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认识两宋时期在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核心概念:榷场、交子、经济重心南移、理学、格物致知、宋词、元曲、《授时历》 关键问题: (1)两宋时期经济领域有哪些新变化 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有哪些 (2)两宋时期社会领域有哪些新变化 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有哪些 (3)两宋时期儒学有何新发展 (4)辽宋夏金元时期在文学艺术和科技领域有哪些新发展 呈现怎样的时代特征
[重要概念]
1.榷场:辽宋夏金时期各政权在边界地区设立的互市市场。宋朝向辽夏金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制品,辽夏金向宋朝输出的商品主要有牲畜、皮货、药材等。榷场贸易受官方严格控制,官府有贸易优先权,并对民间交易货物进行检查和收税,军用物资在禁止交易之列,榷场贸易与民间贸易共同成为各政权之间经济交流的途径。
2.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因铁钱携带极不方便,于是四川地区的商人们发行了一种类似存款收据的“交子”,代替铁钱流通使用。宋仁宗时,“交子”收归官办,由政府发行,成为国家发行的纸币。交子的大量发行、流通,为宋朝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方便了人们的贸易,促进了市场繁荣。
3.理学:到宋代,儒学在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被称为“理学”(或称道学,亦称义理之学)。
[教材史料]
1.观察教材第一目《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指出元朝大运河与隋朝大运河相比有何不同,并简析其原因。
思路引导:(1)不同:一是开凿会通河与通惠河,对隋唐时期的大运河进行取直,大大缩短航程;二是开辟长途海运航线。
(2)原因:一方面,元朝时政治中心在大都,都城北移;另一方面,元朝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需将南方财赋与粮食运到北方。
2.“学思之窗”: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 理由何在
思路引导:(1)元朝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2)元朝统治者认为文学创作没有实际用处,对儒家经书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作用比较重视;程朱理学作为宋朝新儒学的主流,重视发挥儒学思想在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和树立社会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因而顺理成章地被确定为考试答题标准。
3.“学习拓展”:搜集资料,了解宋朝、元朝纸币的发行和使用有哪些不同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路引导:(1)不同特点:
宋朝 作为辅币,与铜钱兼用 使用有期限限制 有区域限制
元朝 不用铜钱,纸币是单一流通的货币 使用无期限限制 无区域限制,全国通用
(2)影响:积极方面是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消极方面是容易引发通货膨胀,造成财政危机。
主题学习 宋元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一、经济的新变化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填空)
1.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领 域 发展 影响
农 业 耕作 制度 稻麦复种制(南方) 提高粮食产量,推动人口增长
经济 结构 ①出现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 ②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①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②带动棉纺织业发展
户口 增长 北宋末年实际人口数应当超过1亿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手 工 业 制瓷 业 ①宋朝:五大名窑 ②元朝:青花瓷、釉里红 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矿冶 业 煤的开采量很大 提高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 业 发展迅速 带动造纸业发展
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手工业显著进步
2.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项目 发展状况
市场 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活跃
货币 北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城市 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和杭州繁华
海外 贸易 ①地位: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②商品:丝织品、瓷器等 ③范围: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 ④港口:广州、泉州、明州等
3.经济格局之变——经济重心南移
时期 状况
唐中期以来 南方经济实力增长迅速
北宋 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苏湖熟,天下足”
元朝 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江南集中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
任务二 合作探究
视角1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材料一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二 下面是“南海一号”部分出土文物表。
文物类别 代表文物
陶瓷类 义窑系 青白釉刻划花卉纹葵口碗
德化窑系 青白釉三联杯印花子母盒
景德镇窑系 青白釉印缠枝花卉纹折沿芒口盘
龙泉窑系 青釉内出筋菊瓣纹花口碟
磁灶窑系 绿釉印花卉纹折沿菱口碟
金属类 银器 银铤
金器 金腰带
铜钱 “绍兴元宝”
其他类 玉石器 玉雕观音像
漆器 漆器
[问题] (1)阅读教材第一目的内容,并观察材料一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①你能从图中发现宋代的哪些历史现象 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②材料一的画作属于何种史料,具有怎样的价值
(2)从“南海一号”的考古发掘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结论] (1)①历史现象:人烟稠密,城市人口众多;屋宇鳞次栉比,商店数量多,种类全;商店临街而设,坊市界限被打破;拱桥规模宏大,建筑业发达;交通方式多种多样,水陆交通发达。发展趋势:城市规模扩大;市场更加活跃;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商业空间进一步发展,时间延长;交通发达;城市市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丰富多彩。
②史料:图像史料。
价值:是宋代风俗画的代表,具有艺术观赏性的同时,可作为考察宋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状况的重要史料。
(2)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瓷器远销亚非多地;宋元时期造船业发达,远洋航行技术成熟;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交易物品种类丰富。
视角2 经济重心南移
材料三 宋代苏州人口(户数)简表。
时间 户数(每户 以五口 计)/户 人口密度 /人/平方 千米 史料出处
太平兴国五年 (980年) 35 195 21 《太平寰 宇记》
元丰三年 (1080年) 199 892 104 《吴郡图经 续记》卷上
宣和年间 (1119— 1125年) 270 000 161 《鸿庆居 士集》卷2
德祐元年 (1275年) 329 603 196 《姑苏志》 卷14
材料四 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官员统计表。
地区 前期 中期 后期
人数 /人 比例 /% 人数 /人 比例 /% 人数 /人 比例 /%
北方 278 84.5 274 63.9 121 40.3
南方 51 15.5 155 36.1 179 59.7
[问题] (3)概括材料三表格反映的宋代苏州人口的变化特点,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4)材料四表格所示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5)还可以从哪些视角观察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试补充两个并说明。
[结论] (3)变化特点:人口户数、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人口密度不断增大。
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4)实质问题: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转移而发生变化。
(5)视角1:城市分布。出现南多北少趋势。
视角2:财政来源。对南方财赋依赖大。
视角3:交通。大运河开通等。
[检测反馈]
1.《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有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
A.经济重心南移
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
C.手工业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
解析:B 材料表明北宋时期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经营活动相对自由,商业出现繁荣景象,这得益于北宋宽松的环境,故选B项;材料主体为城市商业的繁荣,A、C两项“经济重心”“手工业”与材料不符,排除;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材料只能表明抑商政策松动,排除D项。
2.图片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两图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
B.南北经济差距的扩大
C.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D.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
解析:B 依据图片可知,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缩短了航程,由南方直通都城大都(今北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主要原因是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元朝时南方已经成为经济重心,为了解决南方粮食和财赋北运的问题,元朝运河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
[深化拓展]
一、宋朝商业的新变化及宋朝商业常考点
1.新变化
(1)商业场所:基层市场(平民大众)蓬勃涌现;边境市场(少数民族)往来密切;海外市场(国际贸易)发展繁荣。
(2)金融货币: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人地位:商人地位提高,宋朝商人有了入仕资格。
(4)贸易范围:海外贸易发达,外贸税收成为国家重要财源。
(5)交易时空:突破市坊界限,获得宽松环境,转变城市职能。
(6)商品种类:农副产品和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7)商业政策: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传统的重农抑商也有所松动。
2.常考点
二、两宋城市的变化
1.城市类型与职能:由以政治、军事为主的传统中心城市向复合型城市转变,商业功能加强。
2.城市空间分布:重要大城市分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城市内部空间坊市界限被打破。
3.城市人口结构与数量: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趋势加快;城市中传统的政治、军事人口下降,工商业人口增加。
4.城市网络体系: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城市、市镇市场网络体系逐渐形成。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社会环境: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2)人口因素:北民南迁,充实劳动力,并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3)政府政策:南方统治者为维护统治,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4)自然条件: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2.影响
(1)经济方面:促进了南北方之间的交流,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2)人口方面: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有利于民族交融,激化人地矛盾。
(3)文教方面: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4)生态方面: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
(5)交通贸易:为把南方财赋北运,对隋唐时期的大运河进行取直,开辟长途海运航线。
(6)民族关系:使各民族更好地交融,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7)风俗习惯: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唐中期北方饮茶之风盛行等。
※二、社会的新变化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填空)
门第观念淡化 ①科举制度完善: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 ②取士与择偶标准变化:“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①贱民数量减少:家内服役由世袭奴婢承担到雇佣 ②租佃关系发展: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人身束缚减弱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①土地交易: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②人口流动:官府对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的限制比前代更为松弛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一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 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材料来源于2018年全国Ⅲ卷第25题
材料二 自今人家佣赁,当明设要契。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户口考》
材料三 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
——《宋会要辑稿》
[问题] (1)指出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社会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结论] (1)门第观念淡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宋代奴婢与主家的关系,属于经济意义上的雇佣关系,说明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2)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对外贸易都有较大的发展;科举制度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削弱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商品经济发展导致雇佣关系发展,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检测反馈]
宋朝社会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其中“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这反映了( )
A.门第观念不断淡化
B.受歧视的贱民数量减少
C.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D.国家对经济控制相对松弛
解析:D “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是土地兼并的表现,而其“成为普遍现象”是宋朝“不抑兼并”措施的体现,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相对松弛,故选D项;材料主旨为宋朝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而A、B、C三项体现的社会变化是门第观念淡化与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三、儒学新发展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目,完成填空)
1.背景
(1)儒学自身: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2)客观条件:宋代崇文抑武;学者努力;儒佛道思想的融合。
2.目标: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3.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4.主张
(1)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2)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
(3)方法论:“格物致知”,深刻探究万物,逐渐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5.儒学教育: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加以注释,作为儒学基础读物;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6.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影响深远。
任务二 合作探究
视角1 理学的内涵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朱熹《朱子语类》
[问题] (1)阅读教材第三目正文和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材料一,概括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
②谈谈你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认识。
[结论] (1)①“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天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人伦道德秩序就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②一方面,反映了对人高标准、严要求的修养理念,要求人们摒弃过度欲望,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禁锢合理欲望、扼杀人性的潜在可能,极易成为统治者束缚被统治者精神的工具。
视角2 理学的世俗化及影响
材料二 朱熹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并非深奥的哲理,而是通俗的儒学教化。他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摘编自樊树志《朱熹新儒学:从“伪学”到官学》
[问题]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新儒学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结论] (2)特点:儒学思想呈现具体化和通俗化;儒学对象呈现民众化和基层化;注重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影响:使新儒学受到官方尊崇;提高了人们的道德修养;规范了社会秩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但也扼杀和禁锢了人性。
[检测反馈]
宋朝文人士大夫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他们运用儒家伦理规范族人、家人的言行举止,以期使家族、家庭得到长久的延续。这说明宋朝儒学( )
A.逐渐走向僵化
B.已成为官方正统哲学
C.趋于世俗化
D.迎合了市民阶层需要
解析:C 据材料可知,宋朝理学家运用儒家伦理规范族人、家人的言行举止,这说明宋朝儒学趋于世俗化、社会化,故选C项;材料说明儒学思想应用范围更广,更加灵活,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儒学地位,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士人宗族而不是市民阶层,排除D项。
[深化拓展]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1.儒学的哲理化:注重思辨
在批判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基础上,确立了一套以“天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本原、认知)
2.儒学的世俗化:注重普及
强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重视家族伦理建设,建立宗族乡约秩序,兴办慈善教育事业,使儒家伦理深入社会。
3.理学的精神化:注重修身
注重气节、品德、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4.理学的正统化:官方尊崇
从南宋后期起逐渐成为官方哲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四、繁荣的文学艺术和科技
任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四目,完成填空)
1.文学艺术
形 式 概况 兴盛的原因
宋 词 长短句、配乐歌唱、豪放派、婉约派 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
话 本 早期白话小说
元 曲 包括散曲和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灵活通俗、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书 法 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崇文抑武,理学兴起,注重精神生活
绘 画 山水画成就突出,注重意境;花鸟画、人物画水平很高
2.科技
项目 时期 成就
三大 发明 宋 朝 基本成熟。雕版印刷相当普及,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科 学 家 北 宋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元 朝 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天文测量;编定《授时历》
王祯《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检测反馈]
宋词为我们描绘了喧嚣热闹的宋朝市井生活画面,展现了江南经济的发达,表现了江南生活的繁荣生机,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如吴中健儿驾龙舟竞技、姑娘们打秋千、妇女拾翠的场景均出现在宋词中。这说明,宋词( )
A.刻画文人形象 B.体现世俗乐趣
C.反映秀美景趣 D.描写都市生活
解析:B 题干提及宋词“描绘了喧嚣热闹的宋朝市井生活画面”等,反映了市民生活的乐趣,故选B项;材料体现市井生活而非文人形象,排除A项;“秀美景趣”反映的是自然风光,而材料反映的是“宋朝市井生活画面”,排除C项;“都市生活”不能等同于“市井生活”,“市井生活”更强调世俗性,排除D项。
[深化拓展] 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
1.经济基础: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推动文化发展。
2.政局稳定: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国家统一,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3.民族交融: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加强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4.文化基础:隋唐文化的繁荣为其奠定基础。
5.中外交流: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6.统治者态度:重视文化建设。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宋朝柑橘产地集中在两浙、四川、江西、福建以及两广。这些地区许多农户不再种植粮食,完全以栽培柑橘为业,所需粮食依靠外地供给。这反映出( )
A.农业种植技术提高
B.生产专业化发展
C.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D.各地经济差距大
解析:B 据材料可知,宋朝两浙、四川等地区成为栽培柑橘的专业区,不再种植粮食等其他农作物,这说明宋朝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故选B项;材料仅是柑橘的产地及生产专业化,不能整体说明农业种植技术提高,排除A项;基层市场是面向大众的,如农村集市,材料没有基层市场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对各地经济进行对比,无法推知各地经济差距大,排除D项。
2.宋太宗曾要求将麦、粟、豆等北方农作物向南方推广;宋真宗把原产于越南的占城稻从福建推广到两浙地区,而后至淮河流域。由此可知,当时( )
A.国家政权的力量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B.农产品的生产具有极强的地域特点
C.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地区
D.中外经济交流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
解析:A 宋太宗和宋真宗要求把农作物跨地域推广,说明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故选A项。
3.下表为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可推断,宋朝( )
时间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 (997年) 2 408.1 1 567.3 3∶2
天禧末年 (1021年) 2 641.2 3 874.0 2∶3
熙宁十年 (1077年) 2 021.3 5 117.2 7∶18
A.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B.土地兼并异常严重
C.财政困境始终存在 D.赋税制度脱离实际
解析:A 根据表格中农业税和非农业税的比例变化可以看出,非农业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而非农业税的重要构成就是工商税,表明宋代商品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较为宽松,故选A项。
4.北宋设立街道司,专门负责管理城市里的摊贩。他们通过丈量街道,为商贩规划出可以摆摊的位置,对于流动的或是固定的个体户小商贩甚至免缴课税。这说明北宋( )
A.地摊经济成为支柱 B.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解析:C 据题干中“为商贩规划出可以摆摊的位置”“对于……个体户小商贩甚至免缴课税”等信息可知,在北宋时期,商贩的经商环境相对比较宽松,故选C项;题干仅述及了小商贩这一类群体,并没有将其进行比较,不能得出“地摊经济成为支柱”的结论,排除A项;题干仅述及北宋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商贩,并没有述及政府的财政危机,排除B项;“瓦解”说法错误,北宋时重农抑商政策并未瓦解,排除D项。
5.下表是研究宋史的部分资料。这可用于说明( )
史料 部分信息
《东京梦华录·序》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宋史》 (仁宗时)海舶岁入,象犀、珠玉、香药之类,皇祐中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
A.榷场贸易活跃 B.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C.对外贸易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解析:C 材料“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是指各国各类商品都汇集到宋朝的东京;“(仁宗时)海舶岁入,象犀、珠玉……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是指北宋时期的海外贸易种类多、数量大,所以这都可用于说明宋朝时期对外贸易繁荣,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宋朝对外贸易,榷场贸易是指宋和辽、西夏、金各政权在边界地区进行的贸易,二者并不相符,排除A项;虽然《东京梦华录》描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但仅凭这些信息无法判断城市经济功能是否增强,并且《宋史》中主要涉及的是对外贸易的繁荣,排除B项;对外贸易繁荣不能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D项。
6.下表为北宋科举入朝为官人数统计表。表中的变化反映了( )
前期 中期 后期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北方 278人 84.5% 274人 63.9% 121人 40.3%
南方 51人 15.5% 155人 36.1% 179人 59.7%
A.北方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B.南方经济发展带动文化进步
C.南方士族力量日趋强大
D.政治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解析:B 据材料表格可知,北宋后期南方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人数和比例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其文化的进步,科举入仕增多,故选B项;“急剧衰退”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北宋南北方科举入朝为官人数的对比,不涉及科举为官人的身份,得不出“南方士族力量日趋强大”的结论,排除C项;北宋政治中心仍然在北方,排除D项。
7.北宋的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文集》中记载:“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欧阳修的这段记载说明北宋( )
A.科举制度更强调公平
B.更加重视家族门第观念
C.租佃契约关系更普遍
D.宋词创作进入鼎盛时期
解析:A 宋朝科举考试采用“糊名”“誊录”,避免主考官徇私舞弊,使科举考试更加公平,故选A项。
8.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朝廷下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该诏令反映出( )
A.农村人口逐渐转向城市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经济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D.国内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解析:B 客户指自身无地租种地主土地经营的佃户,材料中朝廷下诏对客户流动有明确规定,地主对佃户流动不能无端加以限制,体现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农村人口的流向,排除A项;经济结构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的总和,材料与经济结构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内长途贩运的信息,排除D项。
9.南宋朱熹撰写了许多富于应用性的礼学著作,如他的《家礼》就对日常生活中体现“三纲五常”的礼仪作了相当全面、细致的规定。朱熹的这一做法( )
A.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
B.有助于儒家伦理的世俗化
C.强调了“理”在生活之中
D.旨在重塑儒家的伦理规范
解析:B 朱熹的《家礼》对日常生活中体现“三纲五常”的礼仪作了相当全面、细致的规定,把理学的思想主张变得更通俗化,更贴近人的日常生活,让更多人能够读懂及接受,故有助于儒家伦理的世俗化,故选B项;“格物致知”即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材料没有体现“格物致知”的理念,排除A项;材料中朱熹并未强调“理”在生活之中,排除C项;D项不是这一做法的目的,排除。
10.南宋时四川眉山程氏刻印的《东都事略》一书目录后面有一个“牌记”,内容为:“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牌记内容体现出了非常明确的版权。这一史料实证当时( )
A.图书出版比较繁荣 B.四川文化教育发达
C.政府严格控制舆论 D.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解析:A 据材料“牌记内容体现出了非常明确的版权”可知,宋代已经出现了版权意识,而版权意识的出现表明当时图书出版比较繁荣,故选A项;材料中《东都事略》一书是否用于教育无法判断,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舆论的态度,排除C项;仅由材料无法判断刻书与科举制的关系,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2·辽宁卷,5)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诗句 历史现象
A 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 土地利用率提高
B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 赋税征收货币化
C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 雇佣劳动普遍化
D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人身控制的减弱
解析:A 解答本题关键是牢牢把握住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A项诗句能够反映出豆桑间种、荷稻间种的信息,可以得出土地利用率提高的结论;B项诗句只是说农家将好的收获物交税,差一点的卖向市场,没有涉及农民要先将农产品卖出再交货币的信息,故无法得出赋税货币化的结论;C项诗句提及养蚕和买鱼信息,没有涉及雇佣劳动关系问题,故排除;D项诗句意指道路两旁桑麻葱茏,仿佛生活在太平盛世,未涉及人身关系问题,故排除。
12.(2022·全国甲卷,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解析:D 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商品多为手工业产品,而输入商品多为奢侈品,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意味着当时贸易出口量较大,说明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D项正确;进口商品是奢侈品,不是基本生产资料,排除A项;汉朝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排除C项。
13.(2022·天津卷,3)北宋以紫色为尊贵颜色,宋太宗曾下诏禁止民间服紫,然“冒法者众”。当时的人们以“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为荣。这种好新求奇的风尚主要得益于宋代( )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C.海外贸易繁荣发展 D.封建等级不复存在
解析:B 题干中,宋太宗曾下诏禁止民间服紫,但“冒法者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包括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正因为如此,北宋才出现了这种“好新求奇”的社会风尚,故选B项;A、C两项内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14.(2023·江苏卷,4)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
思想家 观点
程颐 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 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主经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
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
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解析:A 材料中程颐认为读史需要看到圣贤所留下的治乱的关键,贤人君子出仕或隐退的时机就是格物,朱熹认为如果读史之前不将四书读透彻,心中就会缺少一个标准,读史就会感到困惑。两人主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共同点是主经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故A项正确。两则史料都未提及史料搜集整理的信息,故B项错误。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故C项错误。陆九渊和王阳明是心学思想的代表,故D项错误。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代周而立后,北方的契丹与西北的西夏对其形成了长期的军事与政治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北宋便形成了以满足京城与禁军驻地物资之需为主要目的,且以都城开封为重心的新的交通格局。南宋时,政治格局又为之一变,中国的交通重心发生了进一步转移,亦即以临安府为中心,形成了向周围各地辐射的水路交通网络。当然,这也与当时国家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宋朝也鼓励海洋贸易,设立市舶司,一开始就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重,获取市舶收入,认识到“国家之利莫盛于市舶”,其乃“富国裕民之本”。商人为躲避苛征,便寻求不设税务、税场的路线行走。这种不征商税的道路便是“私路”,不断被商人们增辟,宋代各州县间道路愈加繁密。
——摘编自曹家齐《宋代的交通形势与制度》等
(1)据材料,指出宋朝交通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交通变化的影响。
答案:(1)变化:交通重心由北向南转移;国内交通网络由以陆路为主转为以水路为主;海路交通愈盛;私路大量出现,州县间道路日趋繁密。
原因:政治格局的变动;政府政策的调整;经济重心的转移;商人的
抗争。
(2)促进了商业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口流动;促使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调整;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了贸易求利观念和海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