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6 17:49:17

文档简介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基础巩固练]
1.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番椒: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B.“玉蜀黍,可炸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
C.“蕃柿:一名六月柿……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蕃,故名”
D.“俗嗜酒,马嗜苜蓿……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葡萄)肥饶地”
2.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某一作物的传播史富有全球史的意义。其最初可能是从印度、波斯传入埃及,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将其引入地中海地区和伊比利亚半岛。16世纪起,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在中南美洲利用非洲奴隶大量种植,再将产品运回欧洲。这一作物应该是(  )
A.玉米 B.甘蔗
C.小麦 D.甘薯
3.马铃薯传入欧洲之初,人们认为它会导致麻风病,称其为“魔鬼的苹果”,到19世纪早期被称为“便利食品”,20世纪以来被誉为“未来食物”。这说明(  )
A.马铃薯在欧洲传播过程曲折
B.各洲之间物种交流频繁
C.世界各地文化差异巨大
D.时代发展影响人们认知
4.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最先到达美洲开展殖民时,由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因素,他们“喜欢白面包甚于玉米”。但殖民者靠往返欧美的船只运载小麦或者面粉成本较高,因此,在新大陆种植小麦就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这说明(  )
A.早期殖民侵略助推物种传播
B.物种交流增进欧美贸易关系
C.外来物种促成美洲社会转型
D.宗教因素是物种传播的关键
5.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洲、美洲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得以确立
6.下表是玉米在清代地方志中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玉米传入(  )
河南《嵩县志》 “今嵩县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稻虽产,非常需也。”
广西《白山司志》 “山中多包谷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
贵州《荔波县志》 “荔邑山多田少,惟恃此(包谷)以度荒月。”
A.破坏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使其在北方平原首先得到推广
C.给中国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
D.反映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冲突
7.在日本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大米是农民为大名及幕府缴纳的赋税中的一种,然而到了16世纪后,玉米这种高产量的作物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使得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  )
A.日本农耕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
C.幕府征收赋税方式发生变化
D.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8.1500年到1800年间所刮起的洲际物种交流之风,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它在不适应人群疾病的土地上酿成了人口锐减的灾难;它也几乎在世界各地提高了食物供应的数量和可靠性;在那些从来没有马类的地区,它还通过提供新的战争手段改组了当地的政治关系。这些变化(  )
A.源自欧美的对外殖民扩张
B.导致世界商贸中心发生转移
C.推动了世界整体化历史进程
D.壮大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
[素养提升练]
9.(2021·福建卷,5)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庾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富民思想的践行 B.新农作物的传播
C.饮食结构的改变 D.人地矛盾的加剧
10.(2023·海南卷,11)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
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11.18世纪初,小麦成为北美重要的农作物,纽约率先成为小麦主产区,被称为“面包殖民地”。北美小麦由船队运往中美洲销售,那里的劳工和奴隶都喜欢吃面食。19世纪初,伊利运河被疏通后,北美西部的小麦产量逐年递增。这说明(  )
A.大西洋贸易促进非洲物种的传播
B.物种传播推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C.工业革命提高了粮食生产商品化
D.现代交通工具助推小麦产业兴起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我国目前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二三百种来自国外。宋代以前传入我国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多为果品和蔬菜,少有粮食作物。明清时期,美洲作物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我国也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发现美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后,以欧洲为跳板传入我国,或是传入我国周边地区后再传入我国。概括而言,我国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农作物传播持续了
4 000余年。
——摘编自崔思朋《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上的
中国与世界——以外来作物在中国的传播为视角》
材料二 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在一定的生态背景中展开。1492年,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物种交流,这一过程最显著的结果是美洲印第安人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新的农作物在某些程度上拓展了美洲农业的潜力,并使当地人的饮食更加多样。但同时他们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包括天花、麻疹、腮腺炎、百日咳和流感等,这些传染病在1500年到1650年间在美洲肆虐,夺去了50%—90%的当地人的生命。南北美洲向世界食品作物库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烟草、番茄、菠萝等物种。其中一些作物给非洲和亚欧的广大地区造成了革命性的结果。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
《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以前到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的来源地、品种和路径的变化,并指出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的
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哥伦布开创的物种交流对美洲社会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当时的中国这种“革命性的结果”是如何体现的。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基础巩固练]
1.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番椒: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B.“玉蜀黍,可炸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
C.“蕃柿:一名六月柿……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蕃,故名”
D.“俗嗜酒,马嗜苜蓿……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葡萄)肥饶地”
解析:D 材料中的“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葡萄)肥饶地”指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的“番椒”指辣椒,原产于美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向外传播,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玉蜀黍”指玉米,原产于美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向外传播,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六月柿”指美洲的番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向外传播,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某一作物的传播史富有全球史的意义。其最初可能是从印度、波斯传入埃及,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将其引入地中海地区和伊比利亚半岛。16世纪起,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在中南美洲利用非洲奴隶大量种植,再将产品运回欧洲。这一作物应该是(  )
A.玉米 B.甘蔗
C.小麦 D.甘薯
解析:B 由材料可知该作物可能起源于印度等地,并在欧亚大陆传播,新航路开辟后,随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进入美洲,并成为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主要农作物,结合四个选项可知为甘蔗,故选B项;玉米和甘薯最早在美洲地区种植,后传入欧亚大陆,排除A、D两项;小麦最早在西亚地区种植,后传入世界各地,排除C项。
3.马铃薯传入欧洲之初,人们认为它会导致麻风病,称其为“魔鬼的苹果”,到19世纪早期被称为“便利食品”,20世纪以来被誉为“未来食物”。这说明(  )
A.马铃薯在欧洲传播过程曲折
B.各洲之间物种交流频繁
C.世界各地文化差异巨大
D.时代发展影响人们认知
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马铃薯传入欧洲后经历了从最初的不友好到19世纪以来被逐渐接受的过程,反映出时代发展影响人们认知,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欧洲人对马铃薯的认识越来越理性,不是反映马铃薯传播过程曲折,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欧洲人对马铃薯态度的变化,不能体现各大洲之间物种交流频繁,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了欧洲,不能体现世界各地区文化差异,排除C项。
4.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最先到达美洲开展殖民时,由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因素,他们“喜欢白面包甚于玉米”。但殖民者靠往返欧美的船只运载小麦或者面粉成本较高,因此,在新大陆种植小麦就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这说明(  )
A.早期殖民侵略助推物种传播
B.物种交流增进欧美贸易关系
C.外来物种促成美洲社会转型
D.宗教因素是物种传播的关键
解析:A 由于跨洋运输成本较高,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殖民地种植小麦,这说明早期殖民侵略助推物种传播,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小麦在美洲的种植,未体现欧美贸易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美洲社会转型的信息,排除C项;宗教因素只是在美洲种植小麦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关键因素,排除D项。
5.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洲、美洲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得以确立
解析:C 材料中物种的交流、传播及世界贸易的发展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故选C项;材料“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并非物种流动,排除A项;材料“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属于正常贸易,并非掠夺,排除B项;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
6.下表是玉米在清代地方志中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玉米传入(  )
河南《嵩县志》 “今嵩县日用,近城者以麦粟为主;其山民玉黍为主,麦粟辅之。稻虽产,非常需也。”
广西《白山司志》 “山中多包谷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
贵州《荔波县志》 “荔邑山多田少,惟恃此(包谷)以度荒月。”
A.破坏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使其在北方平原首先得到推广
C.给中国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
D.反映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冲突
解析:C 据材料可知,河南嵩县山民以食用玉米为主,广西《白山司志》记载山中多种玉米,用玉米酿酒和喂猪,卖给商贩或者到集市上去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贵州荔邑以玉米种植应对饥荒,这些都说明玉米传入给中国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C项正确;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后才逐渐解体,排除A项;玉米传入后先是在丘陵山地种植,排除B项;玉米传入中国反映文明交流,但不能反映冲突,排除D项。
7.在日本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大米是农民为大名及幕府缴纳的赋税中的一种,然而到了16世纪后,玉米这种高产量的作物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使得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  )
A.日本农耕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
C.幕府征收赋税方式发生变化
D.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玉米的传入使得投入市场上用以商品贸易的大米增多,反映出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故选D项;材料中大米市场化买卖增多是建立在高产物种增加粮食供应的基础上,而不是农耕生产技术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排除A项;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欧洲与其他各大洲之间的商业贸易变化,排除B项;“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说明大米一直是农民缴纳赋税的重要方式,排除C项。
8.1500年到1800年间所刮起的洲际物种交流之风,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它在不适应人群疾病的土地上酿成了人口锐减的灾难;它也几乎在世界各地提高了食物供应的数量和可靠性;在那些从来没有马类的地区,它还通过提供新的战争手段改组了当地的政治关系。这些变化(  )
A.源自欧美的对外殖民扩张
B.导致世界商贸中心发生转移
C.推动了世界整体化历史进程
D.壮大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
解析:C 材料中洲际物种交流给世界带来的无论是积极的影响,如“在世界各地提高了食物供应的数量和可靠性”,还是其不足之处,如“在不适应人群疾病的土地上酿成了人口锐减的灾难”,它都直接或间接地使世界各地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紧密,从而推动了世界整体化历史进程,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发全球性物种交流的史实是新航路开辟,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商业革命导致世界商贸中心发生转移,排除B项;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壮大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物种交流关系不大,排除D项。
[素养提升练]
9.(2021·福建卷,5)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庾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富民思想的践行 B.新农作物的传播
C.饮食结构的改变 D.人地矛盾的加剧
解析:B “红薯”即甘薯,原产于美洲,明清时期传入我国,B项正确;材料与富民思想的践行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无关,排除C项;高产作物引入有利于缓和人地矛盾,排除D项。
10.(2023·海南卷,11)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
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解析:C 巧克力豆由最初因稀少而在中美洲部分地区被当作货币使用,到19世纪后半叶成为大众消费品,与西方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相关,殖民者引种和改进技术等也是出于经济目的,其背后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驱动,所以答案选C项,A、B、D三项均非根本原因。
11.18世纪初,小麦成为北美重要的农作物,纽约率先成为小麦主产区,被称为“面包殖民地”。北美小麦由船队运往中美洲销售,那里的劳工和奴隶都喜欢吃面食。19世纪初,伊利运河被疏通后,北美西部的小麦产量逐年递增。这说明(  )
A.大西洋贸易促进非洲物种的传播
B.物种传播推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C.工业革命提高了粮食生产商品化
D.现代交通工具助推小麦产业兴起
解析: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麦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进入美洲,成为美洲重要的农作物,促进了美洲贸易的发展,这反映了物种传播推动经济和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小麦属于亚洲物种,排除A项;18世纪初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现代交通工具,排除D项。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我国目前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二三百种来自国外。宋代以前传入我国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多为果品和蔬菜,少有粮食作物。明清时期,美洲作物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这些美洲作物能够传入我国也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发现美洲大陆后首先将美洲作物带回欧洲后,以欧洲为跳板传入我国,或是传入我国周边地区后再传入我国。概括而言,我国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农作物传播持续了
4 000余年。
——摘编自崔思朋《明清时期丝绸之路上的
中国与世界——以外来作物在中国的传播为视角》
材料二 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在一定的生态背景中展开。1492年,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物种交流,这一过程最显著的结果是美洲印第安人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新的农作物在某些程度上拓展了美洲农业的潜力,并使当地人的饮食更加多样。但同时他们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包括天花、麻疹、腮腺炎、百日咳和流感等,这些传染病在1500年到1650年间在美洲肆虐,夺去了50%—90%的当地人的生命。南北美洲向世界食品作物库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烟草、番茄、菠萝等物种。其中一些作物给非洲和亚欧的广大地区造成了革命性的结果。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
《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以前到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的来源地、品种和路径的变化,并指出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的
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哥伦布开创的物种交流对美洲社会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当时的中国这种“革命性的结果”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1)变化:由亚洲西部到美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由以果品和蔬菜为主到以粮食为主;由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到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
原因:地理大发现(或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或经济交流)。
(2)影响:拓展农业潜力;丰富人们饮食;感染破坏性疾病;人口锐减。
体现:促进人口增长;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破坏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