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5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学案(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精讲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5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学案(含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精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7 20:4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5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考点定位】
中外历史纲要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 3.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特点。
知识点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早期工人运动
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没有改善,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
形式 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
代表 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意义 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背景 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
代表 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
内容 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认识 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其设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①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②社会: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化。
③阶级: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内容 ①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②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③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 ④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意义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发展
①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②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4)意义
①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②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③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知识点二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第一国际”
(1)背景: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2)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
(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2.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的激化。
(2)成立: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巴黎公社。
(3)举措
(4)结果:1871年5月28日,被法国资产阶级和德国联合扼杀。
(5)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助学助考
1.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早期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正确途径。(√)
④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⑤剩余价值学说是《共产党宣言》的重要内容。(×)
⑥第一国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⑦巴黎公社是法国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⑧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2.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1844年6月4日,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游行示威,示威活动很快发展为起义,后来起义被镇压。(摘自必修教材P64)这次起义的意义和失败的教训各是什么?
提示 意义:由自发的分散的斗争发展成为有组织的联合行动,工人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教训: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②它(大工业的发展)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摘自必修教材P66)为什么说“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提示 资产阶级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必将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
③阅读必修教材P66“历史纵横”:1848年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这场革命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突出的特点: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
3.必考概念——拓视野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等,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②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具有自发性的特点,反映了早期工人运动以经济斗争为目标。
主题一 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年4考]
1.生物进化论与《资本论》的比较(2023·山东高考,13)
2.马克思的贡献(2023·浙江1月选考,15)
3.欧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特点(2021·河北高考,14)
4.《共产党宣言》的内容(2021·浙江1月选考,21)
视角1 史料证史——空想社会主义
史料 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代表。他从李嘉图的学说中发展出劳动价值论,要改变社会不公平现状,就应该实行公平分配,消除剥削。因此提出“合作村”计划。1842年,欧文在印第安纳州买下“新和谐”村,开始为期四年的社会主义试验。但“新和谐”村脱离社会现实,最终失败。欧文设计的社会主义蓝图和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摘编自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文社会主义思想实践的贡献。
提示 丰富了英国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后来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借鉴;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
视角2 史料证史——《共产党宣言》
史料 马克思没有描绘一幅社会主义的蓝图,这不是他的目标。他想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断变革的生产力。换句话说,他想要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过程,就像以前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一样。他最早注意到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常见现象。
——摘编自[美]斯坦利·L.布鲁、兰迪·
R.格兰特《经济思想史》
思考 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表达的主要思想目标是什么?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目标:论证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客观规律。
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从而破坏生产力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视角3 史料证史——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史料 他(马克思)在1864年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即通常所称的第一国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一团体接受了马克思关于无产者为了以社会主义方式改革社会而夺取政权的纲领。……俄国社会主义者即通常所说的布尔什维克,建立起有史以来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府。此外,布尔什维克组织了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向第二国际即社会党国际挑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 根据史料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提示 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的革命纲领;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鼓舞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无产阶级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进行斗争。
1.唯物史观——空想社会主义的功绩和局限性
(1)功绩:对资本主义旧制度无情批判;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
(2)局限性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②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③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2.唯物史观——《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
(1)《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资本主义作了系统而深刻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2)《共产党宣言》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崇高理想、革命纲领以及国际主义精神。
(3)《共产党宣言》还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这些流派的界限。
(4)《共产党宣言》首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完整系统而又简洁凝练的表述,是一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
(5)《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主题二 伟大尝试——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3年6考]
1.巴黎公社的影响(2023·全国甲卷,34)
2.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作用(2023·广东高考,14)
3.近代国际工人运动的特征(2022·河北高考,13)
4.近代英国工人运动的目的(2022·江苏高考,14)
5.巴黎公社的本质特征(2021·全国甲卷,33)
6.巴黎公社的性质(2021·山东高考,12)
视角1 学者观点——19世纪国际工人运动的特点
史料 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和波兰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教堂集会,声援1863年波兰人民起义。在这个大会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在它的影响下,爆发了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以上一切表明,在这一时期,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提高到新的水平。到了19世纪80年代,建立了28个党,并涌现出一批有威望的工人运动领袖。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出席大会的有22个国家的工人代表,大会宣告了第二国际成立。
——摘编自伍德昌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与实践概论(第四版)》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指出19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特点有哪些?
提示 特点:成立国际组织,走向联合;出现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深度结合。
视角2 学者观点——巴黎公社的性质
史料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
公社设立专门机构对铁路运输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实行国家的监督,颁布法令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拟订了建立工人合作总社的计划。
——崔连仲等主编《世界通史》
思考 根据史料,指出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并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 性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理由:从公社委员的组成看,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代表。从措施看,政治方面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从经济方面看,触及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唯物史观——全面认识巴黎公社起义的特殊性
(1)巴黎工人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
(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4)教训的深刻性:因缺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故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等。
【练·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67“历史纵横”改编)马克思指出,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他们创造的价值也全部为资本家所得。马克思的这一理论(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B.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C.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
D.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秘密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他们创造的价值也全部为资本家所得”是《资本论》的内容,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秘密,故选D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A项;1867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兴起,排除B项;巴黎公社成立于1871年,排除C项。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66“史料阅读”改编)《共产党宣言》写道:“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反映了《共产党宣言》(  )
A.宣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破产
B.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答案 C
解析 由“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知,这是在阐明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故选C项;题干中的信息是在阐述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必然性,而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破产无关,排除A项;题干中是在说明资产阶级赖以存在的基础将不复存在,其灭亡就是必然的,所以不是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确实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但是与题干中的信息不一致,排除D项。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68“学思之窗”改编)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这是因为,巴黎公社(  )
A.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B.践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则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回应了当时人民的普遍诉求
答案 A
解析 据本题材料“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材料显示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的政权,是由人民掌握权力,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原则,A项正确。
【练·高考真题//明考向】
命题点1 生物进化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
1.(2023·山东高考,13)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量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秘密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这是因为二者都(  )
A.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
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
C.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D.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
答案 D
解析 据所学可知,《物种起源》主要论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竞争和斗争的重要性,故选D项。《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界进化的规律,与“工业社会”无关,排除A项;科学革命发生在16、17世纪,排除B项;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排除C项。
命题点2 巴黎公社的影响
2.(2023·全国甲卷,34)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  )
A.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被颠覆
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
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
D.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
答案 A
解析 材料“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说明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资本主义被打断,材料“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在此被颠覆,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工业革命,排除B项。巴黎公社不属于空想社会主义,排除C项。巴黎公社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与封建保守势力无关,排除D项。
命题点3 近代国际工人运动的特征
3.(2022·河北高考,13)第一国际时期,只有一个社会主义政党,即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有党员1万多名。第二国际建立时,世界上已有15个社会主义工人政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参加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政党有30多个,党员356万余名,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上述变化表明(  )
A.国际工人运动范围与规模扩大
B.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初步确立
C.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
D.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材料可知,从第一国际到第二国际,社会主义政党的数量、规模、范围在扩大,由此可以得出国际工人运动范围与规模扩大,故选A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初步确立应该是第一国际,排除B项;材料所示时间在一战前,排除C项;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指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排除D项。
命题点4 近代英国工人运动的目的
4.(2022·江苏高考,14)1792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伦敦通讯会”通过发展会员、召开动员大会等方式发动群众,同时与“宪法知识会”等资产阶级改革团体协调活动。该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  )
A.推翻英国君主专制 B.争取合法政治权利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中工人组织与“宪法知识会”等资产阶级改革团体协调,目的是在宪法范围内改革完善英国民主政治;迁移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等知识,可以说明工人阶级的目的是利用议会改革,争取合法的政治权利,故选B项。1688年光荣革命已经推翻了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工人组织与资产阶级改革团体协调,非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排除C项;实施八小时工作制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