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54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考点定位】
中外历史纲要
1.近代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原因、特点及结果。 2.亚洲觉醒的背景、表现及结果。 3.非洲人民的抗争及意义。
知识点一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第一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初
(1)背景
主要原因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经济条件 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思想条件 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外部条件 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表现: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1822年,巴西获得了独立。
2.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 ①独立后的拉美各国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②英美等国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表现 ①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②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
知识点二 亚洲的觉醒
1.背景
(1)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3)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2.概况
印度民族 解放运动 ①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②1905年,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 ③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伊朗立 宪革命 ①简况: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②影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辛 亥革命 ①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②意义: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知识点三 非洲的抗争
1.主要事件: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2.概况
(1)埃及:成立了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1882年,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抵抗。
(2)苏丹:1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埃塞俄比亚: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1896年埃塞俄比亚人民打败侵埃意军,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3.意义: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助学助考
1.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19世纪20年代拉丁美洲基本获得独立,但仍面临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②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海地独立运动揭开了西属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
③20世纪初的亚洲觉醒大多数是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④亚洲觉醒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
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⑥19世纪末领导埃及民族独立的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大会党。(×)
2.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1791年,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了武装起义。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战斗,终于在1804年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摘自必修教材P78)海地独立有什么意义?
提示 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②19世纪初,美国在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力干涉,这就是所谓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摘自必修教材P78—79)“大棒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实质是用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方式干涉拉丁美洲的国家事务,以达到支配拉美各国的侵略目的。
③阅读必修教材P79“史料阅读”:国家领土范围内土地与水流之所有权本属国家。这体现了1917年墨西哥宪法的什么内容?
提示 国家对土地和河流拥有所有权。
④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摘自必修教材P80)如何理解这句话?
提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都沉重打击了当地的旧势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⑤1906年,提拉克说:“你们的工业被彻底摧毁了,而且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任何其他补救办法可以自救吗?”(摘自必修教材P82)提拉克的演讲说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爆发的原因。
提示 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加深了印度民族危机;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意识觉醒。
3.必考概念——拓视野
门罗主义: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出咨文,宣称:“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他又称,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这项咨文包含的原则就是通常所说的“门罗主义”。
主题一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3年1考]
墨西哥独立后国家治理的特点(2023·北京高考,14)
视角1 学者观点——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史料 以1791年爆发的海地革命为界标,掀起了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拉美独立运动。到19世纪20年代末,形成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拉美国家最先全面殖民地化,随之殖民地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鼓舞下,拉美人民利用欧洲拿破仑战争的极好契机,掀起了推翻殖民统治的革命斗争。当亚非人民反殖斗争正蹒跚前进的时候,拉美人民就已经掀起了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摘编自薛源官《近代亚非拉民族
解放运动史分期问题初探》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拉美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美独立运动走在前列的原因。
提示 特点: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拉美走在独立运动前列。
原因:拉美国家最先殖民地化,较早受到新生产方式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利的国际条件。
视角2 学者观点——拉美民主革命的成果和意义
史料 从1822年宣布独立起,到1889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制止,巴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完成了从君主专制制度到君主立宪制,再从君主立宪制到共和政体的演变,以漫长而不间断的痛苦改革,取得了缓慢而持续的政治进步,适应了巴西独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而走的是政治变革从属于经济发展的民族解放道路。
——马世力《从巴西民族独立看世界近代
民族解放运动的几个理论问题》
思考 依据史料,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这一观点提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提示 观点:独立后的巴西走的是渐进式民主化道路,为巴西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理论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历史解释——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1)拉美殖民地基本上都已独立,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治格局。
(2)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为拉美国家建立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尽管时不时仍有破坏民主的军人政权出现,但是,危机过后,必然是民主的恢复。这个基础就是来自独立运动中对民主制度的追求和实践,这是独立运动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3)为拉丁美洲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独立斗争:
①绝大多数国家取消了君主制,确立了共和政体,限制了教会的特权。
②取消了贵族爵位和某些封建特权,农民部分地取消了封建徭役,有些国家的贫苦农民还分得了土地。
③在经济上,取消了垄断贸易,实行自由贸易。
④一些拉美国家开始模仿资本主义方式的农场经营农业,农业资本主义的因素开始增长。
(4)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腐朽封建势力,同西欧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配合,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崩溃。
主题二 亚洲的觉醒与非洲的抗争[3年1考]
亚洲觉醒的特点(2022·山东高考,13)
视角1 学者观点——亚洲觉醒的特点
史料 在亚洲觉醒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高举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两面战斗的旗帜,第一次赋予亚洲的革命以资产阶级民族民主主义的目标并为之浴血奋战。……各国的民主主义都要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用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专制政体,同时进一步提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发展民族经济,给人民以选举权和其他的自由平等权利①。……在革命中,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把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为之进行了英勇的实践。……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这两股以往互无联系的潮流开始汇合到一起,形成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②。
——才家瑞《“亚洲觉醒”的内涵及该时期
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类型与特点》
解读
主旨 史料主要阐述了亚洲觉醒的内涵及特点
细读 ①说明资产阶级注重发动广大群众的力量 ②体现了亚洲觉醒走上了革命联合的道路
思考 根据史料信息,归纳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特点。
提示 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组成了资产阶级政党,高举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面旗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下层群众的革命斗争汇合;各国的革命派开始自觉地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范围广;影响大。
视角2 学者研究——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史料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以建立民族独立国家为目标的民族主义,是针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和奴役弱小民族而产生的防御性民族主义。……内部的阶级斗争退居于民族斗争之下,这时的民族主义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全民族的意志,成为全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建立民族主权国家的一面旗帜,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摘编自郑信哲《民族主义、爱国主义
及其关系问题》
思考 根据史料,概述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作用。
提示 亚非拉地区人民在民族主义的号召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独立运动。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成为推动亚非拉民族独立和发展的一面旗帜,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进步。
1.唯物史观——亚洲觉醒的意义
(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对各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2)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的重要阵地。
(3)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基础。
(4)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5)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2.历史解释——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1)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反对殖民主义的主要形式。
(2)有组织、规模大、持久的武装反抗,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卫国战争。
(3)领导力量多样,有宗教领袖、国王、知识分子等。
(4)城市反帝运动兴起。如埃及开罗罢工斗争。
【练·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1.(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79“教材图片”改编)如图描绘的场景表明,拉美人民( )
“大棒政策”(绘画作品局部)
A.面临着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B.完全冲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藩篱
C.共同构建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开展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武装斗争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显示的是美国的“大棒政策”,主张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拉丁美洲国家“循规蹈矩”,听命于美国。因此材料漫画反映的是美国对拉美人民的压迫,说明拉美人民面临着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A项正确;材料显示了美国对拉美的压迫,并非强调拉美人民“完全冲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藩篱”,排除B项;美国的“大棒政策”压迫了拉美人民而非“共同构建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C项;“大棒政策”是美国压迫拉美的政策而非英国,排除D项。故选A项。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80“学思之窗”改编)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
A.封建经济进一步崛起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下,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B项正确;此时封建经济遭到进一步打击,排除A项;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也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带来的,排除C项;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是外部原因,不是根本前提,排除D项。故选B项。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81“教材知识”改编)1896年3月的阿杜瓦战役,皇帝孟尼利克二世亲自率军战胜了意军,迫使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国家,并赔款1 000万里拉。这次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
A.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
B.树立了非洲反帝斗争的榜样
C.促进了亚洲人民觉醒
D.扭转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局势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该起义打败了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军队,迫使意大利在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树立了非洲反帝斗争的榜样,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与亚洲人民觉醒无关,排除C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4.(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82“问题探究”改编)1906年提拉克在对印度民众的一次演讲中说:你们的工业被彻底摧毁了,而且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靠请愿,唯有抵制。该演讲( )
A.直接引发了孟买政治总罢工
B.推动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证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D.意在发展民族工业保护财富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你们的工业被彻底摧毁了,而且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印度的工业遭到破坏,民众生活水平低,提拉克发表这样的演讲是为了唤起人们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号召人们反抗英国殖民统治,B项正确。
【练·高考真题//明考向】
命题点1 墨西哥独立后的国家治理
1.(2023·北京高考,14)墨西哥在1821年独立后,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墨西哥土生白人将阿兹特克人视为祖先,将阿兹特克人的末代皇帝视为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这些做法意在( )
A.打击英法在拉美的殖民统治
B.深化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C.推动墨西哥的民族独立运动
D.重建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独立后的墨西哥以阿兹特克帝国的继承者自居,奉阿兹特克人为祖先,视末代皇帝为民族英雄,以此来强化民众的民族认同,增强民众的国家观念,故选B项。墨西哥独立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排除A项;此时墨西哥已经独立,墨西哥独立后的做法有利于巩固民族独立成果,排除C项;“重建”说法错误,墨西哥独立后的做法意在用阿兹特克帝国的文明来增强国家民族意识,排除D项。
命题点2 亚洲觉醒的特点
2.(2022·山东高考,13)1913年,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中说:“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在亚洲出现。……八亿人民的亚洲投入了为实现和欧洲相同的理想的斗争。”“相同的理想”指的是( )
A.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亚洲国家广泛开展了民族解放运动,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同时期,欧洲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倡导无产阶级革命,主张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所以亚洲和欧洲人民“共同的理想”是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故选A项;亚洲和欧洲的人民特别是无产阶级,不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B项;亚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目标是获得本民族的独立,排除C项;“实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不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理想,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