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湘教版必修2:1-2《人口合理容量》(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湘教版必修2:1-2《人口合理容量》(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11 15:0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2100年108亿,2600年630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 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增长速率越来越快。10030141312世界人口的增长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替三峡生态减压:230万人二次移民
材料一:重庆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三峡库区现在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02人,是全国的2.1倍,同类地区的4-5倍,远远超过适度环境人口容量。同时,该地区人均占地不足1亩,人地矛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超负荷压力。
材料二: 2007年8月21日,重庆市政府第106次常务会议对《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送审稿进行了审议。根据《规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位于三峡库区的渝东北地区,将向重庆主城和万州区累计转移230万人。移民的数量,相当于第一次三峡工程移民的2倍。
材料三: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移民,历经了10余年后终于基本完成。承担着此次移民绝大部分任务的重庆,成功迁移了113万人,创造了世界移民史上一个奇迹。
摘自新华网
复活节岛巨人像(数百尊,高逾9米,重约30吨 ) 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8°和西经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l17平方千米,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千米,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所以它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
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的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丰饶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在岛屿上快速地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到2万人。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 使用资源。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为了补充蛋白质拉帕努伊人开始吃人肉。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1700 年左右,历经饥馑、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给我留一口探究 阅读教材P10~11页“活动”内容: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对两种观点加以分析评论。 观点一是错误的。从世界人口增长的过程看,在过渡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中,人口增长表现出“高—低—”高的特点,特别是近100年来的人口指数增长,说明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马尔萨斯“两种级数说”有其一定的合理性。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能主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增长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观点二是正确的。马尔萨斯在人类历史上较早地提出人口问题,并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明确地摆到社会面前,是有参考价值的。他的“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确实存在的,因而在当今尤其值得人们关注。 二、环境的限制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使资源的人均消耗量增加自然资源供应不足影响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土地资源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从人口与耕地的关系来看:我国位于世界人均可耕地最低的国家行列,目前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1/3,还在减少。人口的急剧增长,一方面人均土地拥有量下降,土地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农业用地面积显著缩小。   图为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图,请按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并描述土地资源减少与人口增长的关系.二、环境的限制性:矿产水森林现代化生产的物质基础 可再生 直接利用有限 不合理利用和污染 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但更新速度有限 大量被毁坏 非可再生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枯竭 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数量有限 有限性的两层含义 我国人口与环境、资源矛盾突出 土地是一种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它提供了人们安身立命、从事一切活动的场所,又是可供世世代代连续使用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人们创造任何财富都离不开它。耕地是土地的精华,它提供了人类九成的食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进入80年代后半期以来,世界耕地开始减少,90年代以来日甚一日,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第一农业大国,耕地也从1957年起由增到减,减幅已达15%。
矿产资源人类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矿产资源大量消耗人口增加某些重要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趋于枯竭科技发展 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淡水资源不足的危机?地球的流水“账”
70.8%:地球上水覆盖的面积。
2.5%:全球水资源中可饮用的淡水比例。
0.26%:人类能利用的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占淡水总量的比例。
65%: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 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
11亿:目前全球有11亿人生活缺水。
死亡数百万人:联合国调查显示,全世界有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引起的疾病。水资源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所占比重很小淡水资源的短缺,正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类对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愈演愈烈的水体污染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接近人均1000立方米的临界线,北方大部地区都低于临界线。
从人口与淡水的关系来看: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有的地方闹水荒。(我国江河年径流总量很丰富。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之后,位居世界第六位 )
3、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缓解措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剧增水污染严重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我们的地球究竟能养活多少人口?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 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思考500亿10亿100亿地球可以养活多少人? 自己的观点:结合人类发展史来考察,每一个时期应该有各自的环境人口容量,但人类的人口数量从未达到最高的人口容量。可以乐观的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长不会达到自然环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为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新科技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未来,而且人口增长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也应注意到,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科技水平条件下,过快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大的,对人类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 临界性 相对性 警戒性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的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超出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受到破坏相同面积的土地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容量不同人口容量不是要达到的人口数量是控制的人口目标 人 口 合 理 容 量地球合理容量:60亿
中国合理容量:8-9亿根据表格计算我国最多可承载量多少人口? 16.248亿3. 如果按现有的实际估算我国的人口容量,你觉得应该大于还是小于16.248亿?2、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方地区,它们的
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点?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我国东部地区 的气候、土地、水等资源优于西部,年生物量大,能够承载较多的人口,但也存在着差异,越向南,纬度越低,热量越丰富,能够养活的人口数越多。西部自然条件较差,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少,青藏高原地区由于自然环境高寒,人口密度低于干旱及半干旱区,我国北方总体的土地承载力低于南方。水热条件越优越,土地承载力越大。北方的大兴安岭北部,属于寒温带,人口密度小;南方的热带地区水热条件最优越,人口密度最大。1、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容量取决于哪种自然资源?读“木桶效应”图回答:2、一个地区或国家自然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3、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容量会不会相同?同一地区或国家不同时期的人口容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4、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承载力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探究最小环境承载力的资源会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会变资源条件、科技水平不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最主要)科技发展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负相关小结:环境人口容量环境的限制性
 (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概念活动:“单个教室究竟能容纳多少学生”
方案一:如果只是让每个人有立足之地,能容纳多少学生?(假设
0.2平方米/人)
 
方案二:满足学习最基本的条件(一人一桌一椅,教室内无移动空间)下,能容纳多少学生?(假设每人0.6平方米/人)
    
方案三:提供相对宽松的学习空间,(除一人一桌一椅外,还拥有相对合理的学习和走动空间),能容纳多少学生?
     环境承载力合理人口容量环 境资 源最大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适度人口规模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 )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的确定性
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练习C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为( )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人口占据空间 D、每平方千米200人A由于中国人口增长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因此中国必须坚定不移执行的两项基本国策是( )
A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
B计划生育和控制城市发展
C环境保护和合理珍惜每一寸土地
D保护环境和各民族平等A我国有3项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活动 二:请你说出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 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环境承载力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仅考虑人口“生存”问题;合理人口容量从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
2.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合理人口容量则体现了人口在发展中的变化,他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3. 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合理人口容量”。
4.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自然地理因素: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矿产等是首要因素。其中淡水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因素。环境、资源、人口的消费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口文化生活水平等。 生产力愈发达,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就愈强。活动 三:根据以下两段材料区别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容量的研究工作。从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估测,全国耕地面积保持1.23亿公顷,播种面积1.93亿公顷,粮食总产量8.3亿吨,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面积可承载人口的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最多能养活16亿人。
材料二: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问题:
1.材料一是指 容量;材料二是指    容量。
2.提高我国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有哪些?环境人口合理人口2 月2 日?? 国际湿地日?? 3 月12 日?? 中国植树节?? 3 月22 日?? 世界水日?? 3 月23 日?? 世界气象日?? 4 月22 日?? 世界地球日?? 5 月22 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5 月31 日?? 世界无烟日
6 月5 日?? 世界环境日?? ?6 月17日 世界防治荒漠化
和干旱日?? 6 月25日?? 中国土地日?? 7 月11日?? 世界人口日?? 9 月16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9 月27日?? 世界旅游日?? 10月4日?? 世界动物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