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北师大版七上1.1.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步学案(含答案)+分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导学案】北师大版七上1.1.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步学案(含答案)+分层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18 00:05:0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探究实践:初步建立探究实践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探究响尾蛇捕食老鼠”的实验,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态度责任:初步感受探索生命奥秘的乐趣,体会生物学研究需要具备勇于质疑、严谨求实和理性分析等品质 生命观念:说出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学习重点 1.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学习难点 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预习案】
1.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 、 、 等方法,观察、收集生物的科学事实,然后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再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 和 ,并进行检验。
2.响尾蛇是根据 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3.科学工作者在探究“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这一问题时,须进行 (填“多次”、“多次重复”|“一次”)实验, 并 实验现象和结果,最后得出结论。
4.科学工作者探究“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的过程:
(1)科学工作者发现: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会迅速地将毒牙中的 注入猎物体内,但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 。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 。据此,科学工作者提出一个问题:
(2)科学工作者通过收集和查找资料,获得下列有关信息:(一)响尾蛇的视力 ,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二)响尾蛇的眼 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到较近的动物 ;(三)响尾蛇的 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四)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 (“能”、“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3)科学工作者经过推测得出:(一)森林中光线昏暗,响尾蛇无法靠 来追寻猎物;(二)虽然响尾蛇有感受动物体温的结构,但猎物已经跑得很远,响尾蛇无法利用这一结构。于是,科学工作者提出一个假设: 。
(4)为了验证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1 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 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一段较长的路程。注意观察响尾蛇的行为。 响尾蛇的缓慢地左右移动,舌迅速伸缩并颤动着,沿着科学工作者设定的路径追寻到那只中毒的死老鼠
实验2 将一只 的死老鼠,按实验1的设计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响尾蛇的行为。 响尾蛇没有去追寻这只死老鼠
(5)科学工作者经过多次重复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最后得出结论: 。
5.实验法研究生物学问题的一般步骤:(1)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 ;(3)作出 ;(4)设计 ;(5)实施实验并 ;(6)分析 ;(7)得出结论。
6.除了实验法以外,进行生物学研究还有其他许多方法,如 、 、 、 等。在生物学研究中,有时还需要综合运用化学、 、 、 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通过设计和制作,解决现实问题。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点一:人们常通过实验法研究科学问题
1.科学工作者为什么会提出问题: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
2.科学工作者设计的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
3.科学工作者在实验中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
4.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探究点二:实验法通常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1.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2.探究实验中,做出的假设与得出的结论必须一致吗?为什么?
3.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
【训练案】
1.科学工作者研究“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时,主要运用了(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查阅资料 D.调查法
2.科学工作者探究“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 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一段较长的路程。注意观察响尾蛇的行为。
实验2 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按实验1的设计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响尾蛇的行为。
实验1与实验2的主要区别是( )
A.响尾蛇的行动路线 B.老鼠的拖行路线
C.老鼠是否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 D.老鼠是否已死
3.在第2题的实验中含有几个实验变量(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4.科学工作者探究“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的过程中,将第2题中描述的实验进行了几次( )
A.1次 B.2次 C.3次 D.重复多次
5.科学工作者通过实验探究“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得出的结论是( )
A.响尾蛇依靠敏锐的视觉追寻猎物 B.响尾蛇通过感受猎物的体温来追寻猎物
C.响尾蛇依靠毒液的气味追寻猎物 D.A、B、C皆有可能
6.我国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在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中记载药物1892种,附图1109幅,收入药方11096服。你认为李时珍在研究药物时,采用的科学方法有( )
A.观察法、实验法 B.调查法、分类法
C.查阅资料 D.以上答案都对
7.1747年,科学家让12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进食,其中2人每天给2个橘子和1个柠檬,其他10人不给橘子和柠檬。结果,进食橘子和柠檬的2人6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天后都恢复了健康,另外10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后来,科学家从柠檬汁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取名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你认为科学家要研究的问题是( )
A.柠檬中含有维生素C吗 B.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吗
C.维生素C能够治疗坏血病吗 D.橘子中含有维生素C吗
8.在第7题中,科学家在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法 B.比较法 C.文献法 D.实验法
9.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下列不能作为科学探究问题的是(  )
A.怎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校园中哪种植物最漂亮 D.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10.小红在进行某探究实验时,发现最后结论与最初的假设不符。这时她最应该怎么做( )
A.再重复几次实验 B.修改结论,使之与假设一致
C.修改实验记录,得出新的结论 D.由于不成功,停止试验
1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恰当的是( )
A.探究的内容必须是科学前沿的问题 B.实验探究是唯一的有效的方法
C.探究结果需要经过反复论证 D.实验结果须与假设一致
12.“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因此有人说“蛆是腐肉变来的”。如果让你来研究这一生物现象。你提出的问题是( )
(提示:蛆是苍蝇的幼虫,只有苍蝇产卵后才有可能出现。肉类腐烂是腐败细菌作用的结果。高温灭菌,防止苍蝇接触,可使肉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质。)
A.蛆是腐肉变来的吗 B.蛆是苍蝇卵变来的吗
C.腐肉中含有微生物吗 D.蛆能使肉腐败变质吗
13.在12题中,需要设计实验来解决这一疑问。你设计实验的变量是( )
A.温度 B.肉是否已腐败变质 C.苍蝇卵 D.微生物
14.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 后来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于是他提了 10 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小明的实验: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不透光纸板遮盖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用透明玻璃板遮盖(如下图)。 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什么问题 ?
(2)当小明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 。
(3)小明把纸盒一部分用不透光纸板遮盖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用透明玻璃板遮盖,目的是 。
(4)10 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 处的鼠妇数量明显多于 处的鼠妇数量。据此,小明得出结论: 。
(5)实验中,小明若不用10只鼠妇进行实验,而是用1只鼠妇。这样会有不良后果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观察 调查 实验 假说 理论
2.自己毒液的气味
3.多次重复 记录 分析
4.(1)毒液 逃走 猎物 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
(2)不好 下方 体温 舌 不能
(3)视力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4)被响尾蛇袭击中毒 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
(5)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
5.发现并提出问题 信息 假设 实验方案 记录 实验现象
6.观察 调查 分类 建模 物理 地理 数学
【训练案】
1.B 2.C 3.A 4.D 5.C 6.D 7.C 8.D 9.C 10.A 11.C 12.A 13.C
14.(1)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 (2)鼠妇怕光 (3)形成对照实验
(4)黑暗 明亮 鼠妇喜欢阴暗环境
(5)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分层练习
探究实验:初步建立探究实践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探究响尾蛇捕食老鼠”的实验,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态度责任:初步感受探索生命奥秘的乐趣,体会生物学研究需要具备勇于质疑、严谨求实和理性分析等品质
生命观念:说出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
知识点1 人们常通过实验法研究科学问题
1.科学工作者看到: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会迅速将毒液注射到猎物体内,然后放其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猎物。据此,科学工作者提出的问题是( )
A.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 B.响尾蛇的毒液藏在何处
C.响尾蛇吞食注射毒液的猎物会中毒吗 D.响尾蛇如何消化猎物
2.科学工作者探究“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1 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径,拖一段较长的路程。注意观察响尾蛇的行为。
实验2 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按实验1的设计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响尾蛇的行为。
科学工作者设置实验2的目的是( )
A.与实验1形成对照 B.了解响尾蛇的食性
C.重复实验1 D.兴趣所致
3.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 )
A.视觉 B.感受猎物的体温 C.猎物的气息 D.毒液的气味
知识点2 实验法通常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4.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步骤应该是( )
A.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得出结论
C.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并实施实验方案、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5.在探究实验中,最后结论与最初的假设的关系是( )
A.结论与假设必须一致 B.结论与假设一定不一致
C.结论一定支持假设 D.结论与假设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6.进行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包括( )
A.观察法、实验法 B.分类法、调查法
C.查阅资料、构建模型 D.A、B、C都对
7.探究实验中作出假设的依据是( )
A.已有的知识、经验 B.制定计划的需
C.书本上的结论 D.不需要任何依据
8.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B.作出假设应有一定的依据,不能臆断
C.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外其他因素也可不同
D.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可多次重复实验
9.在设计对照实验时,一组对照试验应有几个变量(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10.下列科学工作者研究生物的方法属于实验法的是( )
A.用照相机拍摄植物生长的照片,带回基地进行研究
B.设计严密的方案,探究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利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D.根据形态特征对蜘蛛进行分类
11.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 B.比较法 C.文献法 D.实验法
12.科学家从对大量化石的研究中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采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13.研究发现,工作状态的电脑会产生一些电离辐射。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对此实验设置的变量最准确的描述是( )
A.大鼠的身体状况 B.电脑是否开机
C.电脑游戏种类 D.是否有电脑辐射
【参考答案】
1.A 2.A 3.D 4.D 5.D 6.D 7.A 8.C 9.A 10.B
11.A 12.D 13.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