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悟选材特点、细节描写的魅力以及结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袁隆平的高贵品质中表现出的情感美和本文的结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教学目标
任务情境
2022年是《科技日报》创办36周年,该刊物正在筹备“创刊以来最佳人物通讯”评选活动,刊登在2001年2月22日头版上的《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入围此次评选。请你为此文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推荐词。
明知识——人物通讯
通讯的概念及特点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
通讯具有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三个显著特点。
通讯一般选择新闻信息量较大的典型材料
通讯内容表述复杂详尽
通讯会在叙述的基础上描写、议论与抒情
通讯的结构一般遵循记叙文章的结构原则
明知识——人物通讯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消息报道的新闻事实内容广泛
消息内容表述简单概括
消息多用叙述
消息一般有固定的形式
一、聚焦标题,合作探妙处
引用毛泽东《七律 到韶山》的诗句,意思为“高兴地看到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表达了对袁隆平的赞美之情,突出了其在研究、培育杂交水稻方面的卓越成就;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
交代了本文的主人公及其身份,并表明文章的新闻体裁为人物通讯。
正副标题的结合使用,使标题所承载的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清晰。
比较不同小标题,培养思辨方法
部编版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粤教版
实践是袁老发现真理的途径
创新是袁老的灵魂和本质
求实是袁老的立场和态度
引领绿色革命是袁老的心愿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部编版和粤教版的小标题,你认为哪一个好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部编版和粤教版的小标题,你认为哪一个好
部编版的好。
第一节引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第四节引用外国专家的评价,文白相间,中外兼备,更显大气与诗意。另外,“他"改成“科学家”则扩大了所指范围,深化了文章主旨。
四个小标题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顺序不可颠倒。小标题的结构层层递进,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
作用: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内容深刻、突出主题;形式灵动、富于文采。
工作态度、方法
学术精神、品格
道德操守、准则
个人理想、志向
二、聚焦典型事迹,凸显国士精神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在他几十年的峥嵘月中,值得记录的事迹应该是很多的。面对众多的材料,作者是如何选择的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并认真填写下面的表格。
年份 事件 精神品质
2001年春节
1960年
1964年
1992年
1986年
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写信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
热爱并献身于科研事业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请简要概括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及其情感变化。
发现特异稻
01
理特异稻
02
试种特异稻
03
研究计算
04
发现真理
05
我感受到了一位扎根农田,挥洒汗水,专注敬业,严谨认真的实践者
从实践者、研究者、捍卫者、寻梦者四个角度感受国士风范
1.袁隆平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践者;
2.袁隆平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者;
3.袁隆平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捍卫者;
4.袁隆平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寻梦者。
袁老形象小结:
1.袁隆平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践者;
2.袁隆平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者;
3.袁隆平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捍卫者;
4.袁隆平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寻梦者。
扎根农田,挥洒汗水,专注敬业,严谨认真
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
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 ,不计个人风险
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三、聚焦劳动细节,感受国士风范
这篇通讯中有着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神兼备,体现了真实性。请你说说哪些细节触动到你?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跨”“迈”“蹲”“翻”等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在试验田工作的情形,表现了他工作时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
01.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敏锐”“屏气静神”“欣喜”三个极富感染力的词语,准确无误地描绘出袁隆平在发现雄性不育植株时的心情。“停留”“伸出”“抚摸”三个动词更是详尽地突出了他工作认真专注、观察严谨细致、科研一丝不苟的个性。
02.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从“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这样的细节描写我们能够看出袁隆平对待植物科学、农业技术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对稻田如数家珍般的熟悉与热爱。
03.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
四、感悟通讯写法,体会写作特色
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会产生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本文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真实地“站立”在我们面前的?请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
①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②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神兼备,体现了真实性。
③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质,体现了典型性。
四、感悟通讯写法,体会写作特色
④运用详实的数据,体现了人物通讯的准确性。
作用:这些准确的数据体现了人物通讯的真实性,既说明杂交水稻的优越性,又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
1.有人统计过,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1976至1999年,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万人口。
2.小面积最高产量达每亩1139千克,达到了100千克/公顷的超级稻产量指标。如果按年推广2亿亩计,年增粮食可养活7000多万人口。
四、感悟通讯写法,体会写作特色
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夹以议论、描写、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写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在记叙的同时不断地穿插议论。
⑤灵活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人物通讯的文学性。
①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②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神兼备,体现了真实性。
③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质,体现了典型性。
④运用详实的数据,体现了人物通讯的准确性。
⑤灵活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人物通讯的文学性。
同学们可从这几个角度撰写本文的推荐词!
最佳人物通讯推荐书
从新闻价值角度看,赞扬了袁隆平院士热爱劳动、敢于挑战的勇气,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正面发展,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种乐于创新、敢于实践、不惧艰险的价值观念。
从报道角度看,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描写了袁隆平院士的优秀品质,通过对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内容更加真切感人,使袁隆平院士的形象在各国人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结构层次角度看,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展现了袁隆平院士为选育超级稻而艰难的历程。通过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质,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立场与观点。
从语言表达角度看,灵活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人物通讯的文学性。从采访过程中的亲身感受及访谈中得到的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使语言更加真实、质朴、富有表现力,也深化了我们对创新的认识,激发我们尊重创新,敢于实践的情感
五、聚焦对比阅读,传递精神力量
人物通讯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件以表现人物精神,并在其中体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阅读本单元的三篇人物通讯,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其中的具体事件、人物精神和作者立场。
人物 身份 精神品质 劳动特点
袁隆平
张斌贵
钟扬
共同点 都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以辛勤的劳动与创造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奉献科研 勇于实践 敢于创新
实事求是 目标远大 不断进取
耐心细致 热情大度 爱岗敬业
不断成长 懂得感恩 乐于奉献
勤奋学习 执着勇敢 任劳任怨
热爱科普 关爱学生 甘于奉献
创造性的科学研究
普及性的科学传播
传承性的教书育人
开创性的劳动
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
平凡中的伟大
贴近人民日常生活
科学家
科学家
售货员
2.三篇人物通讯在结构和刻画人物方面有何异同?
文本 结构上 刻画人物方面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 扬》
小标题
小标题
彩线串珠式
细节描写
以正面描写为主(典型事例)
细节描写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概述主要事迹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
六、致敬劳动者,诵读伟大功勋
【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六、致敬劳动者,诵读伟大功勋
【颁奖词】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无论是试验田里躬身实践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心有一团火”的人民售货员张秉贵;还是不断探索生命高度和广度的“探界者”钟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劳动者”。他们岗位不同,但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以辛勤劳动与创造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令人敬仰。时代有我,青春接力。躬逢盛世,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像袁隆平、张秉贵、钟扬那样奋进在新时代的劳动者,让青春在“劳动”中闪光!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
2、梳理四个小标题的主要内容。
3、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4、理解并感悟袁隆平的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感悟袁隆平的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赏析本课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2019年9月,袁隆平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颁奖词这样评价袁隆平: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任务一:明知识——通讯
1.通讯的概念及特点
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比较详细而又深入地报道国内外近期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等的一种新闻文体。 通讯具有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三个显著特点。
2.通讯的种类
按写作角度分,可分为新闻通讯、文艺通讯等。按报道的内容分,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
3.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消息报道的新闻事实内容广泛,通讯一般选择新闻信息量较大的典型材料;
消息内容表述简单概括,通讯内容表述复杂详尽;
消息多用叙述,通讯会在叙述的基础上描写、议论与抒情;
消息一般有固定的形式,而通讯的结构一般遵循记叙文章的结构原则。
任务二:赏标题
正标题引用毛泽东《七律 到韶山》的诗句,意思为“高兴地看到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表达了对袁隆平的赞美之情,突出了其在研究、培育杂交水稻方面的卓越成就;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
副标题交代了本文的主人公及其身份,并表明文章的新闻体裁为人物通讯。
正副标题的结合使用,使标题所承载的内容更丰富,表达更清晰。
任务三:品写法
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会产生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本文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真实地“站立”在我们面前的?请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
角度一、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合作探究:
1、简要概括四个小标题的内容。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实践是袁老发现真理的途径)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创新是袁老的灵魂和本质)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求实是袁老的立场和态度)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引领绿色革命是袁老的心愿)
四个小标题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人理想、志向
顺序不可颠倒。小标题的结构层层递进,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作用: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内容深刻、突出主题;形式灵动、富于文采。
3、比较不同小标题,培养思辨方法。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部编版和粤教版的小标题,你认为哪一个好
部编版的好。第一节引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第四节引用外国专家的评价,文白相间,中外兼备,更显大气与诗意。另外,“他"改成“科学家”则扩大了所指范围,深化了文章主旨。
角度二、运用详实的数据,体现了人物通讯的准确性。
①有人统计过,杂交水稻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1976至1999年,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万人口。
②小面积最高产量达每亩1139千克,达到了100千克/公顷的超级稻产量指标。如果按年推广2亿亩计,年增粮食可养活7000多万人口。
作用:这些准确的数据体现了人物通讯的真实性,既说明杂交水稻的优越性,又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
角度三、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神兼备,体现了真实性。
“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跨”“迈”“蹲”“翻”等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在试验田工作的情形,表现了他工作时的认真严谨、一丝不苟。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敏锐”“屏气静神”“欣喜”三个极富感染力的词语,准确无误地描绘出袁隆平在发现雄性不育植株时的心情。“停留”“伸出”“抚摸”三个动词更是详尽地突出了他工作认真专注、观察严谨细致、科研一丝不苟的个性。
“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
从“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这样的细节描写我们能够看出袁隆平对待植物科学、农业技术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对稻田如数家珍般的熟悉与热爱。
角度四、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的品质,体现了典型性。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这样一个不平凡的人,在他几十年的峥嵘月中,值得记录的事迹应该是很多的。面对众多的材料,作者是如何选择的
袁老形象小结:
袁隆平是一位扎根农田,挥洒汗水,专注敬业,严谨认真的实践者;
袁隆平是一位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研究者;
袁隆平是一位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 ,不计个人风险的捍卫者;
袁隆平是一位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寻梦者。
角度五、灵活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人物通讯的文学性。
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夹以议论、描写、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写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在记叙的同时不断地穿插议论。
请简要概括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及其情感变化。
任务四:撰写颁奖词
阅读《喜看稻菽千重浪》,根据文章内容撰写一段颁奖词。 要求:可以从人物事迹、精神品质、现实影响、时代意义等角度进行撰写。
任务五:对比阅读
1、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他们三个人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却体现着许多共同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一下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①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做好本职工作;
②有责任,有担当,有着崇高、远大的理想;
③面对困难、挑战,不屈不挠,不懈奋斗;
④主动探索,勇于实践;
⑤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
2、这三篇文章在结构和刻画人物方面各有哪些异同?
(1)文章结构:
①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倒叙手法。
②《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都采用了小标题,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2)刻画人物:
①《喜看稻菽千重浪》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则采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人物。
②《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细节描写;《“探界者”钟扬》则主要是概述事迹。
③《喜看稻菽千重浪》多处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界者”钟扬》多处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既有人物语言描写、行动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