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任务式学案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任务式学案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7 13:3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课标要求
了解当代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1)历史渊源: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多元一体格局。
(2)现实国情: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3)党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过程
1941年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5年 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
1947年 成立内蒙古自治区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3.标志: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
①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③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
(2)意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县(旗)。
微思考
1.阅读教材插图P75“2015年8月9日,56个民族火炬手共同点燃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火炬”:通过这幅插图,我们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提示 说明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2.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摘自教材P75)材料中的“基本国情”指什么?
提示 各民族交错居住的特殊分布格局和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易错提醒——民族区域自治≠完全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并非完全自治,也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不是由某一民族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
3.图解历史——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区别
学习任务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康发展。
2.历程
时间 概况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民族自治地方进行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纳入法制轨道
1990年 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3.影响
(1)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2)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微思考
1.阅读教材P77-78“学思之窗”:结合史料,阐述国家大力支持和帮扶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因。
提示 原因: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客观需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一贯方针,也是一项法律义务。
2.阅读教材P78“历史纵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的?
提示 少数民族有权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管理。
助学助考
1.拓展提升——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侧重点
基本原则 侧重点
民族平等 在各方面地位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关系融洽
各民族共同繁荣 发展过程中补弱
2.思维点拨——对“三个离不开”的认识
“三个离不开”精辟地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关系,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历史构成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原则。
学习任务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主题: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目的: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3.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
4.目标: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5.新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微思考
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全线通车。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告别了“高原孤岛”和“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历史,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摘自教材P78)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因素有哪些?
提示 改革开放的进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保障;国家的大力支持;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
2.思维点拨——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意义
(1)政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促进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2)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文化:促进民族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易错提醒——现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重点难点
1.重点: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2.难点:在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基础上,加深对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和制度保障的认识。
主题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任务1 史料证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的原因和目的
史料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957年8月4日)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及目的。
【成果展示】 原因:各民族交错居住的特点;各民族的相互交融;各民族共同的历史遭遇;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的友谊。
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任务2 史料证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史料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成果展示】 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确定的。
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1)从历史情况来说,中国长期以来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基础。
(2)从民族组成来说,中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多,少数民族人口少,聚居区域宽广,只有在统一国家内团结互助,通力合作,才能得到共同的发展。
(3)从民族分布来说,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只有实行具有很大灵活性的民族区域自治,才能适应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要求。
(4)从民族关系来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密切联系。各民族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中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适应并促进民族关系的协调发展。
主题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意义
任务1 史料实证——《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位
史料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法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让少数民族真正当家作主,使自治机关真正行使自治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自治地方的积极性。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都很关心《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希望内蒙古自治区在这方面能有新的建树。要把《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精神与本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认真贯彻实施。
——摘自习仲勋《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四十周年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位及作用。
【成果展示】 地位:中国的一项基本法律。
作用: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顺利实施;为少数民族地区制定本地区的法规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等。
任务2 学者观点——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史料 中国边疆治理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边疆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党的十九大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边疆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式,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政治遵循。
——邢广程《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新思路》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成果展示】 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与周边国家的交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保障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同等的民主权利,并且使少数民族享有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3)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各民族相互了解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差异更加包容,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有助于民族自治地方发挥积极性。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随堂演练
1.(2021·北京高考,1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访问团在当地开办民族干部训练班,召开民族代表座谈会,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人民日报》对此发表社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发展各民族人民大众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该团旨在(  )
①清除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 ②落实《共同纲领》制定的相关民族政策 ③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 ④检查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帮助少数民族筹备自治区”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落实《共同纲领》关于民族问题的政策,因而派遣专员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②正确;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原因,民族隔阂很深,因此该团旨在消除历史形成的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隔阂,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国民党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军事存在予以清除,①错误;材料未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于1954年,④错误;综上②③正确,①④错误,因此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2.(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77“史料阅读”改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修正):“第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对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  )
A.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民族自治权
B.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C.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D.实现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各民族……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可知,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即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民族自治权,故选A项。
3.(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78“历史纵横”改编) 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少数民族代表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  )
A.民族地区经济事业高速发展
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C.各民族长期共存和互相监督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人大代表,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故选B项。
4.(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79“问题探究”改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处理民族问题、发展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民族关系重要原则的表述,这体现了(  )
时间 思想原则
1990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003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5 “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A.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B.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答案 C
解析 “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基础;“两个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基础;“五个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培育所有公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