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数学学科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在头脑中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3.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 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学具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火箭发射倒计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与什么有关?(时间)
今天我们来认识更短的时间单位“秒”。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到过“秒”这个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认识时分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秒针
教师出示时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说一说钟面上有什么指针。(时针、分针)最细最长的是什么针?
预设:最细最长的那根是秒针。
2.引出“秒”的概念。
师: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3.认识1秒和几秒。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课件配合演示。)
预设: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师: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4小格呢?10小格呢?(课件配合演示。)
预设: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2秒,走4小格的时间是4秒,走10小格的时间是10秒。
师小结:秒针走几小格就是几秒。
【课件出示动态的钟面】
师:认真观察秒针是怎么走的,走了几秒。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秒针共走过1大格,也就是5小格,是5秒。
师:秒针从12走到2呢?从1走到5呢?(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计算。)
预设1:秒针从12走到2,共走过2大格,也就是10小格,是10秒。
预设2:秒针从1走到5,共走过4大格,也就是20小格,是20秒。
小结:
4. 秒和分的关系
出示秒针转动一圈的视频
师:观察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小格?
分针走 1 小格,秒针走一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针走1小格是 1 分,秒针走 1 圈是 60 秒,得出 1 分 = 60 秒。
互动环节:小组内同学合作,一人拨动分针走1小格,其他同学观察秒针的运动,看看哪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然后请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拨一拨学具钟,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运动,进一步感受1分和60秒的关系。
5. 认识计量“秒”的工具。
师:哪些工具可以用来计量“秒”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6.体验“1秒”有多长。
说一说1小时有多长,在生活中哪些事情大约需要1小时。(如看一场电影、上一节课、坐火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等)
(三)巩固练习
1. 拓展延伸
填一填。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 );( )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 )针;秒针走 1小格的时间是( )。
(3)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 )小格,1分= ( )秒。
选一选。
(1)表盘上,秒针走了15小格,走了( )秒。
3 B. 15 C. 10
(2)做一次深呼吸用了4( )。
A.时 B.分 C.秒
(3)如图,再过( )分是9时。
A.15 B.17 C.30
3. 综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互动环节 :小组内先交流自己的收获,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2.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了 1 时 = 60 分,1 分 = 60 秒,还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本第 4 页“做一做”第 1、2 题。
2.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