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 实验教学说课
实验说课流程:
1、实验教学目的;2、实验内容设计;3、实验方法设计;4、教学过程设计;
5、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
实验教学目的:
1、通过小组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让学生发现新问题并进行合理推理,学会有方向的猜想,为进一步探究液体压强进行建构思维模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观察橡皮膜形变和液面高度差,使学生理解转换法。通过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体验并应用控制变量法。推导P=ρgh和实验比较液体压力、重力以及三种容器底部的液体压力,建构概念模型。
3、常见生活用品的运用,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
和探究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感受物理的神奇魅力。
三、实验内容设计:
1、学生小组体验实验
(1)戴塑料手套入水 (2)向塑料手套倒水 (3)压橡皮膜
(4)水中压气球 (5)侧壁开孔装水的饮料瓶放水
2、学生探究实验: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
3、教师演示实验
(1)压强产生的原因 (2)不同液体压强实验(3)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四、实验方法设计
本节教学以“央视帕斯卡裂桶改进实验”视频引入,激发学生求知欲;利用五组体验实验引导学生感受流体压强,教师演示实验,激发猜想;通过引导实验设计并探究,分析数据总结得出液体压强规律;再通过演示强化液体产生原因、液体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以及演示可变形同一容器不同形状时容器底液体压力突破难点;最后让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求知欲
带着问题:是什么力量让玻璃压碎的呢?观看帕斯卡裂桶改进型实验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之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二)、学生小组体验实验
选择学生身边最常见且容易获取的器材,能够简单制作,轻松完成,实验探究,启发式考,激发求知欲。
教师重点指导体验一下:你看到什么现象?你体验到什么?有有什么发现?
(1)戴塑料手套入水 (2)向塑料手套倒水 (3)压橡皮膜
(4)水中压气球 (5)侧壁开孔装水的饮料瓶放水
引导小组交流讨论:液体内部不同方向是否都有压强?液体压强是如何产生的?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观察演示实验,认识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向玻璃管中倒水,橡皮膜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教师演示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可以证明?(液体由于重力从而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力)
(2)继续向玻璃管中倒水,玻璃管侧壁开孔处有什么变化?这又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个想象产生的?你的体验实验中哪一个可以证明你的猜想呢?(液体具有流动性从而对容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产生压力)
(四)、探究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1、引导猜想
问题情境:学生寝室同时用水的时候,不同楼层水压大小有什么不同,由此你可能猜想到液体压强有什么因素有关?还有其它的实例来做出猜想?
教室直观演示,学生观看实验,有依据的猜想进行猜想。
(1)演示侧壁开孔饮料瓶不同深度向外喷水,水喷出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我们可以猜想液体压强可能与什么有关?
(2)分别向相同的两端开孔,底部有一塑料薄片直塑料管中,倒入酒精和
盐水,比较塑料片刚打开的时液柱的高度,我们可以猜想液体压强可能与什么有关?
2、设计实验,认识微小压强计
探究固体压强时,我们是如何反映压强大小的,那种方法什么?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时,又是用的什么方法呢?
液体压强我们又如何反映压强大小的,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时,又是用的什么方法呢?
小组交流初步设计,说说你的设计?
认识微小压强计,作用,结构,组装和使用方法方法
教师将组装好的压强计固定好后,橡皮膜面朝上,在橡皮膜上放上砝码,逐渐增减增加,观察橡皮膜的形变和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理解转换法。
设计数据表格,操作方法。
3、探究实验,收集数据,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合作,得出结论。
5、师生实验评估。
(五)从物理走向社会,初步应用。
1、为什么人造“喷泉”瓶子举得越高 “喷泉”喷得越高
2、水库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
3、“奋斗者”号载人仓为什么要 用高强度的钛合金来制造?(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教育)
(六)根据实验模型运用二力平衡,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公式,强化液体深度和液体高度认识。
(七)难点突破
难点1突破:液体压力和液体重力概念认识
比较两个不同形状方形盒子,盒中套有相同塑料袋,装有相同重力的水后,用盒子改变塑料袋的形状,比较测力计示数,思考液体压力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大小吗?教师利用自制的教具演示。建立模型。
难点2突破:不同形状的液体压力和液体重力关系
方法一:理论推导 ρ S V液相同
∵F=PS=ρghS=ρgV G液=mg=ρgV液
V1V液
∴ F1G液
方法二:受力分析
F1G液
F1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液体和压力是由液体的重力产生,但是液体压力比一定等于液体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不同形状容器底部所有液体压力一般不同。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在方法上、知识上、技能上上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分享,师生评价,教师补充。
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
本节课结合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为主导,以学生体验探究为主体,以液体压强形成和压力概念的认识理解的思维建构为主线,有效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实验器材,源于生活,自主创新,制作简单,选取方便,操作容易,现象直观形象。学生体会到利用身边的器材随时可以研究物理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和探究物理的兴趣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