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九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单元质检卷(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九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单元质检卷(B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8-17 11:0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九年级上册物理教科版单元质检卷(B卷)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细棉线拉就断,细铁丝不易拉断,这是因为( )
A.棉线分子间没有引力,铁丝分子间有引力
B.棉线分子间有斥力,铁丝分子间没有斥力
C.棉线比铁丝软
D.棉线、铁丝分子间都有引力和斥力,但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小于铁丝分子间的引力
2.下列相关热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时分子不再做无规则运动
B.雪是凝华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
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水作为汽车的冷却液,是因为它的比热容较大
3.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
C.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
D.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处在水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4.下列用电器的额定功率都是100 W,让它们正常工作10 min,产生热量最多的是( )
A.电饭煲 B.电风扇 C.洗衣机 D.电视机
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6.下面是小明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
B.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一瓶酒精用后剩下半瓶,剩余酒精的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7.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甲的末温比乙的低;那么,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 )
A.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B.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C.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D.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8.请你想象一下,假如水的比热容变的比沙子的比热容小,下列情况不会发生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大
B.夏天洗海澡的时候踩在沙子上温度比海水里低
C.在汽车中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将会更好
D.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将会变大
9.小明将一杯温度为36℃的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后,水变为-18℃的冰块。现将这杯水的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36℃的水变为18℃的水,放出热量
②18℃的水变为0℃的冰,放出热量
③0℃的冰变为-18℃的冰,放出热量
已知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全过程质量不变,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林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等的A、B两液体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液体在0~10min内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1
B.A液体的吸热能力比B液体的强
C.A、B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1
D.B液体比A液体更适合作发动机的冷却液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1.一块铜和一块铅的重力之比是3:4,铜、铅的比热容之比为3:1,则两者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若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是_______。
12.如图所示是一个香薰炉,点燃炉内的蜡烛加热香薰液,一会儿,房间充满了香气,这是______现象;炉内蜡烛熔化的过程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劳动课上制作的“拔丝地瓜”.“拔丝地瓜”刚出锅时香气特别浓郁,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_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用筷子夹起一块地瓜时会拉出很长的丝,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4.图甲中,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________;图乙中,两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演示扩散现象时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应放在________方。
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物质吸热本领与物质种类关系”的实验,实验时,应该使两杯液体的初温和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通过记录________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中使用的酒精灯应该________(选填“完全相同”或“不同”)。
16.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的________;
(2)水的初温是________℃,热奶的末温是________℃;
(3)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17.(6分)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说明了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色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可以看见混合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比滴入冷水中扩散得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______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
18.(6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
(1)加热前,在一个烧杯中倒入240mL的水,为了使水和煤油的______相同,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______mL的煤油。
(2)用两个______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图乙中,若图线②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线______(填序号)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同时停止加热,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
四、计算题(共16分)
19.(8分)茗茗将一块质量是2 kg的金属块放入92 ℃的水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迅速取出放入另一个装有5 kg水的绝热容器中,容器中水温为40 ℃,放入金属块后水温最终上升到44 ℃,不计热量损失。()求:
(1)水吸收热量;
(2)该金属的比热容。
20.(8分)现代家庭装修中浴室大多用燃气热水器提供热水,小芳家安装了燃气热水器.已知水进入热水器前的温度是10℃,洗澡时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设定为40℃;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如果小芳洗一次澡用热水求:
(1)所用热水的质量为多少?
(2)水从热水器中吸收多少热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故无论是棉线还是铁丝,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是存在的,故A、B错误;是否容易被拉断是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的,与物体的软硬无关,故C错误;棉线、铁丝分子间都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但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小于铁丝分子间的引力,所以细棉线一拉就断,细铁丝不易拉断,故D正确。
2.答案:D
解析: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0℃时分子仍然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C错误;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他物质相比,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误。
故选:D。
3.答案:C
解析:A.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可以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彼此进入对方,从而使总体积减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存在斥力,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在运动,推测出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A
解析:四个用电器额定功率相同,正常工作时间相同,由可知它们消耗的电能同样多;电饭煲工作时把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电风扇和洗衣机工作时把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电视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与声能;综上可知,电饭煲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最多。
5.答案:B
解析:A.因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以不升高,例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正确;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达,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修饰,故C错误;
D.两块0°的冰相互摩擦做功,熔化了,但温度却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修饰,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受温度影响,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永动机是不消耗能量而能永远对外做功的机器,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某种物质的比热容和其质量、体积、温度无关,所以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剩下的酒精的比热容不变;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温度和体积无关,所以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剩下的酒精的热值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B
解析:甲、乙初温相同,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甲的末温比乙的低,则,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可知,;当甲、乙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降低,根据可知,,由于甲、乙的初温相同,故甲的末温比乙的高.由于不知道甲、乙两金属块的质量大小,故无法判断它们比热容的大小.本题选B.
8.答案:C
解析:A.若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小,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会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小,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时,水温变化大,沙子的温度变化小,所以夏天洗海澡的时候踩在沙子上温度比海水里低,故B不符合题意;
C.水的比热容变小后,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升高温度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少,冷却效果差,故C符合题意;
D.水的比热容变小后,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时,水温度变化会更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解析:在过程①③中,冰和水的质量相同,温度变化相同,又,由知道,所以,在过程①中水放出的热量大于在过程③中冰放出的热量,即
在过程①②中,水降低温度释放的热量相等,但在过程②中,0℃水凝固变成0℃冰,持续放热,温度不变,水的内能减小,继续放热,所以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A.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在相同时间内,加热器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所以0~ 10min内,A、B两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故其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1,故A错误;
BC.由图像可知,在0~10min内,A液体升高的温度为
B液体升高的温度为
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等,,根据可得,A、B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即B液体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BC错误;
D.由于B液体的比热容大,根据,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B液体吸收的热量比A液体收的热量多,故B液体比A液体更适合作发动机的冷却液,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3:4;4:9
解析:两者的质量之比
若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12.答案:扩散;升高
解析:点燃香薰炉内的蜡烛加热香薰液,一会儿,房间充满了香气,这是扩散现象;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因此炉内蜡烛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升高。
13.答案: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解析: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使得夹起一块地瓜时拉出很长的丝.
14.答案:分子间具有间隙;下
解析: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具有间隙,水与酒精分子分别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隙中导致的结果。
演示扩散现象时,为了避免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应放在下方。
15.答案:质量;物质种类;加热时间;完全相同
解析:要研究物质吸热本领与物质种类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应控制两杯液体的初温和质量相同,改变物质的种类。
因加热时间越长,液体吸热的热量越多,故可以通过记录加热时间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为了使得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中使用的酒精灯应该完全相同。
16.答案:(1)A;(2)20;40;(4)温度
解析:(1)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在冷水中要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由图乙可知,A的温度不断降低,因此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的A。
(2)由图乙所示图像可知,水的初温是20℃,热奶的初温是90℃,热奶的末温是40℃,水的末温是40℃。
(4)由于热奶与水具有不同的温度,它们间存在温度差,所以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
17.答案:(1)引力
(2)小于;间隙
(3)剧烈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2)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3)根据题意可知,将两滴相同的红墨水分别同时缓慢滴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热水中的红墨水先变得均匀,说明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所以这个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烈。
18.答案:(1)质量;300;(2)规格相同;①;(3)大于
解析:(1)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应该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水的体积为
水的质量为
煤油的质量
煤油的体积为
(2)根据控制变量法,应采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来加热,使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
观察图像可知,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①的温度变化量大,故①的吸热能力弱。又因②是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水的比热容又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故①为煤油。
(3)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则水的吸热能力强,同时停止加热,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放出相同的热量,水降低的温度要小于煤油降低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大于煤油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
19.答案:(1)
(2)
解析:(1)水吸收热量
(2)金属块放出的热量
该金属比热容
20.答案:(1)50kg;(2)
解析:(1)热水的质量:;
(2)热水吸收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