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
(1)中央机构: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2)管理措施: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2.汉朝
(1)中央机构: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民族治理
北方 ①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②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 ③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西方 ①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②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东北 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3)边疆政策
①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
②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微思考
1.结合教材P62“唐朝《礼宾图》壁画”及教材导语:这幅图说明了什么?
提示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外的交流。
2.阅读教材P63“历史纵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的交往呈现什么现象?有何作用?
提示 现象:民族交融加强。
作用:加速了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南方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民族交融
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交融,是历史上进步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
2.知识拓展——典客与典属国
秦朝的典客属于九卿之一,“掌诸归义蛮夷”,即负责接待和秦朝有友好往来关系的边疆民族首领;典属国“掌蛮夷降者”,即管理已经归附秦朝的边疆民族的事务。
3.知识延伸——评价汉初的和亲
汉匈和亲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实现北部边疆的和平与安定、缓解人民的征战之苦,加强了汉匈之间的交流。但和亲政策不能最终解决边患问题。
4.概念阐释——西域
历史上的西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西域指阳关和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天山南北地区,即今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今中亚、西亚、印度半岛、欧洲东部等广大地区。
学习任务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隋朝
民族关系 (1)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2)589年,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为治理岭南起到重要作用 (3)加强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边疆管理 (1)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2)制度:推行郡县制,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2.唐朝
(1)民族关系:唐朝与周边突厥、回纥等地方政权保持着密切联系。
(2)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3)主要表现
①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③南诏有10个王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3.两宋
(1)政权并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2)民族交融: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3)历史趋势: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
助学助考
1.思维点拨——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进行册封 如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设置机构 如在边疆设置郡县
因俗而治 如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担任郡守、县令
加强联系 如隋炀帝派人到流求
2.概念阐释——羁縻政策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民族地区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实际上就是以怀柔安抚为主、武力震慑为辅,恩威并施的政策。
学习任务三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
(1)背景: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辽、宋、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政策: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四等人制)。
(3)举措
①元朝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②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2.明朝
(1)中央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四夷馆。
(2)修筑长城:在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陆续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
(3)开展贸易:明朝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4)边疆治理
东北 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 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西北 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西南 设土司
西藏 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法王”“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
(1)中央机构: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民族治理
①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③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等。
④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微思考
1.阅读教材图片P64“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及印文”:这些称呼和印信证明了元朝政府和西藏地区的关系如何?
提示 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归属中央管理;元朝政府赐西藏上层僧人以帝师的最高封号。这些都促进了民族交融与交流。
2.结合教材P65图片“驻藏大臣令牌”:清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
提示 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册封西藏宗教最高领袖;设立驻藏办事大臣。
助学助考
1.知识拓展——卫所制度
卫所制度是明代重要的军政制度。明代全国普设卫所,卫所作为明朝基本的军事单位,管辖一定数量的军户,承担军役。卫所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军事性质的地理单位,涉及明帝国的版图、管理体制、土地、户籍制度、人口迁移等一系列问题。
2.易错点拨——理藩院≠宣政院
(1)时间不同:宣政院存在于元朝,理藩院存在于清朝。
(2)功能不同:宣政院是掌管佛教事宜和藏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是清朝统治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的最高权力机构,也管辖部分外交事务。
(3)机构不同:宣政院下设同知、副使、参议、佥院各二人,理藩院则掌管爵禄、朝贡、官制、兵刑、户口、贸易、赋税、宗教事务。
3.概念阐释——土司制度
明朝在西南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设立宣慰司等各级行政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他们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必须效忠朝廷,按时向朝廷缴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
学习任务四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汉朝
(1)开通商路:汉朝对外已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海路最远可航行到印度南部。
(2)出使大秦: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一带。
(3)对日关系: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2.隋唐
背景 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陆路 (1)商业: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2)技术: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地区
海路 (1)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遣其子来到中国 (2)日本多次向唐朝派遣唐使,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3.宋朝
(1)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2)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4.元朝
(1)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
(2)13世纪,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17年,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5.明清
(1)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
(2)1689年,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3)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微思考
1.阅读教材P66“史料阅读——《后汉书·东夷列传》”与“‘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及印文”:二者分别属于哪一种史料类型?有何价值?
提示 类型:前者属于文献史料,后者属于实物史料。
价值:多源互证,相互补充,共同印证汉代与日本的交往。
2.阅读教材P68“学思之窗”: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是如何管控的?
提示 明清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都不积极。明朝开放海禁后,向下海贸易商船发放“商引”,征收“引税”,以进行管控。清朝则是通过具有官商性质的“十三行”来垄断对外贸易。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朝贡体制
朝:臣下觐见君主;贡: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朝贡体制源于先秦,形成于汉朝。外国使节来华被视为前来“朝贡”,即承认中国为宗主、自己为藩属,觐见时需行臣属之礼。中国君主会“册封”这些国家统治者各种名号,“回赐”各种礼物。朝贡体制是中国“天朝上国”“华夷之别”思想的体现,它妨碍了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在近代使中国落后于世界。
2.图解历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体制。
2.难点: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区别。
主题一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边疆治理
任务1 学者观点——汉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史料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也可以防御来犯之敌,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以密切关系、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归纳汉朝经略边疆政策的特点及意义。
【成果展示】 特点:建立了完备的防御体系;多措并举;恩威并施;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意义: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稳定;促进了边疆开发;推动了民族交融;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任务2 问题探史——唐朝的民族政策及影响
史料 唐朝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它的民族政策……唐太宗作为一个开明的政治家……他基本上把少数民族和汉族看作一家,他从以德治为主,即以静为主的治国思想出发,对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很少动用武力,而是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和亲政策……他反对中原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奴役,主张一视同仁,坚持“朕独爱之如一”政策……一律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在征服或主动降服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中央政府管辖下的所谓“羁縻”府州,官员由原来少数民族首领担任,体现了民族自治色彩。
——摘编自李钦《论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特点及
其对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借鉴意义》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成果展示】 以德治为主,主要采取安抚与和亲政策,给予少数民族地区较高的自治权,重视民族风俗,设置“羁縻”府州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重视民族平等与民族交融。
任务3 学者观点——明清时期的边疆治理及影响
史料 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廷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清廷还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并长期严禁其他民族人口流入边疆。
——据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措施及积极作用。
【成果展示】 措施:设置边疆管理机构;加强陆海疆的全面防御;因俗而治;严禁他族人口进入边疆地区。
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敌入侵,维护了边疆稳定;密切了民族关系,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边疆开发。
中国古代民族交往的形式
(1)民族迁徙:如魏晋时期少数民族的内迁、三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
(2)民族战争(表现为反对外族侵略、平定分裂叛乱):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争。
(3)友好交往: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北宋时期榷场的设置,明朝后期蒙汉之间的互市。
(4)政治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等。
(5)和亲与联姻:如西汉后期的昭君出塞,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
(6)会盟与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南宋与金国的绍兴和议。
(7)进行册封:如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明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清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8)羁縻政策(主要指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新疆;明朝设奴儿干都司管理东北。
主题二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任务1 学者观点——唐朝的对外交往
史料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成果展示】 政策:开明开放、兼收并蓄。
影响:促进了对外友好交往,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会;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唐朝的繁盛。
任务2 史料证史——清朝的对外政策及影响
史料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批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敕谕
【研讨交流】 史料体现了清朝怎样的外交政策?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趋势。
【成果展示】 政策:清政府固守传统的宗藩外交(或朝贡关系),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
趋势:由汉唐开放逐渐走向明清闭关自守。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1)由开放走向闭关: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自守。
(2)路线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以海路为主。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①和平交往: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②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
随堂演练
1.(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62“教材知识”改编)《后汉书》记载,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南麓勒石记功,史称《燕然山铭》。2017年8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戈壁省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被确认为《燕然山铭》,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 )
A.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
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
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D.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对蒙古国中戈壁省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可知虽然有正史记载仍然需要实地考察严密论证,故A项错误;据材料“《后汉书》记载……燕然山南麓勒石记功”并且“对蒙古国中戈壁省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最后确认石刻为《燕然山铭》,可知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考,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并非两种史料相互比较,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并非强调两种史料必须相互佐证,故D项错误。
2.(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63“历史纵横”改编)东汉以来,西部、北部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时,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他们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在南方,三国时期的吴、蜀两国以及东晋、南朝,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这些现象( )
A.推动边疆封建化 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C.加强了民族交融 D.缩小南北文化差距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东汉以来,西部、北部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在南方,三国时期的吴、蜀两国以及东晋、南朝,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一些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间彼此频繁接触,通婚杂居,有利于促进北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汉人南迁推动南方的开发的同时加强了与当地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故选C项。
3.(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63“史料阅读”改编)王溥在《五代会要》中记载:“蕃客朝贡使至,鸿胪寺勘风俗衣服、贡献物色、道里远近,并具本国王名录报。”这一史料反映隋唐时期的鸿胪寺( )
A.具有管理民族事务及对外交往的职能
B.负责培养各种民族事务的翻译人才
C.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D.代表朝廷管理海外各国通商贸易事务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隋唐鸿胪寺负责处理少数民族朝贡事务,即具有管理民族事务及对外交往的职能,故选A项;鸿胪寺属于对外机构,负责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并不培养翻译人才,排除B项;元朝宣政院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排除C项;市舶司代表朝廷管理海外各国通商贸易事务,排除D项。
4.(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66“教材知识”改编)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金印一枚。如图为1784年出土于日本的“汉委(倭)奴国王”金印的印文。该金印可用以说明( )
A.中日交往历史悠久
B.中日经济联系密切
C.日本全面学习中国
D.朝贡体制遭到破坏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知,早在东汉时期,中日就有交往,“汉委(倭)奴国王”金印的印文说明中日交往可追溯到东汉,即历史悠久,故选A项;“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反映中日之间的政治往来,并非经济往来,排除B项;材料仅能说明中日之间在东汉就有交往,日本全面学习中国最早在唐朝时期,排除C项;“汉委(倭)奴国王”说明朝贡体制仍然存在,排除D项。
5.(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67“史料阅读”改编)“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骋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难与俦矣。岂图强学不倦,问道未终……以开元廿二年正月□日,乃终于官弟(第)春秋卅六。皇上哀伤,追崇有典,诏赠尚衣奉御,葬令官给。”该墓志可以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井真成推崇并学习中华文化
②井真成可能是作为遣唐使出使长安
③井真成在玄宗时不幸英年早逝
④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中的“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难与俦矣”可知,井真成来到中国之后学习和推崇中国的礼乐、衣冠,如果穿上官服站立于朝廷,气度无人能比,①正确;由“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骋上国”可知,因为井真成才能出众,所以能够奉命来到中国,游刃有余地处理公务,②正确;由题干中的“以开元廿二年正月□日,乃终于官弟(第)春秋卅六”,可知他在三十六岁时就英年早逝,当时正值唐玄宗时期,③正确;井真成是日本派来的使者,上述信息体现的应该是唐朝的对外政策,而不是民族政策,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6.(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68“学思之窗”改编)张燮在《东西洋考》中记载:“(明)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六年又“议征商税,以及贾舶”,后万历年间,开始征收“引税”。据此可知,( )
A.明朝海外贸易讲究“厚往薄来”“友好交往”
B.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C.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D.政府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东洋、西洋)……议征商税,以及贾舶(商船)……征收‘引税’”可知政府对海外贸易收税,说明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故选C项;朝贡贸易是官方贸易,材料主旨是民间贸易,排除A项;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标志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排除B项;中国古代始终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以维护专制主义政权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