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学案(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7 13: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程标准 1.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2.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知识点一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基础·精细梳理】
1.机器大生产
背景 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标志 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影响 (1)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2)工厂出现了,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2.工厂制度
(1)出现: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
    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
(2)特点
(3)影响: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近代中国的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
(1)洋务企业: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2)民族工业:张謇、范旭东等一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易错辨析 (1)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以工厂代替工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
(3)工厂制度属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情境释疑 (1)从现存文献来看,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官员在信件中描述当时法国工业化进程时,已使用“工业革命”一词。(摘自教材P26)哪一国家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从哪一行业开始?
提示 英国。棉纺织业。
(2)阅读教材P26“思考点”:工厂制度对工业生产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 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疑难·精准突破】
视角1 工厂制度的建立
史料 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动力的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工具的变革必然导致生产的经营和管理上的变化。因此,纺织、冶炼、机器制造、造纸、玻璃等行业建立了一系列工厂,工厂制度开始形成。
——邹冠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模式
的转换及影响》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厂制度建立的原因。
提示 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工厂的广泛建立。
视角2 工厂制度的特点
史料 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
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根据史料,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
提示 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离;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视角3 工厂制度的影响
史料 19世纪50年代,英国已有棉纺织厂1 932家,毛纺织厂1 497家,绒、麻、丝织工厂1 070家。工厂已成为全国占重要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其工业产量已占全国生产总值的33.8%。工厂制度的确立,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加速了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工厂制度的确立,为社会阶级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直接造就了第一代工业家。
——摘编自邹冠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模式的转换及影响》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厂制度建立的影响。
提示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了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推动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促进了英国议会改革。
1.历史解释——近代工厂制度的特点
(1)机械生产替代了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2)形成规模化生产,生产、销售实行专业化分工,市场范围迅速扩大。
(3)形成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按产品或工艺分成了生产车间、工段和班组,出现了职能化组织结构。
2.历史解释——近代工厂制度的影响
(1)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推动了机器生产方式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促进了地区分工及一批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4)催生了近代企业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5)催生了一批工业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6)为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直接催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
(7)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以及工业资产阶级本身的特点,极大地影响了资本主义政治发展趋势。
知识点二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基础·精细梳理】
1.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表现: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
(2)问题: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
(3)解决: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逐渐建设新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1)工业革命刺激了运河的开凿和铁路运输的发展。
(2)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国际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3.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1)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2)大量人口从闭塞、宁静的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4.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
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后,人们必须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1)原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
6.给民众生活带来消极影响,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1)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2)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经过一系列斗争,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易错辨析 (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2)工业革命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3)工业革命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质。(√)
情境释疑 (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摘自教材P27)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提示 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巨大方便;推动了通信事业的发展,便利了世界的联系。
(2)恩格斯说:“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摘自教材P29)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工人提出了什么要求?
提示 工业技术的革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对工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疑难·精准突破】
视角1 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
史料 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乡人口统计表
时期 农村人口数 城市人口数
16世纪 337.5万 112.5万
19世纪前期 400万左右 800万左右
——摘编自荻茨《英国经济史》
史料反映了英国城乡人口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变化:农村人口增长缓慢,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影响: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视角2 工业革命引导教育变革
史料 19世纪下半叶,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技术革新要求工人受到更多的教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逐渐与英国开展经济竞争,工人运动也日益激烈。1870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进行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根据史料概括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及特点。
提示 背景: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的要求;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工人运动的发展。
特点:通过立法方式发展教育;政府干预。
视角3 工业革命推动了环保意识的提高
史料 英国政府对排污行为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例如,《工作场所健康和安全法》等法律规定,污染工业必须采取手段,避免将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另外,伦敦市中心还设立了污染检测点,警察可拦截有过多排污迹象的汽车对其进行测试,并有权对未通过测试的车主实施罚款。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还推出举措清洁泰晤士河,慢慢地,困扰伦敦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污染恶名得以解除,泰晤士河里又重新出现鱼的身影,人们已经习惯到泰晤士河钓鱼。
——摘编自《伦敦治理“雾都”的启示》
根据史料,概括英国政府解决雾霾污染的主要手段,并谈谈上述史料对我们的启示。
提示 手段:加强立法和执法;加强对环境的监测;政府加强绿化和治污;鼓励民众参与环保。
启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政府要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识;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并采取可行性措施;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唯物史观——辩证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城乡关系: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③思想: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
④世界市场: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消极影响
①阶级矛盾: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遭到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
②东西方关系:加快了亚非拉等落后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使他们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以煤为燃料的蒸汽机车和蒸汽轮船的出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堂检测
题组?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2022·浙江绍兴高二期末)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格兰和爱尔兰,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如图),每周只需付大概6便士。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会按约定好的时间,在早上拿着长竹竿、软锤等工具敲打客户的窗户。这反映出(  )
A.工厂制有严格的规章纪律
B.钟表发明增强了时间观念
C.人们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D.工作时间过长使矛盾激化
答案 A
解析 工业革命期间英格兰和爱尔兰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说明当时人们的时间观念较强,而人们严格的上班时间又体现了工厂制有严格的规章纪律,不允许人们上班迟到,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让“敲窗人”来叫醒自己,体现不出钟表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人们较强的时间观念而非文化素质,排除C项;从材料中不能看出工作时间过长,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黑龙江密山高二期末)1844年曼彻斯特某纺织厂的规章制度规定: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对于材料中生产组织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组织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
B.增强了工人的时间意识和纪律意识
C.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D.该组织的出现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答案 B
解析 材料是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工厂制度的描述,其中“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的做法,有利于增强工人的时间意识和纪律意识,B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与提高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无关,排除C项;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题组?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3.(2022·江苏扬州高二期末)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第一个烟筒的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至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变化反映了(  )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C.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答案 D
解析 据题意可知,随着现代化工厂的建立,曼彻斯特的人口急速增加,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而非殖民扩张的影响,排除A项;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是在20世纪初,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英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2·江西宜春高二期末)1838年查尔斯·狄更斯出版了早期的经典小说《雾都孤儿》,以一个济贫院孤儿的成长为题材,生动地描述了进入济贫院的穷人被要求承担着繁重的劳动的情形,因此济贫院的救援声名狼藉,许多穷人宁死也不寻求公共援助。这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  )
A.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B.忽视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C.社会生产力发展在倒退
D.垄断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
答案 A
解析 《雾都孤儿》描述的内容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发生的社会现象,即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分化严重,但是社会保障制度落后,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A正确;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已经建立了民主政治,而且在不断完善,排除B;1838年的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进步,排除C;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排除D。
知识结构 答题要语
1.工业革命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 2.工厂制度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