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6 16:4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核心概念:农业多种经营、手工工场、商帮、陆王心学、工商皆本、西学东渐 关键问题: (1)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又面临怎样的危机 (2)明至清中叶社会思想领域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3)明至清中叶社会文化领域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
[重要概念]
1.商品经济: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或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物,两者差异点在于是否将产品面向市场销售。
2.陆王心学:宋明理学中与程朱理学相对应的学派,陆九渊与王守仁主张“心即理也”,要求“发明本心”“致良知”,故称“陆王心学”或简称“心学”。陆王心学在“理”的存在形式与求“理”的方式上与程朱理学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励志,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对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教材史料]
1.指出教材第一目《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可以从哪个角度研究明清经济发展,并简析该图所示现象的影响。
思路引导:角度:农业发展(新作物或高产作物传播)。
影响:促进农业发展;提高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改变种植结构;改变人们的饮食结构;但大量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环境。
2.解读教材第一目“史料阅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
思路引导:(1)徽商规模大,资本较为雄厚。
(2)徽商勤俭、诚信、合作、坚韧、进取的商业精神。
(3)商帮具有地域性,以血缘、乡谊为纽带。
(4)突破重农轻商、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
3.“学思之窗”:应该怎样理解徐光启的观点 他推崇《几何原本》的理由何在
思路引导: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具有偏重实用经验而缺乏理论概括的特点,《几何原本》体现的知识和方法是中国古代科技非常缺乏的。
理由:西方数学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几何学在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主题学习 经济、文化的变化与局限
※一、全球视野下的明清经济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填空)
1.发展
领 域 史实 意义
农 业 粮食作物:高产作物玉米、甘薯推广种植 提高粮食总产量
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增加收入,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
手 工 业 新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手工业进步,推动商业发展
商 业 白银流入: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商人群体:徽商、晋商
工商业市镇:兴起于工商业发达地区与交通要冲,以经济功能为主,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核心
2.局限: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任务二 合作探究
视角1 经济新现象
材料一 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3.7万吨和7.5万吨白银,各有2.7万吨和5.4万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万吨。其中,大约一半(3.9万吨)又转手到亚洲,其中17世纪为1.3万吨,18世纪为2.6万吨,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另外,有3 000 吨到1万吨,甚至可能高达2.5万吨白银是从美洲直接通过太平洋运到亚洲,而这些白银的绝大多数也最终流入中国。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促成白银流入中国的原因。白银大量流入为明清商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2)结合“自主学习”中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表格和课本第一目内容,归纳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常用的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明清时期经济领域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结论] (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将从美洲掠夺的大量金银用以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手工业品。
变化: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商业资本集聚;商帮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
(2)角度:农业(种植结构、经营方式等),手工业(行业、经营方式等),商业(货币、市场、商人、商业市镇等)。
原因: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经济联系加强,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赋税制度改革,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生产力发展是根本推动因素。
视角2 局限性
材料二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 (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年 25 17.9 600 774
1600年 29.2 19.9 600 894
1820年 32.9 23.6 600 1 232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问题] (3)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谈谈你对此的总体认识,试分析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结论] (3)态势:总量居于前列,但人均落后,且差距日渐拉大。
认识:明清时期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相对于西欧工业文明的兴起,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迟滞。
因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传统观念的束缚;闭关自守政策;等等。
[检测反馈]
1.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的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表明当时中国(  )
A.传统手工业极具优势 B.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C.处于世界经济的中心 D.摒弃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A 依据材料“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可知,当时中国的丝织品是非常受欢迎的,传统手工业极具优势,A项正确;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排除B项;由材料不能看出中国处于世界经济的中心,排除C项;“摒弃”表述错误,排除D项。
2.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本题考查明清社会的进步因素。注意材料中的限定句“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有利于中国迈入近代社会,①③正确。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是不利于中国迈入近代社会的,排除②;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不符合明清时期史实,排除④。故选A项。
[深化拓展]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农产品日趋商品化,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2)手工业部分行业中出现新的经营方式,使用自由雇佣劳动。
(3)货币经济活跃,大量使用白银。
(4)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5)城市继续繁荣和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并出现专业分工。
2.影响
(1)经济: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2)社会阶层:新兴的市民阶层(以商人、城市平民为主体)崛起;商人地位提高。
(3)风俗文化:市民的生活日益丰富,通俗文化兴起。
(4)社会观念:抑商观念削弱;传统等级秩序受冲击。
※二、批判继承——明至清中叶的思想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填空)
1.背景
(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2)政治:专制统治压制、阻碍社会转型。
(3)思想: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2.表现
时间 代表 观点 意义
明中期 王守仁 “致良知” 强调主观能动性,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明后期 李贽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
明末 清初 黄宗羲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夫之、 顾炎武 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概念阐释] 经世致用
强调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摘编自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
[结论] 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加强;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日益僵化,束缚、压抑人性。
[检测反馈]
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崇尚天人合一 B.提倡个性自由
C.主张格物致知 D.强调社会责任
解析:D 据材料可知,张载的横渠四句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强调要有为国为民的责任感,即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故选D项;天人合一指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个性自由指个人的能力和潜能,按照个人的意愿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格物致知指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得智慧,排除C项。
[深化拓展]
一、明清新思想体现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强调主观能动性;提倡个性自由。
2.反对封建专制: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反对君主专制。
3.反映商品经济发展: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
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未能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缺乏政治基础: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抑了新思想的发展。
(2)缺乏经济基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仍占据压倒优势。
(3)缺乏思想基础:纲常礼教、文化专制,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4)缺乏群众基础:人们深受封建礼教束缚,难以接受新思想。
2.主观原因: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本质上并未脱离儒学范畴。
三、繁荣的明清文学、艺术与科技
任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四目,完成填空)
1.小说与戏曲
(1)背景
①经济: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②社会生活:市民阶层兴起,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③文化: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表现
项目 时间 人物 代表 地位/类型
小 说 元末 明初 施耐庵 《水浒传》 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明中期 吴承恩 《西游记》 神话小说
清中期 吴敬梓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
曹雪芹 《红楼梦》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高峰,享誉世界的名著
戏 曲 明清 汤显祖 《牡丹亭》 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
孔尚任 《桃花扇》
— 昆曲 长期流行
— 京剧 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2.科技
(1)科技著作
时期 人物 (组织 力量) 名称 地位(意义) 特征
明代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古代医药学巨著 总结 性巨 著多; 多集 中于 实用 科技; 政府 支持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古代农学巨著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古代工艺学著作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 古代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政府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清代 政府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2)西学东渐:传教士来华,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检测反馈]
明代后期,很多士大夫案头床前必置“三言二拍”等小说,汤显祖等人也加入此类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中来。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学创作摆脱了理学束缚
B.经济进步推动市民文化发展
C.古典文学创作趋向通俗化
D.文化下移冲击封建等级秩序
解析:B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后期,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带动了文人士大夫参与到通俗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中,故选B项;材料强调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民文化的发展,与文学创作摆脱了理学束缚无关,且“摆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C项是特点,不是原因,排除;材料强调世俗文学受到士大夫的关注,未体现封建等级秩序受冲击,排除D项。
[深化拓展] 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及作用
1.原因: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大量素材;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
2.作用: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有一定教化功能;提升民众知识水平。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2021·福建卷,5)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庾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富民思想的践行 B.新农作物的传播
C.饮食结构的改变 D.人地矛盾的加剧
解析: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等经新航路传播到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种植、人地矛盾缓和及人口增加等产生重大影响,B项正确;材料与富民思想的践行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无关,排除C项;高产作物引入有利于缓和人地矛盾,排除D项。
2.明朝中后期,江南部分地区已从种稻为主转变为种棉、桑、麻为主。棉产区的农户除出售棉花外,还从事棉纺织业,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植桑业发达地区的农户除出售桑叶之外,往往还经营蚕丝生产和丝织业。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  )
A.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B.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C.工商皆本观念盛行 D.农村多种经营兴盛
解析:D 据材料“种棉、桑、麻为主”“还从事棉纺织业,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除出售桑叶之外,往往还经营蚕丝生产和丝织业”可知,当时江南地区不仅种植经济作物,还注重通过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故选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雇佣关系,排除A项;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一直延续到现代,经过三大改造后才走向瓦解,排除B项;材料强调江南地区农民进行多种经营,无法体现工商皆本观念,且当时依然以小农经济为主导,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依然盛行,排除C项。
3.17世纪初,苏州丝织业出现“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情况,同时当地“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的现象十分普遍。这说明当时(  )
A.工业发展激化社会矛盾
B.资本主义推动社会转型
C.手工工场导致小农破产
D.自由雇佣劳动较为普遍
解析:D 据材料可知,17世纪初苏州丝织业进一步发展,一些无地少地之人,依靠出卖劳动力生存,自由雇佣劳动比较常见,故选D项;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此时尚未产生资本主义经济,排除B项。
4.(2023·全国新课标卷,28)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贸易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白银大量流入,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故选C项;朝贡贸易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作用有限,且明朝在朝贡贸易中“厚往薄来”,加重了政府与人民的负担,排除A项;材料强调明朝对外贸易,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关,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排除D项。
5.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江苏松江府地区种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发达;江西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市镇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B.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凸现
C.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D.商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解析:C 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很多专业化的工商业市镇,如江苏松江府棉花种植业和纺织业、浙江崇德石门镇榨油业和江西景德镇瓷业,故选C项;材料强调市镇生产的专业化,而非规模的扩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手工业与农业、商业的对比,不能得出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凸现,且明清时期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区域化生产,而非商业的经营方式,排除D项。
6.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君臣同治的基础是“为天下”和“为万民”,而“非为君也”,君臣皆应以“天下万民为事”;还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据此可知,明清进步思想家(  )
A.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B.认为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C.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民本思想
D.试图宣扬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解析:C 据材料可知,这些思想都在强调“为民”,这与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相符,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中国尚未产生资产阶级,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为民”,并没有批判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君与民的关系,没有涉及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排除D项。
7.有人统计,在明朝白话小说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70篇。这一现象反映了明朝时期(  )
A.市民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B.城市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小说创作以市民题材为主
D.平民影响超过帝王将相
解析:A 根据材料“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70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发展壮大,影响力提升,因此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较多,A项正确;“高度发达”说法错误,排除B项;从材料数据可知明朝时期的小说与市民相关的仅占35%,并不是以市民题材为主,排除C项;材料没有把平民与帝王进行比较,排除D项。
8.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这体现出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程朱理学影响周边国家
B.出现总结性传统科学技术巨著
C.四大发明陆续传到西方
D.出现培养军事人才的新式学校
解析:B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属于总结性传统科学技术巨著,故选B项。
9.“铁店里婆娘会打钉”“纺织娘叫不得女工头”“络纬常通夜,抛梭直到晚”类似的唱词在明清俗曲中屡见不鲜。据此可知,当时(  )
A.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D.政府调整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C 明清俗曲中的内容反映出当时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活跃,一些女性也从事手工业生产,这说明商业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故选C项;题干主旨为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下的社会风气,与各地经济联系无关,排除A项;传统的社会结构——士农工商的构成并未因为女性从事手工业生产而受到冲击,排除B项;题干所述是社会生产发生的变化,与政府的政策无关,且题干也并未体现出政府的政策调整,排除D项。
10.利玛窦在中国将近30年,一方面,带来许多西方科学知识,留下诸如“平面”“曲线”“几何”“三角形”等中文词汇。另一方面,他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过系统的钻研,把孔子及儒家学说介绍给欧洲。据此可知(  )
A.文明互鉴推动华夏认同
B.文艺复兴在华结出硕果
C.中西文化出现双向交流
D.东西科技差距逐渐缩小
解析:C 材料提及利玛窦在中国传播了西方科技,同时“把孔子及儒家学说介绍给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玛窦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故选C项;材料为中西文化交流,与华夏认同无关,排除A项;“结出硕果”不符合史实,西方科技在中国社会影响有限,排除B项;“缩小”不符合史实,应为“拉大”,且材料并未将中西科技进行比较,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3·福建卷,5)清前期,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当地又有“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之语。这反映了该地区(  )
A.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B.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C.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D.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解析:D 据材料“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可知,当地乡村地区原本种植桑树的土地改为种植鲜花用于市场买卖,反映了当地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高,故选D项;材料未说明鲜花售价是否昂贵,不能说明消费观念的奢靡化,排除A项;材料中不存在产品加工的现象,排除B项;以鲜花种植取代桑树种植只能反映土地种植作物的变化,不能体现土地利用的精细化,排除C项。
12.(2022·广东卷,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的瓷器从广州出口,“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有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以后,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民营手工业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排除B项;“颇受欢迎”的说法夸张,且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明显削弱”,排除D项。
13.(2023·广东卷,6)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解析:D 材料现象为明朝时缙绅与商人通婚,理由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从中可见,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D项正确;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表述绝对,排除A项;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市民阶层的分化,排除C项。
14.(2020·山东卷,5)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做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解析:B 题干材料是关于黄宗羲对“崇本抑末”含义的解释,从他的论断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崇本抑末”中的“末”不是指全部的商业活动,指的是“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论断意在强调不能抑制有益于民生的工商业的发展。由此可以判断黄宗羲的主要意图在于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并非做出这一论断的目的,故A项错误。黄宗羲只是提出了对“崇本抑末”的新看法,看不出其研究学术服务社会的思想,故C项错误。黄宗羲提倡发展有益于民生的工商业,并非为了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闽、粤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推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纳入市场网络,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大量输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明代中叶以后的商品经济浪潮已经突破了大中城市的局限,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市民阶层人士变得庞大复杂起来,它包括了商人、店员、贩夫、手工业者、游民、士卒、下级官吏、下层文人等各色人物。工商业者已日益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
——摘编自王言锋《社会心理变迁与文学走向:
中国16—18世纪社会心理变迁与
白话短篇小说之兴衰》
材料三 明中后期,江南表面看似活跃的商业活动及手工业生产实则后继无力,仅以维持个体家庭基本温饱为目的、重复简单再生产而已。凡此,导致明代失去“社会变迁”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创新及技术革新重要基地。
——摘编自赵玉田《环境与民生:
明代灾区社会研究》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发展“后继无力”的原因。
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粮食生产中心转移;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
影响:市民阶层日益壮大,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工商业者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出现;娱乐生活丰富,小说和戏曲等文学艺术出现繁荣景象。
(2)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仍占据压倒优势;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实施重农抑商政策;政府严格约束对外贸易;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