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蚕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2份打包,表格式)-2024--2025学年部编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蚕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2份打包,表格式)-2024--2025学年部编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17 16:28:17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小学科学 四年级 春季学期
课题 蚕的生长变化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用书科学四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蚕蛾是蚕的成虫,是由蚕蛹发育来的。 2.知道蚕蛾是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两对 翅膀和三对足 3.知道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科学探究】 能基于观察记录的信息描述蚕蛾的身体形态和主要生命活动现象 【科学态度】 通过对蚕蛾生命活动的观察,培养长期坚持科学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我国有着悠久的养蚕历史 2.通过抽丝活动,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断改进着技术和产品 二、教学重点: 能通准确地观察和记录,描述蚕蛾的身体形态和生命行为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分析蚕蛾与蝴蝶的异同,体会昆虫的特征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 复习 导入 1.复习回顾:还记得蚕在从孵化到结茧都经过了哪些形态变化吗 2.引导思考:破茧而出后的形态又叫什么呢
二 、 聚焦 问题 探究问题一:蚕蛾的形态特征 1.出示问题:蚕结茧后,大概经过多长时间,蚕蛾会破茧而出呢 追问:你看到破茧的过程了吗 你能描述一下蚕蛾破茧而出的现象吗 (视频1《蚕蛾破茧羽化》) 模拟学生回答:刚开始蚕茧的一端慢慢破裂,蚕蛾先将头探出蚕茧, 然后慢慢从蚕茧中爬出来,刚破茧的蚕蛾比较湿润,翅膀没有完全展开, 随着风干,蚕蛾变会爬来爬去了。
2.引导提问:蚕蛾的身体分几部分 你都观察到了哪些外形特征 模拟学生回答:蚕蛾全身覆盖白色的绒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 分。头上有羽毛状的触角还有一对复眼;胸部上长有三对足、两对翅膀, 而且翅膀比较小,好像不能飞。 小结反馈:除此之外,蚕蛾小球状的头上并没有口器,因为它的口器已经 退化,所以不能进食;较小的翅膀也不能使它飞行。 3.过渡提问:蚕蛾短暂的生命还有两项重要的使命:交配和产卵,你知道 如何辨别雄性蚕蛾和雌性蚕蛾吗 模拟学生回答:我观察到蚕房中有些蚕蛾比较大,爬的比较慢,不怎 么活跃;还有一些体型比较小,爬得很快,而且总在振翅的爬来爬去。 教师讲授:除此之外,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 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飞快 。 探究问题二:蚕蛾的生命活动 1.引导提问:雄蚕蛾与雌蚕蛾是如何寻找配偶和交配的 模拟学生回答:我观察到雄蚕蛾会通过快振翅,吸引雌性的注意,然 后雄、雌蚕蛾会将尾部相接,大概10~15个小时后,雌性蚕蛾就会开始产 卵。 2.追问思考:雌性蚕蛾一次大约产多少颗卵呢 刚产出的卵是什么样子 的 产卵后蚕蛾会怎么样呢 (视频2《蚕蛾交配与产卵》) 小结反馈:雌性蚕蛾产卵需要3~6个小时,在产卵过程中是不休息的,大 约可产3000~6000枚蚕卵。刚产下的蚕卵是米白色,球型的。蚕蛾在完成 产卵后,它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而伴随着蚕卵的孵化,生命的轮回将一 代代更替下去。
三 、 巩固 提高 探究问题三:比较蚕蛾与蝴蝶的异同 1.引导提问:蚕蛾与蝴蝶有什么共同特征 模拟学生回答:蚕蛾和蝴蝶都属于昆虫:因为它们的身体都有头、胸、 腹三部分,而且都有3对足,有翅膀,有触角。 2.追问思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不同呢 如何区分 (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 模拟学生回答:蚕蛾翅膀小,不能飞,蝴蝶可以飞;蚕蛾的触角是羽毛 状的,而蝴蝶的触角是棒状的。 小结反馈: 蚕蛾 口器退化 不进食 翅膀小、不能飞 昆虫 身体覆盖绒毛 触角呈羽毛状 蝴蝶 有细长的口器 吸食花蜜 翅膀大、可以飞行 触角呈棒槌状
四 、 总结 延展 总结回顾:通过观察与学习,我们了解到了蚕蛾是蚕生命过程中的最后一 种形态,在其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完成了传宗接代的繁衍任务,而随着蚕 卵的孵化新的一轮生命凯歌即将上演。 “春蚕到死丝方尽”蚕丝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原材料,如何充 分利用这份宝贵的生命馈赠,人类也想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方法。 (视频3《缫丝的过程》) 课后思考:蚕从孵化到最终的死亡都经历了哪些形态变化 还有没有其他 生物也有这种类似的发展过程呢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小学科学 四年级 春季学期
课题 蚕的生长变化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用书科学四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蚕的身体特点,会用工具测量蚕的身体特征。 2.了解蚕蜕皮、吐丝、结茧的过程,知道蚕的身体是不断变化的。 3.了解蚕蛹的特点,对比蚕与蚕茧的区别 【科学探究】 能通过持续的观察和记录描述蚕在蜕皮、吐丝、结茧过程中的变化。 【科学态度】 通过对蚕生长变化的观察,培养长期坚持科学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 能通过持续的观察和记录描述蚕在蜕皮、吐丝、结茧过程中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能通过持续的观察和记录描述蚕在蜕皮、吐丝、结茧过程中的变化。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 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 、 聚焦 问题 1.在养蚕过程中,小蚕发生了哪些生长变化 2.是用什么方法来观察蚕的生长变化的 3.是如何记录这些生长变化的
二 、 科学 探究 探究问题一:认识蚕的身体特征 1.出示问题:蚕长什么样 模拟学生回答:我看到它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身体一共分为头、胸、 腹三部分。蚕一共有8对足,其中有3对胸足,4对腹足,还有1对尾足。 2.引导提问:蚕有几对足呢 仔细观察观察 模拟学生回答:蚕一共有8对足 小结反馈:蚕的身体一共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蚕一共有8对足, 其中有3对胸足,4对腹足,还有1对尾足。 3.过渡语:我们了解了蚕的身体特征,接下来我们一起从蚕宝宝刚出生时 候开始研究蚕在身体上的变化。
探究问题二:交流蚕生长过程中身体变化的特点 1.引导提问:蚕在生长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模拟学生回答:我观察到蚕宝宝刚出生时候的样子,那时候它是黑褐 色的,小小的,像小蚂蚁一样,刚出生的时候小蚕身体表面还长有毛呢。 2.追问思考:蚁蚕长大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模拟学生回答:它的颜色变化了,变成了白色,我用直尺测量了蚕的身 体的长度,我发现了蚕越来越大了,我还用软尺记录了蚕的粗细,蚕越来 越胖了。 小结反馈:蚕在生长过程中,颜色变了,长短变了,粗细也变了。 过渡提问:这么明显的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模拟学生回答:我在养蚕的过程中发现,蚕会经历几次蜕皮,在蜕皮 的过程中,身体的颜色就慢慢变成了青白色,也越来越大了。 探究问题三:观察交流蚕的蜕皮情况 1.引导提问:在蜕皮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现象 模拟学生回答:我在养蚕的过程中发现,蚕不是就蜕一次皮,会连续蜕 4次呢!我还发现,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播放蚕蜕皮的过程) 2.追问思考:蚕蜕皮前后有什么变化 模拟学生回答:我发现蚕蜕皮前是偏黄的颜色,蜕皮后,身体变为白色,身体会越来越长,蚕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然后经过胸部、腹部、最后皮从尾部脱落。 3.教师总结: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蚕蜕皮 是因为蚕的外皮不会随着蚕体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当它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蚕就会退下旧皮,长出新皮。 4.引导提问:蚕蜕的皮是什么样的 模拟学生回答:特别小,是那种棕黄色的,还是一团一团的 5.小结反馈:蚕蜕了皮,蚕龄就会增长一岁,蚁蚕蜕了皮后就变成了一 龄蚕,蚕一共要经历4次蜕皮,当蚕完成了四次蜕皮后,就变成了五龄的熟蚕。 探究问题四:交流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1.引导提问:在蚕吐丝结茧的阶段,你们观察到蚕有哪些变化 模拟学生回答:蚕的皮肤都缩在一起了,头胸部也会昂起,左右上下摆动。 2.追问:那你是怎么做的 给蚕搭架子了吗 模拟学生回答:我用硬纸板做成格子房,我用草绳编织成架子。 3.播放视频:观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4.引导提问:你们观察过蚕茧是什么样子的吗 进行记录了吗 模拟学生回答:蚕茧是白色椭圆形的,蚕茧的长大约3-4厘米,直径 大约是2厘米左右。 5.追问:蚕茧里面是什么样的 (播放剪开蚕茧方法的视频) 模拟学生回答:小蚕在里边,变成了蚕蛹。 过渡语:那变成蚕蛹后,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探究问题五:观察蚕蛹 1.引导提问:剪开蚕茧后,你观察到了什么 模拟学生回答:我看到两部分,我知道褐色的是蚕蛹,还有蚕蜕的皮。 2.追问思考:蚕蛹是什么样的啊 与小蚕有什么不同 模拟学生回答:蚕蛹是是纺锤型的,深褐色,它也有头胸腹三部分组 成,蚕是圆筒形的,颜色是青白色。 小结反馈: 形状:纺锤型 圆筒形 颜色:深褐色 青白色 组成部分: 头 、 胸 、 腹 头 、 胸 、 腹
三 、 总结 延展 总结回顾:蚕宝宝会经历大小、粗细和颜色的变化,当它长大后会经历4次蜕皮,每蜕一次皮,它就又长大了一岁,直到变成五龄蚕后,蚕就不再 吃桑叶了,它开始寻找吐丝结茧的地方,当我们蚕茧剪开时就可以发现,蚕已经变成了蚕蛹。那你们推测一下蚕蛹还会变化吗 以后我们继续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