾害的频发 B.均田制遭到破坏
C.政治局势的影响 D.疆域的不断缩小
解析:C 根据表格可知,唐朝天宝前后人口从持续增加到急速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前期统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所以人口持续增加;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对社会和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由盛而衰,因此政治局势导致人口锐减,故选C项;自然灾害的频发和疆域不断缩小,不能反映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间人口增加的原因,排除A、D两项;均田制遭到破坏与人口减少关系不大,排除B项。
9.张国刚在《唐代藩镇研究》一书中写道,唐朝的藩镇,并不都是割据的。所谓“藩镇割据”只是藩镇中的一部分,即使是河朔型藩镇,也具有游离性和依附性并存的双重特点。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地方财政收入 B.共同抗衡了中央政权
C.延续了唐王朝的统治 D.实现了对中央的控制
解析:C 根据材料“唐朝的藩镇,并不都是割据的”“即使是河朔型藩镇,也具有游离性和依附性并存的双重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藩镇割据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虽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但没有脱离朝廷的统治,说明藩镇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地方财政收入,排除A项;由“唐朝的藩镇,并不都是割据的”可知,唐朝的部分藩镇是在中央政权统治之下的,与B、D两项内容不符,故排除。
10.733年,唐玄宗改唐初的10道为15道,置采访、观察使以常驻,使其主管监察,道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朝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一变化(  )
A.体现了中央对现实政治的妥协
B.有利于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C.完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D.加速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解析:A 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朝廷遂将原在边防实行的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中央式微,地方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材料中的演变正是中央政府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妥协,故选A项;安史之乱后,军事成为道的主要政务,且唐政府将镇守节度使制应用于诸道,这使地方易形成藩镇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信息显示地方监察职能在演变中不断弱化,不是“完善”,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虽然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政大权,但多数节度使在形式上是服从中央的,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有学者在论述隋唐与东南财赋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是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材料中“新形势”是指(  )
A.适应区域发展与保障经济交流
B.对高丽的战争需要加强军粮运输
C.农民起义爆发需要调运军队镇压
D.当时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
解析: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开发,隋朝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需要加强南北交通运输以巩固政治统治,故选A项;征伐高丽与运河的修建关系不大,排除B项;隋炀帝大兴土木、征伐高丽使得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而非为镇压起义才修建运河,排除C项;当时南方的经济仍然落后于北方,D项错误。
12.(2023·北京卷,3)“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C 据题干材料“贞观之治”侧重于政治开明和社会安定,四点描述中“君臣相得”“乐闻直谏”意指善于纳谏,体现的是政治开明;“无复盗贼,囹圄常空”意指犯罪行为少、监狱很少关押罪犯,体现的是社会安定,故选C项。“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意指经济富庶,“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意指社会读书重学风气浓厚,二者均体现的是“开元盛世”的经济文化繁荣,故排除②③,即排除A、B、D三项。
13.(2023·湖北卷,3)唐朝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年)规定:“诸边远州有夷獠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解析:B 材料核心信息是唐朝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兼顾边疆民族地区生产相对落后的现实,依据实际情况实施轻税政策,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故选B项;征税属于社会治理的范畴,不是民族交往的表现,排除A项;材料强调唐朝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重视,而非区域发展,排除C项;“因俗而治”中的“俗”是指社会风俗,材料体现的是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采取灵活的政策,排除D项。
14.(2023·全国新课标卷,27)下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  )
史料内容 来源
本骆元光,姓安氏,其先安息人也。少为宦官骆奉先所养,冒姓骆氏……贞元三年(787年)……帝(唐德宗)念其勋劳,又赐姓李氏,改名元谅。 《旧唐书· 李元谅传》 (五代刘昫等撰)
公本安姓,讳元光,其先安息王之胄也。轩辕氏廿五子在四裔者,此其一焉……(唐德宗)赐姓李氏,同属籍也。改名元谅,昭诚节也……贞元癸酉岁(793年)十有一月十五日,薨于良原镇之公馆,享年六十七。 《李元谅墓志》
公本名元光,姓骆氏,武威姑臧人。盖黄轩帝孙,降居安息,高阳王□,留宅姑臧。 贞元五年(789年) 《李元谅颂碑》
A.《旧唐书》的记载相对客观
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
C.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
D.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
解析: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唐书》属于官修史书,侧重于保存唐朝的第一手史料,记事比较详细,材料中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内容属于历史叙述,相对客观,故选A项;《李元谅颂碑》中并无关于李元谅姓名由来的描述,因此“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证实”错误,排除B项;《李元谅墓志》为793年李元谅去世之后所立,而《旧唐书》成书于五代,晚于《李元谅墓志》,因此墓志不可能采用《旧唐书》记载,排除C项;“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说法错误,排除D项。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了加强经略西域,唐太宗先后设置了伊州、西州、庭州(今新疆),在这三州以西、帕米尔以东的地区,推行羁縻府州制度,即在这一地区的部落中设置州、都督府,州刺史与都督由各部首领担任。在帕米尔以西的中亚地区有16国,唐以其国都为都督府所在地,以各国国王为都督府都督。安西与北庭都护府是更高一级的军政机构。两大都护府代表朝廷在西域行使职权。在西域广置屯田,鼓励从内地移民,兴修水渠与坎儿井。内地先进的技术传到了西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唐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巩固与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内地与西域之间的商业贸易更加繁荣。西域诸国诸族派遣子弟入长安学习汉文化,唐朝在西域地区兴办各类学校。唐朝包容开放的民族政策,更是促进了西域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使“华夷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
——摘编自杜文玉《唐朝如何经略西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经略西域的特点。并对唐朝经略西域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特点: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统治方式灵活多样,因俗而治;推行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等等。
解释: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封建经济繁荣;疆域拓展,民族交往活跃;政府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在西域地区实行的军事、移民、经济、文化等措施,促进了西域地区开发和民族交融;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增强了民族认同观念和凝聚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