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平方差公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二节的平方差公式(板书课题)。下面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二节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的典型范例。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仅给出了特殊的多项式乘法的简便算法,而且为以后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提供了方法。因此,平方差公式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个公式,在教学中具有很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最基本、用途最广泛的公式之一。
2、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整式的有关内容,有了一定的符号感。学生刚学过多项式的乘法,已具备学习并运用平方差公式的知识结构,通过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相应问题中,建立并运用公式,从而使拓展学生知识技能结构成为可能。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学生已感受到多项式乘法运算的重要性,同时,具备了对式的运算基础“快”“准”的积极心理,学生已具备学习公式的知识与技能结构,通过教学的实施,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
(2)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幂的运算和整式乘法,但在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时常常会出现符号错误及漏项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平方差公式的探索及推导过程,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熟练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符号感、推理和归纳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经历“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即:特例一归纳-猜想-验证-用数学符号表示一解决问题)这一数学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简洁美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他们合情推理和归纳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准确运用公式。
难点:对公式的结构特征的探究及几何意义的理解。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分析:
本课旨在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二者相辅相成,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合作探究得出公式,领会公式的结构特征;多媒体演示与学生操作相结合讨论理解几何意义,达到形象直观化的视觉效果以突破难点。
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多项式乘法及其结果的基础上,逐步完成平方差公式的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的互化,领会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最终能正确运用公式,落实重难点。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问题1: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 (x+1) (x-1) = ;
(2) (m+2) (m-2) = ;
(3) (2x+1) (2x-1) = 。
【设计意图】通过对特殊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计算,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学习平方差公式作了铺垫,让学生感受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引出乘法公式一平方差公式。
(二)探索新知,尝试发现
问题2:依照以上三道题的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式子的左边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②它们的结果有什么特征
③能不能用字母表示你的发现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式子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并猜想出:(a + b) (a-b) = a -b
【设计意图】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生已掌握的多项乘法法则的基础上,探索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平方差公式。这样更加自然、合理。
总结归纳,发现新知
对于任意的a、b,由学生运用多项式乘法计算: (a+b)(a-b)=a +ab+ab-b =a -b ,验证了其公式的正确性。
问题3:你能用文字语言表示所发现的规律吗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a + b) (a-b) = a -b
数形结合,几何说理
问题4:活动探究:将长为(a+b) ,宽为(a-b)的长方形,剪下宽为b的长方形条,拼成有空缺的正方形,并请用等式表示你剪拼前后的图形的面积关系。 (a>b>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拼游戏活动,利用这些图形面积的相等关系,进一步从几何角度验证了平方差公式的正确性,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代数与几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思考问题。
(五)剖析公式,发现本质
在平方差公式中,其结构特征为:
①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其中"a与a"是相同项, "b与b”是相反项;右边是二项式,相同项与相反项的平方差。
②让学生说明以上四个算式中,哪些式子相当于公式中的a和b,明确公式中a和b的广泛含义,归纳得出: a和b可能代表数或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平方差公式,体验公式的简洁性并通过分析公式的本质特征掌握公式,在认清公式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a、b的广泛含义,抓住了概念的核心,使学生在公式的运用中能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的效果。
(六)巩固运用,内化新知
问题5:判断下列算式能否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a + b) (a + b) = (2)、 (b + a) = (a - b)
(3)、(-a-b) (a + b) = (4)、(a - b) (-a - b)=
(5)、(a + b) (-a -b)= (6)、(a - b) (-a + b)=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进一步熟悉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必须具备的条件。巩固平方差公式,进一步体会字母a、b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加深对字母含义广泛性的理解。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3x+2) (3x-2)
(-x+3y) (x+ 3y )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问题6: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1)、(2a-3b)(2a+3b) = 4a -9b (2)、x + 2)(x-2)= x -2
【设计意图】对学生常出现的错误,作具体的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和运用平方差公式必须具备的条件。
问题7:计算:
(1) 、102 x 98 (2)、(y + 2)(y-2)-(y + 1)(y + 5)
(3)、 (x + y) (x - y) (x -y ) (4)、若x+y=5, x-y=6,则x -y =
【设计意图】解决操作层面问题。可提议用不同方法计算,以体现学生的创造性。
(七)拓展深化,发展思维
问题8: 计算2004 - 2003 x 2005
(八)总结概括,自我评价
问题9: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困惑
【设计意图】从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加以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九)课后作业:
1、习题14.2复习巩固1
2、请你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2015 -2016x2014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处理有较大的弹性,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板书设计:
14.2.1平方差公式:(a + b) (a - b)=a -b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五、教学反思从你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受和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今后怎么样查漏补缺的角度去说。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平方差公式的教学目标是:会推导公式(a + b) (a - b)=a -b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简单计算。乘法公式是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中的经典内容,乘法公式以它独特的教学位置,挑战着我们的教学水平。如何新颖地创设情景 如何组织学生多形式的探究活动 变式训练程度如何把握 这样一些思考让我陷入深思之中。
我在设计平方差公式教学时,先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猜测公式,再根据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推导,通过求一个几何图形的面积理解公式,最后安排例题及巩固练习。
实际教学中,我们基本按教学设计顺序进行教学。但从学生作业反馈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完美。事后通过个别辅导等,使学生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自我感觉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满意:
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教学重视其发现过程,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我在教学时没有直接让学生推导平方差公式,而是设置了一个问题:计算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运算并观察这几个算式及其结果, 自己发现规律 这是为什么 目的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归纲、概括公式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一般能力,让学生体会发现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觉效果很好。
在公式得出后,没有急于代替学生说出公式的结构特点,而是让学生自己独立说出,此举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用找相同项和互为相反数项并对应着平方项作被减数和减数的特点,这样理解并运用公式会避免学生在解题时出现的错误。
反思不足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环节未处理好:
直接引出图形,说明公式的几何意义,未能注重情景的创设,仅仅是指出了该公式的几何背景,趣味性不够。
得到公式之后,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公式的含义,用自然语言表达,用符号语言表达,用几何语言表达(给出几何解释)。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数学的对称美。
对于公式中的字母不必急于进行变式练习,但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站在代数角度去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
学生的巩固强化训练量还不够,主要是由于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应速度的影响,总顾及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没考虑更多的训练,以后这方面还是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