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6 16:4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核心概念: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东方主战场、十四年抗战、中共七大 关键问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2)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重要概念]
1.“三三制”原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根据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时,在人员构成上采取的政策。即抗日民主政权机关中的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大体各占三分之一,以保证党的领导权,广泛地争取和团结赞成抗日和民主的各阶级和阶层,孤立顽固派。“三三制”原则吸收了各抗日阶层的代表人物参加各级政府,增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减租减息:简称“双减”。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性抗战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为团结各阶层人民一致抗日、减轻农民的地租负担和所受高利贷的剥削,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的政策。减租减息减轻了农民负担,保存了地主的经济地位,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战。
[教材史料]
1.阅读教材导入材料及第一目“史料阅读”,指出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思路引导:①是太原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②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阅读教材第一目“历史纵横”,结合教材第一目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指出沿海工业和高校“内迁”的作用有哪些。
思路引导:(1)工业内迁的作用:①促进西南地区工业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保存抗战力量。②鼓舞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高校内迁的作用:促进大后方教育发展,为抗战培养了人才,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
3.阅读教材第二目《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建立的主要根据地和当时的中共中央驻地。分析当时华北地区面临怎样的革命形势。
思路引导:主要根据地:陕甘宁、晋冀豫、晋察冀、冀鲁豫、晋绥等。
中共中央驻地:延安。
革命形势: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被日军占领,共产党军队在敌后作战。
4.“思考点”: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思路引导:(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就开始了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历时最长的战场。
(2)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战线的唯一战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总兵力。
(3)中国积极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4)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沉重打击了侵缅日军,有力地支援了盟军作战及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
主题学习 全民族抗战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任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填空)
1.主要会战
阶段 战役 时间 特点或意义
战略 防御 阶段 淞沪 会战 1937年 8—11月 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忻口 会战 1937年 9—11月 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徐州 会战 1938年 1—5月 李宗仁指挥,取得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 会战 1938年 6—10月 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陷落。与此同时,广州也被日军占领。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 相持 阶段 第三次 长沙 会战 1941年 12月 取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2.《论持久战》:1938年,毛泽东发表,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3.工业和高校内迁
(1)表现:东部沿海工业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高校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2)影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易混辨析] 正面战场的抗战不只是国民党军队的抗战,而是国共两党军队的共同抗战。如: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作战取得的重大胜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作战的重要理论指导。
[检测反馈]
 台儿庄战役后,英国某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德国也报道说:“徐州方面中国抵抗力之强,殊出人意外。”法国外长在国联发表演说,呼吁各国援助中国抗战。以上材料表明该战役(  )
A.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
B.标志着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有利于中国争取外部援助
解析:D 台儿庄战役后,国际媒体纷纷正面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这有利于中国争取外部援助,故选D项;A项指淞沪会战;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B项;C项指平型关大捷。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填空)
1.战略防御阶段
(1)敌后战场的开辟: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沦陷区的斗争:开展抗日宣传;组织领导工人斗争;发动群众进行斗争;等等。
[易混辨析] “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至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全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
2.战略相持阶段
(1)对日军——军事斗争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2)对国民党——以斗争求团结
①背景: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
②对策: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3)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政治、经济建设
政治上 经济上 意义
精兵简政 大生产运动 团结抗日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加强民主政权建设 减租减息政策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数”说抗战 中国共产党建立根据地19块,面积100万平方千米,军队约132万人,民兵268万人,人口近1亿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作战12.5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100多万人。 在整个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
[问题] 观察教材《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百团大战示意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结论] ①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大旗,组织东北人民革命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提出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②抗战防御阶段:制定持久抗战方针,开辟敌后战场,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③抗战相持阶段: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皖南事变”后,坚持团结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根据地建设,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以“三三制”为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障了抗战的最终胜利。
[检测反馈]
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条例规定:地主土地收入,不论租佃、伴种一律照原租额减25%,借贷人利息收入,不论新债、旧欠,年利率一律不准超过一分。这一规定旨在(  )
A.实现“耕者有其田”
B.推动土地革命开展
C.适应民主革命形势
D.打击地主阶级剥削
解析:C 材料为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这一方面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同时又照顾到了地主的利益,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需要,故选C项。
※三、东方主战场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四目,完成填空)
1.东方主战场
(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2)东方主战场
①抗战时间:1931—194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场。
②抗击日军:中国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
③协助和配合盟军作战:牵制日军主力,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④推动同盟建立: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⑤参与国际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举行的开罗会议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2.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中共七大
目的 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
时间 1945年4至6月
地点 延安
主要 内容 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 全党空前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2)日本投降
(3)胜利的原因
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华民族实现了团结抗战。
②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③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
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配合和支持。
⑤日本自身的条件难以支持长期的战争。
(4)胜利的意义
①历史地位: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国际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③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阅读教材第四目最后一个自然段和“史料阅读”,概括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结论] (1)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2)①历史地位: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②国际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③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检测反馈]
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中国《中央日报》社论称:“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这说明(  )
A.中国当时已经战胜了日本法西斯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各国联合是反法西斯斗争的关键
D.抗日战争极大提高了民族凝聚力
解析:B 根据“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未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可以看出,抗战期间,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故B项正确。
[深化拓展] 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打断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1)工业化进程: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打断中国原有的工业化进程。
(2)民主化进程:抗战时期建立的战时体制强化了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增加了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难度。
2.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1)政治民主化层面:抗日战争客观上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①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发出了开放民主的声音,推动南京国民政府开放民主。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
(2)国家统一层面:各民族、各阶层团结抗日成为国内统一的基础。人民在战争中自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领导者,为随后统一全国积攒了力量。
(3)经济层面
①国民政府在战时建立起了战时体制,调整工业结构,尤其是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善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②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改善人民物质生活,阶级构成的比例也由此发生变化,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
(4)民族精神层面:促使中华民族觉醒。在爱国主义旗帜的召唤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大的民族精神,支撑抗战取得最终胜利。
(5)国家主权层面:为中国赢得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并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领土主权;中国参与联合国创建,并于战后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与美、英签订新约,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1938年初,国民政府恢复政治部,下设三个厅,其中第三厅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动员民众、抗击外敌入侵;同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明确指出要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员。这表明(  )
A.国民党意图实行全国抗战
B.国共两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C.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一致
D.国民党重视其军队的敌后作战
解析:A 从材料中的“动员民众、抗击外敌入侵”“明确指出要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员”等信息可以看出,国民党的意图是发动一切抗日力量实行全国抗战,故选A项。
2.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据统计,与1939年相比,1942年大后方的发电量、钢产量迅速增长。民族工业的内迁(  )
A.为持久抗战奠定基础
B.推动南北经济的均衡
C.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D.带来沿海工业的衰落
解析:A 与1939年相比,1942年大后方的发电量、钢产量迅速增长,这说明民族工业内迁一定程度上为抗战提供了电力和钢等工业方面的支持,这就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A项;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沿海民族工业大举内迁,指的是东部沿海工业向西南大后方迁移,所以与南北经济的均衡无关,排除B项;民族工业的大举内迁是对其保护,也使其为抗战做出贡献,在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之下,民族工业发展受阻,排除C项;抗日战争时期,沿海工业的衰落并不是由民族工业内迁导致的,而是日本对占领区的大肆经济掠夺,排除D项。
3.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解析:A 题干涉及的主要史实是抗战时期华北、华东高校的内迁,说明战争的特殊时期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A项正确;B、C两项题干无从反映;D项说法与题意不符。
4.1938年5月,毛泽东指示:“敌情方面虽较严重,但只要有广大群众,活动地区充分,注意指挥的机动灵活,也能够克服这种困难。这是河北及山东方面已经证明了的。”毛泽东这一指示是针对(  )
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正面战场形势的变化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D.华北解放区的改革
解析:C 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建立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持久的以游击战为主的战争,故选C项,排除B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在1927年到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而解放区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5.1937—1938年,陕甘宁地区耕地增加了60多万亩,牛羊增加到30多万头。一大批工厂如兵工厂、被服厂、石油厂、盐厂等纷纷建立起来,除停止营业的老店重新开业外,新开店铺一千多家。这些现象反映了(  )
A.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
B.抗日民主根据地得到巩固
C.边区经济被彻底改变
D.国民党经济建设效果良好
解析:B 据材料“1937—1938年,陕甘宁地区耕地增加了60多万亩……新开店铺一千多家”可知,陕甘宁地区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这会使抗日民主根据地得到巩固,故选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展开了全面侵华,排除A项;“彻底”表述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经济建设是蒋介石于1935年发起的一场全国性的物质建设运动,而非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建设,排除D项。
6.下列是对抗日战争时期某一战役的描述。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1940年8月开始至次年1月结束 ◆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 ◆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 500多千米 ◆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大捷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解析:C 由题干中的时间“1940年8月开始至次年1月结束”“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可知为百团大战,故选C项。
7.据统计,1939年日军对敌后根据地作战使用的兵力达54万人,占其侵华总兵力(不含侵略东北的兵力)的62%。到1941年至1942年,日军使用其侵华兵力(不含侵略东北的兵力)70%左右,40余万人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这表明(  )
A.正面战场已丧失抗战能力
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C.敌后抗战配合了正面战场
D.日本放松对敌后战场的进攻
解析:B 由材料可知,1939年后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日军进攻的主要目标,牵制日军超过中国战场的半数以上(不含侵略东北的兵力),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故选B项。
8.1941年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处于最艰苦的时刻,日本发动了第三次长沙战役。在这场战役当中,我国军队英勇抗击,致使日侵长沙之敌全军覆没,伤亡5.5万人。当时伦敦某报刊报道,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胜利系长沙大捷。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由此推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长沙战役促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当时的中国已开始对日军发起局部反攻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解析:D 据材料可知,在1941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最艰苦的时刻,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这有利于鼓舞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的士气,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故选D项;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全球阶段,此后美国积极推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与材料中“第三次长沙战役”无关,排除A项;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B项;1943年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开始对日军发起局部反攻,排除C项。
9.下面是全国抗战的思维导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全民族抗战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B.徐州陷落之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百团大战是正面战场的进攻作战
解析:A 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故选A项;武汉、广州沦陷标志着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B项;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C项;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的抗战,排除D项。
10.1945年4月,在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雪峰山会战中,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搏杀下,终以日军被击毙3万余人,彻底溃败告终。由此可知(  )
A.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B.国共两党摒弃前嫌精诚合作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
D.反法西斯国家之间团结一致
解析:A 根据材料“鏖战肉搏”“英勇搏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中雪峰山会战中的中国军队奋勇杀敌,展现出英勇不屈的精神,故选A项;1937年9月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军队在抗战中的作用,并未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反法西斯国家的关系,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1.(2021·北京卷,9)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了当时正在紧张进行的中日会战情况:“晋省得失,不仅关系华北之存亡,实对中日整个战局有相当之影响。”并强调了八路军近期的军事胜利对提振全国抗战信心的重大作用。结合所学,判断这一胜利是指(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解析:B 根据“八路军”“中日会战”“晋省得失”可知,这是抗战时期发生在山西的战役,结合“八路军近期的军事胜利对提振全国抗战信心的重大作用”可知,这是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B项正确;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中,主要是国民党部队参战,排除A、C两项;百团大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当时山西已经沦陷,排除D项。
12.(2020·全国Ⅱ卷,30)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长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延长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 单位:%
工人 贫农 中农 富农 商人 知识分子 地主
4 65 25 1 1 2 2
上表反映出当时边区(  )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
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
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解析:D 根据材料时间及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积极团结各个阶层参与政权建设,反映出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故D项正确。
13.(2022·山东卷,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做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做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C 材料中有关土地政策的规定表明处理土地及债务纠纷不以阶级立场为准,而以契约关系为准。结合所学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为调动并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抗日,中国共产党政策调整淡化阶级矛盾,突出民族矛盾,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1927年,土地政策是实现“耕者有其田”,排除A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1927—1937年,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打土豪,分田地”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
14.(2023·全国甲卷,31)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
A.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解析:B 依据题干可知,材料仅仅指出经济独立对于妇女解放的重要性,并没有说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的问题,故排除A项;题干主旨是妇女的解放问题,妇女解放参与政权建设,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故选B项;题干材料空间未明确定位到陕甘宁边区,且题干并未涉及新的阶级的加入,故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并未改变,排除D项。
15.(2021·福建卷,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共33处,包括古田会议会址(图1)和中共七大会址(图2,属于延安革命遗址的一部分)。
图1 古田会议会址 图2 中共七大会址
  有学者阐述古田会议会址的入选理由:
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重申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强调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从而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古田会议在我党我军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七大会址的入选理由,并简述革命遗址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意义。
答案:理由:中共七大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意义:成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为后人研究革命历史提供了实物证据;是党史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