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高密二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检测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高密市高密二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检测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1-11 19:4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检测
时间 2015-1-9
班级 姓名 学号 面批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漫江màn 摇曳yè 涨满zhàng 引吭试啼háng
B.符箓lù 摭拾zhí 济贫jì 汗流浃背jiā
C. 赐予yù 搭讪shàn 蒙蔽měng 曝背谈天pù
D. 田塍chéng 侘傺chà chì 物什shèn 什刹海shí chà
2.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琐碎 逻缉 锦缎 入不付出 四支百骸
B.愧杀 逃遁 眉艄 铩羽而归 憾动人心
C.抛锚 震撼 蓬松 慨莫能外 焦躁不安
D.愀然 安详 坐落 容销金镜 山川相缪
3.在句中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其中最为恰当、形象的一组是( )
①如今的湛卢书院已被历史沧桑的烟云和岁月的苔斑所 ,成了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
②“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微博:周杰伦在第一时间向雅安灾区捐款100万元,并祝愿灾区人民顺利 难关!
③了解汉字的起源和 过程,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
A.淹没 度过 演化 B.湮没 度过 演变
C.淹没 渡过 演化 D.湮没 渡过 演变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一些重点中学在资源的过度倾斜下创造的某些经验只具有展示的性质而不具有普及的价值,让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学校望眼欲穿。
B.一份名为“你所期待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少观众希望春晚节目短小精悍、新鲜活泼。
C.“壹周立波秀”在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之后,于国庆期间再推第三季。周立波以其幽默睿智的语言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周国平的新作《宝贝,宝贝》讲述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读着读着,我就被这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打动,时不时拍案而起,连连叫好。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去年年底,一位名叫奇尔莱德的英国男子在其任职公司组织的圣诞聚会上狂跳“骑马舞”时,因急性心力衰竭突然猝死,真可谓乐极生悲。
B.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无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C.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力量。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D.是故圣益圣,愚亦愚
7.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凌万顷之茫然 D.客有吹洞箫者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到则披草而卧 侣鱼虾而友麋鹿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
C.不拘于时,学于余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其皆出于此乎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每题3分,共12分)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元休,有名开元间,献书天子,擢偃师丞,世以儒闻。宁刚正,气节自任。以明经调盐山尉。安禄山反,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史思明略境,郡守召宁摄东光令御之。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郡守恐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罢所摄。始,宁过平原,见颜真卿,尝商贼必反。及是,闻真卿拒禄山,即遗真卿,真卿喜,署宁河北采访支使。宁以息属其母弟曰:“苟不乏嗣,足矣!”即驰谒真卿曰:“先人有嗣矣,我可从公死。”既而贼攻平原,宁劝固守,真卿不从,夜亡过河,见肃宗行在。帝问状,真卿对:“不用穆宁言,故至此。”帝异之,驰驿召宁,将以谏议大夫任之。会真卿以直忤旨,宁亦罢。
上元初,为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住埇桥。李光弼屯徐州,饷不至,檄取资粮,宁不与。光弼怒,召宁欲杀之。或劝宁去,宁曰:“避之失守,乱自我始,何所逃罪乎?”即往见光弼。光弼曰:“吾师众数万,为天子讨贼,食乏则人散,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答曰:“命宁主粮者,敕也,公可以檄取乎?今公求粮,而宁专馈;宁有求兵,而公亦专与乎?”光弼执其手谢曰:“吾固知不可,聊与君议耳。”时重其能守官。累迁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当是时,河漕不通,自汉、沔径商山以入京师。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法,设戍逻以征商贾,又纵兵剽行人,道路几绝。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大历初,起为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治有状。后刺史疾之,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贬泉州司户参军事。子质诉其枉,三年始得通。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召入拜太子右谕德。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者恶之,虽直其诬,犹置散位。宁默不乐,唶曰:“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进乎!”遂移疾,满百日注屡矣,亲友强之,辄复一朝。德宗在奉天,奔诣行在,擢秘书少监,改太子右庶子。帝还京师,乃曰:“可以行吾志矣!”即罢归东都。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作》)
[注]满百日,古代指官吏休假一百天。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檄州县并力捍贼 捍:抗击
B.史思明略境 略:侵犯
C.宁以息属其母弟曰 属:托付
D.后刺史疾之 疾:疾病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将以谏议大夫任之 醉则更相枕以卧
B.食乏则人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为天子讨贼 公为我呼入
D.帝还京师,乃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直接表现穆宁以气节自任的一组是( )
①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 ②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
③檄取资粮,宁不与 ④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⑤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 ⑥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
A.①②④ B.①③⑤ C. ②③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叛贼攻打平原时,穆宁曾经向颜真卿提出过坚守平原的建议,颜真卿没有听从。肃宗知道原委后认为穆宁不一般。
B.李光弼对穆宁不给资粮的行为很生气,穆宁认为自己奉公办事,不能擅自发资粮。最后,李光弼就此事向穆宁道歉,时人也推重穆宁能格守职责。
C.大历初年,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但因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被贬为泉州司户参军事。
D.穆宁刚正、有气节去并不得志,被人诬陷,冤情得到申雪后也未得到重用,被安置在闲散官位上。穆宁因此闷闷不乐,以有病为借口,长时间不参加朝会。
第Ⅱ卷(共114分)
三.(24分)
1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⑴郡守恐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罢所摄。(3分)
⑵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3分)
⑶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①—②题。(8分)
溪 桥 晚 兴
郑 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 ②芊芊:草木茂盛。
①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答:


②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15、填空(每空0.5分,共6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寄蜉蝣于天地, 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 _。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 , 。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 , 。”
四.(12分)
1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
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点不超过6个字)
要素一:________________要素二:_________________要素三:_________________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
(1)_____
(2)_
18.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
②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
③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
④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
⑤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
⑥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
⑦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排序: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炒米胡同里看夕阳 (迟子建)
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打完时,突然想哭了,因为掷笔抬头的那一瞬,方觉得满室蓬荜生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
我把手指轻轻地插进发缝,慢慢地用指甲拾取着藏在发间的黄昏,我放佛听到了鸟儿在夜半林梢的一声悄吟,放佛看到了秋虫在残红里德一阵惊心的情思,也就在此时,我忽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银丝,很耀眼,很刺目的白,像一线雪从山崖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那是为了一桩游戏。我的同学要在我的头上拔下一根发丝。把发根粘在她手心,看它是否也像青藤一样垂吊着而不致坠落,以此来证明我对她是否真心。她拔下我的头发,却恰恰拣出了一根白的,惊叫着笑了一声,我也惊叫着笑了一声。而后就像扔冰棍纸一样扔掉了。我们再也没有说起这根白发,青春好长好长呢。
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 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寂寞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走出灰色的楼房,路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
不知炒米胡同是否真因为炒米而得名的,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清芳般的沁人心脾。
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悄悄的、慢慢的。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大宫殿的长廊。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
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我的步子放得更缓更慢更轻了。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受着迷人的夕阳。
他们的头发全都白了,他们双手交臂,双腿并拢,眼睑低垂,几乎是熟睡时的表情。她们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他们的面上,惟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好像在细细品味着什么,大概在咀嚼黄昏吧。
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了。
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那片飞雪终于融化在这宁静的黄昏里。
炒米胡同很长很长,黄昏在这里却很短很短。夕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后,那浓浓的光就变成了淡淡的光,最后淡得融进天色,瓦灰色的楼房依旧瓦灰,洋槐的叶子恢复了浅绿。
胡同两侧的老人,交臂的双手开始扭动,抽搐的嘴角也恢复了平静,他们吃过了夕阳这个大大的金丝饽饽里的几丝香甜,那满头的白发似乎都变成年青人琴上的几根柔和的弦了。
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倍呢。
19.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加点的动词分别突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4分)
①而后就像冰棍纸一样扔掉了。
②我把白发拈在手中。

20.文章结尾处作者说“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胡同里的老人们生命的“强与旺”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作答。(4分)

21.文章的第三段是怎样抒情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22.文中“夕阳”这个意象在文中有哪些作用?(6分)

六.作文(60分)
23.以“起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模块检测
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B。A涨满zhǎng C赐予yǔ蒙蔽méng D物什shí
2.D。A. 逻辑 入不敷出 四肢百骸B. 眉梢 撼动人心C. 概莫能外
3.D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湮没,多用于抽象事物;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声音盖过,多用于具体事物;渡过,常用于江河湖海,有时也用于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度过,常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光阴、岁月等;演化,一般用于自然界;演变,既可用于自然界,也可用于人类社会的变化。
4、B (A“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不合句意,改为“望尘莫及”B短小精悍 ①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②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C忍不住笑,与“笑起来”重复,去掉“地笑起来”D形容十分愤怒,应改为“拍案叫绝”)
5.B(A.突然猝死重复C.搭配不当,“加大……密度”可以,但不能“加大……质量”。c.单双不对应。)
6. A.(水,名词活用作动词;小、远、圣,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7. B.(B.宾语前置,A、C、D都是定语后置)
8. C.(A.顺承,并列;B.主谓之间,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C.介词,表被动;D.副词也许、大概,代词,指“水和月光”)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每题3分,共12分)
9.D(疾:憎恨)
10.C(A用,介词/顺承,连词;B就,表顺承,连词/反而,表转折,连词;C替,为介词;D于是,表顺承,副词/竟然,表转折,副词)
11.C(④表现穆宁有威严;⑤指继任和州刺史的人诬陷他)
12.C(“在任时有大量逃户”是被别人诬陷)
三.(24分)
13.⑴郡守害怕激怒叛贼而使自己丢了性命,所以当即解除他的兵权,并撤掉他所代理的官职。(3分。 “夺”、“摄”,句意通顺各1分)
⑵你紧闭粮仓不予救济,想使我的军队溃散吗?(3分。“廪”、“ 溃”,句意通顺各1分)
⑶(我)认为大凡这个州有奇特形态的山水,我都游历过(都是我拥有的),然而不曾了解西山的怪异奇特。(4分。“是”、“ 始”,定语后置,句意通顺各1分)
14. ①景物有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1分);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反衬、以声衬静)(1分)。前三句从静的角度描述,亭基寂寞,野渡无人,春流平岸、杨花满袖以及春草晚照都是静谧、恬淡的;后一句从动(声)的角度描述,杜鹃啼鸣,反衬出环境的清幽(1分)和作者的孤独(1分)。
②不同意。本诗表面上看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2分)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2分)
15.答案略
四.(12分)
16、经济富裕(物质)、社会公平(公正)、良好心态(精神)(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答对三点4分)
17.(1)旅途中,友情总显得那么珍贵。它淳朴真挚,不张扬不虚伪,默默地陪伴着每段前进的路。
(2)危机时,理智总显得那么重要。它清醒冷静,不盲目不冲动,稳稳地保护着每个遇险的人。
18、④②⑤⑦①③⑥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19. ①“扔”突出了作者因年少而毫不在意的心理;②“拈”字则表现了作者因害怕衰老而格外沉重的心情。
20.他们生命的强与旺表现在:①他们在悄然领略、享受着迷人的夕阳;②他们在细细地品味着,沉凝地回味着生活的滋味;③虽然他们处在人生的黄昏时期,但表情安详,心态平和。(答对两点即可给满分)
21.①这一段作者先用动作描写,并将黄昏人格化,可以“藏在发间”,亲切动人,借以表现我欣赏黄昏景致时宁静、悠闲的心情;②然后展开想象,写自己似乎听到鸟儿的鸣叫,秋虫的低吟,创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以形容黄昏的宁静、祥和,烘托自己内心的宁静平和;③最后用一个比喻,以“一线雪从山崖飞旋而下”比喻发间的银丝,突出自己发现这根白发时的惊讶和忧惧。(答对两点即可给满分)
22.①文章以夕阳为线索组织材料,从黄昏时的夕照、夕阳将要沉沦到夕阳完全消失,构成全文的一条时间纵线,贯穿全文。②作者以夕照为核心意象,营造了一个既辉煌而又安宁、祥和的意境,烘托出胡同里的老人安详、平和的形象。③以夕阳喻人生的迟暮,以夕阳的辉煌灿烂比喻那些即将谢幕的老人强大而旺盛不息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人生迟暮并不可怕,人应该像那些老人那样平和地、尽情地领略并享受美好的人生。(每点2分)
七.作文(60分)23.以“起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思路点拨】
作为命题作文,写作的指向十分清楚,无需繁琐艰难的审题,对考生来说,减少了命题的思考。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作文很容易写出彩。“起点”,顾名思义,开始的地方或时间。但如果下笔就写人生之初呱呱坠地或者赛场上起跑的地方,很难写出新意和深度,一不小心就弄成千篇一律,令人不堪卒读。如果我们辩证地思考这个概念:有起点就有终点,它们的关系如何?生活中许多父母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出高额择校费也要进重点中学,无非是想给孩子一个好的起点,造就了一批贵族学校和贵族学生,可结果如何?看来人人希望有一个好的起点,但拥有好的起点未必赢得好的终点!而起点不好的人只要不忘奋斗,时时修正自我,坚定地朝目标努力,终点未必不好,甚至比起点好的人还要好!人生的真谛在于奋斗,成功与起点无关。
起点
  我知道,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  ——题记
  高三了,日子一眨眼只剩下一个月,那些欢笑明明是昨天的事,可是冥冥间觉得恍若隔世。
  三年前我带着无限的遐想与希冀踏进校园,那时候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长势正盛,密密的叶子遮天蔽日,只有丁点的阳光,穿过叶墙,在那条宽阔笔直的路上洒下斑驳的日影。
  我听到周围一声声沉闷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我抬起头看到头顶破碎的天空,我知道我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
  日子在好奇与期盼中拉开帷幕。还记得开学前的军训,那样的燥热,那样的激动与不安,那样的坚持与怯懦,记忆依然鲜活。
  时间的脚步太快了,我几乎跟不上它的步伐。
  三年后的今天,经历了近一千个日出日落,生活突然又不同了。
  进入高三,我开始习惯早起,开始习惯沉默,开始习惯随身带上一本书,上厕所看,走路看,坐车也在看。书的内容可能不同,但看书的人永远是那种神态:腰板笔直,眉头紧锁,笔头咬在嘴里。
  每天早上五点半,闹铃一响,鲜活的一天又开始了,出寝室大院周围是踢踢踏踏 奔跑的脚步声,那种紧张逼迫你也奔跑起来。
  这样的日子重复过,重复着,还将断续重复下去。却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每一天的生活大同中又有很多小异。
  高三的考试多得像吃饭一样平常。每一张试卷都是我们检讨自已的工具。每一次考试,都是下一分钟的起点,考试成绩好的人了解到自己的优势,更加刻苦,考试成绩不好的人清楚自己的劣势,迎头赶上。纵使成绩大起大落,可是地球总是在转,总会成为“过去”的。
  高三的心情像六月的天气一样变化无常,前一分种的笑容满面,下一分钟也有可能变成泪流不止,高三的心都太脆弱,经不起太大的风浪。但是,每一次欢笑都是起点,每一次流泪也是起点。在这样的笑与泪中,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有滋有味。
  高三的日历,再过一个月将不再揭开。然而,高三也是起点,走过高三,才知道生命中还有一种感动叫拼搏。
  日出是起点,日落也是起点;欢笑是起点,流泪也是起点;高一是起点,高三也是起点。
  每一天都是起点。
  把握起点,终成起点。
起点
  “等一下,”我唤来了他正离去的脚步,“什么事?”他一脸和善地问,“这次轮回,我要做一个男人,以男人作起点,我的轮回一定不会失败,”我一脸的坚决,他笑了笑,转身便消失了。
  他,是上帝,掌管着世间万物的轮回和起点。
   一、 成了男人
  “爸,我饿,”我拽了拽坐在赌桌边的爸爸的衣角,“滚一边去,饿死你这个小杂种,”爸爸一脸的狰狞。
  我默默地站在了他的身后。
  “爸,妈妈去哪里了?”我抬起还有些许泪痕的脸问正一个人喝酒的爸,“死了,你也和她一样,不得好死的杂种。”
  我蜷缩在了角落,开始幻想有妈妈也有爸爸如邻居小姑娘一样美好的日子。
  我开始抱怨开始愤恨上天的不公平,让我做一个无忧无虑的邻家小女孩该多好,终于,在我12岁那年,成了爸的得力继承人,再后来17岁的我酒后驾车命丧黄泉。
  “怎么样?”他仍是一脸和善。“一定是起点错了,对么?我迷茫地望向他。“起点并不重要。”他说。“不,起点很重要。”我说。“随你好了。”他说。
    二、 好的起点
  我想说,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我有爸妈,有健康,也有好多好多钱,于是,这样所谓的幸福一直持续了好多年。
  终于有一天,爸妈老去了,而一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我却不觉得难过,仍是一直这样自以为是逍遥快活。
  “先生,您的卡已经不能再刷了,抱歉。”收款台的小姐一脸的歉意。而我此时才意识到了什么,已经40岁的我成了人人嫌弃人人避之的老鼠了,最终,40岁的我饿死街头。
  “起点,重要么?”他一脸玩味地看着我,我低下了头,轮回后的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我什么都没有说,“你来看,”他带我走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有大大小小的玻璃球。
  “你看他,”他指着一个玻璃球说。和我首次轮回一样的情形,可他却凭着坚强与毅力创办了企业,也找到了母亲,还让父亲改过自新。“你再看他,”他又指了一个玻璃球说,和我再次轮回一样的情形,可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起点,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自己在人生历程中的努力和奋斗,起点,不能说明什么。”我如释重负地耸了耸肩,对他说。
  “那么,你可以开始第三次轮回了,”他笑了笑,转身便消失了。
参考译文: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亲穆元休,在开元年间有名声,曾献书给天子,被提升为偃师丞,穆氏世代以儒学闻名。穆宁刚强正直,坚守气节。因考中明经科而调任盐山尉。安禄山叛乱,任命刘道玄为景城守,穆宁招募士卒杀死刘道玄,并散发檄文给州县以联合力量来抗击贼军。史思明侵犯盐山边境,郡守召穆宁暂时代理东光令抵御史思明。叛贼派遣使者来诱降穆宁,穆宁杀掉使者并以其首示众。郡守害怕激怒叛贼而使自己丢了性命,所以当即解除他的兵权,并撤掉他所代理的官职。当初,穆宁路过平原时,见到颜真卿,曾在一起估计到贼人肯定造反。到这时,他听说颜真卿在抵抗安禄山,当即派人送信给颜真卿,颜真卿接到信后大喜,任命他为河北采访支使。穆宁将儿子嘱托给母弟说:“只要祖先不断香火,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随后便日夜兼程前去谒见颜真卿说:“先人已有子孙继嗣了,我可以随您去死。”既而叛贼攻打平原,穆宁劝颜真卿坚守城池,颜真卿不听,在夜里逃过河去,到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拜见肃宗。肃宗询问情况,颜真卿回答说:“因为没听穆宁的话,所以才造成这样的结局。”肃宗认为穆宁不一般,下令让他乘驿马入朝,准备授任他为谏议大夫。后来正赶上颜真卿因刚直违背了皇帝的旨意,所以穆宁也被免官。
上元初年,穆宁任殿中侍御史,辅佐盐铁转运事务,驻守蛹桥。当时李光弼驻守徐州,军需跟不上,发文书索取财物和粮食,穆宁不给。李光弼生气,召穆宁前来想要杀掉他。有人劝穆宁躲避一下,穆宁说:“我避而不见就是失职,祸乱就会从我开始,到时怎能逃脱罪名呢?”即刻去见李光弼。李光弼说:“我统率数万兵马,替天子讨伐叛贼,粮食缺乏士卒就会逃跑,你紧闭粮仓不予救济,想使我的军队溃散吗?”他回答说:“朝廷让我穆宁主管粮仓,这是皇帝的命令,您能用一纸文书来索取呢?如今您需要粮食,如果我擅自给的话,那么改日我向您要兵,您也擅自给我吗?”李光弼握着他的手道歉说:“我本来知道这样做不可以,只不是想借此和您商量商量解决的办法。”当时人推重他能恪守官职。多次迁任为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正当此时,河运不畅,要从汉、沔经过商山进入京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公守法,设置戍卒巡逻来向商贾征税,又纵兵抢劫行人,路上的行人几乎断绝。李忠臣和穆宁在淮河两岸分别主政,他畏惧穆宁的威严,因而掠夺抢劫有所收敛,靠水路运输的商贾得以通行。
大历初年,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他治理有政绩。继他而任和州刺史的人憎恨他,用天宝时的旧户籍核对现存的户口,以此来诬陷并弹劾穆宁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被贬任为泉州司户参军事。儿子穆质上诉父亲冤情,经过三年此案才得以受理。皇帝下诏叫御史复查核实,结果是实际户口增加了数倍。召入朝廷拜授太子右论德。穆宁本性不会事奉权贵,而且刚毅寡合,执政者厌恶他,冤情虽然得到申雪,但还是将他安置在闲散官位上。穆宁闷闷不乐,自己感叹说:“时势不容纳我,我也不会舍身曲从时势,又凭什么来进取呢!”于是以有病为借口,多次成百天的休假,亲友们一再劝说,他这才参加了一次朝会。德宗在奉天,他前往德宗外出停驻的地方,升任秘书少监,改任太子右庶子。德宗回到京城,于是他说:“可以实行我的志向了!”随即辞官返回京都。
PAGE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