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案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案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8-17 21:4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时空
单元概要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中外历史上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状况。
中国官员选拔和管理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监察制度本质上是服务于皇权的,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巩固了封建统治。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制度都是在参考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它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
西方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起源于英国,并为很多国家所借鉴。文官制度具有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职务常任等特点,对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社会经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等有积极作用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 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增强对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力。 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4.核心概念:上计制、察举制、刺史、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台谏合一、南北分卷制度、都察院
时空坐标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
(1)汉朝之前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 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秦统一后 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2)汉朝时期
①察举制
内容 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评价 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②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②确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
③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④影响: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概念阐释] 征辟制
征辟制采用自上而下的选拔方式。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称为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称为辟。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
(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2)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3)内容
①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②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4)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思维点拨] 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之前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推荐制度,推荐者的主观因素对官员选拔影响较大。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取人,选拔标准相对公正,社会基础广泛;科举制还把官员选拔的各项权力收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
3.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
(1)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
(2)明清
①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②内容: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③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
[图解历史] 明清科举考试等级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视角 唐宋官员选拔制度
史料 
唐代 宋代
学子出身 门第势力正盛,应考者多是门第子弟 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书生①
考试形式 “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学问的先进大僚阅看;“通榜”是考后出榜,即据社会及政府先辈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 “糊名”②,所凭则真是考试成绩。故有主考官存心要录取他平日最得意的门生从学,而因是糊名,寻觅不出该人之卷
选拔依据 未考以前,早已有许多知名之士获得了客观的地位,不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 考试成绩一日之短长③
——据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整理
读史 ①学子出身;②考试形式;③选拔依据。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官员选拔制度与唐代官员选拔制度相比出现的新变化,并说明这些新变化产生的影响。
提示 变化:从学子出身看,宋代应考的门第子弟(士族)较少(多是寒窗苦读的书生/多是寒门子弟/庶族);从考试形式看,宋代“糊名”取士(或答考试制度更完善);从选拔依据看,宋代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或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影响: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增添了政治活力;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淡化了门第观念,使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巩固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北宋的文化发展。(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了中央集权)
[深化拓展]
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朝代 选官制 选拔方式 标准 选官权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世袭 血缘 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 军功爵制 军功大小 军功 国君、贵族
汉代 察举制 察访荐举 品行 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评 门第 中正官
隋唐至清 科举制 考试 才学 中央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及本质
趋势 本质
选官方式 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
选官权力 选官权从地方到中央,体现中央集权加强
选官形式 从形式多样到八股取士,逐渐走向僵化单一
1.[教材内容改编]西汉察举制实行初期,各地均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个人也不举。于是汉武帝让大臣们“议不举者罪”,有大臣提出“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当即获得汉武帝的批准。这一举措(  )
A.实现了官员的高效选拔
B.解决了郡国并行制的隐患
C.整顿了基层社会的秩序
D.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需要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这一举措强制各地官员举荐孝廉,有利于保障官员来源,适应了汉武帝时代发展大一统国家的需要,D项正确。
2.[教材内容改编]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为适应这一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科举制以考试取人,出身低微贫寒的士子,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这反映了科举制(  )
A.完善了隋唐官员管理体制
B.缩小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C.推动了不同阶层间的流动
D.提高了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
答案 C
解析 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准绳,提供了一条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的途径,推动了社会公平与不同社会阶层间的流动,C项正确。科举制属于官员选拔体制,而非管理体制,A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拓宽了用人范围,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而非缩小,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科举制的社会影响,并未说明官员执政能力是否提高,D项错误。
3.[历史纵横改编]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取士人数大体均衡。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录取比例也逐渐稳定。这反映出明朝(  )
A.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B.国内社会风俗习惯迥异
C.人才选拔的标准不断提高
D.士人录取比例实现公平
答案 A
解析 明朝南方与北方采用不同试卷说明南北士人的能力存在差异,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南北方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的进步,这反映出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明朝为选拔南北优秀人才,实行分卷制,并未涉及社会风俗习惯和人才选拔标准,B、C 两项错误。“实现公平”说法过于绝对,D项错误。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管理
1.官员考核
(1)秦汉:上计制
①内容: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②作用: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2.官员监察
(1)中央: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思维点拨] 刺史职能的转变
西汉中期以后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东汉末年,刺史成为一方诸侯,严重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管理
1.考核制度
(1)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2.监察制度
(1)隋唐
中央 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地方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2)宋朝
①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
②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③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概念阐释] 台谏合一
台谏合一对于北宋及以后朝代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一方面,台官具有言事权,有利于制约皇权。另一方面,独立于相权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台谏官员,有利于抑制相权和防止武将、外戚及宦官专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管理
1.官员考核
明 朝 考满 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朝 考课 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2.官员监察
(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2)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视角 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史料 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①,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②。
——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奏疏三《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读史 ①如果国家对所安排的事情没有进行考核,君主心里对全局也不清楚,那么人人都会心怀侥幸,不去认真落实。②这种情况下即使把古代的圣贤请出来,恐怕也做不成什么事。
思考 结合史料,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
提示 张居正认识到,建立考核制度对落实国家所安排事情的必要性。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渐趋严密,一方面,能够推动吏治的发展和行政效率的提高,对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性,其本质是维护封建君主统治,“只唯上,不唯实”,缺乏下级对上级、百姓对官员的监督,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考核的具体规章制度和标准也难以落到实处。不过,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化拓展] 考核制度的特点
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完善 历代有十分具体的考核法规,对考核什么、如何考核、考核权限都有具体规定。历代都有专门负责考核的部门、机构、人员。哪些官吏属于中央甚至皇帝亲自考核,哪些属于地方、部门考核,哪些是考核官,哪些是考核吏,皆有章可循
考核重德尚能 考核包含着对官吏政治素质和个人品德的双重考评。历代本着以德为先的选人原则,把德的考核放在首位
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历代注重将考核结果与官吏的奖惩紧密结合起来。考核优秀者给予升迁、增秩、赐爵、赏金等。考核不合格、贪赃枉法者要接受问责、降级、免官甚至处以刑罚
监察监督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我国历史上重视对考核过程的监察监督。汉朝考核的“计簿”要存放在丞相和御史大夫“两府”中;唐朝考核过程中,不仅中书、门下两省要派出监考使、校考使等监督人员,还派出巡察使,访察京内、京外官吏善恶,上报吏部考功司。明清官吏考核,四品以上由皇帝裁决,五品以下则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负责
1.[教材内容改编]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所属郡国,郡国再上计于中央,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上计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C.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D.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上计是将地方各县、侯国的情况上报给中央,以此来考核官员,这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不利于推动社会结构转型,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官员的考核管理,并未涉及上计制对经济的影响,C项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D项错误。
2.[教材内容改编]明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行使监察权。明朝实行巡按御史和按察司双重监察体制,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按察司为地方常驻检察官,以监察吏治和审理冤狱为主要职责。这一体制(  )
A.完善了地方官员选拔机制
B.强化了对地方官吏的监察
C.避免了吏治腐败问题出现
D.实现了监察权的集中统一
答案 B
解析 明朝实行双重监察体制,不仅有中央派遣的监察御史巡按地方各省,还有按察司负责地方上的“吏治和审理冤狱”,这使得其监察体制更为完善,有利于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察,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官员监察体制,而非官员选拔,A项错误。“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由“双重监察体制”可知,明朝的监察系统包括中央与地方,并未实现“集中统一”,D项错误。
3.[教材内容改编]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考察结束后,京察一等、大计一等和二等的部分官员将被引见给皇帝。被引见的官员中,经常有人被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这一做法(  )
A.表明皇权得到空前强化
B.体现了人才选拔的严谨性
C.凸显了国家的吏治清明
D.推动了制度运行的规范化
答案 B
解析 由“皇帝……取消‘一等’或‘卓异’的评价”可知,被考察为一等的官员在觐见皇帝后,皇帝可以重新决定其评价等级,说明皇帝对人才考核十分重视,这体现出人才选拔的严谨性,B项正确。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世官制、荐举制、功劳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日益走向公平、公正 2.官僚制度的发展要求完善选官制度,选官标准的转变是服务于统治阶级需要的表现,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3.中国古代不断完善官员考核办法,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但专制决定了监察制度的效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