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重音和节奏。
2.[重点] 体会诗中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3.[难点] 把握诗中的意象,揣摩诗人营造的氛围。
(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
自古以来,赞美山水、花草的诗歌有很多,但赞美土地的诗歌却很少。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大地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我爱这土地》,去感受诗人对土地的挚爱吧!
·教材新知
1.作家作品。(PPT展示)
2.背景资料。(PPT展示)
3.速读课文(或听读),字词检测。
【读读写写】
嘶yǎ(哑) 汹涌(xiōngyǒng) 黎明(lí) fǔlàn(腐烂)
【据意猜词】
1.嘶哑:声音沙哑。
2.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3.腐烂: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语境辨析】
1.【多音字】他们两人之间(jiān)的联系,从来没有间(jiàn)断过。
2.【易混词】李大钊用诗歌表达对国家危难的悲愤(悲悯 悲愤)和有志未伸的遗憾。
·教材写法
【探究一】 诵读诗歌,梳理内容
1.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本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忧郁悲愤,感伤深沉。
2.依照前两课学到的诵读方法,标注本课的重读和节奏,并朗读诗歌。
明确: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提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所以读的时候,语调要低沉,语速要缓慢,将诗人那种真挚的感情读出来。
3.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
明确:
第一节:以鸟儿对土地歌唱的形式,表现了祖国的沧桑和人民的悲愤,抒发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以及甘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真挚而深沉的爱。
【探究二】 抓住意象,理解主题
1.阅读意象的相关知识,了解意象和意境。
意象 诗歌中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
意境 诗歌通过意象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情境。
2.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
明确:“鸟”“土地”“河流”“风”“黎明”。
3.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意象的选择都是有深意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诗中这些意象的深意
资料卡
如何理解意象的含义
一是通过意象本身的特点去分析。
二是分析诗歌中对这些意象的描绘,所选用的修饰语赋予了这些意象特殊的象征意义。
明确:“鸟”象征诗人自己,“土地”象征多灾多难的祖国,“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象征独立自由的曙光。
主旨总结: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把自己假设成一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土地的鸟,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至死不渝的热爱与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探究三】 品读诗歌,鉴赏艺术特色
1.鸟儿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前面分别有“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悲愤的”“激怒的”“无比温柔的”这些修饰语,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些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来看,它们都是长期遭受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2.诗人将自己假设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独特的意象:鸟
渺小的、力量微不足道的 中国人民虽被蹂躏却勇于抗争的形象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对“土地”毫无保留地奉献一切
这只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把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土地”。这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将自己假设成一只鸟,寓情于形象的描写,把对祖国不能割舍的眷恋,通过鸟的形象表达出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第二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揭示全诗主旨。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烘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感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
教材溯源:明考点
诗歌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鸟”“土地”“河流”“风”“黎明”这些意象又有何象征意义
方法指导:巧总结
思路总结:“××”象征“××”,表达了……的感情,赋予文章以深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案:这里的“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愿为土地献身的形象。“鸟”象征诗人自己,“土地”象征多灾多难的祖国,“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黎明”象征独立自由的曙光。
我爱这土地热爱祖国至死不渝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课外阅读《艾青诗选》,明确艾青诗歌创作的主题和两个创作高峰。
3 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较多的意象之一,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
作者 艾青 生卒年 1910—1996 原名 蒋正涵 号 海澄
籍贯 浙江金华 评价 现当代著名诗人
作品风格 20世纪30年代,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作品主要反映国家和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1978年以后,仍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但诗风发生了很大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代表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归来的歌》《向太阳》《北方》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饱经沧桑的中国正在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坚定地投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诗人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1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①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②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③
第一部分:诗人借一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的形象,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以及甘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鸟儿歌唱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第二部分:诗人发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表达了那个时代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
直抒胸臆
要点品析
①【品味词语】“嘶哑”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嘶哑”修饰“喉咙”,说明这只鸟经历了各种磨难,却依然歌唱这片土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执着、深沉的爱。
②【象征】“黎明”象征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③【内容理解】鸟儿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将自身融进大地这一行为,隐含着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语段作用】第2节有何作用
以设问的形式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
热爱祖国
至死不渝
在诗中,诗人将自己假设成一只鸟,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和决心为其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巧用象征,内涵深刻
在这首诗中,诗人选择了“土地”“河流”“风”“黎明”等一系列意象,运用象征手法,赋予它们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其中“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中国人民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这片土地。这四个意象,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抒情方式巧妙
在诗中,诗人将自己假设为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自己;“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诗人将鸟的鸣叫同歌唱联系起来,特别是将死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种本是自然被动的结局,也写成了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充分地积蓄感情,用“土地”“河流”“风”“黎明”四个意象的组合形象地写出“苦难—愤怒—反抗—解放”的情感走向。而最后两句诗有如打开感情的闸门,使感情的洪流一泻而下。这种巧妙的抒情方式,使诗意得到进一步提炼和升华。
读读写写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补充
嘶哑(yǎ) 汹涌(xiōnɡ) 黎明(lí) 腐烂(fǔ) 喉咙(lónɡ) 吹刮(ɡuā) 悲愤(fèn) 激怒(j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