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1《兰亭集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6 18:2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兰亭集序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筛选情感词、逻辑关联词,来梳理全文脉络和段内层次。
2.学习通过筛选文中重要语句,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动因。
3.增强对作者生命体悟的理解能力,并能迁移到自身的生命体验。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通过筛选情感词、逻辑关联词,来梳理全文脉络和段内层次。
2.学习通过筛选文中重要语句,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动因。
3.增强对作者生命体悟的理解能力,并能迁移到自身的生命体验。
教学思路:
一、导入:问题情境
二、理情脉
三、赏情由
(一)乐之因
(二)痛之由
(三)悲之源
四、悟情思
五、小结
六、作业
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三重生命超越
一、导入:问题情境
同学们好,前几天,有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
10月12日,正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驻留任务的,意大利首位女性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太空中书写了一段中国式浪漫。
他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幅太空摄影作品,并配上了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著的《兰亭集序》中,一句描绘宇宙景观的古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我相信每个人,在亲眼看到如此浩渺无垠的宇宙时,都会像萨曼莎一样放开怀抱,无比快乐。可是生活中的我们,很难有她那样的独特体验,那么,我们又有什么样的方法开阔胸襟,应对人生的种种情绪漩涡呢?
也许今天我们要研习的《兰亭集序》,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二、理情脉
预习过的同学,应该很快就能找出,文中三个重要的情感词,从而梳理出作者的情感脉络。
他们分别是“信可乐也”的乐;“岂不痛哉”的痛。和“悲夫”的悲
我们可以根据三个情感词的位置判断。1-2自然段集中写乐,第三自然段写痛,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悲。
三、赏情由
一场宴席、三种情感,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我们接下来要探究的主问题,就是:
王羲之的乐之因、痛之由和悲之源。
我们先一起来探究乐之因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一,根据文章内容和屏幕上的表格,整理出一份宴集安排信息表。
同学们可以对照屏幕看看自己整理的信息是否完整。
我们来看到任务2:王羲之的快乐体现在哪些层面?请找到相关的句子加以论述。
我找到了这样一些,第一层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积湍,映带左右。
作者对眼前所见之景连用两个有字,仿佛是在和读者热情地一一诉说,充分地体现出对自然之景的热爱。从这里我们读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二层是群贤毕至,少长贤集。这一句中的毕和贤,是副词,有全都的意思。参与兰亭雅集之人,除了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以外,还有司徒谢安、左司马孙绰等40余人,他们都兴趣相投、精神契合。看到这群品酒咏诗、醉心自然的友人,作者对此感到无比的满足。从这里,我们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第三层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句中,大与盛,分别有宏大和繁盛的意思。人与景人与人的和谐,自然带来了精神的畅快与自由,所以作者才能进一步地开阔眼界、放开怀抱,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和繁盛的万物,获得无极的快乐。
从这里我们读出了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是王羲之快乐的根本原因。
宋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
王羲之和他的友人们,把自己安放于自然之中,酣然忘我,跳出魏晋侵伐纷争的乱世沟壑,尽情地享受生命的欢愉。
通过这一场敬重的生命典礼,实现了生命的第一重超越——发现自我。
(二)痛之由
作者在自然山水间发现了生命的欢愉,为何情感却由乐转痛?
接下来,我们要来探究第二个问题:痛之由。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起笔就说道: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在一抬手一低头间匆匆而过。个体生命本就如此短暂,而外部环境的恶劣,又加速了生命的衰亡。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痛苦、最黑暗的时期。所谓“频有哀祸,悲催切割,不能自胜”。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又如何自处呢?
第三自然段中,有两个字引领了两种应对人生的方式,你能找到吗?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树立文本意识。通过有意识地筛选重复出现或呼应的词语,来揭示文句关联。相信同学们能够迅速地找到两个或字。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或的意思是有的人,两个或字引领的句子是并列关系,说明“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和“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在那个时代,是两种主流的应对人生的方式。
“悟言一室之内”,说的是当时的名士们,热衷辨析有无、生死、性情、形神,围绕《老子》《周易》《庄子》谈玄论道,剖心妙理。而“放浪形骸之外”,说的是不拘于一屋一室,潇洒随性,放荡不羁,恨不得连凡体肉身,也一并超脱了个干净。
刘伶的曝裈当屋极为经典的事例。在那样一个生灵涂炭、道义扫地的黑暗年代,世人们想通过极致的谈玄,或者彻底的放纵,来向内探寻应对人生的短暂和外部环境的混乱。
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是这只是一种应对之策而非直面之法。
这是一种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无可奈何的人生选择。为何说是无可奈何的人生选择呢?
后文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会发现,从“当其欣于所遇”到“终期于尽”,两种“趣舍万殊,静躁不同”的人,经历了相同的心理变化过程。
同学们可以依据文本,把这个过程梳理出来吗?
思考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文本中,有没有能够揭示层次的标志性词语。如果我们抓住这部分文本之中的分号、句号、关联词“犹”和“况”,会发现,这种变化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分号为标志。
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无论是谈玄说理还是放浪形骸,在最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所以作者评价为“暂得于己”。
这种快乐是肤浅的。因为他们不知老之将至,所以看上去,上述两种人生方式是有意识地选择。实际上,仍是一种对生命的无意义的消耗。
第二阶段,以句号为标志。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等到他们对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情感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所以人开始知道情感是不恒久的,是变化的。
第三阶段,以关联词“犹”为标志。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过去喜欢的东西,抬手低头之间就已然成为陈迹。人们认识到,不仅情感无常,连物质世界本身也是无常的。
第四阶段,以关联词“况”为标志。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我们尚且不能,依靠外物的无常来引起感触,更何况是原本就需要遵循自然长短不定的寿命呢?
到了最后一阶段,人们才仿佛突然醒悟,认识到,生命本身也会走向众人皆知的终点。
由不知到知情到知物,最后到知命。
待到真正识得真谛,人生已匆匆而过。所以,作者才会引用《庄子·德充符》中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死生亦大矣。
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既然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如此的无常,那么,单纯的谈玄说理或放浪形骸,难道不是对生命的一种消耗和亵渎吗?
想到这里,作者痛不自胜,用“岂不痛哉”这一反问句 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情感,也表达了,对前述两种应对方式的强烈否定。
探讨到这里,我们就清楚了作者的痛由何而起。
它既有对情感无常、万物无常、生命短暂的痛;也包含了对“悟言一室之内”和“放浪形骸之外”这两种应对人生方式的否定。
作者的痛,建立在对同时代诗人生命状态的体察上。于是不同于这场雅集上的其他诗人,王羲之实现了生命的第二重超越:
由发现自我到发现群体。
(三)悲之源
王羲之跳脱出对共时层面,个体生命的体验后,是否实现了生命的第三次超越呢?
我们一起来探究,王羲之的悲之源。要理解把握这一段,我们同样也可以抓住一个重要的逻辑——关联词。
大家找到了吗?
对,就是那个“故”字。
“故”字表明了一种因果关系,前为因,后为果,即前为“悲夫”的原因,后为应对“悲夫”的方法。在因的部分,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关照生命的视角:
一是以今人想昔人,二是以后人想今人。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当看到古人对此生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像符契那般相合,没有一次不对着文章叹息哀伤,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
这是今人王羲之与昔人,对生命的共同体悟。
紧接着,是一个可以揭示主旨的重要句子: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毫无疑问,这句话里边也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字“固”。我们的课本对此的解释为乃,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如何理解“固”字前后的逻辑关联呢?
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同学们查阅完字典之后,可以看到,乃字的义项中有两条比较合适:一是表轻微的转折,却;二是对范围的限制,指仅仅。
看到古人对生死发生感慨的原因,我也同样的叹息哀伤,说不出来是什么原因,只知道“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也可以理解为却知道“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价值有高下。每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所以把死和生等同起来是不真实的。
寿命有长短。
有的人在青年就创造了不朽的业绩,而有的人要到晚年时,才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所以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虚妄的。
探究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作者的悲,不仅是在悲人类群体在历史长河中,不可改变的,对生命短暂的哀叹;也是在悲“一死生,齐彭殇”的消极认识。所以王羲之的悲在表面上是消极的,实际上内里却蕴含着坚韧与执着。
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他的反面,是对人生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望和留恋……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的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悲和痛。
如果说前文的痛,是作者在横坐标上,对同时代世人的关照。那么此处的悲,就是作者跳脱出共时层面,在时空的纵坐标上,以一种宇宙人生的高度,关照人类群体的历史生命。
比起痛,悲中的王羲之,对生命的价值更为的笃定,领悟也更为的透彻。
分析完悲的原因,我们再来看看,王羲之是否找到了应对悲的方法呢?
“故”字后面的文字有交代
列叙时人,录其所述。通过写文章这种方式,在世殊事异的环境中,找到一种相对永恒的方式,将自己在这场兰亭雅集中,对生命的思考,转变为文字,架起一座沟通昔人与后人的桥梁,让三个时空的生命个体,产生跨越历史时空的情感共验,以书写自己此时的悲。
至此,王羲之完成了生命的第三重超越:
由共时思考到历时思考。
四、悟情思
我们一起来回到问题情境
不是宇航员的我们,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开阔胸襟,跳出人生的种种情绪漩涡呢?
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分享一下。我认为我们最重要的一点是寻求自己认同的人生价值排序,不以他人评价来锚定自身价值。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在自然中放开怀抱;在与友人交往中尝试发现共性与个性;通过阅读和创作,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五、小结
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
在学法上,我们通过找到直接的情感词,梳理了作者的情感脉络:由乐转痛,再转悲。又通过重要的修饰词和逻辑关联词,理清了三种情感各自的层次,着重分析了作者的乐之因、痛之由和悲之源。
王羲之对生命的认识,由发现自我到发现群体,又由共时思考到历时思考,最终实现了生命的三重飞跃。可以说王羲之的乐是态度,痛是现实,悲是彻悟。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一个执着于生命价值的王羲之,也更明白了生命本身的真谛。
六、作业
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份作业
请结合本节课的体悟,和个人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给曾经或者正在经历消极情绪的自己,写一封信,体现你对生命的思考。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