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你知道现当今政府是如何掌握人口情况的吗?
人口普查
户口簿
身份证
说一说
那么,古代中国政府又是如何掌握人口情况的呢?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户籍的主要功能: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
历代户籍
制度演变
壹
讨论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整体演变历程?
时代 战国 秦 汉 魏晋 隋唐 宋 元 明 清
户籍制度
户籍相伍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商鞅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等级性和不平等性
1.全国户籍—丞相主管;地方户籍—专门人员
2.政府为掌握人口数,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
汉朝:编户齐民
汉代的《户律》有关于户口的登记、乡部负责人定户籍的办法与规定、户籍的保管、立户的原则、田宅的分割与继承等内容。——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
为保证赋役制度的实行,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即按户登录人口,强调基层人民通过户籍接受国家的统治与管理;“齐民”则意味着他们是受国君统治的平等人民。——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
思考1: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有何特点和作用?
特点:户籍管理的法律化;户籍管理更严密、内容更详细。
作用:为国家的赋役征收提供依据;
有利于国家控制人口,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讨论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整体演变历程?
时代 战国 秦 汉 魏晋 隋唐 宋 元 明 清
户籍制度
户籍相伍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黄白分籍、土断
大索貌阅
(开皇时)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高颎)乃为输籍定样,请遍下诸州。……时天下户口岁增,京辅及三河,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帝乃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老小又少焉……役使严急,丁夫多死。——《隋书·食货志》
注释:输籍之法指中央划定户等,重新规定税额并颁布天下(低于豪强地主的税役)。
(4)隋朝:大索貌阅(清点户口、比对体貌,重新核定户籍)
积极影响: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打击豪强地主,整顿吏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思考2:隋文帝时期“大索貌阅”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哪些影响?
消极影响:隋政府在授田不足的情况下竭力将百姓编入户籍,加派赋役,会激化阶级矛盾,为隋朝的短祚埋下隐患。
原因:户籍隐瞒严重;百姓税负不合理;国家无法保证财政收入。
讨论1: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整体演变历程?
时代 战国 秦 汉 魏晋 隋唐 宋 元 明 清
户籍制度
户籍相伍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黄白分籍、土断
大索貌阅
主客分籍
诸色户计
职业定籍
黄册
鱼鳞图册
管理松弛
永停编审
材料:宋初,统治者因势利导推行了比较彻底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允许土地买卖,使土地的流转空前加快,官僚地主的数量大为增加。与此相适应,编户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宋政府根据常产的多少和是否直接承担国家赋税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 ——摘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导致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土地私有制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户籍制度产生影响。
黄册:保证徭役的征发
鱼鳞图册:保证田赋的收入
“官司所据以征敛者黄册与鱼鳞而已。黄册以户为主而田系焉,鱼鳞册以田为主而户系焉。一经一维,互相为用”—清人王庆云
户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日益下降
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必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与税收逐渐分离,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总结
战国
编排民户,逐步确立。
秦朝
分类登记,加强管理。
汉朝
编户齐民,征派赋役。
隋唐
大索貌阅,管理严格。
宋朝
户分主客,主户纳赋。
元朝
职业定户,世代相袭。
承袭元制,里甲为基。
明朝
管理松弛,永停编审。
清朝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特点:
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的主要特点?
户籍制度发展呈现前期严密后期松弛的趋势。
由征发赋役为主的经济职能转向基层治理的政治职能;
户籍编制以家庭为单位,具有征发赋役和维护社会治安的功能;
户籍与赋税的关系如何变化?
户籍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归纳总结(练习册114页核心归纳)
历代基层组织
与社会治理
贰
基层组织形态 基层社会治理
秦汉
唐
宋
明
清 ____________乡有三老,里设里正,亭有亭长。
__________________以百户为里,设里正;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坊正、村正。
__________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____________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____________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相互监督。
____________十家总编为一牌,轮流收掌查看。
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__________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乡里制度】
【什伍制度】
【乡里制度、村坊制】
【邻保制度】
【乡里制度】
【保甲制】
【里甲制】
【十家牌法】
【里甲制】
【保甲制】
什伍组织
里
什
伍
百家
五家
十家
互相监督
里
保
邻
四家
五邻
百户
互相监督
邻保制度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特点: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 费正清曾说:“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意义:①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② 一定程度上推动基层经济发展。
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乡里制向保甲制、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讨论: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和社会治理的整体演变趋势及其原因?
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
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趋势:
原因:
材料1:对于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学者们围绕“皇权不下县”展开了争论。提出“皇权不下县”的温铁军指出:“自秦代建立郡县制以来,政权只设置到县一级,国家最低管理到县级”。县以下的农村基层长期维持着“乡村自治”,也就是“乡绅自治”,而乡绅是指地主阶级,他们“是农村实际上自然产生的、起管理作用的社区精英”。政府“不必要直接控制农民”。
反对的学者则认为,王朝国家将各种“地方精英”纳入国家的权力系统中来,是国家权力不断渗透、强化控制的结果,是“皇权下县”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结果。当时的统治理念是“以民治民”,通过设立里甲、保甲、乡约并利用村庄、宗族等基层组织,县级政府可以把权力延伸到乡村社会; 绅士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是绅士与官府的“共治”。
——摘编自高寿仙《“官不下县”还是“权不下县” ——对基层治理中“皇权不下县”的一点思考》等
问题:学界关于中国古代乡村治理一直有“皇权是否下县”的争论,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来谈一谈你对该问题的看法,并且总结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特点?
官民共治
叁
历代社会救济
与优抚政策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产生原因
(1)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2)经济:____________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政治:______________、笼络人心,__________的需要。
(4)文化:儒家的__________、仁政思想的影响。
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周礼·司徒》
目的:
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秩序,维护统治。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农耕经济
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统治
民本观念
组织者 地位 具体举措 政府 救济——应灾 优抚——扶弱
民间组织
——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汉朝:
主体
辅助
慈善组织
宗族
2.举措
——官仓(大灾)
——义仓、社仓(小灾)
隋唐:
皇帝赐_______
秦汉:
唐:
宋:
元:
明清:
思考:速读教材P102,梳理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具体措施。
养病坊
福田院
众济院
养济院、优抚高年
宋朝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
明清兴起,出现善堂、善会
常平仓制度
官方储备与民间积储并行
鸠杖
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政府介入程度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政府主体,民间辅助。
(3)__________保障并设专门机构予以实施。
(4)针对不同对象采取_______________。
(5)具有丰富的思想基础和鲜明的伦理特色。
形成较早,源远流长
国家救济与民间社会救济
国家立法
不同救济措施
有清一代268年间族田431处,其中道光以后建立308处,占总数的71%多,咸丰以后建立201处,占总数的近47%,同治光绪年间达到高峰。设立义庄义田最为普遍的地区则为江苏、安徽和浙江。
—— 李文治《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
材料:在历史的长河中,宗族及其领袖——乡绅是发展地方自治,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明清以降,宗族组织不仅遍布中国乡村,而且迅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承担者。国家政权仅到县一级,县以下则主要依靠乡绅领导的宗族组织的自治。国家在县以下虽然也设立保长、里长之类,但人数极少,且只负责赋税以及兵役、劳役等重大的国家事务。其他诸如和谐稳定、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等,则完全依赖宗族等社会组织。
——摘编自韩海浪《宗族与古代基层社会治理》
【总结提升】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秦
汉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分类登记制度
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
户籍三年一造
主户与客户
诸色户计
职业定籍黄册
鱼鳞图册
永停编审
乡里制度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里甲制
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十家牌法
保甲制
邻保制度
什伍组织
常平仓制度
官方储备与民间积储并行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慈善组织兴起
养济院
众济院
福田院
养病坊
鸠杖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知识归纳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
——习近平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材料一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赡养,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苦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者,在家接受济贫;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相同点:目的都是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
都是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不同点:英国的救济对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带有惩戒性质;中国救济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