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任务式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任务式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7 13:2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
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废除科举制度
(1)背景: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2)过程
时间 措施
1898年 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戊戌变法 ①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②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清末新政 ①1901年,通令各省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②自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被废除
2.学堂选官制度
(1)官制改革:裁减冗署冗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
(2)制度更新: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3)学堂选官: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3.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1)内容: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
(2)地位:废除科举制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微思考
1.阅读教材P39“学习聚焦”:指出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主要内容。
提示 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2.阅读教材P40“史料阅读”:概括袁世凯的核心主张及目的。
提示 主张:废科举,设学堂,普及新学。
目的:培养新政人才;开通民智,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维护清王朝统治,换取列强支持。
助学助考
1.图解历史——科举制的演进
2.易错提醒——废八股≠废科举
戊戌变法时期,废除了八股取士,但是并未废除科举制度,只是改试策论、时政等。1905年下令从1906年开始废除科举制。
3.知识延伸——《奏定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推行的学制,它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教育行政体系,并为结束科举制创造了条件。
4.概念阐释——蒙养学堂
蒙养学堂属于小学阶段,中国近代的蒙养学堂是新式学堂,它打破了过去蒙学的单个授课模式,实行集体上课;学习内容也与过去只教识字、古文等不同,有算学、格物等现代学科。20世纪初,纳入学制。
学习任务二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2)内容
①官员选拔: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②完善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运行机制。
(3)意义: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2.北洋政府时期
制度建设 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官员选拔 考试 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
甄别 内容 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
意义 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3.国民政府时期
(1)建立: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2)特点: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
(3)内容
①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
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
③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4)局限:实施过程中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无法禁绝。
微思考
1.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摘编自教材P41)这一规定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 文官考试对女子开放,与北洋政府时期相比有了巨大进步,体现出选官制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2.阅读教材P41“历史纵横”: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与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有什么关系?
提示 继承并有所变通。
助学助考
1.图解历史——孙中山的“五权宪法”
2.特别提醒——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将西方文官制度与传统科举制度相结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
3.思维点拨——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文官考试的相似性
(1)都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文官考试制度,均制定了数量众多的法规、条例。
(2)都对考试人员的资格进行了规定。
(3)都采取了留任旧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方法。
(4)在执行过程中都有许多名不副实的地方。
学习任务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干部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 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
建立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 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2.公务员制度
(1)形成
①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②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2)内容: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3)发展: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
(4)意义: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
微思考
1.阅读教材P42“思考点”: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有利于加强干部人事工作的法制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
2.阅读教材P43“学思之窗”:与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比,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提示 主要变化:改非领导职务为职级,实行职务、职级并行制度,重新设置了职级序列。
原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些规定需要与时俱进地加以修订完善;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统一领导,将党管干部等要求进一步体现到具体规定中。
助学助考
1.思维点拨——新中国干部制度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了社会主义方向,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了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逐步形成选贤任能的用人机制,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2.概念阐释——公务员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职位类别按照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3.概念阐释——党管干部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具体就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工作,对干部工作实行统一决策,对各级各类干部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
重点难点
1.重点:近现代中国的公务员制度。2.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
主题一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任务1 学者观点——废除八股取士
史料 1898年6月,康有为在《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中尖锐地指出:用八股取士,致使出现“巍科进士,翰苑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瞠目,不知何语矣”。
——摘编自刘海峰、李兵著《中国科举史》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维新派将废八股视为科举制改革首要任务的原因。
【成果展示】 八股取士不利于实用人才的选拔;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任务2 史料证史——“癸卯学制”的特点
史料 《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部分)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代数 理化 植物动物 图画 体操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10
注: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述“癸卯学制”的特点。
【成果展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人文与自然科学并举;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忠孝)色彩;注重实用人才(通才)的培养。
任务3 史料实证——晚清官制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 清政府参照西方各国,积极改革中央官制……1901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1902年设巡警部,负责维持社会治安,1906年将户、礼、工三部所掌管的户籍、社会教育、道路和沟渠整治、修浚等事务合并,组建为民政部……新的政府机构设置,呈现了务实、精干、名实相符的特点,使古老的衙门带上一些现代行政管理的气息。
——摘编自张志军《从督办政务处看清末新政——以行政制度改革为中心》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晚清官制改革的特点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成果展示】 特点:清末官制改革注重传统性与近代性,强化管理体制的统一性,促进了行政管理向近代的转变。
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进程;但清末官制改革激化了清王朝内部的矛盾,间接地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生,是清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1.晚清时期选官制度变革的特点
(1)晚清时期选官制度变革是清王朝在国内社会危机、各种权势集团的政治压力以及西方列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大挑战下被迫作出的一种积极的政治反应,是清王朝对危亡形势的迫不得已的应战。
(2)废止科举取士制度,实行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议员选官、士绅参政、选拔军事人才等都是必然举措,而不纯粹是政治舞台上的骗局和闹剧。
(3)晚清选官制度变革奉行改制不改体,坚持实行封建专制主义,在政治上实行专制高压。
(4)晚清选官制度变革是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为现代文官制度的出台奠定基础。
2.晚清教育变革的意义
(1)冲击了封建社会旧教育制度。从洋务运动起,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板块逐渐松动。经过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封建旧制度的枷锁被国人进一步打碎。
(2)促进了西学的引进及传播。大量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学等译著出现在新式学堂中,西式科普读物等书籍也被译介到中国。
(3)培养了新式人才。“废科举、兴学堂”培养的学生具有新式思维,通过新式教育学习新技术,成为国家需要的新式人才。
(4)晚清“废科举、兴学堂”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从此开始,中国迈出了教育现代化的第一步。
主题二 民国以来的文官制度
任务1 学者观点——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特点
史料 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总体上以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带有中西合璧的味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党派性则更加浓厚,一切文官均需为国民党的一党私利服务,成为实际上的“党务员”。军治色彩则在北京政府时期体现得最为明显,军阀之间相互割据,凭借自己的军事势力,制造政潮,以军压政。
——陶继波、马卉《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特点。
【成果展示】 特点:中西结合;党派性强;军治色彩浓厚。
任务2 史料证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史料一 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选人用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吸收到条例中来,使之及时上升为普遍适用的制度规范,固化下来、坚持下去,对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具有重要意义。……着眼把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和各方面……将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把关定向作用进一步凸显出来。
——中组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史料二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研讨交流】 (1)根据史料一,指出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成果展示】 (1)将党的十八大以来选人用人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将党管干部原则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将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把关定向作用凸显出来。
(2)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宽松、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1.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1)建立了比较严密的组织管理机构。《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拥有考试权和铨叙权,负责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和管理。
(2)制定和颁布了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为了健全公务员考试和管理机构,有效地实施对公务员的考试和管理,国民政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上百个有关公务员制度的法律和法规。
(3)对公务员的资格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对公务员的概念及其范围的规定则比较模糊。
(4)具有较强的党派性和政治性。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在公务员的任用资格、考试、管理上,具有显著的党派性和政治性,所有公务员均要忠诚国民党,公务员成了国民党把持政权的工具。
2.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1)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供组织保证。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把机关干部从大一统的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建立起符合国家机关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有利于调整干部结构,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与业务素质,强化国家机关系统,加强勤政和廉政建设,从而为党的基本路线提供组织保证。
(2)为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可以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加强制度建设,而这正是廉政建设的核心,公务员制度为廉政建设提供的保障主要有:通过考试录用、认真考核、正规培训和严格管理等措施来提高公务员的素质;通过权利义务、执行纪律、交流回避、有力监察监督的制度来保证和促进公务员依法行政,廉洁奉公等。
(3)对国家机关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建设起了促进作用。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可以使国家机关人事管理体现公开、民主、平等、竞争的原则,增强人事管理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在公务员“进、管、出”各环节有更多的发言权,充分显示出民主化的优越性;可以使国家机关人事管理按客观规律和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充分体现科学化管理的合理性;可以使国家机关依法管理各类人员,从人治走向法治,充分显示法制化管理的正确性。
随堂演练
1.(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40“教材知识”改编)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该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该章程的颁布(  )
A.使科举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B.推动了近代选官制度的转变
C.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D.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该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可知,新的学堂制度有助于推动古代科考选官向近代学堂选官转变,故选B项;科举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是在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之后,时间不符,排除A项;九年义务教育是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隋唐的科举制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排除D项。
2.(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40“史料阅读”改编)1905年,袁世凯等人在《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中指出:“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下列不属于清政府“推广学校”动因的是(  )
A.国际舆论的深刻影响
B.适应官制革新的需要
C.推动传统教育近代化
D.培养人才且开启民智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张兴办新式学堂,为近代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而不是推动传统教育近代化,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说明国际舆论的深刻影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说明推广学校适应官制革新的需要,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体现培养人才且开启民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2022·河北高考,7)优贡考试是清廷废除科举后保留的善后举措。据1907年《时报》载:在浙江优贡考试期间,一位趋新的外地书商发现当地士子对新学的了解相当“卑下”,“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语形容者”,他“不禁为吾浙前途悲”。据此可知,当时(  )
A.风俗习惯新旧杂糅
B.教育近代化艰难起步
C.社会呈现转型特征
D.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废除之后,实行了优贡考试,“一位趋新的外地书商”发现参加优贡考试的浙江士子对新学了解不多,思想落后,“不禁为吾浙前途悲”,体现了书商认为新学能够挽救浙江前途,反映了新学在社会上的影响,体现出社会呈现出转型特征,故选C项。
4.(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42“史料阅读”改编)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考试以备荐任职的应试人,需具有下列资格之一: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有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经检定考试及格者;……允许女子参加考试。这表明(  )
A.北洋政府选拔人才不拘一格
B.国民政府选官制更加公平开放
C.考试制度与甄别制度相结合
D.留学毕业生选官与学堂选官并举
答案 B
5.(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41“教材知识”改编) “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中国古代的“官吏”称谓也逐渐被“公务员”代替。这一改变出现于(  )
A.晚清政府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官吏的称谓改为“公务员”,而且采用考试选拔任用,其负责机构为考试院,即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其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故选D项;晚清政府时期选官制度的变革是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南京临时政府仅存数月,文官选拔制度停留在纸面,排除B项;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负责文官考试的机构为政事堂铨叙局,与材料“考试院”不符,排除C项。
6.(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43“学思之窗”改编)201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修订)规定: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该法案的推行(  )
A.标志着公务员考录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
B.确保公务员队伍的廉洁自律
C.有利于解决公务员制度设置不科学问题
D.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主要变化在于改非领导职务为职级,实行职务、职级并行制度,重新设置了职级序列,有利于解决公务员制度设置不科学问题,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