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57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考点定位】
中外历史纲要 选择性必修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表现、特点及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及文化认同。
知识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链接·选择性必修3·P·73-75】
1.背景
(1)一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不断高涨。
(2)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和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
(3)十月革命的影响。
2.表现
(1)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2)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3)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进步的斗争,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
知识点二 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
1.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地 区 东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了国民革命。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共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印尼共产党领导的反对荷兰殖民者统治的民族大起义失败后,苏加诺领导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越南:掀起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地 区 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的斗争
南亚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指导思想是“爱、真理和非暴力”,以甘地领导的国大党为领导核心
2.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特点 共产党在很多国家的民主革命中起了领导作用。反对美国及美国的代理人是革命的主要内容
事件 ①共产党和左派领导的斗争:阿根廷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智利的民族阵线联合政府 ②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1933年,迫使美军撤出尼加拉瓜 ③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墨西哥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以卡德纳斯领导的民主改革最为突出
影响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助学助考
1.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9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了。(×)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和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美国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④“非暴力不合作”的核心思想是用正义的方式赢得斗争的胜利,实质是依靠精神力量和爱来面对暴力。(√)
⑤印度甘地发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⑥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领导民族革命争取了埃及的完全独立。(×)
⑦民族主义政党成为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新生领导力量。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2.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阅读选择性必修3教材P73“学思之窗”:观察上面两幅地图,说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了哪些新的国家。
提示 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
②阅读选择性必修3教材P74“史料阅读”:这则史料透露出什么历史信息?
提示 非洲、亚洲等国的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与到协约国的作战中来。同时他们的民族民主意识被激发出来。
③1920年,国大党通过了甘地起草的新党章,其中第一条规定“印度国大党的目标是印度人民用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以争取实现自治”。(摘自必修教材P98)印度国大党斗争的主要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提示 主要目标:实现民族自治或是脱离英国,民族独立。
方式: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
④阅读必修教材P100“思考点”:为什么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多年后,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提示 拉丁美洲仍然存在殖民主义留下的烙印;美国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3.必考概念——拓视野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甘地在20世纪20—40年代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印度民众在甘地的倡导和领导下,以和平方式抵制英印当局的机关、法庭、学校,并采取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主要有四次运动高潮,分别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文明不服从运动、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退出印度运动。
主题一 觉醒与抗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和表现[3年2考]
1.二战前后英国殖民统治的特点(2023·海南高考,13)
2.二战和英国的殖民统治的特点(2022·天津高考,12)
视角1 学者观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史料 大战期间……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壮大起来,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削弱……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世界现代史》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高潮的时代背景。
提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视角2 名家说史——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史料 在民族矛盾尖锐化和英国传播西方文明对印度传统文化构成威胁①的社会危机条件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1920年8月,甘地发动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业纺织运动②以抵制英国商品泛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编·现代史编(上卷)》
解读
主旨 史料叙述了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爆发的原因及表现
细读 ①体现了西方工业文明与印度传统文明的冲突 ②恢复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实质是一种消极抵抗
思考 根据史料,指出印度走上非暴力不合作反抗道路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提示 原因:英国殖民者的高压统治激化民族矛盾;西方文明冲击印度传统文化。
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发展;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1.唯物史观——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2)一战后殖民统治的强化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3)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及苏联政府对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支持。
(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宗主国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加剧了民族矛盾。
2.历史解释——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1)背景上,受社会主义革命(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和推动;受到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亚洲和拉美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民族解放运动中起到领导作用。
(2)从发展道路看,各国发展不平衡
①多数国家资产阶级掌握运动领导权。
②部分资产阶级由向西方学习转为向苏俄(联)学习。
③部分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
(3)从斗争方式来看,呈现出多样性。如:武装起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等。
(4)从领导阶级看,资产阶级领导民族民主运动成为主流,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
(5)从性质看,有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特点,如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
(6)影响深远,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主题二 进步与冲击——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和意义[3年2考]
1.两次世界大战与非洲的觉醒(2023·湖北高考,14)
2.美国侵略拉美的特点(2022·福建高考,15)
视角1 读表证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特点
史料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 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 美洲 尼加 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思考 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何新特点?
提示 总体看更为广泛、激烈和彻底,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具体国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大部分国家仍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争取独立、建立民主政府;有的国家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寻求独立解放的道路;个别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交织在一起。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多样性,主要是争取或捍卫独立主权并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武装斗争,有的则引向现代化发展道路。
视角2 史料证史——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意义
史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间以及大萧条时期,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知识分子和政治活动家们对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支柱提出了挑战。接受了一战后在全球广泛传播的思想,包括民族自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产生的影响。
提示 在意识形态和经济上挑战了帝国主义;在政治和军事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冲击了凡尔赛体系,促进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1.历史解释——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特点
2.历史解释——一战后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
(1)赋予了民族主义的新内涵:民族主义曾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民族主义在亚非拉演绎出了新的内涵,即全世界各民族平等、平权,世界陆地、海洋为世界人民共有。
(2)形成了反帝统一战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运动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民族民主运动事实上已经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3)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亚洲、非洲已经造就了很多独立的新兴国家,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向纵深发展,几百年来建立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打下了基础。
(4)加速了欧洲的衰落:欧洲国家普遍占有较多的殖民地,殖民地的多少是欧洲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加速了欧洲的衰落。
【练·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1.(据选择性必修3教材P74“史料阅读”改编)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一战后,埃及、摩洛哥等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由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激发了非洲的民族意识
B.对非洲传统经济打击沉重
C.促使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D.推动了非洲民族文化复兴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可以看出,这些非洲士兵将会改变以前非洲的境况,为非洲后来的独立运动创造条件,主要是源于参加战争的非洲士兵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对非洲传统经济的打击,排除B项;材料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发了非洲的民族意识,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非洲民族文化复兴,排除D项。故选A项。
2.(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98“史料阅读”改编)1920年,印度国大党通过甘地起草的新党章。甘地对“自治的含义”作了新的解释:“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这表明( )
A.英帝国的瓦解具有必然性
B.印度的社会改造具有空想性
C.暴力斗争思想具有渐进性
D.甘地的政治主张具有策略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如有可能,在英帝国内自治;如有必要,就脱离英帝国独立”可知,印度国大党的新党章提出,在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自治”方案,反映了其灵活的政治策略,D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英国殖民体系瓦解的必然性,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印度国大党的灵活务实,而非空想性,排除B项;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材料未体现暴力斗争,排除C项。故选D项。
3.(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99“学思之窗”改编)甘地认为: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甘地提出这一思想旨在( )
A.强调运动的特点是非暴力、不合作
B.用道德力量来治理国家
C.创造了一条民族解放的独特道路
D.实现印度的自治、独立
答案 D
解析 甘地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故选D项;材料强调目的,而非特点,排除A项;材料强调通过“非暴力不合作”,实现印度的自治、独立,与用道德力量来治理国家无关,排除B项;“创造了一条民族解放的独特道路”是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而非目的,排除C项。
4.(据中外历史纲要下P100“历史纵横”改编)1918年,阿根廷第一个在拉美组建了共产党……到1934年,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都有了共产党组织,并积极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这反映了拉美地区( )
A.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B.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
D.资产阶级改良之路失败
答案 A
【练·高考真题//明考向】
命题点1 二战与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1.(2022·天津高考,1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官方称,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保卫民主的战争。据此,有些驻扎在开罗的英国士兵于1943年底召开了“普通士兵的模拟议会”,要求将煤炭、钢铁和银行收归国有,给予印度独立地位等。普通士兵的行动可以用来说明( )
A.英国空前尖锐的阶级矛盾
B.世界大战导致的政治革命
C.政府宣传引发的社会对立
D.正义战争唤醒的进步意识
答案 D
解析 据题干可知,英国官方宣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保卫民主的战争,导致了英国士兵模拟议会行动的出现,体现出英国士兵要求自己参与民主决策的要求和愿望,反映了维护民主和独立的进步意识,说明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唤醒了英国士兵的进步意识,故选D项。
命题点2 两次世界大战与非洲的觉醒
2.(2023·湖北高考,1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
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
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
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殖民国家对非洲的控制方式由暴力强迫逐渐转变为通过报纸、无线电等文化宣传方式。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部分地区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非洲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广泛觉醒,使得殖民国家不得不转变对非洲地区的态度,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