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标要求
1.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辽与西夏
【活动】 阅读教材第一目,知道辽和西夏是怎样进行统治的。
1.辽
(1)政权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2)与宋对峙: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3)制度建设
①“蕃汉分治”: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②政治中心:皇帝和宫廷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2.西夏
(1)政权建立: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2)制度建设:西夏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3)夏金关系: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
1.观察教材P58“《契丹人引马图》”:根据图片,我们能得出哪些与契丹人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
提示 服饰、发型富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马匹肥壮表明畜牧业发达;铁马鞍制作精巧表明冶铁业发达。
2.阅读教材P58“学思之窗”:根据史料概括辽朝统治的特点。
提示 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助学助考
1.知识拓展——辽朝“蕃汉分治”
辽朝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实行“蕃汉分治”,在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沿用唐以来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权力比南面官大,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2.思维点拨——南、北面官制度的实质
“蕃汉分治”是辽统治区域扩大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在政治上的体现。这一制度设置在客观上保护了先进封建文明,并促进了契丹向封建文明过渡,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
3.特别提醒——西夏的统治措施
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分掌行政、军事等大权;元昊推行科举制以选拔官吏。
学习任务二 金朝入主中原
【活动】 阅读教材第二目,概述金朝建立和统治的史实。
1.兴起: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2.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
3.征战:1125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4.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5.制度:猛安谋克
(1)内容: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
(2)特点: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6.盛衰
(1)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
(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1.观察教材P59“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指出北京城址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
提示 北京城址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是不断扩大;城区附近始终靠近水源;城市格局至明朝呈“凸”字轴线形。
2.阅读教材P60“史料阅读”:根据史料概括女真人生活方式有什么特点?
提示 以耕凿为业,善骑射,从事渔猎生活,过着定居生活。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猛安谋克
猛安谋克是女真人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完颜阿骨打加以发展,使它同时形成了部分较早归附金朝的契丹人的社会基层组织。猛安谋克是兵民合一的制度,它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猛安谋克的推行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在女真社会发展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
2.归纳总结——金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对北方的统治缺乏政治和文化基础;金后期统治阶层的腐化与内部权力斗争;蒙古族的崛起和政权的建立;统治区内汉人的反抗。
3.图解历史——宋、辽、金的关系
学习任务三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活动】 阅读教材第三目,梳理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的主要史实。
1.蒙古崛起
(1)政权建立: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2)征服四方:灭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远征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元朝建立
(1)建立元朝: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
(2)完成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3.巩固统一
(1)交通: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和急递铺系统。
(2)中央:宰相机构是中书省,直辖河北、山西、山东地区。
(3)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①内容:中央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
②特点: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意义: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4)边疆
①对吐蕃:由宣政院进行管理。
②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加强管辖。
③对台湾: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1.观察教材P61“元朝形势图(1330年)”:与秦朝的郡相比,元朝的行省有什么特点?元朝实行行省制的现实原因是什么?
提示 特点:数量少,管辖范围大。
现实原因: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2.阅读教材P62“历史纵横”:与汉唐王朝相比较,元朝的边疆治理有什么特征?
提示 统治时间长且比较稳定;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同样征收赋役。
助学助考
1.特别提醒——元朝设立中书省
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但一省制不等于一相制,中书省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朝的宰相。
2.辨析比较——唐代中书省与元朝中书省的区别
唐代的中书省是中央决策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代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3.图解历史——元代中书省与行省的关系
4.概念阐释——宣政院
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地区的中央机构,其名源于唐朝皇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者的典故。
学习任务四 元朝的民族关系
【活动】 阅读教材第四目,了解元朝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的。
1.回族形成: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2.民族政策:“四等人制”
等级 名称 民族
一等人 蒙古人 蒙古民族
二等人 色目人 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
三等人 汉人 主要指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
四等人 南人 指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
3.民族交融:元朝灭亡后,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助学助考
知识拓展——元朝的“四等人制”
(1)“四等人制”既满足了维持大一统的需要,也是对辽宋夏金时期民族交融成果的一种客观上的认可。
(2)这种不公平的民族等级政策不仅给广大人民造成心理上的创伤,而且使多数人对元朝的统治不满,使元朝统治区域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矛盾加剧,导致社会动荡,从而给元朝的统治带来不利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辽夏金封建化的特点、元朝的行省制度。
2.难点:辽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主题一 辽夏金的统治
任务1 历史解释——辽和西夏的政治制度
史料 辽夏的这种特别的版图结构,推动它们去创制一种不同于纯中原式的国家建构模式。它不仅能在汉地社会和统治者的“祖宗根本之地”之间保持着平衡,而且提供了比中原汉制更有弹性、更能容纳多样化、可能性因而也更能持久的一种制度框架。
——姚大力《一段与“唐宋变革”相并行的故事》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夏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从中我们得到什么认识?
【成果展示】特点: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同时学习汉族政治制度;“蕃汉分治”、因俗而治。
原因:辽夏等统治的北方地区和汉族的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明显差异。
认识: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交融。
任务2 历史解释——金朝的管理系统
史料 女真初起时,“其部长曰孛堇,行兵则称曰猛安、谋克,从其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他们是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而设的军事首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作为军事编制单位,其人数实际上多少不定。
——摘编自[元]脱脱《金史·兵志》等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指出金朝管理系统的名称、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成果展示】名称:猛安谋克。
特点:具有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
影响:便于对女真族的管理,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金朝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辽和西夏国家治理特点及成因
(1)特点
①都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内容,如辽和西夏都沿用唐代官制;西夏仿效唐宋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度。
②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方式,如辽统治者采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
(2)原因:辽、西夏统治的北方地区游牧民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为了适应这些地区的不同情况而采取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管理方式。
主题二 元朝的统治
任务1 历史解释——行省制的创立
史料 (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
【成果展示】表现:行省制建立。
特点:二重性。原因:疆域辽阔;沿袭传统做法;加强统治需要。
任务2 史料实证——行省制的意义
史料 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该体制有三个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朝行省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成果展示】协调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对元代社会和后世影响深远。
任务3 史料实证——元朝的边疆治理
史料 元朝在漠北设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升为岭北行省。这一地区没有州、县建置,实际基层行政单位仍然是蒙古社会中传统的千户、百户组织。……云南地区设置行省,多用土官任职,可世袭。第一任行省长官在云南“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创建孔子庙……由是文风稍兴”。吐蕃作为单独的大行政区,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元朝皇帝信奉吐蕃喇嘛教,尊喇嘛教萨斯迦派僧侣为帝师,吐蕃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研讨交流】依据史料概括元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元代边疆治理措施的积极影响。
【成果展示】特点:在边疆地区设置行省,推行行省制;笼络当地土著,任用土官;利用汉族先进文化,加强民族交融;吐蕃地区由中央宣政院进行管理。
影响: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交融;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行省制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①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便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②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平衡。
③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的制度,形成官员之间的相互制约。
④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问题。
⑤实行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打破自然地理的界限,有效防范割据。
(2)意义
①行省制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对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③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
速检速测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上P58“学思之窗”改编)“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由此可见,契丹(辽)的政策特点是( )
A.契丹汉化 B.民族分离
C.军民合一 D.因俗而治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契丹设置北面官管理契丹事务,设置南面官管理汉人事务,说明其统治政策的特点是因俗而治,D项正确;契丹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政策,不是完全汉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因俗而治,不是实行民族分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而军民合一属于军事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年1月辽宁省学业水平考试,7)下表是中国古代大事年表(局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时间 事件
916年 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960年 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1038年 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
1115年 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传统农耕社会瓦解
C.变法改革成为潮流 D.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多民族政权并立及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D项正确。
3.(2023年3月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6)金政权建立后逐步确立了为祖先上尊谥、上庙号以及建太庙崇祀祖先的制度,并大力倡导孝道,视“忠臣犹孝子”,忠孝合一。这表明金( )
A.奉行以法立国 B.倡导封建专制
C.受汉文化影响 D.推行民族自治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金朝政权,学习汉文化,仿照中原王朝的祖先祭祀制度,弘扬孝道,C项正确;以法立国是重用法家思想,而材料中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封建专制是指封建王朝君主专制,民族自治是接受中央统一领导下各民族自我管理,而材料反映金朝统治者学习中原王朝的思想文化,排除B、D项。故选C项。
4.(2021年7月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8)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材料:“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实行行省制度”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南宋与金政权的对峙
B.蒙古崛起到元朝的统一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荣
答案 B
解析 “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忽必烈建立元”“实行行省制度”都与蒙古族有关,反映的是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故B项正确。
5.(2023·北京第一次合格考,9)在地方管理上,元朝进行了制度创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行省制
答案 D
解析 地方管理上,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故选D项;战国时郡县制已经形成,排除A项;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制,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排除B项;猛安谋克是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平时耕作,战时出征,排除C项。
6.(2022年7月山东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7)元政府为经略台湾而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宣慰司
C.湖广行省 D.宣政院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元政府为经略台湾而设置的管理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管理机构是澎湖巡检司,A项正确;宣慰司是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机构,排除B项;湖广行省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宣政院是负责处理吐蕃事务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