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必修 (上)7.3.2《登泰山记》课件+教案【课件研究所】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必修 (上)7.3.2《登泰山记》课件+教案【课件研究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6 17:11:54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姚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
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文体知识
《核舟记》 明朝魏学洢
《小石潭记》 唐朝柳元
《岳阳楼记》 宋朝范仲淹
《醉翁亭记》 宋朝欧修
古代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字姬jī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xuān,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
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辞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
了解作者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
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库全书》初稿完成。姚鼐以自己病羸、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表示辞官:告老、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移病、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退休年龄一般是70岁。
写作背景
结合书本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翻译全文,梳理重点字词句。
文学文字梳理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第一段
口诀: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南面
名作状,向西
北面
名作状,向东
山的南面山谷的水
山的北面山谷的水

分界
判断句
明确: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第二段


界限
到达

山脚
台阶
沿着


山顶
明确: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第二段

像门槛一样
判断句
横,挡
石阶
已经
几乎
覆盖
照亮
停留
明确: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临近傍晚,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第三段
月底
朔 阴历每月第一天
晦 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 阴历每月十五
既望 阴历每月十六
等待
弥漫
依稀
天边尽头
一会儿
五颜六色
升起
承托
有的人
有的
或红或白
判断句
判断句
明确: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尽头)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起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第四段

模糊或缺失
偏僻
赶不上
偏僻
明确: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第五六段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
青黑色
平形的、方形的
圆形的
缝隙
声音和踪迹

明确: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整的、方正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到处是冰雪,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到日观峰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语文不仅读文章,也要读“自然”。读《登泰山记》后,老师建议大家重走姚鼐的路,深刻感受泰山的风采、古人的风采。
梳理文章内容
子任务一
请你以导游的身份,根据文章给同学们设计一下路线。
(二)登泰山: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泰山巅、东谷、天门(终点)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一)去泰安:京师(起点)、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之限、泰安
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


复循
遂至



穿

走过姚鼐走的路,也一定会看到姚鼐看到的风景,请你为此画出一幅幅的简笔画,为同学们解说一下,姚鼐看到的风景图。
子任务二
作者描写这两幅图景时运用了哪些手法?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动静结合、拟人、比喻手法:
“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
“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
“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呈停聚不动的状态。
“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
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泰山日出胜景?
时间顺序:待日出——稍见——须臾——日上——回视
日出前
日出时
日出后
“白若摴蒱”
“正赤如丹”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
以拟人手法烘托出日观峰凌驾于群峰之上的雄伟气势
比喻、拟人手法
日出的景象瞬时变幻,难以描摹。但姚鼐把日出的场面描写得十分壮观,达到了应有的艺术高度。
岱祠
岱祠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
道中石刻
表现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突出其作为文化宝库的作用。
人文景观
1.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
2.泰山之冬的静美
多石
多平方
多松
少土
少圜
少杂树
无瀑水
无鸟兽音迹
无树
以极平实简练的语句,将景物进行对比,写出泰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特征。虽无细部刻画,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语言简练,准确生动,紧扣时令特点,体现了桐城派文章“雅洁”的特点。
补充
①写作要善于观察生活,感悟人生,捕捉生活细节,才能写出好文章。
②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多层次多角度来写。
③写景要注意表现手法多样化,如正面侧面结合,动静虚实结合等。
④写景语言要简练,生动,富有文采。
《登泰山记》按照作者登山的路线,分别写了登山的位置和过程、山巅所见、日出奇景、人文景观、自然风貌,表现泰山的雄奇和壮美,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抒发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游记即心迹,文史上说这篇《登泰山记》是姚鼐人生布新(开坛讲学,“为往圣立绝学”)除旧(告别仕途)的人生宣言,也是他的学术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综合呈现。这趟登泰山之旅,坚定了他的人生抉择。
请小组合作,选择某一个点深入探究本文的写作,并对此写一段文学短评。
文章主旨,作者人生思考理解
阳谷入汶水西流,阴谷入济水东流
古长城隔断阴阳(泰山北南),最高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傲然挺立。人生如水,有人东流,有人西流,而无论东流或是西流,惟登上最高峰者能傲然挺立,任人事纷纭而岿然不动,如王安石诗中所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山由中谷入道未半而转道西谷终至山巅
印衬他的人生之路前半生中规中矩,投身仕途,而后半生出人意料,辞官转道讲坛教学,抱着欲登其巅的理想。
“苍”赋予山以历经沧桑岁月的历史厚重感,“负雪”则化被动(积雪覆盖山,山是被动的承受者)为主动(苍茫的大山背负着积雪,山是主动的背负者),与“明烛天南”前后呼应,正是苍山主动背负积雪的举动,才有了照亮一片天空的力量,虽然这力量如蜡烛般微弱,但令人不可忽视。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承受“大风扬积雪击面”的寒冷,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看到瞬间升起,片刻染红整个天地,雄奇而壮观的日出之景,不正暗合了“历经风雨,方能见彩虹”的人生哲理吗?
大风扬积雪击面
太阳经过漫长的等待,突破风雪与黑暗,跃升天空,光照大地的过程,不也暗合了人生奋斗之路,学术研究之路吗?
时光对历史人生的淘洗,漫失与不及往的遗憾与坦然亦可见一斑。
“其远古石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1. 用语简洁而精准,读者可依据语段,准确地画出地形图。
2.“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古时登山”的路线,穿插了人文地理的考证。借由地理位置的考证,交代了从中谷登山的缘由(在泰安拜访朱孝纯,自然从中谷入,因为中谷绕泰安城)。
3.“或曰,此东海也。”有人说,那摇动的红光处是东海。从泰山日观峰是看不到东海的,所以,只能是“或曰”,可见姚鼐用语之严谨。严谨是考据正确与否的关键。
4. 写了日观亭附近的建筑和下山路上的石刻等名胜古迹,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
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
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做好了铺垫。
鸟瞰泰山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极具画意
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
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表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
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主动;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
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既与实际情况吻合,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
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寥寥数字便把自己登山的艰辛体现得淋漓尽致。
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以静写动,写出了雾的轻盈,呈停聚不动的状态。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小喻大,写出了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整句话描绘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
作者写日出,按照时间的推移,抓住色彩与光线的变化,描写景物的变化。
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光线很暗,暗得只能看见脚下的白云;
日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五彩被太阳的赤红所掩盖,海上映射的红色波光潋滟,为冉冉升起的赤红的太阳造势,色彩鲜明,气势雄伟。
日将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天边的云出现异色,片刻变成五彩,此时光线已亮;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光线变亮,可以看见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山尖;
日观亭附近的建筑和下山路上的石刻等名胜古迹
表现泰山的整体风貌和悠久历史,增强历史厚重感。
自然山水
观照人生
人生感悟: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思考:结合《赤壁赋》和《登泰山记》的写作背景,理解文中的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冬天登山已不多见,姚鼐选择岁除之日观日出则更加少见。在万家团聚共度良时之日,于泰山之巅皑皑白雪之中翘首迎接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
在如此特殊的时间里选择特殊的路径登泰山,恰体现了作者内心对辞官的矛盾纠结。通过登泰山看日出 ,我们能够体察到作者忘却一切烦忧的旷达胸怀。他在文本意脉转化的“关节处”回视导向了对宦途世事、人生道路的冷静审视。
泰山在姚鼐心中,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tūn。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我,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姚鼐不渝地追求自由无拘的个性和独立自主的人格!
对比研读,掌握写景方法。
秋未冬初,星皎云净,夜色空濛如縠,村鸡鸣,曙光生。登日观,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转瞬,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终为一轮而上腾,少顷,日中忽如一灯吐焰,次如炬,次如瓶,次如罍樽,次如葫芦。上黄白,下赤紫,作薄蚀状。又次如葫芦、罍瓶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烬。盖其初为海气所蒙,蝉蜕即尽,然后全体昭融,光芒四射。云跃前却,若危船颠浪,心为震荡。其下积雾,色正黑。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竞天,殆海水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比较与本文描写日出的异同。
二者皆按时间顺序写了日出的动态过程,都注重景物色彩的瞬息变幻,动静结合,都采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课文善于用侧面烘托手法,孔文侧重从正面直接描摹。
课文侧重日出前后的色彩变化,孔文侧重于日出时的形态变化。
孔文对景观成因作了解释,课文没有这一层。
孔文采用了博喻绘形绘色,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课文中的比喻没有孔文丰富。
【谥号】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是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们另起的称号为谥号,如“武”等;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诞生于西周早期,譬如周武王灭商朝有功,死后的谥号为武,后人都不叫他周姬发,而是周武王。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关心民生内政,死后谥为“文”,后人也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周文王。
【年号】即用来表示年份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年号为汉武帝即位后发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即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而最后一个年号被认为是清末的“宣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便开始使用西方的公元纪年;
文化常识积累
【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后人祭奠)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常用“祖”字和“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继任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自西汉到隋唐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文人可以用谥号,但是不能用庙号;
从名字来判别,一般带祖或宗的就是庙号,而带帝的便是谥号。
【尊号】尊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由臣下给予。尊号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尊号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称呼时常使用尊号的前两位。
文化常识积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课题 登泰山记 课型 新授课
课 标 解 读 本单元一共6篇文章都是抒情散文,对应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教 材 分 析 教材中指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在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表现景物的艺术手法,重点关注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表现景物的独特之美的;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特点。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通过文章中景物描写读出“这一篇”“这个人”的文章的独到之处。
学 情 分 析 《登泰山记》是高一语文第七单元的第6篇(第二课)文章。本文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通过前面几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对于情景交融的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于此本节课的重点放在品味姚鼐心中的“泰山”。真正走进作者姚鼐的内心,从作者的角度去分析。站在姚鼐的角度,认识他心中的那座“泰山”,是本节课的出发点。
教 学 目 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分析赏鉴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姚鼐笔墨简洁,用词传神,真切生动,以神韵为宗的语言特色,体会文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思维提升与发展:通过诵读和鉴赏,领略文字描写的美好景色,学习写景手法,通过深度研读,探究语言背后隐藏的信息,探究作者藏而不露的性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吟咏,运用联想、想象感受泰山的山水美、文化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 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学习写景方法,感悟作者的人生思考
难点 品味姚鼐笔墨简洁,用词传神,真切生动,以神韵为宗的语言特色,感悟作者人生思考
教学准备 教具:一体机、课件 学具:笔、本(课本、练习册、作业本)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泰山诗文大比拼: 泰山,五岳之首,它那磅礴的气势和无与伦比的日出景观,古往今来吸引了众多登临者,而这些登临者又以他们那绝妙的诗章为这位东岳尊者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使之更加名扬天下。请以小组为单位,写出与泰山相关的诗句俗语成语等等。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人心齐,泰山移;有眼不识泰山;稳如泰山;安如泰山;蚂蚁搬泰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泰山北斗(古代认为泰山在五岳中最高,北斗星在众星中最明,因此常用以比喻因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崇仰的人,又称泰斗);泰山泰水(旧时称妻父为泰山,称妻母为泰水,又因泰山古称东岳,故妻父又称岳父,妻母则称岳母)…… 预习文学常识明确: 1.文体知识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课内学过的作品有:《核舟记》(明朝魏学洢)、《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和《登泰山记》(清朝姚鼐)。 2.桐城派及作者 《登泰山记》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姚鼐(1732—1815),字姬传,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清代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四库全书》纂修官等。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其后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南京钟山等书院四十年。 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诗序、碑传之类。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是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条理清晰,简明达意。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代表作品如方苞的《送左未生南归序》《武季子哀辞》、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其治学以经学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他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成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使桐城派成为清朝文坛主流学派,被誉为“清代古文第一人”。 小比赛活动导入,激发学生记忆及学习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活动任务一:文学梳理 结合书本注释及工具书,学生小组合作翻译全文,梳理重点字词句。 教师指导归纳: 一、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二、通假字 1.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3.五采(“采”通“彩”,五色) 三、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四、一词多义(略,参考练习册)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 (二)定语后置句 1.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 (三)省略句 1.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 道中石刻。 (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 面省略谓语:见) 3.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 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4.生石罅(“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 相当于“在”) 5.复循西谷(“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6.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7.中谷绕泰安城下(“中谷”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水”)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活动任务二: 自然之旅,人文之旅( 梳理文章内容) 情境设置:语文不仅读文章,也要读“自然”。读《登泰山记》后,老师建议大家重走姚鼐的路,深刻感受泰山的风采、古人的风采。 请你以导游的身份,根据文章给同学们设计一下路线。 (一)去泰安:京师(起点)、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之限、泰安 (二)登泰山: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泰山巅、东谷、天门(终点)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走过姚鼐走的路,也一定会看到姚鼐看到的风景,请你为此画出一幅幅的简笔画,为同学们解说一下,姚鼐看到的风景图。 自然景观:苍山负雪、泰山夕照、泰山日出 解说词示例:(苍山负雪)极目远眺,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 (泰山夕照)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真是“红妆素裹,分处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泰山日出)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间,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 解说词建议:可从“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突出其作为文化宝库的作用”解说。 明确写景:自然景观,“三多”、“三少”、“三无”。 “三多”是:多石、石多平方、多松; “三少”是:少土、石少园、少杂树; “三无”是: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以极平实简练的语句,将景物进行对比,写出泰山有别于其他名山的特征。虽无细部刻画,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语言简练,准确生动,紧扣时令特点,体现了桐城派文章“雅洁”的特点。 补充:从作者对泰山的景物描写中,你觉得景物描写特别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⑴写作要善于观察生活,感悟人生,捕捉生活细节,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⑵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多层次多角度来写。 ⑶写景要注意表现手法多样化,如正面侧面结合,动静虚实结合等。 ⑷写景语言要简练,生动,富有文采。 1.通过诵读和鉴赏,领略文字描写的美好景色,学习写景手法。 2.分析赏鉴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姚鼐笔墨简洁,用词传神,真切生动,以神韵为宗的语言特色,体会文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活动任务三: 文学短评 (文章主旨,作者人生思考理解) 情境设置:游记即心迹,文史上说这篇《登泰山记》是姚鼐人生布新(开坛讲学,“为往圣立绝学”)除旧(告别仕途)的人生宣言,也是他的学术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综合呈现。这趟登泰山之旅,坚定了他的人生抉择。 请小组合作,选择某一个点深入探究本文的写作,并对此写一段文学短评。 义理 (常规问题:你读完这段文字之后,谈谈这段文字所描绘景物的特点以及透过文字能不能看出作者的心绪?) 阳谷入汶水西流,阴谷入济水东流。古长城隔断阴阳(泰山北南),最高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傲然挺立。人生如水,有人东流,有人西流,而无论东流或是西流,惟登上最高峰者能傲然挺立,任人事纷纭而岿然不动,如王安石诗中所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补充背景:当时的士林,自古将皇帝比作天之子,代天行道,如太阳光泽万民。读书人多走仕途,得皇帝、朝廷之光泽,姚鼐原也是其中的一员,而仕途浮华,免不了屈心抑志,如阴谷入济,水东流;而欲正道直行,则远离仕途,去皇帝、朝廷之光泽,退而著书立学,选此途者寡,如阴谷入汶,背主流向东而水西流。姚鼐却是在仕途一片光明之时,急流勇退,借病辞官归乡,入此同道人寡而路更艰险之途。这种选择,必然为多数人所不解,这多数人也包括他的同僚、族人,甚至是最亲密的家人。这也就不难理解姚鼐于临近除夕辞官后为何不直接直接回乡,而是冒着风雪(乘风雪),不远万里,历经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北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去往泰安了。因为那里有能够理解他,支持他,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边的莫逆之交朱孝纯。他相信,就算天下人都不理解他,朱孝纯也一定是能够理解他,支持他的。朱孝纯是他心中最值得信赖的朋友,是他面临人生抉择的关键时刻支持他逆流而上的动力,是至暗时刻给予他温暖的光。朱孝纯也的确不负姚鼐所望,于十二月二十八(除夕前两天)陪着姚鼐从泰山南面登山,并与十一月三十(除夕夜)陪着姚鼐坐在日观亭等待日出。 登山由中谷入道未半而转道西谷终至山巅,印衬他的人生之路前半生中规中矩,投身仕途,而后半生出人意料,辞官转道讲坛教学,抱着欲登其巅的理想;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句话,妙就妙在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用词表达所传达出来的超越了景色本身的哲思与意蕴。“苍山负雪”,“苍”赋予山以历经沧桑岁月的历史厚重感,“负雪”则化被动(积雪覆盖山,山是被动的承受者)为主动(苍茫的大山背负着积雪,山是主动的背负者),与“明烛天南”前后呼应,正是苍山主动背负积雪的举动,才有了照亮一片天空的力量,虽然这力量如蜡烛般微弱,但令人不可忽视。因为“苍山负雪”,方有“明烛天南”,亦如“欲戴其冠,必先承其重”。 承受“大风扬积雪击面”的寒冷,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看到瞬间升起,片刻染红整个天地,雄奇而壮观的日出之景,不正暗合了“历经风雨,方能见彩虹”的人生哲理吗?太阳经过漫长的等待,突破风雪与黑暗,跃升天空,光照大地的过程,不也暗合了人生奋斗之路,学术研究之路吗?这应该也更坚定了姚鼐投身讲坛,“为往圣继绝学”,以教学扭转士人浮夸文风的抉择吧!而回视西峰所见之景,应该也更坚定了姚鼐迈向学术高峰,为世人做榜样,让后人敬仰的信念吧! “其远古石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其间时光对历史人生的淘洗,漫失与不及往的遗憾与坦然亦可见一斑。 考据 用语简洁而精准,读者可依据语段,准确地画出地形图。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古时登山”的路线,穿插了人文地理的考证。借由地理位置的考证,交代了从中谷登山的缘由(在泰安拜访朱孝纯,自然从中谷入,因为中谷绕泰安城)。 “或曰,此东海也。”有人说,那摇动的红光处是东海。从泰山日观峰是看不到东海的,所以,只能是“或曰”,可见姚鼐用语之严谨。严谨是考据正确与否的关键。 写了日观亭附近的建筑和下山路上的石刻等名胜古迹,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 辞章 1.鸟瞰泰山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极具画意。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表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做好了铺垫。 “乘风雪”的“乘”字,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历”“穿”“越”“至于”几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既与实际情况吻合,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天气恶劣,路途遥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登山,由此,我们看到了作者风尘仆仆,不辞辛苦,登山的心情迫切。将古时登山路线与自己的登山路线进行对比,既点出了不同路线所见不同(天门溪水),有得必有失(余所不至也)的人生哲理,也寄予了选择少有人走的、难走的路(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所见所获亦会与众不同的生命感悟。“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寥寥数字便把自己登山的艰辛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后方才将历经千辛万苦登上山巅所见之景推到读者面前,让读者在对比思考中陡然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样的奇景相遇,冲击读者的眼球,震撼读者的心灵。在读者还未缓过神来,又来一美景:“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居雾”以静写动,写出了雾的轻盈,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了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整句话描绘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 作者写日出,按照时间的推移,抓住色彩与光线的变化,描写景物的变化。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光线很暗,暗得只能看见脚下的白云;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光线变亮,可以看见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山尖;日将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天边的云出现异色,片刻变成五彩,此时光线已亮;日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五彩被太阳的赤红所掩盖,海上映射的红色波光潋滟,为冉冉升起的赤红的太阳造势,色彩鲜明,气势雄伟。而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立于最高日观峰之日观亭,不由人志得意满,豪情万丈,对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充满希望与信心。姚鼐回归故里后亦将踏上人生的新征程。 写了日观亭附近的建筑和下山路上的石刻等名胜古迹,有助于表现泰山的整体风貌和悠久历史。 通过深度研读,探究语言背后隐藏的信息,探究作者藏而不露的性情。 2.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习文学评论的写法。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比较与本文描写日出的异同。 秋未冬初,星皎云净,夜色空濛如縠,村鸡鸣,曙光生。登日观,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转瞬,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终为一轮而上腾,少顷,日中忽如一灯吐焰,次如炬,次如瓶,次如罍樽,次如葫芦。上黄白,下赤紫,作薄蚀状。又次如葫芦、罍瓶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烬。盖其初为海气所蒙,蝉蜕即尽,然后全体昭融,光芒四射。云跃前却,若危船颠浪,心为震荡。其下积雾,色正黑。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竞天,殆海水也。 相同点:二者皆按时间顺序写了日出的动态过程,都注重景物色彩的瞬息变幻,动静结合,都采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不同点:课文善于用侧面烘托手法,孔文侧重从正面直接描摹。课文侧重日出前后的色彩变化,孔文侧重于日出时的形态变化。孔文对景观成因作了解释,课文没有这一层。孔文采用了博喻绘形绘色,生动形象,栩栩如生,课文中的比喻没有孔文丰富。………… 对比研读,掌握写景方法。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