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液化
基础主干落实
1.液化: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液化是 的相反过程,液化过程 热量。
2.液化的方法: 和压缩体积。
重点案例探析
重点一 液化及其特点
【典题1】(2023·娄底中考)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液氮冰激凌,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其制作过程主要是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态氮,使周围“烟雾缭绕”。“白雾”形成时的物态变化是 ,该过程需要 热。
【点拨】液化及其特点:
重点二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典题2】(2024·铜仁期中)如图所示的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一般采用 的方法使丁烷气体在常温下液化,并将其装入一次性打火机中。
【点拨】液化方法
(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2)压缩体积:有的气体在常温下压缩体积就能液化,例如一次性打火机中的丁烷;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同时使它降到一定温度,例如氮气。
A层·基础必会
考点一 液化及其特点
1.(2022·遵义中考改编)炎炎夏日,汽车停放在阴凉的地下车库。当汽车开出车库时,司机发现车外后视镜变得模糊不清。该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2.(2023·宜昌中考)如图所示,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关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鸡蛋内部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
C.鸡蛋内部的水渗出壳外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 (选填“远”或“近”)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 ,玻璃片的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现在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在寒冷的冬天从室外进入暖和的屋内,镜片立即变得模糊,请你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考点二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5.如图所示,抽动活塞,使注射器吸入少量乙醚;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继续向后抽动活塞,可以见到液态的乙醚消失不见;反方向推动活塞,压缩管内气体,可以观察到管内再次出现液态的乙醚。这个实验说明 ()
A.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B.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熔化
C.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D.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熔化
6.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火箭中的氧化剂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 又压缩体积的方式使氧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氧。
易错点 不能区分“白气”和水蒸气
7.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滴,后者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熔化形成的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温度较高处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纠错:“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蒸气的气态的水,无色无味。
B层·能力提升
8.如图是一种在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出来爬上沙丘,身体呈倒立的姿势,一会儿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甲虫背部凝结成水珠,会聚变大的水珠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环境气温。
9.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甲杯是 (选填“内壁”或“外壁”,下同)出现水珠,乙杯是 出现水珠。
10.牙科医生在诊断牙齿病情时,常常借助一块小平面镜来帮助诊断,使用时常在火焰上先烤一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使用时在火上将小平面镜先烤一下的原因。第2课时 液化
基础主干落实
1.液化:物质从 气 态变为 液 态的过程。液化是 汽化 的相反过程,液化过程 放出 热量。
2.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 和压缩体积。
重点案例探析
重点一 液化及其特点
【典题1】(2023·娄底中考)市场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液氮冰激凌,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其制作过程主要是在冰激凌上倒入液态氮,使周围“烟雾缭绕”。“白雾”形成时的物态变化是 液化 ,该过程需要 放 热。
【点拨】液化及其特点:
重点二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典题2】(2024·铜仁期中)如图所示的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一般采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丁烷气体在常温下液化,并将其装入一次性打火机中。
【点拨】液化方法
(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2)压缩体积:有的气体在常温下压缩体积就能液化,例如一次性打火机中的丁烷;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同时使它降到一定温度,例如氮气。
A层·基础必会
考点一 液化及其特点
1.(2022·遵义中考改编)炎炎夏日,汽车停放在阴凉的地下车库。当汽车开出车库时,司机发现车外后视镜变得模糊不清。该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B)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2.(2023·宜昌中考)如图所示,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关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D)
A.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鸡蛋内部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
C.鸡蛋内部的水渗出壳外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 远 (选填“远”或“近”)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 小水滴 ,玻璃片的温度将 升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现在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在寒冷的冬天从室外进入暖和的屋内,镜片立即变得模糊,请你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屋内,屋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时会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所以眼镜变模糊了。
考点二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5.如图所示,抽动活塞,使注射器吸入少量乙醚;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继续向后抽动活塞,可以见到液态的乙醚消失不见;反方向推动活塞,压缩管内气体,可以观察到管内再次出现液态的乙醚。这个实验说明 (A)
A.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B.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熔化
C.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D.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熔化
6.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火箭中的氧化剂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 降低温度 又压缩体积的方式使氧气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氧。
易错点 不能区分“白气”和水蒸气
7.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C)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滴,后者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熔化形成的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温度较高处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纠错:“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蒸气的气态的水,无色无味。
B层·能力提升
8.如图是一种在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出来爬上沙丘,身体呈倒立的姿势,一会儿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甲虫背部凝结成水珠,会聚变大的水珠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 低于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环境气温。
9.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甲杯是 外壁 (选填“内壁”或“外壁”,下同)出现水珠,乙杯是 内壁 出现水珠。
10.牙科医生在诊断牙齿病情时,常常借助一块小平面镜来帮助诊断,使用时常在火焰上先烤一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使用时在火上将小平面镜先烤一下的原因。
答:平面镜在火焰上烤一下后温度升高,可以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在镜面上发生液化现象而使镜面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