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明治维新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观念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2.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要解决国内的重大问题,其相同的历史任务是( )
A.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道
C.避免国家分裂 D.反抗殖民压迫
3.1863年10月,美国联邦军共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37482人,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斗力量。这是因为联邦政府发布了( )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某位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认识:“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C.加速了俄国向亚洲扩张
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5.“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一障碍是( )
A.英国殖民统治 B.黑人奴隶制度
C.封建统治 D.外敌入侵
6.19世纪上半叶,俄国资本主义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南方奴隶制 B.农奴制度的阻碍
C.人口资源不足所致 D.广大农奴购买力不强
7.有人说:“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个妇人就是斯托夫人,这本小册子就是《黑奴吁天录》(又译为《汤姆叔叔的小屋》),这场战争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越南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朝鲜战争
8.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矛盾无法调和,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A.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B.工业品进出口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9.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上述内容应该出自下列哪次事件?( )
A、彼得大帝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南北战争 D、俄国1861年改革
10.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到明天,英雄特耐尔一定会实现。这首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产生于( )
A.法国大革命时期 B.宪章运动后
C.巴黎公社失败后 D.十月革命胜利后
1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对世界历史 有着重大影响的社会实践,它们所依据的理论来源于(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2.19世纪中期,在得克萨斯州,两个陌生人只有以手枪相对,他们的见面礼是一个老问题——“拥护奴隶制还是反对奴隶制”,跟在答话后面的往往是开枪。这说明( )
A.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是奴隶制的存废
B.美国社会不稳定
C.奴隶制变成美国向往的制度
D.种族问题严重
13.马克思在评价一位美国著名的总统时说: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能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以至于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这位英雄的主要功绩是( )
A. 帮助南部黑人奴隶逃亡北方
B. 领导美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C.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D.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
14.《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在于( )
A.提出人文主义思想
B.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C.揭穿教会神创论
D.阐述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15.《国际歌》是传遍欧洲响彻世界的被压迫人民的战歌,要想了解其创作背景应该关注的历史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法国巴黎公社
16.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和华盛顿齐名”。这是主要因为林肯
A.领导北美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彻底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D.制定了1787年宪法
17.以下措施中最能说明巴黎公社是代表工人阶级利益政权的是
A.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
C.取消面包工人夜班,实行义务教育
D.限定公社公职人员的最高工资
18.“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是右图著作中的一段文字。该著作是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第II卷(非选择题)
19.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中国的邻邦俄国、日本通过改革,迅速崛起。与此同时,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请联系相关史实,回答问题。
(1)列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个。
(2)当时的俄国、日本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这两次改革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3)迅速强大的日本在后来的哪一次战争中打败了清政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20.社会思潮,是指经过思想家倡导而在大众中待持续流行,与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相关的较系统、较集中的思想意识。社会思潮一旦形成,就可产生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4世纪前后,意大利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对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广为流行的思潮是什么?请写出文艺复兴先驱的代表作品.
(2)18世纪,正当法国的旧制度衰败的时候,法国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家。试写出一位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这一时期社会思潮的核心又是什么?
(3)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成为时代风云中的两颗巨星。他们共同创立了什么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4)上述3个时期的社会思潮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
21.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一些措施,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一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这次改革日本避免了什么危机?
(3)材料三奥巴马为什么说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4)材料一、材料二所述措施表明了俄国和日本解决危机的共同方式是什么?
(5)综上所述,这些措施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他后来又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请回答:
(1)这位沙皇是谁?他针对哪次改革而言的?
(2)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这次改革对俄国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3)日本也在稍后发生了同样性质的改革,你知道日本这次改革的名称吗?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二:南方的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的新州允许使用黑人奴隶,而在北方的工厂主希望在西部的新州实行资本主义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冲突不断升级和加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无法解决的程度。┅┅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它采取的措施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信息?这个信息是什么?
(3)材料中的两个国家分别采用什么途径解决本国矛盾?它们这么做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B.
6.B.
7.C.
8.A.
9.D
10.C.
11.D
12.A
13.C
14.B
15.D
16.B
17.B
18.D
19.(1)军事企业:如: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等等。民用企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等等。(写出一个即可)
(2)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使该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0.(1)思潮:人文主义;《神曲》
(2)伏尔泰;理性主义
(3)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
(4)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1.(1)亚历山大二世; 废除农奴制;
(2)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避免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危机
(3)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或废除了蓄奴各州的黑奴制度);
(4)改革
(5)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启示: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维护国家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民族团结等
22.(1)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度的废除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俄国很快强大起来,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3)明治维新。
23.(1)美国的入侵。明治维新。
(2)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奴隶制存废问题成为南北经济发展不可调和的矛盾。
(3)改革和战争;加快(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巩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