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
高坡初级中学 傅怡帆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亲情建设尽一份力量。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的亲情美;
2.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关爱家庭的意识和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展现亲情图片和歌词。请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
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幸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的家是港湾,让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让我们走进 莫怀戚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去分享他们家浓浓的亲情。
二、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朗读,要求:
(1)听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勾画文中最能表现浓浓亲情的细节、词语、句子。
明确:本文讲述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时节到田野散步,路上发生了“分歧”,最后他们用亲情和爱,解决了散步途中的“分歧”。
2.学生配乐自由诵读:可以大声朗读,可以轻声品读,也可以默读。把文中表现出浓浓亲情的地方多读几遍。
3.小组互助,交流感悟。文中让你最感动的有哪些细节、词语、句子。这些地方应该怎样读才能表现出这份深情。
4.全班交流、亲情共赏。
散步在缓缓地进行着,作者的笔尖蘸满了情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情在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流淌着。一个简单的小故事,作者写来却那样细腻、那样深刻,文章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地揣摩,请找出你最欣赏的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并作简要赏析。(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一名学生担任组长,做好记录。)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引导: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出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我”为什么又坚持要母亲出来?母亲为什么又答应了儿子,试想如果“我”依从母亲,把母亲一个人放在家里,老人会怎样?
分析:这句话说明了“我”关心母亲,对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的身体健康提出积极的建议,而不是顺水推舟。母亲因为相信儿子,尊重儿子的意见,所以顺从。我如果只带着妻子、儿子出来散步,把老人孤零零丢在家里,会让老人很孤独、寂寞。最后一句说明“我”和母亲关系和谐,表现了母子之间亲昵的感情。而且这种和谐的母子之情是在几十年以前就开始了。
(2)“儿子说:‘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引导:孩子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是否可以删掉?
分析:儿子觉得这是他一个很大的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句话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这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极富童趣。孩子这一天真的新发现洋溢着一家人充满温馨的天伦之乐。听了孩子的话,“我们”都笑了,为散步增添了很多快乐。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引导:为什么一家人都会听“我”的?这里面包含着哪几种亲情?
分析:“我”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平日“我”就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家人都信任“我”。这里面包含着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
(4)“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引导: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大路平坦。但母亲决定走小路因为孩子感兴趣,说明母亲对孙子很理解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蔼。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表现了一家人在散步中互敬互爱的动人情感,有一种浓浓的人情美。
(5)“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
分析:一个“背”字体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多么幸福、温馨的亲情。
(6)“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引导:为什么母亲和儿子并不重,但我和妻子要走得很慢、很小心?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和妻子是家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骨,上面有风烛残年的母亲,下面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需要照顾和关心,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既要扶老又要携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的意思看,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过去,“儿子”代表着未来,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象征着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把亲情推及到更广泛的境界。
(注:每一处学生分析以后都进行朗读的简要指导,通过学生试读、老师范读、集体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中的亲情美。)
总结: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选择道路时有了分歧,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可作者却有一双慧眼,从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谐美好的感情,并由此推及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文中处处流露着浓浓的亲情:它是一幅温馨的亲情图,是一首欢快的亲情曲,是一首美妙的亲情诗。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朗读全文,细细体会这份令人感动的亲情。
三、联系生活,谈论亲情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庭都是相似的。亲情无处不在,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是时光的流水把许多宝贵的记忆带走了,我们匆匆的步履把我们曾经拥有的瞬间感动冲淡了,淡如水,淡如烟,淡得我们都怀疑自己是否还拥有那份爱,怀疑我们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去感知那份浓浓的亲情。可是,这份爱是永恒的。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善良的心去体会。
学生稍加准备后全班交流。
(尽可能启发学生把发生在身边的感人故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出来,要像作者一样,敢于披露真情实感。尽可能引导学生领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可能让学生明白要珍惜亲情,懂得关爱家庭。)
四、动情落笔,抒写亲情
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看到别人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动了感情的弦,有千言万语想对知亲人倾诉。请以“亲情”为主题,写一段50字以内的温馨短语,写在贺卡上送给你的亲人。要有真情实感。
例:父爱如山,伴着儿女们成长;母爱似水,永远在心里流淌。谢谢有这么一天,让我说爱你——爸爸妈妈。
不老的爸爸,你是我的长青树;幸福的爸爸,你是我甜蜜的思念;快乐的爸爸,你是我看不完的开心辞典!
总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我最亲最爱的爸爸妈妈。
(学生动笔然后交流展示)
五、真诚行动,建设亲情
亲情不单单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外套,也不单单是深夜里母亲亲手为你冲的一杯牛奶;亲情应该是孩子柔嫩的小手为父亲擦去额上的汗珠,应该是母亲疲惫时孩子递上茶水时的体贴。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的片刻时间来领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仅仅是声情并茂的述说,它更应该是落到实处的行动。家的温馨与和睦靠每个人,家的亲情建设我们也应尽一份义务。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然后把你的真实感受和父母的真实反映写下来,下节课交流。
六、总结全文,表达祝福
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下面是老师在资料中看到由本课生发的一副对联: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横批:相亲相爱
把这副对联送给大家,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着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