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3 声的利用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2.3 声的利用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05 09:0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第二章 声现象
2.3 声的利用
导学目标
1.物理观念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了解声不仅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
2.科学思维: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科学实验
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导学重点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导学难点
声的应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
导学方法
导学课时 1课时
导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 不同的动物感受声波的 范围不同。有些动物对 频声波的反应很灵敏,有些动物则容易感受到 频声波。大象就可以发出 声波,并通过 声波互相交流。
2.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 声波。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 ,发生地震、台风、核爆炸时,即使在几千千米以外,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 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声的 和强度。
3.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 声波, 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 ,蝙蝠就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蝙蝠采用的方法叫作 定位。
4. 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你看到了扬声器旁的 发生颤动,说明声波能传递 。
5. 声波传递 的性质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例如, 声波常被用来清洗物体(如图所示)。
课堂导学
(一)声与信息
1.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 声波。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 ,发生地震、台风、核爆炸时,即使在几千千米以外,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 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声的 和强度。
2.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 声波, 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 ,蝙蝠就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蝙蝠采用的方法叫作 定位。
3. 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 来诊断疾病。而借助 声波,医生还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 。医生用B型 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 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 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二)声与能量
4. 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你看到了扬声器旁的 发生颤动,说明声波能传递 。
5. 医生常利用 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某些结石:向结石发射 声波,结石会被 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达标练习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发声 ,人就可听见
B.次声人不能听见,不能传递能量
C.超声人不能听见,但能传递能量
D.只有超声和次声具有能量 ,人说话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交流以我们听不见的声音交流
B.大象发出次声波进行交流
C.人可以听见的声音可以是次声波
D.蝙蝠靠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导航
3.下列事例是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利用超声波制成超声波洗碗机
D.利用超声波清洗牙结石
4.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若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 500m/s,则此处海水深约为( )
A.6000m
B.3000m
C.1500m
D.750m
5.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s通过的路程为 ( )
A. 54m
B. 30m
C. 15m
D. 10m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1. 频率,高,低,次,次。2.次,远,次,方位。3.超,超,时间,回声。4.烛焰,能量。5.能量,超。
课堂导学
1.次,远,次,方位。2.超,超,时间,回声。3.信息,超,信息,超,超,信息。4.烛焰,能量。5.超,超,击。
达标练习
1.C;2.B;3.A;4.B;5.C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