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实质;列举酸碱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根据模型判断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实质。
探究实践:寻找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证据;借助pH试纸对土壤取样进行酸碱度的测定。
态度责任: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在了解酸碱反应应用的过程中,认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提出改良土壤的合理建议。
01 酸碱反应
1.(2023九上·滨江期中)向加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滴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可验证稀盐酸有剩余
C.烧杯中Na+和OH-数目减少,H+和Cl-数目增多
D.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比反应前少
【答案】A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解答】A.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酚酞溶液只有碱性溶液变红色,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故正确;
B.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硝酸银不能验证稀盐酸有剩余,故错误;
C. 烧杯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数目不变,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减少,故错误;
D. 反应没有气体、固体和沉淀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错误;
故答案为:A。
2.(2023九上·绍兴期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〇”“”“”“●”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〇表示氯离子
B.表示钠离子
C.反应后溶液的pH小于7
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〇结合生成水分子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该反应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反应后溶液中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反应前粒子种类分析。
【解答】A、该反应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钠离子和氯离子不变,则〇表示氢离子 ,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前后粒子种类可知, “●”表示钠离子 ,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pH等于7 ,不符合题意;
D、此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即和〇结合生成水分子 ,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3九上·柯城期末)如图甲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图乙是该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下列关于酸和碱反应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图中酸碱反应结束后,溶液pH=0
B.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C.酸和碱的质量需相等才能发生反应
D.酸碱反应的实质是Na++Cl﹣=NaCl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分析。
【解答】A、 酸碱反应结束后,溶液pH=7 ,不符合题意;
B、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符合题意;
C、 酸和碱的质量为任意值都会发生反应 ,不符合题意;
D、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3九上·衢江月考)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C.b点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NaCl和NaOH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盐酸溶液呈酸性,pH小于7,结合各点溶液的pH确定反应进程,由此确定溶液成分分析。
【解答】A、a点溶液pH=7,呈中性,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随溶液的加入溶液pH从小于7增加,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盐酸的烧杯中 ,不符合题意;
C、b点溶液pH大于7,呈碱性,氢氧化钠过量,不符合题意;
D、 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氢氧化钠过量,所含的溶质有NaCl和NaOH ,符合题意;
故选D。
02 酸碱反应的应用
1.(2023九上·杭州月考)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食醋 牛奶 食盐水 牙膏 肥皂水
pH 2~3 6~7 7 8~9 9~10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醋 B.牛奶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 , 要减轻痛痒, 应在叮咬处涂抹碱性物质,pH大于7的物质呈碱性分析。
【解答】A. 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 , 要减轻痛痒, 应在叮咬处涂抹碱性物质,食醋pH小于7,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B.牛奶pH小于7,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C.食盐水pH等于7,呈中性,不符合题意;
D. 牙膏或肥皂水pH大于7,呈碱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23九上·嘉兴期末)土壤中存在多种离子,如 Ca2+、K+、H+、CO32-、PO43- 等。人们经常使用熟石灰来降低土壤的酸性,熟石灰能降低土壤的酸性,本质上是由于( )
A.OH-与H+结合 B.OH-与K+结合
C.Ca2+与CO32-结合 D.Ca2+与PO43-结合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酸和碱的反应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分析。
【解答】 熟石灰能降低土壤的酸性,是氢氧化钙与土壤中的酸发生反应,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
故选A。
3.(2023九上·杭州月考)中和反应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做法应用了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等原料自制汽水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结合各选项中所给反应物的类别分析。
【解答】A.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利用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B. 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 是碱和盐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C. 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是酸和碱的反应 ,符合题意;
D. 用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等原料自制汽水,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03 土壤酸碱性测定
1.土壤的酸碱度无论是对农作物,还是对庭园花木的生长都有很大影响。
(1)请写出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用品:水、pH试纸、 。
(2)经测定某土样的浸出液使试纸变红,说明土壤显 (填“酸”“碱”或“中”)性,需加入 改良土壤后才适宜种植植物。
【答案】(1)烧杯与玻璃棒
(2)酸;Ca(OH)2
【解析】【分析】(1)根据测定土壤pH的操作方法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钙的用途分析。
【解答】(1) 测定土壤酸碱性要用烧杯先配制溶液,再用玻璃棒蘸取液体进行滴测,所以所用实验用品有水、pH试纸、 烧杯与玻璃棒;
(2) 经测定某土样的浸出液使试纸变红,说明土壤显酸性,氢氧化钙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试剂,所以可加入氢氧化钙改良后再进行种植。
故答案为:(1) 烧杯与玻璃棒 ;(2) Ca(OH)2 。
2.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元素,下图表示了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这些元素的关系。栅栏越宽,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1)当pH=4时,土壤显 性,在这种土壤中植物往往不能正常地生长,这是因为 。
(2)如果施用一种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肥料,为了使营养元素能最大限度地被吸收,土壤的pH应该控制在 。
(3)如果施用由硝酸钾和和磷酸二氢铵组成的复合肥料,为了使营养元素能最大限度被吸收,土壤的pH应该控制在 。
【答案】(1)酸;土壤酸性较强时,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率低
(2)5.7--7(pH下限允许误差±0.2)
(3)6-7
【解析】【分析】根据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N、P、K元素的关系图,判断不同酸碱度时营养元素N、P、K吸收率的高低;pH与酸碱性的关系:pH>7,碱性;pH=7,中性;pH<7,酸性;
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旱、耐寒的肥料是磷肥;硝酸钾和和磷酸二氢铵的化学式分别为:KNO3,NH4H2PO4.土壤酸碱性影响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吸收,在中性或接近中性时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吸收率最高.
【解答】解:(1)根据pH与酸碱性的关系知,pH=4时,土壤显酸性,由图知此时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元素N、P、K吸收率低,植物不能正常地生长.故答:酸;土壤酸性较强时,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率低;(2)由图知磷肥pH在5.7~7时,植物的吸收率较高.故答:5.7--7(pH下限允许误差±0.2);(3)因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铵中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由图知pH在6~7范围内三种营养元素吸收率均高.故答:6-7.
1.A
【分析】新鲜芋艿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
【详解】A、食醋显酸性,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故选项正确;
B、白酒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C、纯碱显碱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D、食盐水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C
【详解】A、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可以消耗胃酸中的氢离子,故A正确;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以消耗胃酸中的氢离子,故B正确;
C、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不能消耗胃酸中的氢离子,故C错误;
D、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以消耗胃酸中的氢离子,故D正确。
故选C。
3.B
【详解】A、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冒出,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押溶液与稀硝酸生成硝酸钾和水,无明显现象,因此需要借助指示剂,氢氧化钾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加入酸后酸碱反应,则红色消失,故可判断反应进行,符合题意;
C、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是黄色的,无需借助指示剂,不符合题意;
D、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有白色沉淀,无需借助指示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A、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呈蓝色,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溶液刚好由蓝色变成紫色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错误;
B、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稀盐酸呈红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观察到溶液刚好由红色变成紫色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错误;
C、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溶液刚好由红色变成无色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正确;
D、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稀盐酸仍为无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刚好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溶液过量,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断搅拌至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即反应后溶液红色褪去,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后的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反应后溶液可导电,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断搅拌至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的pH=7,反应后溶液pH变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前后溶液中Na+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A
【详解】A、由图可知,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其中含有剩余HCl和生成的NaCl,其中含有Na+、Cl-,b点pH等于7,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生成的NaCl,其中含有Na+、Cl-,c点pH大于7,溶液呈碱性,其中含有剩余的NaOH和生成的NaCl,其中含有Na+、Cl-,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其中含有剩余HCl和生成的NaCl,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c点pH大于7,溶液呈碱性,其中含有剩余的NaOH和生成的NaCl,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b点pH等于7,溶液呈中性,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错误;
故选A。
7.A
【详解】A、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溶液的pH等于7,显中性,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大于7,所得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溶液的pH小于7,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HCl,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图象可知,pH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8.D
【详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等质量的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X为H2O,故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故说法正确;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等质量的盐酸,碱性逐渐减弱,溶液的pH逐渐减小,故说法正确;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36.5份质量的氯化氢与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稀盐酸和NaOH溶液的质量相等,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它们中溶质的质量相等,稀盐酸应有剩余,由图示可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故说法错误。
故选D。
9.C
【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详解】A、根据溶液pH的由小于7转化为大于7,可知该实验是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错误;
B、a点所示溶液中,pH小于7,其溶质有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有没反应的盐酸,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加入铁粉,会产生气泡,错误;
C、b点pH=7,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正确;
D、c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溶质中含有NaCl、NaOH,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a点溶液pH大于7,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图中a点所示溶液显红色,说法正确;
B、在b点时,pH为7,溶液显中性,酸和碱完全中和,即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说法正确;
C、在c点时,pH小于7,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呈酸性,烧杯中的溶液中的离子有Na+、Cl-、H+,说法错误;
D、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钠离子的质量不变,但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溶液里Na+浓度变小,说法正确。
故选C。
11.A
【详解】A、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图,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40s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溶液中溶质为HCl、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20s到40s之间,溶液显酸性,稀盐酸有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 熟石灰 氢氧化铝 Al(OH)3+3HCl═AlCl3+3H2O 氢氧化钙 稀盐酸/稀硫酸
【详解】(1)农业上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物质是熟石灰;
(2)胃酸过多的病人一般用氢氧化铝来中和过多的胃酸,氢氧化铝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3)氢氧化钙为碱,常用于处理酸性废水;
(4)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稀盐酸或稀硫酸用于除铁锈。
13.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 二/两/2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在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色,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中性,pH=7,所以B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
(3)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在C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说明碱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盐和过量碱两种溶质。
14. NaOH/氢氧化钠(合理即可) NaOH +HCl=NaCl+H2O 不能 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均显无色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是无色液体,滴入混合盐酸的无色酚酞溶液后,氢氧化钠和少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过量的氢氧化钠使无色酚酞变红,继续滴入混合盐酸的无色酚酞溶液,盐酸将氢氧化钠反应完后,溶液又变成无色;
【详解】(1)根据颜色的变化,“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浓氢氧化钠溶液,无色的“水”是盐酸和酚酞的混合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3)最终溶液为无色,不能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因为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也呈无色,如果溶液呈酸性,最后也是无色的。
15. H2SO4+2NaOH=Na2SO4+2H2O 不能确定溶液一定含硫酸,理由是硫酸钠和硫酸均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c
【详解】(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2)硫酸钠和硫酸均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不能确定溶液一定含硫酸;
(3)图丙中的最高点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pH=7,故与图乙中c点相对应。
16. B pH试纸 茄子
【详解】(1)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时,要在地块的5~6个均匀的位置进行取样,测定结果才比较准确;
(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pH试纸上,将其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色,确定了空地土壤的pH约为7;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是茄子。
17.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对比 ③中硅胶由蓝色变红色
【详解】实验一: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李同学按如图1所示,首先向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了2~3滴酚酞溶液,接着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氢氧化钠消失),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二: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对比,通过对比说明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不能使硅胶变色;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③中硅胶由蓝色变红色。
18. 氢氧化钠溶液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析出固体
【详解】(1)随着反应进行,溶液pH由大于7逐渐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前烧杯中盛放的液体Y是 氢氧化钠溶液;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3)烧杯中放入新制饱和石灰水,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试管外壁附近溶液中出现浑浊,原因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析出固体。
19.(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 氢氧化钠、氯化钠 若不反应,加入的溶液中有水,起到稀释作用也可能导致pH减小
【详解】(1)往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①b点对应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因此溶液中还含有氯化钠;
②由于加入的溶液中有水,对氢氧化钠溶液由稀释作用,也会导致pH减小,因此不能将“pH减小”作为两者发生反应的理由。
20. 3.65%盐酸/盐酸 解:由图可知,加入200g稀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200g×3.65%=7.3g
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的质量为x
=
x=20.8g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0.8g。
【详解】(1)由图可知,滴加溶液前,烧杯中的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滴加溶液后,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最后小于7,即滴加的溶液呈酸性,则图乙所示的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是图甲中的3.65%盐酸,故填3.65%盐酸或盐酸。
(2)见答案。
21. 25 13% 偏大 因为反应后溶液pH>7,说明NaOH过量了,算得的盐酸溶质量分数也偏大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就是氯化钠,首先用氢氧化钠的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氢氧化钠的溶质质量,然后利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用反应后的总质量减去锥形瓶的质量计算出溶液质量,最后根据计算即可;
(3)反应后溶液的pH呈碱性,说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过多,据此根据方程式计算出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就会偏大,那么测出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肯定偏大。
【详解】(1)反应后锥形瓶和溶液的总质量等于锥形瓶和稀盐酸的总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之和,那么实验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0.5g-55.5g=25g。
(2)设生成的NaCl质量为x,
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mNaOH=25g×16%=4g;
;
解得:;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微:。
(3)另有同学做了同样的实验,却得到不同的结果。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7.8,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造成偏差的原因是因为反应后溶液pH>7,说明NaOH过量了,算得的盐酸溶质量分数也偏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1.5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实质;列举酸碱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根据模型判断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实质。
探究实践:寻找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的证据;借助pH试纸对土壤取样进行酸碱度的测定。
态度责任: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在了解酸碱反应应用的过程中,认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提出改良土壤的合理建议。
01 酸碱反应
1.(2023九上·滨江期中)向加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滴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可验证稀盐酸有剩余
C.烧杯中Na+和OH-数目减少,H+和Cl-数目增多
D.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比反应前少
2.(2023九上·绍兴期中)向NaOH溶液中滴加HCl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〇”“”“”“●”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〇表示氯离子
B.表示钠离子
C.反应后溶液的pH小于7
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〇结合生成水分子
3.(2023九上·柯城期末)如图甲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图乙是该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下列关于酸和碱反应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图中酸碱反应结束后,溶液pH=0 B.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C.酸和碱的质量需相等才能发生反应 D.酸碱反应的实质是Na++Cl﹣=NaCl
4.(2023九上·衢江月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HCl和NaOH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C.b点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NaCl和NaOH
02 酸碱反应的应用
1.(2023九上·杭州月考)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食醋 牛奶 食盐水 牙膏 肥皂水
pH 2~3 6~7 7 8~9 9~10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食醋 B.牛奶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
2.(2023九上·嘉兴期末)土壤中存在多种离子,如 Ca2+、K+、H+、CO32-、PO43- 等。人们经常使用熟石灰来降低土壤的酸性,熟石灰能降低土壤的酸性,本质上是由于( )
A.OH-与H+结合 B.OH-与K+结合
C.Ca2+与CO32-结合 D.Ca2+与PO43-结合
3.(2023九上·杭州月考)中和反应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了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C.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等原料自制汽水
03 土壤酸碱性测定
1.土壤的酸碱度无论是对农作物,还是对庭园花木的生长都有很大影响。
(1)请写出测定土壤酸碱性的实验用品:水、pH试纸、 。
(2)经测定某土样的浸出液使试纸变红,说明土壤显 (填“酸”“碱”或“中”)性,需加入 改良土壤后才适宜种植植物。
2.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元素,下图表示了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这些元素的关系。栅栏越宽,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1)当pH=4时,土壤显 性,在这种土壤中植物往往不能正常地生长,这是因为 。
(2)如果施用一种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肥料,为了使营养元素能最大限度地被吸收,土壤的pH应该控制在 。
(3)如果施用由硝酸钾和和磷酸二氢铵组成的复合肥料,为了使营养元素能最大限度被吸收,土壤的pH应该控制在 。
1.芋节(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节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一皂角,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能去除碱性物质,达到止痒效果的是( )
A.食醋 B.白酒 C.纯碱 D.食盐水
2.胃酸中含有HCl,当胃酸过多会引起的胃病,需用抗酸剂治疗来消耗胃液中的H+。下列物质不能用抗酸剂的是( )
A.MgO B.CaCO3
C.AgNO3 D.Al(OH)3
3.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B.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硝酸
C.氧化铁与稀硫酸 D.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4.指示剂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酸与碱的反应程度,图中能实现“恰好完全反应”的操作是( )
A.甲:蓝色刚好变成红色 B.乙:红色刚好变为蓝色
C.丙:红色刚好变成无色 D.丁:无色刚好变成红色
5.如下图所示,烧杯中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瞬间变红。某学生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红色褪去 B.反应后溶液可导电
C.反应后氢氧化钠溶液pH变小 D.反应后溶液中Na+数目减少
6.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所示的中都含有Na+、Cl-
B.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C.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7.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8.小温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等质量的盐酸,反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为H2O
B.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C.反应容器中溶液的pH逐渐变小
D.NaOH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等于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9.某科学小组利用pH传感器测量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若向a点所示溶液中加入铁粉,不会产生气泡
C.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10.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了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向20mL0.4%的NaOH溶液(预先滴入3滴酚酞试液)中逐滴滴入0.4%的稀盐酸。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溶液pH随所滴入稀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溶液在a点时显红色
B.在b点时溶液中和OH-恰好完全反应
C.在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中的离子只有Na+、Cl-
D.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里Na+浓度变小
11.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
B.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
C.4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NaOH和NaCl
D.在20s到40s之间某一时刻,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2.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改变土壤酸碱性。正常农作物生长在近中性的土壤中,农业上用施加 的方法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
(2)胃酸过多的病人一般用 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精炼石油的企业用 来处理酸性废水。
(4)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
13.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2)曲线上 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 种溶质。
14.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 溶液。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选填 “能”或“不能”)
15.如图甲所示装置,同学们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图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小宁同学取反应后溶液,加入Ba(NO3)2看到白色沉淀,根据此现象,小宁判断该溶液一定含有H2SO4。你认为小宁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3)图丙中的最高点与图乙中 点相对应。(填“a”“b”“c”或“d”)
16.某同学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
(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土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
(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 上,将其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色,确定了空地土壤的pH约为7.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有
作物 大蒜 丝瓜 茄子 沙枣
最适pH范围 5.6~6.0 6.0~6.5 6.8~7.3 8.0~8.7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酸碱之间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一】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李同学按如图1所示,首先向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了2~3滴酚酞溶液,当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二】证明酸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杨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 ;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
18.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对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发生进行了探究,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1)反应前烧杯中盛放的液体Y是 。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质是 。
(3)利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烧杯中放入新制饱和石灰水,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试管外壁附近溶液中出现浑浊,原因是 。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将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无明显现象。那么怎样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1)【方案一】设计实验证明反应物消失。
往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当观察到 时,即可确定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2)【方案二】设计实验证明有新物质生成。往NaOH溶液滴加盐酸的过程中,用pH计不断测量溶液的酸碱度,当pH<7即可确定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测得其图像如图1。
①b点表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名称)。
②讨论交流:滴加盐酸的过程中,作为判断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的标准不能是“pH减小”,理由是 。
20.小乐用如图甲所示的药品进行如图乙所示的酸和碱的反应,烧杯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及相关数据如图丙所示。
(1)根据图丙可知,图乙所示的胶头滴管中的溶液是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1.用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测定未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稀盐酸,某同学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然后往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质量忽略不计),重新称量。
②往上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紫色时,停止滴加,再次称量。数据如下表:
锥形瓶 锥形瓶+稀盐酸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
质量/克 35.5 55.5 80.5
(1)实验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克。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另有同学做了同样的实验,却得到不同的结果。用精密pH试纸测得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为7.8,则他测出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造成偏差的原因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