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6 16:4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核心概念: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关键问题: (1)甲午中日战争后,先进中国人掀起了哪些救亡图存的斗争 其意义和局限性有哪些 (2)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重要概念]
维新思潮: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思想走向成熟,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从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抨击封建制度和伦理纲常,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以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教材史料]
1.阅读本课导入和教材第一目“历史纵横”,指出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及其成因。
思路引导:特点:将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成因:①封建势力强大,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借助孔子可以减少变法阻力。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2.“学思之窗”:想一想,戊戌维新有怎样的局限性。
思路引导:戊戌变法固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藩篱,强调传统的“义理之学”是不可动摇之根本,对于“西学”只是考虑接受“切于时务者”。
3.“学习拓展”:查找相关史料,思考“东南互保”事件的后果。
思路引导:地方督抚与中央政府背道而驰,中央权威式微,清政府已经逐渐丧失对一些地方大员的控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渐尖锐。
主题学习 救亡图存与危机加剧
※一、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斗争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二目,完成填空)
1.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①政治: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③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的壮大。
④理论基础:《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等。
(2)过程
(3)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4)结果: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5)失败原因
①客观上:守旧势力强大。
②主观上:维新派力量弱小,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
(6)影响
①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②经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2.义和团运动
(1)原因
①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②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2)经过
(3)评价
①进步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迫使列强改变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②局限性:盲目排外,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任务二 合作探究
视角1 戊戌维新运动的进步意义
材料一
项目 内容
政治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创办国家银行;鼓励商办铁路、矿业;兴办邮政
文教 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军事 按新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兵船
——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教科书 历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问题] (1)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却构成了中国现代化逻辑的起点”,据材料一和教材第一目内容,阐释该观点的合理性。
[结论] (1)戊戌变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展开的,政治上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等措施,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经济上鼓励发展工商业等,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文教上废八股,创办新式学堂等,培养近代化所需人才,推动教育的现代化,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推动军事的现代化。
视角2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原因
材料二 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以下分别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主流观点。
观点一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不反对帝国主义。
——摘编自李喜所《关于戊戌变法
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
观点二 改良运动的产生,总是对抗革命、企图缓和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反动的。
——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戊戌变法》
观点三 客观因素:政治结构不平衡;社会结构不利于变法;文化氛围不成熟。主观因素:即变法者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的不完善;变法者操作艺术和采取行为的不成熟与缺乏灵活性。
——摘编自张喜云《改革开放以来学界
关于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问题] (2)比较三种观点有什么不同,并概括分析影响不同观点形成的因素。
[结论] (2)观点一是受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革命视角的影响,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脱离群众,没有反帝反封建。
观点二是受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阶级斗争角度的影响,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运用改良的手段缓和阶级矛盾从而对抗革命。
观点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当时时代下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素: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
[检测反馈]
维新派不仅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还创办《算学报》《格致新报》等介绍自然科学的报刊,在报刊上开辟“格致”“算学”等专栏。谭嗣同等人在南学会举办的演讲会上讲述地球公转和自转,地震、日食等天文地理知识。维新派如此重视科学的主要原因是(  )
A.争取洋务派官员的支持
B.营造变法的思想氛围
C.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D.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
解析:B 材料中维新派通过创办报刊、举办演讲会宣传自然科学、讲述天文地理知识,这有利于开启民智,起到了思想启蒙和转变传统观念的作用,从而为变法营造了思想氛围,B项正确;材料主旨为维新派对自然科学宣传的重视,未涉及宣传的对象和教育领域的内容,排除A、C两项;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深化拓展] 戊戌维新运动的特点
从涉及 领域看 比较广泛,涉及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从推行 范围看 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中
从推行 者看 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派力量的薄弱
从性质 上看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从目的 上看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二、列强侵华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四目,完成填空)
1.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维护和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经过
(1)北方
(2)南方: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3.结果:1901年9月7日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 主要危害 影响
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等地科考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加剧了中国贫困和经济衰败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成为“国中之国”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战争 鸦片 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 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时间 / 年 1840— 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目的 打开中 国市场 进一步打 开中国市场 侵略中国, 对外扩张 维护在华利益,瓜分中国
国家 英国 英、法、美、俄 日本 英、法、美 等八国
条约 《南京 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影响 开始沦 为半殖 民地半 封建社 会   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 程度加深 进一步把 中国社会 推向了半 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的深渊 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等整理
[问题] 据材料中的表格,分析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列强侵华呈现出的趋势,并合理划分时间阶段,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阶段划分的原因。
[结论] 趋势:国家方面,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经济方面,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政治方面,从局部侵略、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以华治华”。
第一阶段:两次鸦片战争。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西方列强在全世界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第二阶段:甲午中日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检测反馈]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列强协议互保,在清政府对列强宣战之际,更是公然宣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表明(  )
A.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B.列强势力加速渗透
C.义和团运动以失败告终
D.地方督抚势力扩张
解析:D 材料体现的是东南互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D项正确;材料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与列强和义和团无关,排除A、B、C三项。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新学伪经考》强调:东汉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经学,是刘歆帮助王莽篡汉伪造而成。《孔子改制考》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这表明康有为(  )
A.探求中国儒家思想的真谛
B.借助传统文化减轻宣传变法阻力
C.考证出儒学经典的历史演变
D.认为孔子是一个善于改革的人物
解析:B 材料是对《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内容的表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学伪经考》认为“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孔子改制考》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这两部书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这表明康有为借助了传统文化来减轻宣传变法的阻力,故选B项;康有为是在借助儒学宣传变法,不是探求中国儒家思想的真谛,排除A项;C、D两项都是对部分材料信息的理解,也不完全符合史实,排除。
2.某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一场变法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平等、自由、人权等思想观念没有因变法的失败而失去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该学者意在说明,这场变法(  )
A.受到了西方启蒙运动影响
B.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C.秉持民主共和的思想主张
D.具有促进思想启蒙的作用
解析:D 由题干信息可知,19世纪末的变法运动指的是戊戌变法,由“平等、自由、人权等思想观念没有因变法的失败而失去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可得,这是指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的思想启蒙,故选D项;题目主旨是戊戌变法运动的影响,而非发生的背景,排除A项;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是洋务运动,排除B项;民主共和的思想主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秉持的,排除C项。
3.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倡导“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梁启超曾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谭嗣同说:“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些言论表明维新人士具有(  )
A.强烈的民族意识 B.勇敢的担当意识
C.自觉的创新意识 D.明确的民主意识
解析:B 材料“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维新人士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故选B项;民族意识是在各民族文化特点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心理状态,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创新意识,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责任意识,而非民主意识,排除D项。
4.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改革缺乏必要社会基础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D.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
解析:D 据题干信息可知,戊戌变法时期,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诏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但并未考虑到这些诏令能否实施,带有较为明显的急功近利色彩,说明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故选D项;此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尚未壮大,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中涉及的是戊戌变法中改革政令实行过程中的问题,并未提及变法的社会基础,而且民众是否支持变法和实施者急切发布命令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排除B项;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并不能导致维新变法短时间内发布大量政令这一现象,排除C项。
5.孙中山指出,庚子年的义和团,是中国人的最后自信思想和最后自信能力去同欧美的新文化相抵抗。在此,孙中山(  )
A.指出义和团的愚昧落后
B.认为义和团成员盲目排外
C.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D.肯定了义和团的反帝精神
解析:D 孙中山将义和团定位为“中国人的最后自信思想和最后自信能力去同欧美的新文化相抵抗”,可见其肯定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精神,故选D项;孙中山是对义和团运动的肯定,而非批判,排除A、B两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6.从1896年到1900年,全国共发生暴力反对外国教会传教的事件近150起,相当于前20年发生的总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清政府失去统治合法性
B.义和团运动已深入人心
C.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D.中外民族矛盾尖锐激化
解析:D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中外民族矛盾尖锐激化,故反洋教事件频发,故选D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并未失去统治合法性,排除A项;B项夸大材料现象,排除;民主意识指反对国内专制,与反洋教斗争无关,排除C项。
7.1900年6月,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主的东南督抚们与英、美等国达成互保约定,其内容为“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互扰”等。这一约定的达成(  )
A.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B.表明中央权力开始下移
C.加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D.便利了联军在南方侵略
解析: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事件是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的“东南互保”协议,其影响是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故选A项;“开始”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导致中央权力下移,排除B项;为了防止南方地区受到战争的影响,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定,因此这一协定的达成并没有加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排除C项;便利了联军在南方侵略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8.《辛丑条约》签订不久后,山西太原乡绅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太原一邑巨富,惟西峰村一户耳,然不过万金之产而已,其余数千金产者,才十余户,十五万(两)赔款乌能凑足 ”这可以用于印证,《辛丑条约》(  )
A.加剧了中国的贫困与衰败
B.是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是向外国借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
解析:A 刘大鹏认为太原如果要凑足15万两赔款非常艰难,说明《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与衰败,故选A项;材料只提到《辛丑条约》中赔款的影响,不属于主权丧失的内容,排除B项;C、D两项材料均无从体现,排除。
9.(2021·江苏卷,7)清末某报发表的《论体育》一文提出:“体育者,智育、德育之基础也。今之国势者,定一国之盛衰,不定于版图之大小与人口之多寡,而定于国民身体之强弱。”这表明,当时国人(  )
A.已认识到落后根源 B.重体轻文蔚然成风
C.救亡自强愿望迫切 D.呼吁实施分科教育
解析:C 由材料“体育者,智育、德育之基础也”“不定于版图之大小与人口之多寡,而定于国民身体之强弱”可知,清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认识到发展体育教育、强化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反映出救亡自强的愿望,故选C项;材料并未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排除A项;材料只提及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并未提及轻视文化教育,排除B项;分科教育是将学科内容分为不同的教学科目,材料内容与分科教育无关,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0.(2022·辽宁卷,7)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  )
A.缓和德英关系 B.推广德语教育
C.维护中国权益 D.争取在华利益
解析:D 京师大学堂的英文教习和德文教习数量涉及英国和德国在中国利益问题,德国认为德文教习少而要求增加,显然是为了提高德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为其在华利益服务,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德争夺在华利益,故排除A项;推广德语最多也只是表象而不是实质目的,故排除B项;C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11.(2021·全国乙卷,28)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
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
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
解析:C 材料说明该书商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传统经书仍有人买,新学书籍并不畅销。据此结合“1898年”“废八股”及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清政府实行百日维新。当时变法的措施很多,但很快以失败告终,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C项正确。材料中书商经历的变化与政局变动有关,此时儒学地位并没有被颠覆,排除A项。材料所示现象的出现是由政局变动引起的,并不是由列强侵略加剧导致的,排除B项。新学书籍投资面临亏损,说明西学并未深入民心,排除D项。
12.(2023·湖南卷,6)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解析:C 据题干可知,晚清时期的外交官薛福成认识到公法的约束力对于强国和弱国是不同的,实力衰弱的国家往往受到不平等对待,这说明随着对外交往的深化,中国外交官对国家自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故选C项;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的说法过于绝对,国际法仍起到一定的协调国际关系的作用,排除A项;摆脱公法束缚不一定符合弱国利益,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晚清士人是否高度推崇西方,排除D项。
13.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 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 !”林纾意在(  )
A.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解析:A 1903年正值《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结合“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可知,林纾意在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A项正确;“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明显与题干寓意不符,B项错误;材料揭示的是世界列强对外侵略的本性,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警惕外国列强而非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D项错误。
14.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这是民族之殇。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句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辛丑条约》签订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因该年为辛丑年而得名。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
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的内容,并指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相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何进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条约签订日被称为“九七国耻”的主要原因。
答案:(1)“小变”: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立新式海军。进步:康有为主张既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2)《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