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9.《木兰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9.《木兰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7 12:56: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木兰诗》(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理清本文故事内容。
2. 学习诗歌的修辞手法。
3. 阅读南北朝民歌,体会南北朝民歌极尽铺张的情味,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反复诵读,理清本文故事内容。
2. 学习诗歌的修辞手法。
3. 阅读南北朝民歌,体会南北朝民歌极尽铺张的情味,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思路:
【学习任务一】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
【学习任务二】背景介绍,明析体裁
【学习任务三】初读诗歌,读出故事
【学习任务四】品读诗歌,赏析语言
(一)选段品析一:感受语言精炼之美。
(二)选段品析二:感受语言传神之妙。
(三)感受诗歌修辞之佳
明确诗歌中对偶、顶针、复沓、互文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感受诗歌铺张之意
【学习任务五】再读诗歌,读出民歌情味。
【学习任务六】拓展阅读,感受南北朝民歌中的铺张之美
【学习任务一】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脚步走进《木兰诗》,在课程开始之前,请你们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感受这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
【学习任务二】背景介绍,明析体裁
为什么要用唱的呢?
因为《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属于叙事诗,是南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那什么叫乐府呢?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所用。后来“乐府”从机构的名称转变为诗歌体裁的名称。凡是合过乐能够歌唱的诗歌,我们把它统称为“乐府”。
【学习任务三】初读诗歌,读出故事
1.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把握节奏。
这首诗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
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2.自由美读,读出一个故事。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去读读诗歌,读后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这首诗歌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相信同学们都读懂了,这首诗歌讲的就是,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3.借助课下注释译读诗歌,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每段的情节。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译读诗歌,并用四字短语概括每段的情节。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
从木兰停机叹息,到决定从军、并踏上征程,经过了十年征战,木兰却辞官还家,选择与家人团聚,在诗歌的最后,作者选用比喻的方式来赞美木兰。
【学习任务四】品读诗歌,赏析语言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口耳相传,同时被改编成戏剧、电影,制成邮票,那这首诗歌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一)选段品析一:感受语言精炼之美。
有人说《木兰诗》之所以成功,在于它的语言上,既精炼又传神。
请同学们读读这几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思考:它是如何展现木兰从军的状态呢?
一个赴字,写出了木兰毅然决然奔赴战场的情怀;飞字,则写出木兰矫健的身姿;而照,是什么在照?是寒光。那又照的是什么呢?照的是铁衣,一下子就把战争的氛围表达出来了,也写出了将士们苦寒的生活;而百战死、十年归则写出了战况之烈、时间之长。
此处惜墨如金,极其简练,连木兰怎样打仗都不着一字,百战之苦,十年之艰都一笔带过,可谓字字千金。
(二)选段品析二:感受语言传神之妙。
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下一小段,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请你们思考,它又是如何展现木兰归家时的状态的呢?
扶将,很有画面和情节的美感,也写出了老人相互扶持的场面,使诗歌充满了温情;理红妆,写出了姐姐穿上最漂亮的衣服,隆重地接待,是一种渲染,迎接木兰回来的美好氛围;
霍霍二字,则是拟声词,写出磨刀石的力度和速度,姐姐要回来了,弟弟十分喜悦;而惊忙二字,则写出战友们的惊讶之态。作者又用了开、坐、脱、著、理、贴等一连串的动词,把木兰回家的幸福快乐、激动甜美的闺中情怀,描绘得淋漓尽致。
此处极力铺张,尽力铺排,不惜工本,极尽渲染之势、将疼爱之心、喜悦之态、快乐之情、闺中情怀、惊讶之态、喜庆氛围都展现出来了。
从刚才的两个选段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时惜墨如金、极其简练,有时泼墨如水、尽力铺排,传达出了美好的意蕴。
(三)感受诗歌修辞之佳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木兰诗》在修辞上的妙处。请你们读一读这些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你们是否发现?
他们前后两个句子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对,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这样的句子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更强,同时也能使句子内容更凝练集中,概括力更强。
这种修辞叫——
对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感受吧。
下面我们来看看另外几句,看看它们又有什么特点?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读完我们会发现,
这几个句子,都是用上句结尾的字词做下句的开头,使语气衔接、更顺畅。它就叫
顶真。再来看看朱自清《春》中,有这样一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与《木兰诗》中下面这几句,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呢?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这些句子中都有重复的地方。《春》中盼望着,盼望着是反复,意在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而木兰诗中的句子是句子与句子之间更换少量的词语,以加强节奏,突出情感,这种修辞叫做——
复沓。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区分反复和复沓。下面请你们读一读,感受它们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思考几个问题。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样买东西是否有点折腾?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和壮士是否指一类人呢?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开了东边的门,为何要坐到西边的床上去呢?这里是否矛盾?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为什么不对着镜子理云鬓而要对着窗子?
我们又该如何一读这几句话呢?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里应该译为,木兰到集市各处购买马具。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指的是将士们经过无数次的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得胜而归。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则写木兰打开各个房间的门,回到房间,坐在自己的床上。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指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在面部贴上装饰物。
为什么译文和原文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因为这几个句子都用了
互文的修辞。何谓互文?
就是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互相补充,结合起来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全诗大半都是类似的复沓,铺排似的语句,使诗歌在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四)感受诗歌铺张之意
在这些句子当中,又有一句最为特别,那就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有人说这个句子太过啰嗦了,其实啊,这里并不是啰嗦,这是一种平行铺张。
这种铺张能够唤起阅读经验中,关于民间文学特有的动人情调,这正是南北朝民歌的独特魅力。
【学习任务五】再读诗歌,读出民歌情味
请同学们再去读一读《木兰诗》,感受这些句子的无穷魅力。
【学习任务六】拓展阅读,感受南北朝民歌中的铺张之美
这种句子在南北朝民歌当中屡见不鲜,我们一起来读读民歌《江南》吧。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它的意思是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嬉戏在莲叶北面。
这首民歌叙述的故事很简单,而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几句讲的就是采莲的过程,本可一句话就讲完了,他却反复出现了四个句子,这里也是平行铺张。这样一来,句子就更动人了,民歌意味也出来了。
请你们再读一读、感受感受。
在《木兰诗》中,作者用了很多铺张式的语言,使句子充满民歌意味。正是因为这样的句子,才塑造出一位可爱的、平民化的女性形象。
《陌上桑》当中也有这样铺张式的语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它的情感。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它的意思是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钩笼。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
这首民歌叙述的故事内容也很简单,而这几句讲的就是秦家美丽的女儿,在城南采桑的过程,作者巧妙地用铺张的语言,展现了女儿采桑时的美丽,表达出了赞美之情。
在这种铺张的叙述中,不用比喻,也没有直接的抒情,却自然有着一种天真朴素的情趣,隐含着一种稚拙的赞赏。将作者的情愫用最朴素的语言自然地倾诉了出来。
课后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木兰,了解了民歌,请根据民歌特点以及课本内容,编演木兰话本剧。下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