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程标准 1.了解近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知识点一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基础·精细梳理】
1.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1)背景:15世纪之前,世界贸易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2)形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
(3)表现
①贸易扩大: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美洲和欧洲之间产品相互交流。
②股份公司: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4)影响: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后
(1)原因: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表现
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②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
(3)影响:世界贸易额增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
3.世界贸易曲折发展:冷战结束前
(1)阻碍因素
①世界大战: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②美苏冷战:二战后,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2)推动因素: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4.世界贸易加速发展:冷战结束后
(1)原因
①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
②冷战的结束。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2)表现
①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长。
②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易错辨析
1.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扩张,开启了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进程。(√)
3.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
情境释疑
1.阅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摘自教材P55):这说明了当时的商业发展有何趋向?
提示 世界贸易的扩大;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即股份公司。
2.结合“荷兰殖民扩张示意图(15世纪末—17世纪)”(摘自教材P56):17世纪的荷兰为什么被称作“海上马车夫”?
提示 荷兰众多商船来往于世界各地,掌握着海上商业霸权。
【疑难·精准突破】
视角1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史料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基督教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播撒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英]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史学》
思考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提示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视角2 二战前后世界贸易的发展
史料 从19世纪8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60年间,是自由贸易衰亡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的美国竭力鼓吹贸易自由化,主张降低关税,取消数量限制,实行无差别待遇的互惠原则,在它的影响下,建立起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为中心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从世界范围来看,关税壁垒大为削弱,贸易数量限制有所放宽,贸易自由化取得进展。
——摘编自《自由贸易政策》
思考 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前后自由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提示 变化:由自由贸易衰亡到贸易自由化取得进展。
原因:二战前:垄断组织;1929—1933年经济危机;西方政府的关税壁垒。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的建立;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历史解释——全球贸易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各大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
(2)19—20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贸易更加发达,全球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
(3)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及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严重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虽然美苏两极格局影响了全球贸易的发展,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开始把世界经济发展推向制度化阶段,大大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解体、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信息技术兴起等,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贸易向纵深发展。
2.历史解释——西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贸易的特征
(1)海外贸易带有明显的掠夺性质。西、葡、荷、英等国的海外贸易是其殖民政策的重要方面,并且这些国家的海外贸易是借助国家权力进行的,常常以武力征服为先导。
(2)海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由于全球航路的开辟,各大洲连接在一起,海外市场不断扩大,使贸易的规模与范围迅速扩张。
(3)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商品结构中除奢侈品外,工业原料和食品的比重开始增加,但奴隶贸易仍然是当时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
(4)海外贸易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在暴力掠夺、征服殖民地和贩卖黑奴的过程中,西方殖民者将获得的大量金银转化为发展资本主义的货币资本。
(5)海外贸易的融资机构逐渐出现。例如银行机构逐步建立起来。
知识点二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基础·精细梳理】
1.商品流动
(1)原因:国际贸易的发展。
(2)表现
①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②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2.文化交流国际化
(1)茶与茶文化
历史 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
特色 中国茶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传播 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表现 ①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 2019年3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②英国茶会上用中国的茶和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 ③荷兰许多富裕家庭设有专门的“茶室” ④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
(2)服饰
①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
②中国服装的面料、款式、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
③明治维新后,西服在日本流行。
④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兼采中日等国的服装样式。
⑤民国早期,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代表着服装平等化观念的出现
(3)钟表
①传入: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
②传播: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
(4)其他
①原因: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②表现: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
易错辨析
1.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
2.钟表的出现使得工业时代要求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精确守时成为可能。(√)
3.英国的“下午茶”文化是在接受中国茶文化基础上而形成的。(√)
情境释疑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的嫁妆中有中国茶具和茶叶。品茶从此成为英国宫廷时尚。”(摘自教材P58)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提示 中国茶传播到欧洲,欧洲国家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
【疑难·精准突破】
视角1 茶文化传播的特点和意义
史料 在古丝绸之路上,茶是极其重要的商贸物资之一。因此,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茶之路”。甚至有学者认为茶叶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位于亚洲东部的日本和朝鲜实际上与中国文化同源,就茶文化而言,日本和朝鲜早在唐代就开始向中国学习,至宋时日本和朝鲜国内已
开始有饮茶之习。此外,南亚、东南亚诸国由于商贸往来和华侨的不断迁入,也有一定的饮茶需求。宋代的饮茶文化影响了日本、韩国等茶道的形成。20世纪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从中国引进茶种,聘请中国茶工指导生产与种植,其本族语中的“茶”字也源于对汉语茶字的音译。
——摘编自张莉《宋代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及其意义》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和意义。
提示 特点:丝绸之路是中国茶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茶文化的传播与东亚文化圈相联系;茶文化的传播和宗教文化相交融。
意义: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
视角2 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
史料 1912年民国新服制草案:“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大别为三:(一)西式礼服,(二)公服,(三)常服。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
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第十二条,关于大礼服及常礼服之用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服制。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的遗毒之外,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和工作为制定的标准。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提示 特点:仿西式服装;要用国产衣料;以职业和工作为制定标准;打破封建等级制度。
原因: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服饰改革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驱使。
1.历史解释——国际贸易背景下文化交流的特点
(1)国际化:国际贸易的发展,伴随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2)民族化:文化交流是民族性特色文化的互通,把体现自身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的商品进行交流,具有明显的区域化、民族化特点,如中国的茶文化,西方的咖啡文化、音乐、舞蹈等。
(3)渐进性: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伴随国际化的贸易发展,国际贸易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体现在文化的交流中,如中国服饰对西方的影响过程。
(4)包容性:国家性的文化交流的状况与各国的政策、文化态度关系密切,从古代中国唐朝的西域乐舞到近现代西方女装设计采用东方样式,不同文化的包容或者说交融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和结果。
(5)创新性、本土化:不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发生了本土化的倾向,如汉朝佛教传入后,中国禅宗形成,日本茶道的形成,英国的下午茶,中国人制作的钟表等。
(6)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配合:一般来说,外部商品和文化的传入之初是在上层社会流行,后来逐渐大众化、平民化,体现文化交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互动配合。如中国古代丝绸传入罗马贵比黄金;清代高官把进口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有的时候甚至需要政府法令的推动,比如中华民国早期服饰的变化等。
2.历史解释——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1)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文化交流包括人员的往来,物产的移植,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传播。
(2)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3)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4)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文化的软实力作用愈加突出,在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突出。
(5)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6)有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随堂检测
题组?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2023·江西宜春高二期中)鸦片战争后,在茶叶扩大出口的刺激下,内地茶叶的经营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一批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这反映了( )
A.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
B.农业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近代民族工业已经出现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茶叶出口扩大和内地出现一批较大规模的经营茶叶的手工工场,反映出我国农业日益卷入世界市场,B项正确;早在鸦片战争前,我国就已出现了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排除C项;近代民族工业已经出现与“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3·广东惠州高二期中)如表为1985—2000年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经营情况。这说明了( )
年份 海外分支机构总产值占 GDP 的比例 海外分支机构销售 额占GDP的比例 海外分支机构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额的比例
1985 4.77% 20.02% 30.30%
1990 6.27% 23.56% 26.41%
1995 5.99% 27.63% 14.86%
2000 9.63% 47.70% 44.67%
A.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巨大
B.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的持续发展
C.国际关系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D.跨国公司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海外分支机构总产值占 GDP 的比例、销售额占 GDP 的比例、出口总额占全球出口额的比例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巨大,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世界贸易发展情况,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国际关系发展情况,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巨大,未体现跨国公司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题组?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3.(2023·北京密云区高二期中)《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油画)是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观察作品,你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A.当时饮茶之风停留在法国上流社会
B.饮茶对法国百姓生活有了很大影响
C.茶是中国人的发现,饮茶历史悠久
D.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促进了文化交流
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盛行现实主义美术,从图中人们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喝茶可以看出,该画作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它表明饮茶对法国百姓生活有了很大影响,B项正确;图片画的是普通民众,而不是上流社会的人们,排除A项;C、D项表述无法从图中得出,排除。故选B项。
4.(2022·福建厦门高二期中)下图说明了( )
A.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 B.亚欧内陆民族分布变化
C.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 D.全球性贸易网逐渐形成
答案 A
解析 通过观察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胡商牵骆驼俑、英军投降和跨国公司雇员在全球的流动等,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近代民族独立战争和全球化投资等多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方式,A项正确;亚欧内陆民族分布变化与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性,排除C项;全球性贸易网逐渐形成仅与最后一幅图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知识结构 答题要语
1.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 2.西欧列强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 4.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