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克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克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0-04 19: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克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2.初步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称东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物体的称量初步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称东西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设疑引欲
(1)教师举起一个红苹果和一个梨,让同学们看一看,哪个较重?(学生说法不一)
(2)掂一掂:比较物体的轻重,只凭眼睛看不行,要用手掂一掂。
这时要求一名学生代表左手平放一个红苹果,右手平放一个梨,亲自掂一掂。(不能肯定地回答出哪个比较重。)
(3)设疑:要想准确说出哪个物体较重,用什么方法呢?用什么单位来表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重量单位“克”。
2.指导探索
(1)认识天平。
老师明确告诉学生:用天平可以比较东西的轻重。(出示并介绍天平)在天平的左盘内放一种要称的物品,如苹果;右盘内放另一种要称的物品,如梨。这时观察天平的指针,如果指针在标尺的中间,表示天平平衡,也就是说天平两端物品重量相等。如果指针偏离标尺中间位置,则说明天平两端重量不等。
这时请一名学生到前面观察天平的指针,以此来准确说出哪种水果重?(看到指针偏离中间位置,说明两种水果重量不一样。)
在此基础上,教师将苹果换成桔子(事先准备好的和梨同样重的桔子)。请同学观察指针变化,并说一说哪个水果重?(学生看到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说明桔子和梨同样重。)
(2)认识重量单位“克”。
老师说明:天平除了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来称物体的重量。一般在天平左盘里放要称的东西,右盘里放砝码(教师向学生出示砝码),天平的指针如果指向标尺的中间位置,表示天平两端重量相等,砝码上标有它的实际数量,这时砝码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称一枚2分硬币的重量。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在组长带领下,动手称一称)在操作中,许多组发现天平左盘里放一枚2分硬币,右盘里放标有“1克”字样的砝码,则天平指针正好指向标尺中间,天平平衡,说明2分硬币是1克重。
教师说明:这个2分硬币重1克,表示比较轻的物体重量时,一般用克做单位。(板书课题:克的认识)
(3)亲自体会“1克”的实际重量。
①掂一掂:让每人拿一枚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感知1克的重量,并请同学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②称一称:1克重的黄豆有多少粒?(1克砝码不动,然后让组长往左盘里一粒一粒地轻放黄豆,直到天平左右平衡,分别数出黄豆的粒数。)
称出后,请同学们按顺序传递掂一掂1克黄豆的重量。
3.巩固新知识
(1)用天平称出下面物品的重量。
①15个图钉大约重( )克。
②1支粉笔重( )克。
③1瓶墨水重( )克。
④1本数学书重( )克。
⑤1把小刀重( )克。
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操作。
首先将15个图钉放在天平左盘里,在右盘里放砝码,从1克、2克、5克,一直放到10克,这时天平平衡了。然后分别将15个图钉传给组员,让他们亲自掂一掂,体会10克的实际重量。
再按照称图钉重量的方法,称其它物品重量,然后汇报,最后掂一掂,体会一下物品的重量。
(2)计算下面各题。
①37克+45克= ②60克-28克=
③36克÷6= ④8克×4=
(3)应用题。
一支铅笔重7克,8支铅笔重多少克?
(4)请把下面物品的重量填在( )里。
订正:(1)题和(4)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①82克 ②32克 ③6克 ④32克
(3)7×8=56(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