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曲折探索中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了解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核心概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土地改革、“银元之战”、“米棉之战”、抗美援朝、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社会主义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关键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人民政权 (2)新中国是如何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有何意义
[重要概念]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主要内容:一是实施“一五”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总纲领,具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举的特点。
2.“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为粉碎帝国主义的阻挠、破坏而提出。“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即都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所差异。“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教材史料]
1.阅读教材第二目“历史纵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指出稳定物价斗争的实质,简述稳定物价的历史意义。
思路引导:(1)实质: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
(2)历史意义:稳定了人民生活,稳定了全国局势;巩固了新生政权;增加了国家收入,为后期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基础;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威信。
2.阅读教材第四目图片《1956年1月15日,在首都各界群众20多万人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上,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呈送喜报》,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思路引导:在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实行赎买政策,并通过公私合营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进行改造,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民族资本家的利益,赢得了他们的拥护和支持。
3.“思考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思路引导:土地改革具有双重意义。把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是摧毁封建剥削制度的基础;消灭地主阶级,则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政治力量。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为结成工农联盟创造了条件。工农联盟的建立,从根本上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4.“学思之窗”: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思路引导:(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目的:改善和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战略意义:①它是新中国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②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截然对立的时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互相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③它不仅包含了处理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原则,同时也包含了处理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内容。
(3)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
主题学习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填空)
1.准备
(1)理论和政策基础: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2)政协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②核心任务:筹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会议内容:确定国名,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学习聚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2.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举行开国大典。
3.意义
(1)革命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2)社会意义: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世界意义: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摘自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1949年9月)
[问题] (1)阅读材料和教材第一目第1、2自然段,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结论]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人民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规定了国家性质;等等。
(2)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全完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检测反馈]
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这说明(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初步确立
解析:B 据材料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的广泛性,故选B项;材料只提到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源的广泛,并不是其职能,排除A项;材料未提到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排除C项;D项与出席代表的广泛性无关,排除。
[深化拓展]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政治:多个阶级并存,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各民主阶级联合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依然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
2.经济: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3.文化: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填空)
措施 效果 意义
剿匪 镇反 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保证了经济恢复和生产建设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土地 改革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稳定 物价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统一财政经济 物价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信任
抗美 援朝 战争 1950—1953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 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英雄事迹汇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任务二 合作探究
材料 在当时的国内外舆论里,有一个似乎是共识的声音:共产党打仗是第一流的,治理经济恐怕不入流。日后,荣毅仁回忆说,他当时便认为“共产党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0分”。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写给杜鲁门总统的信中也说:“中国人口在18、19世纪增加了一倍,因此使土地受到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的吃饭问题是中国历朝历代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摘编自李攀《财经战线的“淮海战役”》
[问题] 材料反映了人们当时怎样的心态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对此,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举措 结果如何
[结论] 心态:对共产党克服经济困难、进行经济管理普遍缺乏信心。
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新生的人民政权缺乏城市经济建设的经验积累。
举措:开展土地改革;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统一财经。
结果: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检测反馈]
1949年6—7月,由于不法商人囤积居奇,上海大米的价格猛涨了4倍,棉纱价格翻了一番,人民政府从全国各重要省份(城市)筹集了大量粮食、煤炭、棉纱等物资,集中时间、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同时收紧银根,物价快速回落到正常水平。这场斗争的胜利( )
A.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解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
C.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成功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解析:A 据材料时间“1949年6—7月”及事件可知,这场斗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打击国内米棉投机活动的“米棉之战”,经过这场斗争,人民政府完全掌握了市场主动权,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故选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将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排除B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系列外交活动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C项;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成功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排除D项。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任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目,完成填空)
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外交成就
(1)迎来一次建交高潮,同时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2)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会;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3)1953年12月,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参加亚非会议。1955年4月;“求同存异”方针;为中国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条件。
[知识点拨]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方针的原因
两大阵营对峙,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而苏联则对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实行“一边倒”方针可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检测反馈]
(2020·海南卷,11)1949年春夏之间,当中国革命战争即将胜利时,毛泽东为制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条方针,其中,“另起炉灶”外交方针所回答的问题是( )
A.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B.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
C.如何处理好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D.如何对待美国和其他帝国主义
解析:B “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故选B项。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任务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四目,完成填空)
1.制度建立
制度 措施 结果 意义
经济制度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2)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政治制度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知识点拨]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弱;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需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重工业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思想指南: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任务二 合作探究
视角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建立
材料一
[问题] (1)阅读教材第四目第1、2自然段,分析造成上图中经济成分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国家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结论] (1)原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原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分散的个体农业和分散经营、技术落后的手工业难以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资本主义工商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计民生,但其资本主义的性质使它存在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与社会主义生产目标相左,抑制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等负面作用和影响。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视角2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点,简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结论] (2)特点: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历史意义:1954年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检测反馈]
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采取了以下办法:第一步,号召农民组织农业生产互助组;第二步,号召农民组织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步,依据同样自愿和互利的原则,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这表明社会主义改造( )
A.巩固发展小农经济 B.循序渐进变私为公
C.消灭剥削实现平等 D.恢复经济稳固政权
解析:B 据材料可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分三步走,从农业生产互助组到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循序渐进,逐渐变私为公,故选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小农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在农业方面已经消灭了剥削,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改造的前提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知识框架]
[基础巩固练]
1.下图是1951年的宣传画《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该宣传画( )
A.宣传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新风貌
B.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C.肯定了合作化运动取得的成就
D.标志着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的终结
解析:B 根据图片配文《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并结合宣传画中孩子手中的红旗可知,这幅宣传画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故B项正确。
2.1949年11月,在上海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按统一部署,同时按国家牌价敞开抛售,使粮、棉等价格下降30%—40%,给了投机资本以沉重打击。这一活动的实质是( )
A.通过经济手段掌握市场主动权
B.通过政治力量巩固新生政权
C.通过稳定物价以促进经济发展
D.通过政府干预挽救经济危机
解析:A 根据材料时间“1949年11月”、事件“上海物价上涨最猛”、国家给投机资本沉重打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活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同投机资本进行的“米棉之战”,“全国各大城市按统一部署,同时按国家牌价敞开抛售”说明政府采用了经济手段,“使粮、棉等价格下降30%—40%,给了投机资本以沉重打击”说明这次斗争效果显著,政府掌握了市场主动权,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巩固政权,而非政治手段,排除B项;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稳定物价以巩固政权,排除C项;材料针对的是投机资本制造市场混乱,而非经济危机,排除D项。
3.彭德怀在一场战争结束后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的意义主要在于( )
A.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B.推动中国出现了建交高潮
C.提供国内建设的有利环境
D.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解析:C 据所学知识可知,该战争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巩固了国家安全,为国内建设提供了有利环境,故选C项。
4.“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的这段话体现的方针是( )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
解析: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出自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这一方针推动了会议的顺利进行,B项正确。
5.下面所示为1951—1957年中国参加国际展会情况一览表(略表),它反映了中国( )
时间 展会名称 举办国
1951年 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53年 印尼国际博览会 印度尼西亚
1956年 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 法国
1957年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国际博览会 非洲摩洛哥
A.外交理念更加务实
B.全方位外交成效显著
C.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解析:A 材料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当时世界形势为美苏冷战,意识形态对抗严重,而新中国积极参加印度尼西亚、法国、摩洛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博览会,外交理念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故选A项;“全方位外交”开始于改革开放以来,排除B项;“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的标志为“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排除C项;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
6.1952年,我国对各类高校进行调整,其中高校数目变化见下表。这一调整旨在( )
类别 时段 综合 理工农医 师范 其他
调整前 51 78 30 51
调整后 21 108 37 49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
A.建成专业齐全的高校学科体系
B.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满足国家工业化战略发展需要
D.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
解析:C 根据材料“1952年”并结合表格数据可知,1952年调整后,理工农医的学校数量大幅增多,综合类学校数量大幅下降,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开展“一五”计划可知,这一时期对高校进行调整是为了满足工业化的经济建设需要,C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各类学校数量的变化,不涉及专业学科的设置,不能说明调整的目的是建成专业齐全的高校学科体系,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在1956年确立,排除B项;材料所述变化主要是为满足国家工业化战略发展需要,而不是为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排除D项。
7.下图是现代画家吴静波在1956年创作的《竞赛》,再现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场景。这幅画反映的是( )
A.农业合作社的集体生产
B.土地承包经营后的丰收
C.北方民众生产的场景
D.生产大队里的分工协作
解析:A 画作的创作时间是1956年,画作内容体现的是集体劳作,烘托竞相比赛生产的劳动场景,此时正在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A项正确;1956年并未实行土地承包制度,且土地承包制下为个体农户生产,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地域,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属于分工协作,排除D项。
8.下图为1951—1954年南阳县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变化( )
A.反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
B.表明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C.体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说明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解析:A 根据南阳县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图可知,1951—1954年,南阳县的商品流转额比重中,集体所有的供销社比重上升,并占据了第一位,私商比重不断降低,国营的比重在升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起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反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倾向,A项正确;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商业而非农业,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财政经济统一,排除D项。
9.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选举法。在此基础上,全国21万余个基层选举单位的3.23亿登记选民进行了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566万余名。这表明新中国( )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践行了人民当家作主
C.体现了基层群众自治
D.确立了依法治国方针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选举法通过后,人民进行了民主选举,这说明新中国践行了人民当家作主,B项正确;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确立,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基层群众自治,排除C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方针,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10.(2023·湖南卷,9)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产品 原煤 烧碱 电动机 棉纱 棉布
比重 28.3% 59.4% 79.6% 46.7% 40.3%
产品 纸 火柴 卷烟 面粉
比重 63.4% 80.6% 80.4% 79.4%
据上表推知,当时( )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解析:D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部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在中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较高,有的甚至占到80%以上,由此可见,恢复和发展经济需要对民族资本主义加以利用,但出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又必须对民族资本主义加以一定的限制,因此,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故选D项;题干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在1949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情况,无法推知是否为实施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产生的效果,排除A项;1949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还没有建立起来,排除B项;1953年起,国家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
11.(2023·辽宁卷,9)1952年12月以后,北京等一些城市陆续出现蔬菜供应困难。对此,陈云指出:“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其意义绝不在建设工厂之下,应该放在与建设工厂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强调了( )
A.调整城乡关系的艰巨性
B.优化产业结构的必要性
C.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D.缓解粮食短缺的紧迫性
解析:C 据材料可知,陈云把解决蔬菜和其他副食品的供应问题看得和工业化建设一样重要,反映了其对人民生活的重视,故C项正确;材料仅指出“北京等一些城市陆续出现蔬菜供应困难”的问题及陈云的看法,并不涉及“调整城乡关系”,故A项错误;“优化产业结构”涉及的是调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问题,材料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仅指出北京等一些城市出现蔬菜供应困难的问题,不能等同于“粮食短缺”,故D项错误。
12.(2021·山东卷,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解析:D 题干中毛泽东的话主要是强调“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这说明中国需要并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需要对外经济交流,但并没有强调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排除A项;“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说明强调的不是自力更生,而是对外交往,排除B项;1954年中国实行的依然是“一边倒”政策,当时中苏关系友好,并没有打算放弃这个政策,排除C项。
13.(2021·辽宁卷,9)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
解析:D 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上的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成就主要是一线工人积极参与建设而取得的,而且展览会推动了全国性的生产热潮,说明“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建设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热情,D项正确;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排除A项;题干所列技术并不一定是学习苏联所得,排除B项;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中共八大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只有7年时间……这7年,无论从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整统一和社会的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以及人民得到的实惠,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等,都可以说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
——摘编自林蕴晖等
《凯歌行进的时期(1949—195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书作者将其命名为《凯歌行进的时期(1949—1956)》的理解。(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政治上,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0月1日,新中国宣告诞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构建起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经济上,1953年,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这些举措,使得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从军事、外交方面进行阐述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