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 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1.多民族政权并立: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政权间除战争外,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与稳定,呈现互相交融的趋势。
2.元朝统一:结束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核心概念:二府三司制、三冗两积、崇文抑武、王安石变法 关键问题: (1)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影响如何 (2)王安石变法有哪些具体措施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重要概念]
1.二府三司制:宋初为了强化皇权,分割宰相权力。沿袭唐开元以来的“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
2.知州: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唐末五代时期武人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的政务。后来,逐步派遣京朝官(文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州州军事”。“权”表示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代理;“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代表民政,“军”代表军政,简称“知州”。由此,刺史非奉特别诏令不得过问所任州的州务。
3.通判:宋朝选用文臣担任州一级长官,称“知州”,同时另设通判一人或两人为副长官监督知州,使其互相牵制,各州郡文件必须由通判署名,才能生效,通判还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知州的情况。通判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降低了地方割据的可能性。
[教材史料]
1.解读教材第二目“历史纵横”所蕴含的有关“北宋的募兵政策”的历史信息。
思路引导:(1)时间:始于唐玄宗时期,北宋发展。
(2)目的: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
(3)影响:军队数量增加,军费激增,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2.解读教材第二目《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思路引导:(1)注意辽、西夏、北宋的政权位置及都城。
(2)北宋政权边防压力大,除辽与西夏政权外,还有吐蕃、大理等政权。
3.“思考点”:北宋这种“以钱物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 为什么
思路引导:(1)不可取。理由:议和体现了北宋政府贪图苟安,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岁币”加重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是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取的和平局面。
(2)可取。理由:战争造成社会动荡,带来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带来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
主题学习 宋朝的破局与困局
※一、分化事权,崇文抑武——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填空)
1.背景: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结束。
2.措施、特点及评价
角度 措施 特点 评价(利弊得失)
中央 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1)分散各级机构权力 (2)崇文抑武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1)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中央集权 (2)制度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地 方 行政 (1)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 (2)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加强中央对 地方的控制
财政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大部分上缴朝廷
军政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监察 设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
《转对条上四事状》
材料三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
——《水心别集》卷14《纪纲二》
[问题] (1)观察材料一图示,思考宋初统治者是如何加强集权的。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材料二从哪一视角指出了宋初加强集权的影响
(3)材料三中唐朝人“不能自安”指什么 宋朝的“大不可安者”指的又是什么 材料二、材料三是否矛盾
(4)据以上探究,谈谈你对宋初加强集权影响的认识。
[结论] (1)措施:分散机构权力,加强皇权与中央权力。
原则:“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2)信息:宋代各级机构逐层统辖,权力集中于中央;官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地方割据行为不可能发生。
视角:防范内部动乱、维护统治稳定。
(3)唐朝人“不能自安”指唐朝后期藩镇林立、军人掌权,导致地方出现割据趋势,动乱频发。
宋朝的“大不可安者”指宋朝高度中央集权,过度崇文抑武,内部动乱因素削弱的同时,出现军备废弛、国势积弱的新问题。
不矛盾,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宋初强化集权的影响。
(4)宋初加强集权的措施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但“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总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在宋初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随着边防压力、财政危机的凸显,很多弊端暴露无遗,需要因时论事,才能找到长久之法。
[检测反馈]
唐与五代,凡大小政事如何处置,先由宰相拟处,再请皇帝准可,而皇帝一般亦每照例准可之。及至宋初,宰相处理政事要先具“劄子”,征求皇帝的意见,然后严格遵循旨意办事,“尽禀承之方,免差误之失”。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
A.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B.中枢机构日益成熟
C.宰相权力有所削弱
D.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解析:C 据材料可知,唐代政事是先由宰相拟定,再由皇帝准可,而宋代则是宰相按照皇帝旨意办事,说明宰相的权力有所削弱,故选C项;材料强调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而非中央与地方,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宰相权力的变化,不能说明中枢机构日益成熟,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排除D项。
[深化拓展] 宋初中央集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
特点 影响
崇文抑武、 文人治国 吸取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乱政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
分割权力, 皇权集中 有利于巩固政权,但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
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预防内部动乱,但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应对外患与地方发展
※二、富国强兵之策——王安石变法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目,完成填空)
背景 积贫积弱局面;庆历新政失败
目的 富国强兵
措施 富国 强兵
(1)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青苗法) (2)官府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市易法、均输法)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保甲法)
目的 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结果 变法达到富国目的,收入增加 强兵效果不明显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一 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后的情景说: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
分析第二疏》
材料二 王安石……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问题] (1)从材料一中可以获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哪些信息 材料作者对变法的态度如何
(2)材料二作者对变法的态度又如何 尝试从材料出处、作者所处时代及其主张分析为何会出现这种不同。你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结论] (1)信息:王安石变法力度过大,牵涉范围过广,举措操之过急。
态度:反对王安石变法。
(2)态度:肯定王安石变法。
原因:评论者所处的时代、立场、角度不同。
材料一作者与王安石处于同一时代,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评价变法。材料二作者梁启超处于晚清时期,主张通过变法救亡图存,其站在这一立场上评价王安石变法。
看待:王安石变法初衷是好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效果不明显,且变法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检测反馈]
下表可用来说明,王安石变法( )
熙宁二年(1069年) 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 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 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三年(1070年) 实行“保甲法”
熙宁四年(1071年) 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五年(1072年) 实行“市易法”
熙宁五年(1072年) 颁布“方田均税法”“保马法”等
A.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操之过急
B.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C.重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D.重视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解析:B 表格内容中所述及的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措施都是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故选B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排除C项;古代的经济结构涉及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等方面,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
[深化拓展] 认识王安石变法
目标 措施 核心作用
富国 青苗法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市易法
强兵 “省兵”:精简军队编制;“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节省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宋军战斗力
教育 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推动改革、扩大统治基础
三、民族政权并立——两宋与辽、西夏、金的对抗和交流
任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四目,完成填空)
1.北宋与辽
(1)辽的兴起:契丹族在北方建立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
(2)宋辽战争: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3)宋辽和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给辽“岁币”。
2.北宋与西夏
(1)宋夏战争:党项族在西北建立西夏,与北宋发生战争,北宋屡战屡败。
(2)宋夏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给西夏“岁赐”。
3.南宋与金
(1)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被金朝所灭(靖康之变);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绍兴和议:1141年订立。南宋对金称臣,缴纳“岁贡”。
[检测反馈]
“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再度南袭,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国。”这一史料可以佐证( )
A.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
B.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
C.南宋前期的失利与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
D.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
解析:A 材料表明金军不能有效南袭,同时南宋不足以打败金国,此后,绍兴和议签订,因此可以说明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故选A项;“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不能说明南宋统治集团无能,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南宋前期的失利,排除C项;崇文抑武是宋朝的基本国策,没有发生转变,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项。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宋太祖赵匡胤道:“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
A.文臣出任知州 B.实行更戍法
C.设立参知政事 D.设立转运使
解析:A 由题干可得,其主张的基本原则是采用文官代替武将来管理地方,派文臣出任知州体现了这一主张,故选A项。
2.北宋初期,地方上废节镇而置路,使“节度使虚置”而代之以“四司”,由此开启了地方府、州、军、监行政组织同时受多个上级机构及多个上级首长指挥、控制和监督的时代。这反映出北宋( )
A.地方管理紊乱导致“积贫积弱”
B.中央在和地方斗争中处于弱势
C.“崇文抑武”的政治局面形成
D.中央集权的发展程度大大加强
解析:D 据题干“地方上废节镇而置路,使‘节度使虚置’而代之以‘四司’”“开启了……受多个上级机构及多个上级首长指挥、控制和监督的时代”可知,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北宋地方由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进行管理,而非地方管理紊乱,排除A项;题干中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没有体现“崇文抑武”的政治局面,排除C项。
3.下面为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
A.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B.政事堂处于中央权力中心
C.三省六部制初步创设
D.分散中枢权力以加强皇权
解析:D 根据图示可知,该时期的中央机构,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立台谏机构负责监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内容反映的是宋朝中央权力分配。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宋朝中央机构权力分散,这就削弱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有利于加强皇权,故选D项;宋朝没有延续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政事堂不是中央权力的中心,排除A、B两项;三省六部制在隋唐时期已经确立,排除C项。
4.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可知,通判的作用是( )
A.分散知州的权力 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
C.超越知州的权力 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
解析: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在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材料中通判“凡兵民……裁决”与知州等“通签书施行”体现了通判能够分散知州的权力,故选A项;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排除B项;“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可见通判没有超越知州的权力,排除C项;材料是设通判制约知州,与限制宰相权力无关,排除D项。
5.有史书称宋朝“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人议论未定,兵已渡河”。这表明宋代( )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B.文官缺乏从政经验
C.政府行政管理弊端颇多
D.国家财政极度困难
解析:C 根据材料“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可知,宋朝时期在中央内部分权制度之下引发很多现实问题,各部门之间虽然权责清晰但互不知晓,很多环节彼此不通气,弊端丛生,故选C项;材料涉及中央权力划分,没有明确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具体矛盾,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文官问题,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6.下图反映了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北宋带来的影响是( )
北宋时期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变化
A.加速了各阶层人才流动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改变了崇文抑武的观念
D.拓展了对外贸易的范围
解析:B 据材料柱状图可以看出,北宋的禁军人数和军队总数都在上升,必然导致国家军费开支增加,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故选B项;题干材料仅列举了军队人数,没有体现出各阶层人才流动,排除A项;题干材料仅列举了军队人数,无法得出改变崇文抑武的观念,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D项。
7.下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
A.辽、西夏、金 B.西夏、北宋、辽
C.金、辽、北宋 D.金、西夏、南宋
解析:B 据图示中“兴庆”“东京”“中京”可知,①②③分别为西夏、北宋、辽政权,故选B项。
8.王安石认为财政困难的症结不在于官吏之多和俸禄之厚,理财应“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以此为指导,他在改革中( )
A.大幅缩减官员俸禄 B.拨款从事商业经营
C.集中力量整顿吏治 D.废除原有的募兵制
解析:B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由材料“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及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力图开辟财源,故选B项。大幅缩减官员俸禄与材料中“王安石认为财政困难的症结不在于官吏之多和俸禄之厚”相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理财,不是吏治,排除C项。材料是关于经济方面的内容,而不是军事问题,排除D项。
9.“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编者注:强制分配)之弊。”据此可推知青苗法( )
A.使农民摆脱了高利贷的繁重盘剥
B.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C.使政府实现了对经济的有效调控
D.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解析:B 据材料可知,王安石变法时期青苗法实行过程中存在向农民强制提供贷款的现象,这加重了农民负担,与该法设立的初衷不符,并未完全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预期结果,故选B项。
10.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双方约定:南宋对金称臣,谨守臣节;两国边界,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南宋每年向金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通过这项协议,宋金南北对峙格局形成。据此可知,宋金和议( )
A.保证了宋金之间的和平共处
B.刺激了金朝南犯的野心
C.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D.维持了宋金双方的均势
解析:D 绍兴和议后双方仍有过数次战争,宋金之间并未实现和平共处,排除A项;材料强调宋金和议的政治作用,并未涉及经济文化交流,排除C项;由“两国边界,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通过这项协议,宋金南北对峙格局形成”可知,宋金和议促使双方停战,形成了对峙局面,是双方实力相对平衡的产物,维持了双方的均势,并没有刺激金朝南犯的野心,排除B项,故选D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2·全国乙卷,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解析:A 由材料可知,通判的设置起到了协理政事、审核把关、权力监督及制衡等作用,有助于规范地方行政,A项正确;“武官任知州”说明武人可参与政治,“防止”说法错误,排除B项;通判一般是文官,且与知州(府)相互制约,不能提升军事能力,排除C项;通判与知州(府)一起行使州府权力,州府总体权力未变,削弱的是知州(府)官员的权力,排除D项。
12.宋初,转运司只是临时性的机构,职责只是专门负责地方粮饷供应军队。宋仁宗时期,转运司成为一路最高的行政机构,实际掌握一路大权。到南宋时,转运司的职权范围大为减少,主要负责各路的婚、田、税赋。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地方行政机构日趋繁杂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转运司的权力逐渐缩减
D.各司事权分化互相牵制
解析:B 由材料可知,转运司的机构职权在宋朝不同时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央不断调整转运司的职权来适应地方情况的转变,以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材料仅是转运司职权的变化,无法反映地方行政机构和各司事权的变化,排除A、D两项;“逐渐缩减”与宋仁宗时转运司成为一路最高行政机构,实际掌握一路大权不符,排除
C项。
13.(2023·海南卷,3)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
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 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
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 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
解析:C 材料强调宋代南北方识字率均较高,且识字的人群不仅仅是社会上层,也包括大量普通民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宋代科举制完善及统治者崇文的统治方针有关,所以选C项;宋代书院教育发达,但材料反映的读书授徒行为未必与书院相关,故排除A项;雕版印刷普及有利于推动文化普及,但与材料中宋代社会重视文化教育关系不大,故排除B项;材料虽然指出南方教育高于北方,但总体上是强调宋代社会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故排除D项。
14.(2020·山东卷,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解析:C 从题干材料“募饥民修水利”“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可知,王安石在赈灾上,采用了以工代赈的方式。这种赈灾方式具有多方面的好处,既可以通过招募灾民做工以达到赈灾的目的,同时,还修建了农田水利设施,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故C项正确。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宋朝科举取士情况简表。
科举取 士人数 平均每年取士人数约为唐朝的5倍,约为元朝的30倍,约为明朝的4倍,约为清朝的3.4倍
进士 出身 据《宝祐四年登科录》所载,仅该年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的184人,平民出身的417人
担任高 官比例 北宋的71名宰相中,有64名为进士或制科出身,除去一些特殊情况,真正不由科举而任宰相者,仅有3人
进士及 第方式 礼部录取后,要到殿庭复试。及第与否和及第等级由皇帝决定
——摘编自张希清《论宋代科举
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等
材料二 一方面承负沉重的外部压力,一方面鉴于五代时期内部变乱频仍、政权倏忽更迭的教训,“稳定至上”始终是宋朝内政措置的目标。外部压力当前,宋朝的军力不振,一直被人诟病:“一个以军人为首脑而组成的国家,偏在军事上的作为,不及其他任何主要的朝代。”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一个“生于
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朝的立国特色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
立国特色:宋朝崇文抑武,以文立国。
评析: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权动荡的历史教训,宋朝统治者大力提倡文治,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具体表现为:扩大科举录取规模,完善科举考试;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等等。这些措施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强化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但是也影响了宋朝的军事能力,在战争中屡遭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