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7 18: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你知道中国目前总共有多少人口吗?
14亿1178万!
我们是如何知道这么确切的人口数的?
人口普查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②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战国
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秦朝
分类登记制度
汉朝
编户齐民
东汉末年
户籍散乱
东晋
黄籍和白籍
隋朝
大索貌阅
唐朝
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主户与客户
明朝
诸色户计
黄册
永停
编审
元朝
清朝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理清中国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治平在庶功兴,庶功兴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数周,民数周为国之本也。……户口漏于国版,夫家脱于联伍,避役者有之,弃捐者有之,浮食者有之,于是奸心竞生,伪端并作矣,小则盗窃,大则攻劫,严刑峻法不能救也。故民数者,庶事之所出也,莫不取正焉,以分田里,以令贡赋,以造罢用。以制禄食,以起田役,以作军旅。
——徐幹《中论》
巩固统治
维护社会稳定
保证赋役征发
阅读材料,思考:国家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有何意义?
1.萌芽
我们从甲骨文的记载可以得知,早在商代,就已进行了人口登记。当时以人丁为基本登记单位,目的是为了征集士兵,目的比较单一。这种户籍登记制度被称为“登人”制度,是户籍制度的最初来源。
2.形成:
(1)战国时,秦国的户籍制度相比其他国家是最完备。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
(2)《商君书》说:“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更加强了户口调查登记制度,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将载有人口数字的“计籍”送中央汇总。《商君书》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并强调“强国知十三数: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 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稿之数”。随着秦统一六国,这套户口登记、统计和上报制度也随之推行到了全国。秦代的户口、土地的调查登记,是首先让本人或户主申报。申报之后,也还有官府审验等程序。秦代的户口调查登记已经包括了职业、居所、爵位、年龄(或身高)、财产等项内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户口调查等级制度的特点。
特点:涉及范围广;
地方官办理,中央总控;
自己申报与政府审核验印相结合;
内容全面细致,指导思想明确。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更加强了户口调查登记制度,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将载有人口数字的“计籍”送中央汇总。《商君书》载:“四境之 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并强调“强国知十三数: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 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稿之数”。随着秦统一六国,这套户口登记、统计和上报制度也随之推行到了全国。秦代的户口、土地的 调查登记,是首先让本人或户主申报。申报之后,也还有官府审验等程序。秦代的户口调查登记已经包括了职业、居所、爵位、年龄(或身 高)、财产等项内容。
——摘编自陈锋《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人口税的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三数的获取与户籍制度的关系。
“十三数”的获取,只有严格的户籍制度才能确保。通过这套户口登记、统计和上报制度能有效地征收赋税,确保兵役徭役,实现富国强兵。
3.确立:
(1)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将百姓的户籍分为“故秦民”、“新民”等几类,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2)汉朝实行“编户齐民”: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并且会定期人口调查。
不平等性
等级性
编户齐民的意义是什么?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编户齐民”的出现,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身依附状态中释放出来。
——吴钩《户籍上的中国》
4.冲击:
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赤壁之战
黄籍
白籍
西晋
东晋
土著居民 承担赋役
北方侨民 不承担赋役
土断
东晋一朝,中原丧乱,大批流民流寓江左,形成了许多侨郡县。这些人不为所在州县编户,无固定租税负担,他们与土著百姓生法无异而负担不同,容易引起侨旧矛盾,有的成为豪门世族的佃客、部曲,形成“编户虛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遂形成“国弊家丰”的严重局面……东晋、南朝政府先后十次须布命令,实行“土断”。户籍上,对白籍侨民实行土断,与黄籍户一样承担国家税役。对于世家大族隐藏户口的,严厉打击。南方土著和北方侨民混合杂居,侨流“后裔遂长为南方之人矣〞……“以土断定”使侨置系统与当地系统混合编制,构筑成新的地方行政辖隶系统,亦可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雷震:《黄、白籍问题与“土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政府土断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国家战乱,北民大量南迁;地方行政管辖系统出现混乱局面,侨人和土著居民矛盾激化;出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考虑;豪门士族势力膨胀威胁中央统治。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南北文化的交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兵源;将流民正式编入户籍,一定程度上可缓和社会矛盾,利于社会稳定;打击了豪强士族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
5.成熟:
(1)隋朝:大索貌阅,输籍定样。
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是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政府利用这一手段搜括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
(2)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刮户:政府会通过一年一度或三年一次的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刮出来。
6.发展:
(1)宋户籍分为
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
40%
30%
唐前期均田制之下,有“人”即有“田”,到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后,规定“户无主容,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宋初,统治者因势利导采取“不抑兼并”“不立田制”的政策,“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使土地的流转空前加快。与此相适应,编户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与地主的契约关系,使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之前代有所放松……这样,大量的佃农亦涌入城市。
中唐至两宋时期,户籍制度有何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变化:赋役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户籍制度逐渐产生主、客户的区别。
影响:1.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使逃离本乡的农民有了合法身份,且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3.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2)元朝“诸色户计”:按职业定户籍,如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忽必烈
(元朝)将其全部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的不同,而划分为多达数十种“户计”……民户户计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户数的80%左右,是元朝诸色户计中最基本的户计,是元朝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高树林《元朝民户研究》
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诸色户计”?
1、元代疆域辽阔,人种民族种类繁多,因此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户籍。划分标准多样,有:民族种类、职业不同、信仰宗教,常见的有十种:民户、军户、站户、匠户、盐户、儒户、僧户、道户。
2、“诸色户计”能够最大程度的获得最多最有效人力、财力、物力和军力,有足够的资源进行调配以应对突发情况。
3、另外按照民族的划分标准,在政治上满足了少数民族的需要,赢得本民族的支持,以此巩固统治。
7.削弱:
明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洪武十四年诏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十年攒造黄册、以定赋役,核隐漏,清逃亡,法例甚详,具列于后。
——《大明会典》卷二十
鱼鳞图册是土地赋税管理办法,图册中详细登记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以及土地等级。并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测前面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
户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作用逐渐下降
知识链接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
“摊丁入亩”: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亩中,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000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8.停编:清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乾隆皇帝
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乾隆三十七年上谕
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必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清初沿用明“一条鞭法”,丁银与田赋独立存在。随着清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土地频繁更换主人,加之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一直非常尖锐,为增加人丁数量、稳定税收收入,康照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至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彻底将田赋与丁银合二为一,进一步减轻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至此,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摆脱了赋役制度的征发功能,成为单纯的政治制度。
——郝英:《清初推丁入亩赋税制度改革研究》
指出清朝户籍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原因:清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商品化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
影响:政府偏重于赋役的征发,对人口的控制功能大大弱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总结
战国
编排民户,逐步确立。
秦朝
分类登记,加强管理。
汉朝
编户齐民,征派赋役。
隋唐
大索貌阅,管理严格。
宋朝
户分主客,主户纳赋。
元朝
职业定户,世代相袭。
承袭元制,里甲为基。
明朝
管理松弛,永停编审。
清朝
【综合探究】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趋势。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及演变的原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
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松弛
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变化
原因
地域性:政府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等级性:有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
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多重性: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特点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唐朝
明朝
清朝
交通要道十里设一亭
乡里制度
皇帝
中央政府




三公九卿
郡守
县长(令)
三老、啬夫、游徼
里正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四家为邻,五邻为保
十家牌法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里甲制
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北宋
保甲制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演变趋势和原因
1、趋势:
① 由乡里制向保甲制
② 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③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2、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
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作用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特点: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邻保连坐);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作用: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保证了赋役征发,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思考: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体现在哪些方面?
1、社会救济
对象:
主要是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等情况下的民众。
常平仓制度
汉朝
隋唐
置仓积谷
社仓义仓
宋朝
宗族救助
明清
慈善组织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礼记·礼运》
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鸩杖,以示尊重。
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1、优抚政策
实施者 地位 举措
政府
社会力量
主体
汉朝:
常平仓制度
隋唐: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
辅助
宗族:宋朝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慈善组织:明清兴起,善堂、善会
(1)尊敬、赡养老人
①秦汉:鸠杖
②明初: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社会救济
优抚
(2)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从唐朝开始设专门机构,如养病坊、福田院、众济院、养济院等
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原因和作用及特点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 王制》
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治国理念思想指导;维护统治的需要;中国尊老爱幼、扶弱济贫文化传统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
特点:救济、优抚主体的多元化;方式和手段多样;政府救济的重点是救灾和救急,社会救济重在日常生活中的赈济;既包含制度建设,也涉及国家机构的建立与完善;民间救济从自发性逐渐走向组织化
社会救济的意义
①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的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
②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学思之窗
《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
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想一想: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 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康照二十一年,“会直隶、河南巡抚察明,加意抚绥,招辑复业。道官领送回籍,仍捐给籽粒,俾得耕田亩”。乾隆九年,直隶等处水灾严重,灾民极度困苦,经赈济后,皆能安心度日,也无滋事妄行之处。
—摘编自杨景仁辑:《近代中国史料必刊三编 筹济编》
“大抵(各地政府)经理不善,款项不充,致各省穷民仍多无所归者”。而民间,则有“诸乳妇多不良,第贪三百钱(育婴堂每月给乳妇工食费三百文)。得堂中之衣褓,皆用于已子;所养之子,置之不顾,故多病死”。
——摘编自唐甄著:《潜书 恤孤》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中国古代的救济制度
进步性:有利于促进封建社会生产的恢复;有利于维护统治,增强百姓对政权的认同;有利于增进百姓对中国传统儒家”仁政文化的认同感
局限:滋长政府官员及民间社会的腐败
拓展提升:评价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
皇权与绅权在社会治理中是合作关系,皇权不下县,因为皇权把基层治理全交给受过儒家教育的“绅士”,绅士具有广泛的治理权,他们为社区提供公共品,包括修建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设施,救济鳏寡孤独等。巩固了封建统治,稳定地方秩序,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发展。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含有一定的自治因素,但始终没有发展为真正的乡村地方自治。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王权的扩张,乡村社会治理越来越深地受到国家政权的干预和控制,其自治性逐渐消退。鸦片战争以后,在接连不断的内乱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进入20世纪之后,清王朝被迫于宣统五年实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1958年,《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1996年在新启用的常住人口登记表和居民户口簿上,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两个户口类型
中国政府在户籍制度改革、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保障救济领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特点?
特点:
渐进性;便民性;
人民性;公平化;
民主化;法制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地发展深化,户籍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城市化。关于社会基层社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此过程中应该体现对所有公民的公平性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渐进性、人民性、便民性原则。确立普遍平等的公民权利是现代国家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构现代民主国家制度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的必由之路。
根据下图并结合书本知识,推断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的职能
“三老”在秦汉时期地位 颇高,即使贵为天子的汉 明帝,见了他也得作揖,还得给他倒酒夹菜。
公元 59 年冬,在天子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太学上,第一次举行尊老养贤之礼,在这次盛会上,汉明帝任命李躬(自己的老师)为三老,这天明帝亲自派人用蒲草裹轮的车将李躬接来,以免颇簸,并亲自以宾主(而非君臣)之礼迎之,当三老进屋之后,汉明帝又给李躬作揖,请他入座,于是,李躬面朝东方坐下(汉朝以东为上,这是尊位)。
汉明帝又亲自挽起袖子,操刀切制祭肉,龍上酱料,请李躬食用,并敬教酒。汉明帝还下令让李射终身享受二千石修禄,同时賞赐全国的三老(都、县、乡)每人一石酒、四十斤肉。
结合材料分析,汉代什么样的人能成为三老?为何身为天子对三老也是如此尊敬?
三老:年老且德行非常高的长者
原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三老自身的修养与社会地位;统治者引领社会风向的需要
二、乡里:家是最小国
村社
乡绅
家族
政府
材料一 保甲制一是重兵事治安,二是国家对基层直接渗透。基层领袖成为了州县长官任意驱使的差役。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2004年8月博士论文36页
材料二 唐中后期,随着乡和村社人口扩张,自然居民点“村”的功能在扩张和强化,管理者直接面对乡村。
——张国刚《唐代乡村基层组织及其演变》
材料四 明中叶前后,福建的里甲户籍,往往成为家族组织的代名词,甚至“每一甲为一姓所据”。
——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1999年版
材料三 取得功名的文人,成为介乎官和民的中间阶层。他们通常与国家实现有机协调从而把巨大的农业社会组织起来。
——金观涛《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2011年版第33页
探究: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中主要包含哪些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