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节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历史导学案(人民版)(教师版)
【课标解读】——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考试说明:了解西周的建立;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基础预习】——夯实基础,理清要点。
(一)夏商政治形式。(自主阅读)
1.早期国家的出现:
(1)时间、地区: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3)条件:农耕经济的发展。
2.帝的传说:
(1)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篇《五帝本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录了有关黄帝、尧、舜等最早的帝王们的事迹。传说中的黄帝用战争手段平定四方,分置官员,确立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2)早期国家的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贤能之人,继承了帝舜的权位。
3.夏商政治文化:
(1)夏朝:启继承禹的地位后,政治权力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贤”演化为“传子”,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①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②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和主宰国政。
教师提问:《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中, “天下为公”指的是什么制度 “天下为家”指的又是什么制度
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教师提问:既然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为什么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一种历史进步?
这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位世袭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它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为“天下为家”的奴隶社会所代替,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领导伐商,在牧野一战中,打败商军,商朝随之灭亡。同年,周武王分封诸王,建立周,都城镐京,史称“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含义:分封制又称“封建制”,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3.内容:
(1)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晋、宋等。
(3)受封诸侯义务:服从王命、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镇守疆土等。
(4)受封诸侯权利: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内再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4.作用:
(1)积极: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周朝的统治。
(2)消极:后来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即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
教师提醒: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是分封制瓦解的表现和原因。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由父系家长制发展而来,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等级制度。
2.目的:防止内部纷争,巩固统治秩序,维护周天子地位。
3.内容:
(1)核心内容(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2)宗法等级关系:分大宗、小宗,小宗须服从大宗,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秩序。
4.作用:
(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提问:宗法制有什么局限性?
宗法制的局限性: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王与诸侯的血缘关系会逐渐疏远,靠血缘关系难以维系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预习检测】——小试牛刀,一展身手。
1.据说周公(西周)东征后,“封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亲戚,以藩屏周”。从中得出的信息有( D )①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和姻亲;②那时中国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③分封制属地方行政制度;④分封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周王朝统治。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解析:C。周朝分封同姓亲族以巩固周族对全国的统治,土地和人口是分封的主要内容。3.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与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B )A.方国联盟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4. 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C。依据所学可知,西周为调整贵族之间的权力利益关系,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根据宗法制的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余子进行分封。其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
【关注重点】——自主建构,互动思维。
★思考1:“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七十一国”表述的制度是以什么作为联系的纽带?它分封的最主要对象是什么?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分封?是否体现一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分封制;土地和人口;王族;层层分封;体现了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思维延伸:(周)王夺郑伯( ( http: / / www.21cnjy.com )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思考:材料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分封制崩溃。)
教师提醒:
(1)分封制不只是周王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诸侯。分封制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2)同姓亲族关系+臣属关系=分封制。
分封制的维系纽带是血缘关系,体现为分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既是臣属关系,同时又是同姓亲族关系;但是,异姓诸侯国与周天子之间并无血缘关系,只存在臣属关系。
(3)分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而非中央官制。通过分封建立起一个用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政治军事同盟。
★思考2:我国民间普遍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现象,这种浓厚的情结源于的制度是以什么作为联系的纽带?其中大宗与小宗是怎样的关系?
(宗法制;血缘;大宗与小宗是相对关系,“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群弟”,小宗必须服从大宗,血缘(兄弟)、政治(君臣))
思维延伸:周天子年老了,打算册立继承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天子有四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思考: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正妻所生的年纪最大的儿子。嫡长子继承制。)
教师提醒:
(1)宗法制下大小宗是绝对的吗?
宗法制下的大小宗关系不是绝对的,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相对的。周天子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为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为大宗,卿大夫相对诸侯为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卿大夫对士而言为大宗,士相对卿大夫而言为小宗。
宗法制下的大小宗关系,既是一种血缘宗族关系,也是一种政治隶属关系。
(2)宗法制下嫡长子与长子有区别吗?
嫡长子和长子有异:中国古代实行多妻制,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室所生为“嫡”,侧室所生为“庶”,因此长子有可能“庶”出,嫡长子不一定就是长子。即坚持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课堂探究】——合作探究,展现自我。
★探究1: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依据材料,完成下面空格部分,全面认识分封制与宗法制间的关系。
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的基础,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在政治上的表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总之,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教师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注意:分封制在战国时期崩溃,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延续至今。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异姓互为姻亲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
★★探究2:结合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神灵主导着人事。商王往往杀死大批战俘和奴婢,用来殉葬、祭祖、祭神。商人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
——特点之一:神权与王权结合。
材料二: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特点之二: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材料三: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特点之三: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课堂点睛】——回眸要点,提升价值。
关键信息 一个核心 王权
两项内容 宗法制和分封制
三个特点 以血缘为纽带;神权与王权结合;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本课要点 1、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2、宗法制维系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反映出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严密复杂思想;法家思想适应了社会形势发展需要。
【知识结构】——知识脉落,整体感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以致用】——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一)基础组:
1.《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A。根据题干中的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再根据“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现象可知,公有制逐渐被私有制取代。因此,“大道”是指禅让制和公有制,故选A项。
2.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解析:B。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由材料信息“占卜予以决定”等可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在我国周朝时期,盛行“一国无二君”的政治理念和“一庙无二祭主”的宗族观念,这反映出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等级森严
C.神权色彩浓厚 D.世卿世禄
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其突出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一国无二君”的政治理念和“一庙无二祭主”的宗族观念就是这一特点的体现。所以应选A。
4.《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春秋初年,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去鲁国求葬费、“告饥”“求车”。这一转变突出体现了( )
A.周王室日趋衰微 B.周王室受到各诸侯的摆布
C.鲁国国君服从周王的调遣 D.鲁国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解析:A。从“责令”到“求”“告”,反映出周王地位的下降,是王室衰微的体现。
5.《说文解字》中有:“宗,尊祖庙也。”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由此可见,用以维系西周宗法制的纽带是( )
A.信仰 B.财产 C.血缘 D.地域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由史料中的“宗,尊祖庙电”可知宗法制涉及血缘关系。
★★(二)提升组:
6.“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 )
A.神权政治 B.分权政治 C.族权政治 D.官僚政治
解析:C。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兄弟之国、姬姓之国”说明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7.《史记》记载,周武王分封诸侯,“……而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尚父(姜尚)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据此判断材料所反映的西周分封的对象有( )
①功臣 ②殷商降族 ③同姓亲族 ④帝王后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C。尚父(姜尚)是功臣,周公旦是同姓亲族,所以选C。
8.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
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解析:选B。分封制确立的是周天子-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关系,A项是关于分封制下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C、D两项均关于宗法制。B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权威的挑战。故选B项。
9.《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 )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C.消除诸子矛盾 D.实现长治久安
解析:A。从题中材料“立嫡子,不使……疑……争……乱”即可准确选出。D项是由得民心与否决定的。
10.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解析:A。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拥有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力,故B、C、D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课堂评价】
自己的评价 同学的评价 老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