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一第四节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历史导学案(人民版)(教师版)
【课标解读】——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考试说明:了解明朝的内阁;了解清朝的军机处;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
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基础预习】——夯实基础,理清要点。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
(1)明太祖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训,下令_____________丞相职位,六部_________隶属于皇帝,以加强专制统治。至此,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罢除、直接)
(2)废丞相后,明太祖亲自处理全国重大政务,造成政务丛集于一身、政务繁多的矛盾。
2.形成:明太祖时,设立了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设立_____________。(内阁制)
3.性质: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________机构,适应了皇帝加强______________的需要,但它始终没有取得______________的地位,不是中央一级________的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领六部百司。(助理、专制统治、法定、正式)
4.影响:维护了君主的绝对权力,进一步巩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皇权________________的地位;但皇帝为防止内阁威胁皇权,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_____________妨碍阁权,导致明朝统治日益黑暗。(至高无上,宦官参政)
教师提醒:
(1)废除宰相制度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但由于缺少了制约君权的机制,容易出现决策失误、社会混乱与政治黑暗。
(2)明朝的内阁制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教师提问: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 为什么
没有实质意义。因为:内阁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皇帝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都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
宰相 内阁
相同点 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不同点 地位 国家法定,制度赋权(国家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 无法定地位;属于咨询内侍机构;依靠皇帝信任;受司礼监制约。
职权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对皇权作用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皇权
结论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制约皇权
(二)军机处。
1.设立:
(1)起因:清_______年间,为适应_____________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为军机处。(雍正、西北军务)
(2)职权: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但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3)特点:无决策权;机构简单,人员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政治决策带有明显封闭性。
2.密折制:雍正帝命令________________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地方大员)
3.评价军机处和密折制:
(1)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________________。(行政效率)
(2)中央集权日益加强,而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地方)
(3)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同时也表明________________走向衰落。(封建制度)
补充知识:军机处的运作流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注】②说明军机大臣只是备皇帝顾问咨询的职权。
【注】③表明决策权依然操于皇帝一人之手。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自主阅读)
教师总结:明清政治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
【预习检测】——小试牛刀,一展身手。
1.“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引文出自( )A.《史记·秦始皇本纪》 B.《新唐书·太宗本纪》C.《明太祖实录》 D.《清实录·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解析:C。结合所学,“不许立丞相”是明太祖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故选C项。2.六部是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下列关于明初六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C.六部的设置削弱了皇权 D.六部的设置加强了君主专制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明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3.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D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4.“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说明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是( )A.适应军事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D.巩固皇权解析:A。由材料中“用兵西北”“始设”等信息可知,适应军事需要是军机处设置的最初目的,故选A项;B、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是根本目的。5.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 )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 B.相权的日益削弱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 D.中央机构的精简解析:A。明朝在废除丞相制度的基础上设置内阁,B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不符合题意。
【关注重点】——自主建构,互动思维。
★思考1:据材料,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联系所学知识,丞相制度的废除有何影响?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不敢相压。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1)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2)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影响办事效率。
★思考2:据材料,军机大臣有何职权?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作用。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1)职权: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跪受笔录,承旨遵办,无决策权
(2)特点:“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有官无吏;“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
(3)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权利,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延伸拓展:为何说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的中央机构,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的裁决,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课堂探究】——合作探究,展现自我。
★★探究:从整个中国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看,君主专制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但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主要方面。请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其消极影响。
材料一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材料二 把仕途向庶人开放,决不是基于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平等或民主的观念,到了唐代那个历史阶段,要完成集权的专制官僚统治,是不能采取一种比较少有融通性的官人方法的。……科举限制愈严,竞争愈烈,而其对思想统制,亦愈易就范,对上级官僚,亦愈易卑躬屈节表示忠诚。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第九篇
材料三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 ( http: / / www.21cnjy.com )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分析:材料一认为中国古代政权以极端的专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治维护封建统治,由此得出结论(1);材料二认为科举考试加强了政府对民众的思想控制,说明了结论(2);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说明了结论(3)。
结论:
(1)在政治上,君主专制是君主暴政和政治腐败的根源。
(2)在思想上,君主专制一般采取文化专制主义,钳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3)在经济上,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教师补充: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积极影响主要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积极作用已经不是君主专制影响的主导方面。
思维拓展: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史观 结论
全球史观 造成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全面落后于西方
唯物史观 严重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社会的落后
【课堂点睛】——回眸要点,提升价值。
关键信息 一个核心 君主权力的强化。
两大特色 改革中央机构、加强君主专制。
三项措施 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设立军机处。
本课要点 1、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成为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最大特色。2、明初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等措施的核心就是强化皇权,清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知识结构】——知识脉落,整体感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以致用】——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一)基础组:
1.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解析:B。明朝废丞相是由于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加强皇权的需要,而不是丞相制度一无是处,丞相制度在设立之初便起到牵制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等很好的作用,故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2.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
C.明太祖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简化了理政手续,提高了效率
解析:D。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三公九 ( http: / / www.21cnjy.com )卿制出现于秦朝,A错。唐朝三省六部制下,先由中书省起草,再由门下省审核,方可由尚书省执行,B错。内阁设立于明成祖,C错。所以选D项。
3.“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 )
A.丞相 B.殿阁大学士 C.尚书令 D.军机大臣
解析:B.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洪武皇帝……特别的政府部门”和所学史实可知,朱元璋为了解决废丞相,权分六部带来的繁重的工作量,设立了殿阁大学士。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下列相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废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置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清朝雍正年间,设置军机处。
5.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衰败
解析:A.解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军机处仅仅是一个“照葫芦画瓢”的机构,即传达机构。所以选A。
★★(二)提升组:
6.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
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解析:D。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 ( http: / / www.21cnjy.com )惟庸,废除丞相,与题干中时间“1377年”不符,故A项错误;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有中书省和左右丞相,管理全国行政事务,但是根据材料信息“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实际上反映出明太祖对丞相怀有戒心,力图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B、C两项错误。
7.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解析:D。材料中嘉庆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臣,则其权过重”,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故选D项;其他各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8.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材料主要表明了明朝的政局由互相倾轧到内阁大学士拟出处理意见,表明了内阁的政治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B、D两项表述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9.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 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 ③削弱地方权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这一概念的理解。结合从秦朝建立这一制度到清朝这一制度发展到顶峰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特征是建立皇权绝对权威、皇权控制中央机构、削弱地方权力、注重思想控制。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1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的能力。明朝内阁和清代军机处都是封建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的产物,机构中人员都是皇帝的亲信、亲臣,他们参与机要,但最终决定于皇帝,他们没有决策权。
1 2 3 4 5 6 7 8 9 10
【课堂评价】
自己的评价 同学的评价 老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