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四升五开学测试卷 (五)——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秋四升五开学测试卷 (五)——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6 22:1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秋四升五开学测试卷 (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积累运用。(44分)
1、根据语境,认真看拼音,规范写词语。(7分)
春天是人们tà qīng 赏景好时节。你瞧,迎春花shuài xiān
挂满了枝头;油菜花也sī háo 不落后,争先恐后地
露出了灿烂的笑脸;艳丽的桃花正悄悄地zhuāng shì 着大自然;
路边nèn lǜ 的柳枝似乎也在朝我们huī shǒu ……
花草树木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好与wèi jiè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看家 看管 看守 B.转折 折本 折腾
C.屏气 屏息 屏风 D.可恶 凶恶 恶人
3、“欲将轻骑逐”中“骑”的意思是( )。(2分)
A.跨坐 B.骑兵 C.斜靠 D.骑的马
4、选词填空,使表达更完整。(填序号)(4分)
上完网课,我先把电脑( )清理干净,然后打开作业( ),把《人民英雄》这篇习作通过聊天( )发给了老师。这时候,班长在班级群里发话:“( )的同学们都冒个泡,十分钟后开始读书分享!”
A.文件夹 B.窗口 C.潜水 D.桌面
5、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6分)
势不可( ) 变化多( ) 心悦诚( )
惊( )失措 空空( )也 一丝不( )
( )天动地 井然有( ) 不约( )同
(1)听完这个故事,我们 地大笑起来。
(2)他做事考虑周到,对待工作 。
(3)中国女排 ,最终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6、《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 ),“村居”是( )。(2分)
A.曲调 B.词题 C.主题 D.词牌名
7、小明整理“图书角”时,发现下面这些书放在了“科普作品”书架中。他应该把哪一本书拿出来 ( )(2分)
A.《宝葫芦的秘密》 B.《灰尘的旅行》
C.《看看我们的地球》 D.《十万个为什么》
8、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B.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C.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D.“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9、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B.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C.太阳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可爱。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道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吗 (改为陈述句)
(2)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分别写两个事物。
例 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2)
(3)体会句子中冒号的用法,任选一个词语,照样子写一写。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小东 焦急的珊珊 众志成城的中国人民
1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7分)
(1)诗词中充满美。“儿童急走追黄蝶, ”是孩童的活泼之美;“ ,麦花雪白菜花稀”是色彩的缤纷之美;“已是悬崖百丈冰, ”是梅花的品格之美;“ ,大雪满弓刀”是将士们的豪迈之美。
(2)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的小英雄雨来和
的哈尔威船长,了解了老舍笔下 的猫。
二、综合性学习。(5分)
明天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张老师对你说:“请你告诉小凯,让他明天13:30到学校报告厅参加诗歌朗诵比赛。”
1、请你把张老师的话转告给小凯,你会怎样说 (3分)
2、读右框中小凯写的诗,可知他最爱的书是
( )。(2分)
A.《看看我们的地球》(李四光)
B.《灰尘的旅行》(高士其)
C.《昆虫记》(法布尔)
D.《十万个为什么》(米·伊林)
三、阅读理解 (26分)
(一)小古文阅读。(7分)
顾欢①勤学
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②舍壁后倚听,无遗亡③者。八岁,诵《孝经》《诗》《论》。及长,笃志④好学。母年老,躬耕⑤诵书,夜则然⑥糠自照。
【注释】①顾欢:人名。②于:在。③亡:忘记。④笃志:专心一意。⑤躬耕:亲治农事。⑥然:“燃”的本字。燃烧。
1、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意思。(2分)
(1)于舍壁后倚听( ) A.靠着 B.偏,歪
(2)及长( ) A.长处 B.长大
2、用自己的话写出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2分)
3、假如古人要建一个“勤学群”,车胤和顾欢分别写了入群申请书。请结合内容把申请书填写完整。(3分)
(二)课内阅读。(11分)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1、用“ ”画出描写“我”乘船过孔隙时的句子,这些句子写出了“我”乘船时的 和 。(3分)
2、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直观描写,突出了小船的小。
B.“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通过描写自己的感觉,写出了孔隙的狭小。
C.写船小主要是为了突出内洞的小。
3、“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中的“挤压”能否去掉 为什么 (3分)
4、读完选文,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推荐大家进入孔隙游览,你会怎么说 (3分)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8分)
乡村如画
①乡下,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的老家在高楼镇东岩村,那里风景如画,有山有水。带着无尽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回程。
②车停了,我们下了车,看到一条宽阔的马路直通村子,路两旁栽着柳树,碧绿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真是“万条垂下绿丝绦”。路灯像哨兵,站在路旁。
③房前屋后,朵朵粉红的花儿缀满枝头,一簇簇,一树树。一阵微风吹过,花瓣宛若红霞飘落,落英缤纷,清香沁人肺腑。成群的小蜜蜂嗡嗡地叫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偶尔有蝴蝶飞过来,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落在花上。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又干净,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儿落在电线上,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会儿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鸣啭枝头……
④田野里,有绿油油的蔬菜。当我经过弯弯曲曲的小河时,看到河里游着许多红嘴白毛的水鸟。这时,我还隐约听到了美妙的歌声。
⑤到了晚上,孩子们快乐的笑声不断传来,那是乡村的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藏猫猫”,还有许多大人坐在屋前聊天。宁静的乡村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但一定不缺少天籁——田园虫鸣加上快乐的笑声。
⑥乡下是这么的特别,又是这么的朴素。 (选文有删改)
1、读短文,第①段中能概括乡村风景特点的关键词是“ ”,能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情感的关键词是“ ”。(2分)
2、短文第③段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请给这幅图画取个名字: 。(1分)
3、文中两处画“ ”的句子将乡村的 和城市的 进行对比,这样写突出了 。(3分)
4、下面对短文第⑥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乡下的“特别”在于风景独特,生活独特,与城市不同。
B.乡下的“朴素”指乡下人家的生活简单、平凡,缺少乐趣。
C.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习作。(25分)
画家用线条或颜料描绘人物,作家用词句描绘人物。请你当一回“小作家”,用文字为你熟悉的人“画”一幅画,用具体事例描绘出他(她)的特点。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踏青 率先 丝毫 装饰 嫩绿 挥手 慰藉
2、A
3、B
4、DABC
5、当 端 服 慌 如 苟 惊 序 而
(1)不约而同 (2)一丝不苟 (3)势不可当
6、DB
7、A
8、D
9、C
1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太阳很大,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个购物中心大得很,差不多有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3)小东总是积极地参与班级活动:每次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班里办黑板报时,他也是积极的组织者、参与者。
11、(1)飞入菜花无处寻 梅子金黄杏子肥 犹有花枝俏 欲将轻骑逐
(2)机智、勇敢 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性格古怪、淘气可爱
二、1、小凯,张老师让我转告你,明天13:30到学校报告厅参加诗歌朗诵比赛。
2、D
三、(一)1、(1)A (2)B
2、母亲年纪大了,顾欢一边亲自耕种,一边读书,晚上就点燃糠秕照着诵读。
3、贫穷 躬耕诵书,燃糠夜读
(二)1、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紧张害怕
2、C
3、不能。“挤压”一词写出了孔隙给“我”的感觉,突出了孔隙“狭小”的特点。
4、大家可以坐船来感受孔隙的狭小、昏暗,你会获得刺激而独特的体验。
(三)1、风景如画 向往;2、A; 3、宁静喧嚣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4、B。
四、 笔下的他
在我心中,有一位独特的“画面”,那是我用文字描绘出的他——我的好友李浩。
李浩,一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少年。他的眼睛不大,却闪烁着聪慧的光芒。每当他沉浸在书海中,那双眼眸就会显得格外明亮,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他的嘴角总挂着淡淡的微笑,透露出一种宁静与淡定。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李浩并非专业画家,但他用笔描绘出的景色却让人心醉。他细致地勾勒出每一片树叶的纹理,每一朵花的姿态,甚至连微风吹过时的轻轻摇曳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他的作品不仅赢得了比赛,更赢得了我们的一片赞誉。
李浩的特点不仅在于他的绘画技艺,更在于他的坚持与热爱。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找到生活中的美,用心去感受、去创作。他就像那幅永不褪色的画,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