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及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6 21:1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前解析】
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要求通过阅读,积极思考,能从多个角度大胆提出问题,并能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然后运用学到的策略从不同角度提问。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参照课后问题清单整理问题,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最后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爱提问、会提问的习惯和能力。
关注表达方式:《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通过简洁、生动的描述,可以看到一幅幅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美好画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想象,点燃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唤、纪”等11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会写“呼风唤雨、世纪”等17个词语。
2.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重点)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4.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纸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唤、纪”等11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会写“呼风唤雨、世纪”等17个词语。
2.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观看《西游记》中龙王呼风唤雨的视频片段,揭示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看一看人类是怎么呼风唤雨的。(板书:7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随文画出极容易错的词。
2.学写字。
三、再读课文,自主提问,筛选问题
1.再读课文,要求: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结合本单元前两课学到的提问方法,边读课文边提问,并做好批注。
(3)整理问题清单,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2.交流汇报: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本文描写了20世纪人类依靠科技改变了生活,把美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突出变化的速度快、内容多、范围广,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方法回顾:学习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和《夜间飞行的秘密》,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可以从课文的一部分或者全文角度提问;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以及给人的启示等角度提问。
(3)结合学到的提问方法,边读课文边提问,并做好批注。(板书:自主提问)
(设计意图:再次读文,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并能运用前两节课学到的方法,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4)出示学习伙伴提出的六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再次自主提问。
(5)继续提问,补充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清单”。
(6)借助课后题,学习筛选问题。
过渡:你们都是爱思考问题的小孩。可是,问题无好坏,价值有大小。那什么样的问题更有价值,对我们理解课文更有帮助呢?我们一起看课后第二题。(板书:问题分析)
①探究一:为什么问题一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问题一只是作者列举的一种新发明,暂时不知道它是什么,也可以继续阅读,因此这个问题不影响理解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②探究二:问题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吗?
出示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合古诗,说说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这句诗不是写梨花,而是用梨花形象地比喻雪来得快、下得大。后来它经常被引用来形容蓬勃向上的形势。
读第4自然段,找一找20世纪取得了哪些成就,谈谈自己的感受。——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你知道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了吗?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快速的、美好的,正如“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般美丽”。
小结:由上分析可知,问题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③探究三:问题三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吗?
结合实际,说一说对“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这个问题的体会。
预设1:我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再给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如机车尾气污染、上班时间堵车、儿童沉迷游戏……
预设2:现在我们乘坐高铁出行比乘坐普通列车舒服多了,而且还节省了时间……
小结:这个问题可以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结论:问题一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问题二有助于理解课文,问题三能引发深入思考。
启发:我们在阅读中提问要注意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问题的学习,让学生在交流、思考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什么是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为后面小组合作筛选问题做铺垫。)
(7)整理问题清单,筛选问题。
小组合作,把“小组问题清单”进行筛选,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板书:筛选问题)
全班交流,形成一份“全班问题清单”。
“全班问题清单”示例。
四、课堂演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1.过渡:上节课我们整理了全班问题清单,这节课我们借助这些问题深入思考,理解课文。
2.问题1:现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前,人类生活是怎样的?出现之后,人类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呢?
读课文3-4自然段,寻找答案。
出现之前: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板书:农耕社会)
出现之后:人类的美好愿望变为现实: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电视、远程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地球变成“地球村”。(板书:现代社会)
3.问题2: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板书:科学技术 改变)
(2)辩一辩:“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
“发现”是看到或者找到不被人知道的事物或规律。(原先存在的)“发明”是人们创造出以往没有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原先不存在)
(3)细读第4自然段,思考:人类有哪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纪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相机解释“光年”,进一步体会“发明”和“发现”的区别。
“登上、潜入、洞察、探索、变成”,你从这些动词中感受到了什么?(感受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
想一想:什么是“地球村”?为什么说人类居住的星球是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地球村”就是我们现代人的快捷交通,使得各国之间的往来,就像是在一个村里面的各家之间往来一样便利快捷。
(4)你知道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了吗?
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所以,20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是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4.问题3:“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示例:电视给生活增加了趣味;因特网、手机让我们跟远方亲人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高铁让出行变得更加便捷;扫地机器人做家务不再辛苦;科技馆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5G技术使生活更加智能化……(板书:未来社会 ?)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生活,感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归纳方法,梳理课文内容
1.归纳学习方法。
阅读课文时我们先提出问题,然后筛选问题,最后借助问题深入思考,理解课文。筛选问题的方法有:①去掉不影响对课内容理解的问题,课后查阅资料解决;②保留帮助理解课文的问题;③保留可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
(设计意图:再次明确阅读策略,呼应单元主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
2.结构梳理。
三、拓展延伸,课堂演练
1.拓展延伸:20世纪其他科学技术成就。
2.课堂演练。
3.小结:这节课我们借助问题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认识到在享受20世纪科技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儿什么。
【板书设计】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筛选问题
问题分析 ?
自主提问 未来社会
现代社会
农耕社会
【教学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回文”是解决问题的必要的过程。再次阅读文本,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提出、筛选的过程。通过具体词句的朗读、理解,并能深入地对话,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但在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文本阅读的过程,从而导致离开文本谈问题的情况。
科学技术
(改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