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登泰山记》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7 19:1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析藏而不露之情感,品坦荡高洁之雅趣
——《登泰山记》
学科素养目标
1.欣赏文章描写的独特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2.探究文字背后藏而不露的情感。
3.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在山水自然中安顿身心。
导入: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登泰山记》,文章通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的句子。姚鼐就像一位蒙面的行者,为我们描绘出泰山雪后独特的美景,却把自己完全隐藏在泰山的雪色和朝暾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揭开他神秘的面纱。
环节一:行迹可疑,别有深意
1.齐读第二段,找出下列特殊之处,完成表格。
特殊时间 除夕
特殊天气 风雪交加
特殊登山路线 不走寻常登山路
特殊同伴 知府朱孝纯子颖
特殊的目的地 泰山(精神家园,文化符号)
泰山,中华国山。自秦始皇开始,先后由13代帝王亲登以封禅或祭祀,“泰山安,天下皆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符号。
泰山
一个阖家团圆不该出游的日子,一个风雪迷雾不适合出游的天气,一条别于古人的登山路线,同知府朱孝纯子颍,去攀登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文化符号的泰山。行迹可疑,必有深意!
姚鼐为何“此时”登泰山?何为偕“此人”登泰山?为何要“登泰山”?为何不走寻常登山线路?
环节二:文本四问,体贴入微
1.姚鼐为何“此时”登泰山?
明确:作者是在农历大年二十八启程登山,并在除夕节这一天早晨“观日出”。除夕,乃一年之中岁序更替、辞旧迎新的日子。除夕登泰山看日出像是一场仪式,一次朝圣,与从前的生活告别,寄寓新的期望和期待。
为何“此时”登泰山?
2.为了要在这特殊的日子看到特殊的日出,作者不惜冒着风雪远道而来。动词连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明确:用“乘”、“历”、“穿”、“越”、“至于”等一连串的动词,表现旅途之遥远和艰难,暗示作者“努力”向泰山走来之内心:再远再艰辛,也要前往。同时也可以窥见姚鼐当时意欲与子颖会合,与泰山会合的迫切与期待之情。
1.“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姚鼐在文中重提朱子颍。此行一有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二逢送旧迎新的特殊时节,朱子颍能够前来赴约,可见他与作者关系非同一般。那么“知府朱孝纯子颍”,何许人也?参照课前预习导学第3点。
明确:从课前预习导学第3点看出二人心心相印、志趣相投,因而才能在岁末共同完成风雪中登高观日出的豪迈之举。
为何偕“此人”登泰山?
提示:参照课前预习导学第4点。
明确:“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可见姚鼐本是怀着深沉的忧思前往泰安的。
为何要“登泰山”?
1.文中写到:“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如写登泰山,只安心写自己所走的路径便是,为何要郑重交代自己没有去的地方呢?
明确:如写作背景所述,乾隆三十九年是姚鼐人生的重要节点。当时他面临是否要辞官的“抉择”,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前方有路,究竟往哪条道走呢?古人走的路?常人走的路?姚鼐都没有走,他选择了自己的这条路。交代“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以及东谷这条“余所不至”之路,实则别有深意。三条路,既是姚鼐登山时面临的抉择,也象征着他当下面临的人生抉择。
为何不走寻常登山路?
环节三:风景有异,情感深藏
1.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姚鼐希望“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那么泰山之景开导、启迪姚鼐什么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关注作者写景的时候使用什么修饰词?如何描述这些景物?
第2段写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明确:特点:辽阔苍茫、明亮、美丽如画、轻盈飘逸
苍山夕照想对站在人生岔路口,心情沉忧的姚鼐说:“姚鼐啊,姚鼐,你要像我一样胸怀辽阔,充满光明和希望,内心轻盈飘逸。不要狭隘地执着于“学而忧则仕”的观念,不要内心沉忧,幽暗。
第3段写景: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明确:纯净有趣、瞬息万变、绚丽多姿、雄浑壮阔、红白相杂、傲然挺立。
泰山日出想对站在人生岔路口,心情沉忧的姚鼐说:“姚鼐啊,姚鼐,人生充满着无穷的变数,每一条路都有其绚丽多姿之处。遵从你内心的选择,怀有凌云之志,内心常保纯净有趣。
姚鼐在泰山之景中得到的启迪,在同期写的一首诗更为明显地表达。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姚鼐登顶泰山,除了震撼之外,他还有意识地将自我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从而获得了与泰山日出一般的力量,一般的胸襟。
从泰山之景中得到启迪的姚鼐,已经坚决辞官。那么这样一份情志在接下来的景物描写中如何体现呢?齐读第4、5段。
人文景观: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岱祠
岱祠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
道中石刻
2.“有”、“在”与“观”、“往”背后的情感一样吗?
明确:①动词“有”“在”呈现的是客观事实:山上有“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这些名堂。作者只是交代山上“有”这些东西,那么有没有对它们加以特别的关注呢?文本显然未着一字。
②“观”“往”两字清楚地表明山上不但“有”“道路石刻”存在,且姚鼐当日确实特地前去观摩了。而那些僻不当道的石刻,他“不及往”,透露出他内心的遗憾。
朱子颍曾于登泰山后(新春正月初一)作《登日观图》,姚鼐在图上题诗云:“前生定结名山诺,到死羞为封禅文。”这两句诗,概括了姚鼐辞官从文的人生志向,也清楚回答了前面的问题。与挚友相约“名山”,观日出是感自然之气韵,观石刻是品古人之遗风;而帝王将相的行宫、万众景仰之庙祠圣地,则恰好是姚氏着意要疏离之所在。
自然景观: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3.此段有两个特点:一是句式特殊,多用短句,几乎不着虚词,简洁明快;二是所描写的景物清寒冷峻,无瀑水,无树,无鸟兽音迹,剩下泰山自身成为一个与人世无涉、远离尘嚣的自在主体。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此处对泰山之巅的景观描绘,带有明显的姚鼐“我之色彩”。姚鼐借助这些景物抒发什么情感呢?
明确:与挚友“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在“大风扬积雪击面”中领略了日观峰的极顶胜景,其内心关于辞官得失之迷雾已然消散净尽,对于官场沉浮的“沉忧”也彻底抛却。行文至末尾,其情感逐渐归于平静,因此行文语气上趋于缓和,对景物的描写也显得淡然。这是行文的水到渠成,也是姚鼐内心宁静、心无挂碍之自然外化。
4.站在人生的岔路口,姚鼐希望“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明确:他的愿望实现了。当与子颖在除夕共同领略了“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的人间胜景时,他仿佛也从充满忧思的现实中抽离出来,达到了“宠辱偕忘”之超然境界。
环节四:体会民族审美心理
1.失意迷茫的姚鼐在磅礴壮丽的泰山日出中实现人生的转折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在经历人生的困境后,也曾从自然中寻得了慰藉,获得了超脱,我们先来看本单元的几位文人。
明确:
宦海浮沉的苏轼在赤壁水月的静谧永恒中走出了精神的困境;
颠沛流离的郁达夫在北平秋景的清静悲凉中丰富了心灵的境界;
颇不宁静的朱自清在清华荷塘的喜悦哀愁中尽享了暂时的欢愉;
颓废绝望的史铁生在古老地坛的生生不息中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2.你还了解哪些文人有类似的经历?
明确:欧阳修在醉翁亭记的幽深秀美中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李白在梦游天姥山的奇妙仙境中领悟人生应及时行乐的真谛等。
3.事有雷同,绝非偶然!为什么中国文人在生命困顿时都不约而同地在自然中寻求突围?
明确:从春秋时期开始,文人的情感便在山水中浸润。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然山水的寥廓与包容给遭受挫折和磨难的文人以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超越,因此,一个又一个文人自觉地走向山水,一代又一代文人将个体生命与山水熔铸,借以抒情、言志、明心,使每一寸山水都承载了千年未曾停歇的往事,承载了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力量,那么当你再次审视那片山水时,你往往看的不再是山水,而是过去。山水承载了文化,具有了灵魂,构建了中华民族“山水为骨,人文为魂”的人文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