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时期 演变
战国 (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2)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汉朝 (1)管理: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登记: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维护: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隋朝 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
唐朝 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元朝 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1)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2)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清朝 (1)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2)清前期,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大为削弱 (3)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微思考
1.《商君书》说:“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这是指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摘自教材P99)这一制度有什么影响?
提示 削弱贵族势力,加强国家对人口的控制。
2.阅读教材P100“历史纵横”:东晋政府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其征发赋役。这一举措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 有利于吸引北方大量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户籍制度
指中国封建社会对全国人口进行管理,并据以征调赋税、劳役和征集兵员以及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
2.概念阐释——编户制度
编户制度把民户按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编户农民要担负田租、算赋和口赋、更赋(力役或兵役)等。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3.概念阐释——“诸色户计”
元代各种人户的总称。政府根据全国居民承担的不同义务以及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等情况,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称为“诸色户计”或“诸色人户”。民户是主要人户,也是诸色户计的基础。
4.图解历史——历代户籍制度
学习任务二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1)秦汉:实行乡里制。乡设三老,里设里正。后代沿袭,稍有变化。
(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3)明朝:实行里甲制,设甲首、里长。
2.社会治理
(1)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2)演变
秦汉 实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
唐朝 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
北宋 实施保甲制
明朝 推行十家牌法,十家总编为一牌
清朝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
(3)趋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微思考
1.《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摘自教材P101)据此指出保甲在社会基层中的作用。
提示 不仅承担治安任务,也承担了户口登记的职责。
2.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摘自教材P101)十家牌法的实施有何影响?
提示 有利于维护地方治安,使保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助学助考
1.思维拓展——乡里的主要功能
(1)教化民众,劝民行善。
(2)规范乡民日常行为,主要是婚丧、祭祀等方面的交往礼俗。
(3)患难相恤,互帮互助。
(4)解决日常纠纷,维护社会治安。
2.概念阐释——十家牌法
明朝王守仁首创中国古代乡间管理方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贯、职业,十家轮流巡查。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连坐。如有人口变动,需向官府申报,不然被认定为“黑户”。十家牌法使保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学习任务三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历代社会救济
(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特点
①主体:政府掌握大量资源,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②辅助: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3)发展
汉朝 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隋唐 政府重视官方储备,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宋朝 宗族通过设立族产,资助族中贫困者。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明清 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2.古代优抚政策
(1)原因: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2)方式
①皇帝赏赐: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②设置机构: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微思考
1.阅读教材P102“史料阅读”:概括救济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商周时期政府备荒的根本目的。
提示 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体制完备,分层设计,各负其责。
根本目的: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2.阅读教材P103“学思之窗”: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提示 原因:为了保证人口繁衍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可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封建政府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长时间得到执行(落实)。
助学助考
1.概念阐释——善会、善堂
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及近代广泛存在过善会、善堂。善会是个人自愿参加的、以实行善举为目的的自由结社,办事机构所在以及实施善举的设施是善堂。它们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指导,是传统中国社会较早的社会性慈善组织。
2.名师阐释——常平仓
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
3.知识拓展——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渠道
①政府:给社会困难群体提供最低社会生活保障。
②寺庙: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院常举办各种慈善活动。
③家族: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婚田、义庄、义田、义塾、贡士庄等,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在蒙养、学业、衣食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的族内成员进行救济。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
2.难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和基层管理组织。
主题一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基层治理
任务1 史料证史——秦朝户籍制度的内涵
史料 “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秦朝里耶秦简户籍簿释文(局部)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指出史料反映的历史信息。
【成果展示】 秦朝的户籍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名字、社会身份等。政府掌握户籍,就能够根据相应人口多寡进行土地分配、征发赋役。
任务2 史料实证——唐朝户籍制度的内容
史料 唐朝在申报户籍信息的时候,必须接受一道叫作“团貌”的程序。衙门在居民登记户籍时,要查验年龄和相貌,记录有人户的体貌如肤色、身高、面部等特征……验查无误之后,便根据年龄大小在户籍档案上注明“黄小中丁老”。……唐代户籍制度形成了“编户”与“非编户”两个不平等的阶级,编户为良民(自由民),非编户为贱民(非自由民)。
——摘编自曾庆江《户籍册上的古代中国》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朝户籍制度的主要内容。
【成果展示】 设置“团貌”程序,记录人口体貌特征;根据年龄大小进行户口登记;户口分为“良”“贱”,其人身自由程度不同。
任务3 明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史料 明朝户籍制度的相关内容
里甲制度 每110户为一里,摊丁、粮多者10户为里长,其余100户分为十甲,每甲又以一户任甲首。里长、甲首皆轮流担任,十年轮换一遍,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统计其丁、产变化状况,督促生产,调解纠纷
黄册 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在里甲制的基础上编造黄册,每里一册,登载该里110户的丁、口数,以及年龄、财产状况。黄册每隔十年重新核实改造,分列出十年来各户人丁、财产变迁细目,以便官府能够清楚地了解户籍的变化,合理征发赋役
鱼鳞图册 在里甲制度和制作黄册的基础上,命各地编绘鱼鳞图册以登录田土。州县中划分为若干粮区,详列其面积、地形、土质优劣、田主姓名等,编号绘制为分图,汇为州县总图册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户籍制度的特点。
【成果展示】 既是户籍制度,也是基层行政管理制度;田宅、资产和丁口相结合;户籍与赋役管理基本合而为一;地域分割,户籍不能随意变更;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1)户籍具有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地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2)户籍具有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限分明。其中,特权户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民籍户种是平民百姓拥有的户籍,是主体户种,这些人是国家赋役的重要承担者。
(3)户籍具有世袭性。严格的户籍管理不仅体现在对人口生存地域的控制上,而且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识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4)社会治安职能。户口管理对人口活动行为进行制约,对封建秩序,特别是治安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北宋以来的保甲制,赋予了户籍管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功能,从而成为政府维护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2.中国古代乡里基层组织的特点
(1)严密性:里、亭、什伍、保甲的纵向管理控制;宗族组织、村落组织的自治自管;兵籍制度以及与其匹配的赋役、治安、教化等,构成了控制基层乡里社会的严密管理网络。
(2)独立性:古代乡里基层组织在行使国家统治管理职能和乡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时,必须适应乡里社会特定的自然、经济、政治等条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为基层政权组织独立行使管理乡里社会的各种职责,自成一体、自我运转,成为独立的基层管理系统。
(3)宗法性:在宗法血缘关系厚重的乡里社会中,以血缘伦理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宗族组织,融于乡党里闾,合于基层政权之中,使得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高度结合。
(4)自治性:乡里社会绝大多数事务皆由乡里社会中居于优势地位的乡绅、族长和乡里保长、里长来进行处理。就组织类型来看,自治表现为血缘宗族对族众和宗族内部的自治,以及地缘村落就全体村民的整体社会利益关系的自治。
主题二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任务1 学者观点——清代社会救济的举措
史料 清朝前期,政府未设立专门的救灾机构,沿袭了中国古代户部管理救荒的做法,救灾官员是临时差遣,不是专职。清末,官制改革中设立民政部,其执掌包括地方行政、自治、户口、风教、荒政等事项。民政部下设保息科,掌管官绅所办慈善事业、各地水旱灾、善后赈济等事项。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政府社会救济资金的来源呈现出对社会筹资渠道的依赖。
——摘编自李俊岭《晚清社会救济进步与王朝灭亡的一致性》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前期和晚期社会救济措施的差异。
【成果展示】 清前期:未设立专门救灾机构,临时差遣官员救灾;后期:设立专职救济机构;救济资金依赖社会筹资。
任务2 史料实证——古代社会救助的特点
史料 我国古代社会的贫困救助,可以分为政府救助和社会救助。我国在传统上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发生天灾人祸时,政府大规模的赈灾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至于日常的贫困救助,实际上是由民间社会自己来实施的。针对古代聚族而居的情况,宋代范仲淹开设了“义庄”,购置族田,以族田收入在宗族内部开展救济、赡养和助学。南宋朱熹也曾提议民间创办“社仓”,向灾民贷赈钱粮以济贫困。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在贫困救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此外,一些财力丰厚、影响较大的佛寺,都有过一些救灾济贫的举措。
——摘编自刘志扬《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途径与成效》
【研讨交流】 根据史料概括我国古代贫困救助体系的特点。
【成果展示】 政府救济与民间社会救济相结合(或以官府救济为主,以民间社会救济为辅);救济形式多样;注重可持续性;注重救助与经济手段的结合;施助主体多样(或以前以官绅为主,明清以后商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佛寺发挥重要作用;宗族发挥重要作用);体现儒家思想。
中国古代社会救助体系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政府发挥重要作用,其他力量补充政府的不足。
②大多属于社会救济范畴,层次低。只能保障人们的最低生活水平。
③发挥作用不稳定。王朝前期,往往效果良好,王朝末期,吏治腐败,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④指导思想多元,具有鲜明的伦理特色。儒家仁义学说、佛教慈悲观念、宗族观念等,共同构成社会救助的伦理道德基础。
⑤内容全面,注重灾前防御与灾后救助。有利于国家减灾和储备的防御性保障;有利于年龄和身份的老年保障;有利于形成全面的临灾生活保障;有利于扶持和救助弱势群体或不幸人群的保障。
(2)影响
①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封建农耕经济给予适度保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直接起到减少灾害损失的作用。
②保证社会安定:保障百姓生产,防止百姓破产和平民流亡,避免社会动荡,保证社会安定。
③弘扬传统美德:以伦理道德为基础,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④现代社保借鉴:一些措施对现代社会保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推行以预防为主的保障措施、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等。
随堂演练
1.(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99“史料阅读”改编)《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刘邦率军攻占咸阳时,“(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这可用于解释( )
A.秦朝用严苛法律治理国家 B.秦朝征收的田赋税率非常高
C.汉朝依“编户”征发赋役 D.楚汉战争中刘邦获胜的原因
答案 D
解析 “汉王所以具知……图书也”大意是汉王之所以能全面了解天下的山川要塞、户口的多少、地方的强弱、民间疾苦这些事,是因为刘邦任萧何为丞相且萧何得到了秦朝的文书档案的缘故,为楚汉战争中刘邦获胜奠定基础,故选D项;秦朝刑法严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即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作为田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秦图书的作用,与汉朝依“编户”征发赋役无关,排除C项。
2.(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100“历史纵横”改编)东晋政府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少数民族逐渐封建化
C.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D.户籍为赋役征发服务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东晋后期之前,政府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不征发赋役”,但是到东晋后期和南朝时期,政府将这部分人群“编入所居郡县户籍”,并要求其“承担赋役”,可知政府对户籍进行改革的目的在于征发赋役,故选D项。
3.(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101“史料阅读”改编)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这表明( )
A.中国古代各地区实现了地方基层组织自治
B.基层组织承担社会治理和征收赋税的职能
C.政府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
D.基层组织的相关管理人员由皇帝直接任命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什伍组织……互相监督”“士民公举……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责令专司查报”可知,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清朝的保甲制都体现了政府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故选C项;材料强调基层治理的特点,与各地区实现了地方基层组织自治无关,排除A项;征收赋税的职能与“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不符,排除B项;管理人员由皇帝直接任命与“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不符,排除D项。
4.(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102“史料阅读”改编)《礼记·王制》云:“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这说明周代的统治者( )
A.要求百姓生活勤俭节约 B.鼓励消费以促进农业生产
C.大力提倡重农抑商政策 D.阐述国家要备荒的必要性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信息可知,《礼记》记载国家确立了九年期、六年期、三年期的粮食储备标准,可知统治者重视备荒的作用,故选D项;题干提及的是国家要储备粮食,未提及百姓及其节俭与否,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国家要储粮,而非民众要消费,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首倡于战国商鞅时期,商周时期,国家鼓励支持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
5.(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104“问题探究”改编)孟子提出:“(鳏寡孤独)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孟子这一言论( )
A.呼吁保护弱势群体 B.要求平均分配财富
C.宣扬了民贵君轻思想 D.主张重构社会秩序
答案 A
解析 材料是孟子仁政的体现,关心“必先斯四者”,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故选A项;文中没有体现要求财富平均分配,排除B项;文中强调的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没有体现民贵君轻,排除C项;文中体现的是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排除D项。
6.(据选择性必修1教材P103“学思之窗”改编)《大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主要反映了明朝( )
A.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
B.贫苦无依之人与朝廷官员矛盾尖锐
C.真正解决了贫苦无依之人的温饱问题
D.《大明律》以严刑峻法维护其统治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可知明朝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明朝对贫苦之人的救助,并未体现出贫苦之人与朝廷官员矛盾尖锐,排除B项;“真正解决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的重点是对贫苦之人进行救助,并未强调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