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八中2023年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地 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一切物质存在形式称为天体,天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漂浮在天空中的云 B.雄伟的喜马拉雅山
C.拖着长尾的彗星 D.浩瀚的太平洋
2.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 B.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
C.晴朗的夜空,肉眼所见的多是行星 D.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是卫星
3.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关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B.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液态水存在
C.体积和质量适中——太阳光照稳定
D.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形成大气层
2022年12月14日晚,某校天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点点繁星的夜空中,观察到了双子座流星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流星雨由小行星散落的物质与大气摩擦而成。太阳系的小行星多集中分布在( )
A.水星与金星之间 B.地球与金星之间
C.火星与木星之间 D.地球与火星之间
5.当日天文兴趣小组同学观察到的流星现象( )
A.气体燃烧 B.轮廓模糊
C.转瞬即逝 D.拖着长尾
下图是某地6月7-12日每日北京时间19时月相观测记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图中6月12日的月相,推测当天可能为农历( )
A.廿八
B.初三
C.初八
D.十五
7.6月19日19时,该地会出现满月,推测满月出现的位置大致在( )
A.东边地平线附近的天空
B.南边头顶附近的天空
C.西边地平线附近的天空
D.北边头顶附近的天空
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 )
A.由赤道向极地递减 B.依据纬度间距等量变化
C.低纬度地区辐射弱 D.极地辐射量接近太阳常数
9.影响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厚度 B.太阳活动 C.距日远近 D.纬度差异
10.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可能( )
A.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 B.形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地貌形态
C.引起大气电离层中的电磁扰动 D.影响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1.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发生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风的形成 B.地热资源 C.煤炭的形成 D.水能资源
12.对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兰州与郑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可能是15千卡/平方厘米
B.四川盆地地区太阳辐射较弱的主要因素在于海陆位置
C.武汉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广州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纬度
D.昆明较福州年太阳辐射总量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海陆位置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一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周期。2019年1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预测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20年1月前后开始,下图为“近年来
观测到的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图”。
13.据图推测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太阳黑子峰值将出现在( )
A.2020年前后 B.2031年前后
C.2025年前后 D.2040年前后
14.当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到来后,最可能出现( )
A.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影响
B.极夜出现范围持续扩大
C.极地平均气温逐渐下降
D.指南针的指针出现偏差
当地时间2020年1月3日,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一座火山爆发,喷发的灰烬直冲约6096米的高空,甚至可能达7315米,引发航飞警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16.火山灰满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读“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7.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B.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C.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D.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18.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C.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D.三叶虫→鱼类→恐龙
19.联合古陆最终解体的时间(代)( )
①开始出现人类②形成现代地势起伏基本面貌③哺乳动物快速发展④是“远古的生物时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河流流经地势平缓地区,在河流弯曲地方洪水期河水冲断河曲颈,使河曲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下图为牛轭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牛轭湖一般形成在河流故道的( )
A.左岸 B.右岸
C.凸岸 D.凹岸
21.牛轭湖形成的地区( )
A.植被较稀少 B.蒸发量较大
C.地势较为平坦 D.土壤肥力较低
22.牛轭湖形成后,面积会逐渐缩小直至消亡,在自然状态下牛轭湖的消亡是因为( )
A.湖水大量流出 B.湖水蒸发下渗
C.上游水流汇入 D.人类过度用水
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
24.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
C.全年降水稀少 D.气温年较差小
25.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二、综合题(4大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太阳是地球能量的源泉。尽管太阳辐射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1)由图1概括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2分)
(2)根据图2概括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的分布规律。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区分布并分析其成因。(10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这些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被破坏,就容易产生石漠化现象。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喀斯特地貌景观图。
(1)指出甲、乙两处地貌的具体名称。(2分)
(2)说明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气候和地质条件。(6分)
(3)简述峰丛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6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200~300米)集中分布(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溢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内核”,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1)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6分)
(2)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6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2分)
在我国一些山区,因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陡峻的地形地貌、短时强降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泥石流灾害威胁突出。2010年8月7日,受强暴雨的影响,甘肃舟曲县城北面三眼峪和罗家峪暴发特大泥石流,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政府及时组织抢险救灾,对灾区泥石流沟进行了综合治理。
(1)简述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扼要说明我国泥石流分布范围广的原因。(8分)
(2)目前,根治泥石流的难度极大,泥石流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议一议,为减少泥石流灾害造成的
损失,我们可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4分)武威八中2023年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答案
选择题
1-5:CDBCC 6-10:CAADA 11-15:BACDC 16-20:BCDAD 21-25:CBDCC
综合题
26.(1)空间分布规律:由低纬(赤道)向高纬(两极)递减。(2分)
(2)分布:西部多,东部少;北方多,南方少。四川盆地最缺乏。(4分)缺乏原因:阴雨天多,日照时数少;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工业城市多,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低。(6分)
27.(1)甲:石笋。乙:石钟乳。(2分)
(2)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流水溶蚀作用强;岩石以石灰岩为主,易溶于水,被流水溶蚀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6分)
(3)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贫瘠,肥力低;地表水易渗漏,农业用水不足;地形崎岖,可耕地少,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6分)
28.(1)西北风(偏西风)。理由:沙山(链)东北—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缓,受风力侵蚀,应为迎风坡。(6分)
(2)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沙山内部湿润),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增高。(6分)
29.(1)泥石流造成的危害:①泥石流能够毁坏房屋,造成人员伤亡;②会危害公路、铁路和河道安全,造成交通中断;③危害农作物,淤埋农田,造成农业减产减收。(答对任意两条4分)
我国泥石流分布广泛的原因:①我国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坡度大;②地处板块边界,地壳活动剧烈,岩层破碎,地表松散物多;③位于季风气候范围,夏季降水集中,降水量多、强度大;④人口总量大、分布密集,人类活动影响大。(答对任意两条4分)
(2)①利用“3S”技术,提高对泥石流灾害的预警预报以及实时动态监测和灾后重建能力;②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答对任意两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