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 :
1.熟读课文,在疏通文意后简要讲述故事,并背诵全文。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掌握文言文中词语的特殊用法。
3.品味关键词句,感悟桃源之美,理解桃源的真与幻。
4.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理解“世外桃源”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1.熟读课文,在疏通文意后简要讲述故事,并背诵全文。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掌握文言文中词语的特殊用法。
3.品味关键词句,感悟桃源之美,理解桃源的真与幻。
4.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简介,理解“世外桃源”的寓意。
教学思路:
任务一:图文结合,讲述桃源故事
任务二:赏读文句,感桃源绝美
任务三:驻足停留,悟桃源真幻
任务四:深思熟虑,明桃源寓意
同学们好,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中,我们认识了东晋诗人陶渊明。 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读到了他返归自然、淡泊闲适的意趣。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他笔下的一片桃花源。看看你又能从中读出些什么呢?相信同学们已经完成了课前学习任务。
现在来检验一下自己的预习效果吧。
任务一:图文结合,述桃源故事
请拿出学习任务单,找到课上学习任务板块,一起来看学习任务一。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讲述文中故事,讲述过程中,你可以参考学习任务单上的图片,请独立完成。我们来听听同学的讲述。
生: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渔人在划船捕鱼的途中,发现了一片美丽的桃林。渔人好奇地穿林而过,看见了一座山。他穿过山洞,进入了一片桃花源。这里环境优美,人们安居乐业。
桃源人热情地招待了渔人。渔人在这里停留数日后离开。归途中,他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城,又将此事报告了太守。太守派人随他前去寻找桃源,却迷了路。南阳刘子骥也计划前往,同样未能找到,后来桃花源就再也无人问津了。
师:同学们讲述一个文言故事,其实也在考验我们的翻译能力。老师想问问大家,你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吗?
请和你的同桌分享你的发现,我们来听同学的分享。
生:我发现有些文言文词,虽然在现代文中也有,但它在文言文中,和在现代文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比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中的妻子,最开始我简单地按照现代文中妻子的意思来理解。但是我很快就对自己提出了质疑,这些人避乱出逃时,为什么只带妻子呢?其他家里人都不管了吗?后来参看了课下注释,我才明白,在文言文中,妻子其实是两个词。
妻子和儿女,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并不一样。
师:老师要为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点赞。古汉语中的有些词发展到今天,词义和用法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把这一类现象叫做古今异义。
生:我发现有些文言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词义和用法也不一样。比如寻,
在“寻向所志”中,它的意思是寻找,作动词;在“寻病终”这个句子里,它的意思是随即、不久,是一个副词。
师:正如同学所说,一个文言词在不同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词义和用法,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文言文里非常普遍。
生:我的发现正好相反。有好几个词本身不同,也出现在不同的句子中,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比如“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悉,意思是全、都。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并,也是都的意思。同样的,还有“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的咸,以及“皆叹惋”“皆出酒食”的皆。
师:同学们你是否也注意到了这类多词一义的现象呢?同学们总结得真好。
除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多词一义,你是不是还有更多发现呢?
没错,文言文中的特殊现象还有许多,老师期待你能够多思考、多总结,积累更多文言小知识。
任务二:赏读文句,感桃源绝美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跟随渔人的脚步,当他钻过山洞,豁然开朗,桃花源便展现在他的眼前。渔人不禁感叹这地方可真美啊,同学们是不是也有同感呢?你们觉得桃花源美在何处?请大家完成学习任务二。
赏读文句,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恰当的方式记录呈现桃源之美。请你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吧。我们来听听小组代表的发言。
生:这是我们小组设计的思维导图,我们认为桃花源有三美。首先是风光如画,环境美。这里土地平坦,房屋整齐,良田美食,桑竹俱备,鸡鸣狗叫之声可闻。
其次,桃源人怡然安乐的生活状态很美,而且他们对待渔人这个不速之客,也非常热情,展现出淳朴的人情美。
生:我们小组决定用一朵桃花,来表现桃源之美的方方面面。首先这里环境优美。其次,从良田美池等,看出桃源人生活富足。接着,从怡然自乐,体现出桃源人精神愉悦。从他们对待渔人的态度,又看出这里民风淳朴。这些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此外,这些美好能够实现,我们觉得应该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桃源远离了战乱,是和平安宁的。
师:听了这两组同学的分享,老师明白了桃花源环境优美、生活和美、人情淳美,这处绝境原来是绝美之境。绝美桃源的魅力让人无法抵挡,以至于渔人离开时,不顾桃源人的叮嘱,也要“处处志之”。可渔人明明“处处志之”。后来,“寻向所志”时,竟还是迷失了方向。闻讯前去的刘子骥也寻找未果。
任务三:驻足停留,悟桃源真幻
那我们不禁要问,这绝美桃源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
请同学们完成学习任务三。
驻足桃源,寻找证据,分类列举,完成表格,探究桃源的真与幻。请你们开始寻找证据吧。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找到的证据。
生:我为桃源之真,找到了两个证据。一是故事发生在真实的历史时期,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年号。二是武陵太守和刘子骥,我查过资料,他们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桃源故事的证人。
但同时,我也觉得桃源是虚幻的。一方面,文中并没有交代桃源的确切位置。桃林是渔人忘路之远近时的偶然发现,而且后文虽然他“处处志之”,但寻找时还是“不复得路”。
另一方面,这片桃林的来历也成谜。夹岸数百步,中间却没有一棵别的树,不大可能是自然生长而成。而且美似仙境,也不像现实中的存在。
生:我发现了文中几处很蹊跷的地方。一是桃源与城市仅一洞之隔,为何长久以来,却从来没有外人发现过桃源?二是桃源人秦朝时就来到这里,与外界再无交集,其间朝代更替,数百年过去了。各个朝代的服饰不可能完全一样,他们的衣着怎么会“悉如外人”呢?三是渔人离开时,桃源人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但他们其实也没有采取什么措施,阻止渔人说出去。我觉得这表明他们都知道,外人无法找到这里。或者说,这处桃源本来就不存在于尘世之中。
生:我也发现桃源有很多神秘之处,但陶渊明的描写让我感觉真实而亲切。桃源人不像是神仙,他们的穿着打扮、耕种劳作都和世人一样,而且他们对待渔人淳朴热情,摆酒杀鸡来招待他。这分明是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乡村生活图。
再加上,整个故事都以武陵人的视角来叙写,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事,给人感觉非常真实。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好。
桃源人耕粮田,种桑竹,开阡陌,养鸡犬;对渔人咸问讯,延至家,设酒食,诚招待:好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田园图,这是桃源之真。
无意间“忘路之远近”反而“忽逢桃林”,有意的“寻向所志”反而“不复得路”。“忘”而“忽逢”,“志”却“遂迷”,这是桃源之幻。
正如古典文学研究家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中所写,《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
桃源之真,是为纪实;桃源之幻,是为寓意。那么同学们,你们觉得,陶渊明笔下这处亦真亦幻的桃源,到底所寓何意呢?
任务四:深思熟虑,明桃源寓意
请你完成学习任务四
阅读学习任务单上的两则“助读资料”,思考桃花源的寓意所在,并在学习小组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
请开始思考吧,各小组在讨论之后推荐代表作答。让我们来听听小组代表们是怎么说的。
生:我从驻读资料中得知,陶渊明所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战乱频频。桃花源里所描绘的一切美好,在当时的社会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就好像是一个美丽的梦。我觉得亦真亦幻的桃花源,寄托的是陶渊明的一场美梦。
生2:桃花源中的景象,与当时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桃源人的生活有多美好,现实中百姓的生活就有多悲惨;而现实中百姓的生活有多悲惨,他们就会多渴望一个桃花源这样的地方。所以我觉得,桃源寄托的,不仅仅是陶渊明一个人的理想,也是当时所有百姓的共同愿望。
生3:上学期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我体会到了他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志趣。刚才看了著作资料,我才明白,陶渊明并非只追求躬耕田园的隐逸生活。出身于仕宦家庭的他,也是有着兼济天下的儒家情怀的。这处亦真亦幻的桃花源,让我想到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桃花源,寄托的是陶渊明大庇天下的理想。
师:同学们的分析真是令老师叹服。身处乱世的陶渊明,面对的是凄凉的现实。现实的凄凉让他感伤,却并没有浇灭他心中的希望。他在《桃花源诗》里这样写道:“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他想挣脱现实,驾风而起,去追寻志趣相投的知己。他精心构筑了这出桃源绝境,把他的追寻、他的希望、他的理想都放在了这里。然而这样的理想,在当时的乱世又怎么可能实现呢?所以在陶渊明笔下这处绝美桃源,才那么神秘缥缈、亦真亦幻。同学们现在明白了吗?
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与当时的黑暗现实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表达了反对战乱、反对剥削压迫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散文家梁衡在《心中的桃花源》里写道:陶渊明的背景就是一个“乱”字,世乱如倾,政乱如粥,心乱如麻。但他却于乱世、乱政、乱象之中,在人的心灵深处,开发出了一块恬静的心田。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埋下了一粒桃花源的种子。于是,后世有李太白“梦见五柳枝”想要“长歌陶令前”。有白居易“一卷陶潜诗”手不释卷。有苏东坡“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斗转星移,无论岁月如何更替,人们始终吟诵桃源诗、歌咏桃源梦,隔着历史的长河与先生共鸣。
课后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桃花源记,你又有什么话想对陶渊明说呢?
课后请你以后辈学子之名,给陶渊明写一封信,见字如唔,以慰先生。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