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济南冬天的特点。
2.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3. 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 理解作者通过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特点的写法。
2.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感悟文中的情与景。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2. 问题引导法
3. 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去感受济南冬天的别样风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易错字词,如“贮蓄”“澄清”等。
3.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 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说说好在哪里?(从修辞手法、用词等方面进行赏析)
- 示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济南周围的小山比作“小摇篮”,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3.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精彩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四)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
- 引导学生从济南冬天的气候、景色等方面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
- 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等,感受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 比较阅读:将《济南的冬天》与《春》进行比较,说说两篇文章在写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2. 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家乡冬天的短文,注意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六)课堂小结
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七)布置作业
1. 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