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下的公田共耕制度逐渐不能维持。于是,诸如“相地而衰征”“作爰田”“初税亩”等一系列新的赋税制度应运而生。新的赋税制度的推行( )
A.有利于分封制的维系 B.推动了铁犁牛耕出现
C.有利于自耕小农产生 D.保证了国家财政来源
2.在商朝人的观念中,“天帝”至高无上,具有绝对权威,神佑王权。周公继承了商朝“天帝至上”的观念,但又提出“唯命不于常,唯德是授”,天帝赐予的天命并不固定,要依据统治者的表现来决定是否保佑他。这一观念的转变有利于( )
A.巩固宗法分封制度 B.强化君权神授
C.规范统治者的行为 D.塑造华夏认同
3.西周时期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秩序,其主要依据是( )
A.距离远近 B.血缘亲疏 C.才能高低 D.实力强弱
4.如图是“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呈扁方柱体,外方内圆,厚薄均匀,出土于长江中下游,距今约5000年,现收藏在南京博物院。该文物最有可能属于( )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良渚文化 D.二里头文化
5.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
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
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
A.稷下学宫设立 B.百家争鸣 C.私学兴起 D.新文化运动
7.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使秦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秦军士卒普遍比较勇猛顽强,被称为“虎狼之师”的是( )
A.奖励耕织 B.奖励军功 C.推行县制 D.实行什伍连坐
8.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在游说君主时,往往强调“祖仁者王,立义者伯,用兵穷者亡”的观点,即将仁、义视为“王、伯(霸)之道”的根本。这说明( )
A.诸子百家存在思想借鉴 B.儒家治国理念成为共识
C.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D.思想领域呈现百家争鸣
9.秦统一后,将原六国贵族、强宗约20万户迁至咸阳,另有一些迁至南阳、巴蜀等地;迁内地3万户至北河、榆中屯垦戍边,迁50万人至五岭戍守。上述举措( )
A.取消了贵族特权 B.维护了政治稳定
C.激化了民族矛盾 D.促进了经济发展
10.在郡县制下,县是郡的下级,重大事务需要向郡里汇报,接受郡的管辖;而郡又向中央汇报,接受中央的管理。中央通过对郡县官员的考核来掌握他们的政绩,决定他们的升降任免。这些措施旨在( )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维护中央权威
C.完善中央行政体制 D.消除地方割据
11.国家稳定后,秦始皇开始实施以秦朝的都城咸阳为中心,向外扩建交通路网,建成了连通各个区域的交通路网。政府还编制了《行书律》,规定了丞相统筹管理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事务,地方主要由郡守和县令共同负责交通运输。据此可知,秦朝交通建设( )
A.促使边疆地区得到有效开发 B.得益于法律制度的建立
C.渗透着强化中央集权意图 D.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
12.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下令“徙天下富豪十二万户于咸阳”;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因徙三万家丽邑(今陕西骊山附近),五万家云阳(今陕西淳化境内)”。这些迁徙活动旨在( )
A.繁荣关中商业 B.调整人口格局 C.巩固秦朝统治 D.整顿社会风俗
13.《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
A.边疆治理趋于完善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C.“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D.“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
14.为削弱诸侯王势力,汉武帝采取的举措是( )
A.推崇黄老思想 B.颁布“推恩令” C.开辟丝绸之路 D.设置西域都护
15.董仲舒把“天”作为人间秩序合理性的背景,并对这套解释自然与历史的宇宙法则予以充分的论述,为儒家学说的重建奠定了庞大的理论框架,并使之转化为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董仲舒的思想( )
A.以格物致知为实践路径 B.旨在强化社会伦理和道德秩序
C.实现了儒学思想的思辨化 D.迎合了大一统时代的政治需要
16.《中国社会史》中记述:“公元前198年,汉朝一公主下嫁匈奴首领单于。汉君每年向单于奉献丝、酒、米、铜币等重要礼品。”为改变这一状况,汉武帝采取的直接举措是( )
A.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B.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C.任用卫青、霍去病,大规模反击
D.实行盐铁官营,加强经济控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
——摘自《尚书·周书·多士》
材料二
王国维发现,甲骨文中的商王名号与《史记》中的商王世系可以相互对应。王国维进而推论道:“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
——摘编自三民书局《历史》
材料三
最早的包含有商王名字的文字记载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然而,这些文字材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夏的记载,也没有关于商的世系。夏商世系出现于更晚的战国至汉代文献中,其中引用最为频繁的是《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其成书比商王朝晚七百年以上。
——摘编自许宏、刘莉《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
(1)材料一中的“殷”是指哪一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朝灭亡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甲骨文在文字史上的地位。(5分)
(3)这三则材料分别呈现了夏史或者夏世系是否可信的论点。这三则材料中,哪些认为夏史或者夏世系大致可信,哪些对夏史或者夏世系抱持怀疑态度?他们评断的依据各是什么?(5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虽然政治主张不同,但是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儒家的孔子公然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培养了大批弟子如子路、子贡等参政。孟子更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至于法家,更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政治统治、实行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战国时代名国先后兴起的众多变法活动中,领导的重任多由这一派的士子担任。即使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归隐思想,也只是在实现自己政治理论无望的时局下,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扭曲表现。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传统上,东周被分为两个阶段(春秋和战国)。在这两个阶段中,中国社会产生了一种革命性的变化。社会的流动性起先使贵族间的等级不容易保持,继之则连贵族与平民间的界限也被冲破。生产增加,铜钱开始流行,教育普及。迄至东周末叶,以平民出身的学者也周游列国,说辩于诸侯之间,而尤其是进入战国这一段历史上号称“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政治哲学兴起,既富有内容,又多品目,兹后2000年的中国历史中再也无此精到之处。
——摘编自黄仁字《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治国思想的异同。(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文化教育等方面说明“百家争鸣”兴起的背景。(7分)
19.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逐渐形成了“大一统”思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与秦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结合实际谈谈“大一统”思想的现实意义。(8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国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辖的郡之上。随着诸侯王势力膨胀,地方割据势力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时,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先后以各种罪名削去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部分封地,并下诏削夺吴王刘鼻的会稽、豫章郡,结果引发吴楚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景帝吸取汉初王国制度的教训,趁机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诸侯王国势力的变革措施。首先,确立以郡为国的原则,新建王国不再跨郡,远不如旧王国强大。后来,景帝又下诏,“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免除诸侯王的行政权力;“天子为置吏”,彻底堵住各诸侯王从前通过任用官吏培植私党的途径;同时削减王国官吏,使他们的规模、仪制无法与朝廷抗衡。从此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
(1)根据材料,简析汉初诸侯王国势力膨胀的制度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与汉武帝推恩令的不同之处。(6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题干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走向崩溃,新的赋税制度逐渐产生的史实,新的赋税制度产生有利于自耕农经济产生,C项正确;A项不符合唯物史观,生产力的发展,新的赋税制度产生会导致原有上层建筑(如分封制)的崩溃,排除A项;B项属于因果倒置,应为铁犁牛耕推动了新的赋税制度产生,排除B项;D项错在“保证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C
解析:A项,据所学西周宗法分封制可知,宗法分封制是以血缘为基础对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进行的等级分封,而材料所述观念的转变侧重于强调统治者的表现,并非血缘和等级分封。故A项错误。B项,据所学西汉新儒学可知,君权神授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B项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观念的转变是指从商朝的“天帝至上”转变为周初“唯德是授”的天命观,强调了统治者的德行,有利于规范统治者的行为。故C项正确。D项,D项华夏认同强调的是对华夏族的民族认同,是一种民族观,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3.答案:B
解析:由所学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可知,“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秩序的主要依据是血缘关系,B项正确;距离远近、才能高低、实力强弱不是宗法等级秩序的主要依据,排除A、C、D项。故选:B。
4.答案:C
解析:根据“玉琮”“长江中下游”“距今约5000年”等信息可判断这一文化应该是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C项正确;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都位于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
5.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大意是:儒家学派注重礼乐,认为全国各地用相同的乐则会上下达到和谐,社会秩序稳定,可见儒家认为乐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墨家学派则认为,乐与君子同听,就会荒废君子的听狱和治理国事,而与贱人同听,就会荒废贱人所做的事情,可见墨家是认为游乐是不利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这反映了儒墨两家的政治立场不同,故选B项;儒家和墨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道,所以主要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而不是文化取向方面的,排除A项;儒家和墨家对乐的态度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治国之策的态度,而不是关于学术的观点,排除C项;西周时礼乐是用来规范社会等级秩序的,而不是个人生活态度,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解放运动,B项正确;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主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排除A项;私学兴起是百家争鸣的背景之一,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商鞅变法中实行奖励军功的举措,从而大大激发了士兵的积极性,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故B项正确。A项是经济方面的举措,C项是地方行政管理方面的举措,D项是基层社会管理方面的举措,均与军队战斗力无关,故排除。
8.答案:A
解析:选择A:根据材料可知,纵横家实际上将仁、义当作成就“王、伯(霸)之道”的工具,而仁、义是儒家的思想主张,说明诸子百家思想存在借鉴现象。排除B:“共识”表述错误,材料只能说明诸子百家存在思想借鉴。排除C:材料强调游说的对象是君主,不足以说明社会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排除D:材料主要强调纵横家的思想主张,没有体现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9.答案:B
解析:秦统一六国后,将六国贵族迁到咸阳,部分迁往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主要是为了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迁内地3万户至北河、榆中屯垦戍边,迁50万人至五岭戍守”的迁移大量人口到达边疆地区的措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贵族特权是否被取消,排除A项;秦始皇的移民政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对边疆的控制,与激化民族矛盾无关,排除C项;秦始皇戍五岭的举措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岭南的开发,但不是这一时期移民政策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通过对郡县的监察和考核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社会阶层流动”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而非中央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但不能消除地方割据,故D项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实施以秦朝的都咸阳为中心”“规定了丞相统筹管理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事务”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交通建设渗透着强化中央集权的意图,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边疆地区,排除A项,材料都没有涉及法律制度对秦朝交通建设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朝交通建设主要是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移民政策。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始皇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徙万众百姓于关中地区,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的这些迁徙活动是为了便于监视、控制这些富豪和民众,以消除政治隐患,进而维护政权稳定.故选C项;秦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秦始皇的这一移民措施显然不是为了繁荣商业,故排除A项;秦始皇的这一移民举措有利于调整人口格局,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B项;秦始皇的这一移民举措与整顿社会风俗无关,故排除D项。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大一统”的政治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等歌颂国家统一的表述,反映了汉代“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四海之内”等表述并未体现边疆治理的发展与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有所发展,排除B项;“四海之内”等说法并未强调“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排除D项。
14.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所采取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B项正确;黄老思想是汉初的治国思想,排除A项;开辟丝绸之路最初是为了联合大月氏来共同对抗匈奴,排除C项;西域都护府不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为儒家学说的重建奠定了庞大的理论框架,并使之转化为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后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项正确;格物致知与程朱理学有关,排除A项;材料与强化社会伦理和道德秩序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实现儒学思想的思辨化与理学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C
解析:“公元前198年,汉朝一公主下嫁匈奴首领单于”反映的是汉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随着国力的强盛,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等人反击匈奴,故选C项;派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而非意在开通丝绸之路,排除A项;B项针对的是国内诸侯王,与匈奴为关,排除;D项是国内经济政策,与匈奴无关,排除。
17.答案:(1)朝代:商代。
原因:夏代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百姓反抗。
(2)内容: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
地位: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3)材料一认为可信,根据商代典籍记载判断,夏史可信;材料二认为可信,甲骨文与《史记》相互印证(或《史记》可靠,夏史可信);材料三持怀疑态度,甲骨文中无夏史记载,商后700年才出现夏史的记载。
特点:等级森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中央权力尚未集中。
解析:1.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通常指的是殷商。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夏桀的暴政。
2.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阳出土的甲骨文的主要内容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3.结合材料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认为可信,根据商代典籍记载判断,夏史可信;材料二认为可信,甲骨文与《史记》相互印证(或《史记》可靠,夏史可信);材料三持怀疑态度,甲骨文中无夏史记载,商后700年才有出现夏史记载。
18.答案:(1)同: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重建政治秩序。异: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社会变革,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铁犁牛耕得到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推广;政治: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变革之中;阶级关系:士阶层崛起,各国为争霸国强竞相招贤纳士;文化教育: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第(1)问,根据材料“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同点是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重建政治秩序。根据材料中对孔子和孟子、墨家、法家、老子思想主张的介绍,可以归纳出各派治国思想的差异,即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社会变革,严刑峻法,加强中央集权。第(2)问,根据材料“贵族与平民间的界限也被冲破”“生产增加”“教育普及”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文化教育四个方面说明“百家争鸣”兴起的背景。
19.答案:(1)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
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2)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体制。
意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祖国完全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1)西周与秦的地方行政制度:根据材料一中“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可知西周实行了分封制;根据材料一中“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可知秦朝实行了郡县制。秦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后,郡守、县令皆有皇帝直接任免,并对皇帝负责,郡县制之下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2)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根据材料二中“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可知,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大一统”思想的现实意义:根据材料二中“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并结合所学可知“大一统”思想的形成有利于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民族融合,推动国家认同,促进祖国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答案:(1)因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初推行“无为而治”国策,王国经济独立,势力大增;王国地位高于郡,政府缺乏对王国的制约机制。
(2)不同:汉景帝措施:限制王国管辖区域;免除或限制诸侯王的行政权。汉武帝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王国力量大为削弱,失去反叛中央的能力。
解析:(1)提取材料信息要注意正面和反面提取。正面提取:据材料“汉初郡国并行,诸侯王国地位在中央政府管辖的郡之上”得出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地位在郡之上。反面提取:据材料“新建王国不再跨郡,远不如旧王国强大”得出原来的王国封地可以跨郡;据材料“免除诸侯王的行政权力”“天子为置吏”得出原来的诸侯王有行政权和官吏任命权;据材料“同时削减王国官吏,使他们的规模、仪制无法与朝廷抗衡”得出原来的王国官制仿照中央。
(2)据材料“景帝时,采纳晁错强硬削藩的建议”可知景帝采用强硬手段,据所学可知武帝采用怀柔手段;据材料“景帝……以郡为国……‘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削减王国官吏”等信息可得出景帝重在削弱王国治权;结合所学得出武帝重在析分王国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