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时空
单元概要
本单元主要讲述中外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民族交往以及国家关系。
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先秦时期,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到秦朝形成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后统治者通过和亲、册封、会盟、设置机构等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秦汉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交往逐步发展,明清以后,中国对外关系逐步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和国际法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宗教改革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国家逐步形成。在国家利益冲突、战争之中,国际法和外交制度建立。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但战后国际法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建立了世界上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与联合国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2.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汉朝北逐匈奴、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派使臣出使大秦的史实。 2.从史料实证角度了解汉、唐两朝和周边民族及邻近各国的关系,认识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开放时期,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情况。 3.从家国情怀角度了解元朝为我国统一以及多民族国家重建作出的贡献。 4.核心概念:屯戍政策、羁縻政策、宣政院、理藩院、“改土归流”
时空坐标
课时1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秦朝
(1)民族分布: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
(2)中央机构: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3)管理措施: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2.汉朝
(1)中央机构: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2)民族治理
北方 ①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②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东汉初,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 ③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
西方 ①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②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东北 西汉设护乌桓校尉
(3)边疆政策
①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
②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问题思考] 结合教材第一目“《燕然山铭》石刻”图片,思考其有何重要史料价值?
提示 证实了窦宪北击匈奴的真实性及班固铭文记载的准确性;确定了燕然山及《燕然山铭》的具体地理位置,对汉匈关系的研究具有历史地理学上的坐标意义;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隶书摩崖石刻,对汉文字发展史具有很高的实证价值。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管理机构
(1)机构: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分工: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
2.隋朝时期
周边民族 隋朝统一,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岭南地区 589年,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
边疆治理 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流求往来 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
3.唐朝时期
(1)关系:唐朝与边疆地区突厥、回纥等地方政权保持着密切联系。
(2)机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3)表现
西北边疆 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西藏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
南诏 有10个王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
4.宋朝时期
(1)并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2)交融: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3)趋势: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
[概念阐释] 羁縻政策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予抚慰,即在民族地区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实际上就是以怀柔安抚为主、武力震慑为辅,恩威并施的政策。
[问题思考] 结合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思考:材料反映了鸿胪寺有何作用?
提示 鸿胪寺的职责是勘问宾客外国的风土人情、衣冠服饰、作为朝贡礼品的物资和距离中国的远近等,同时列出他们国王的名字向上奏报。
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
1.元朝
政策 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四等人制)
举措 (1)元朝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2)元朝还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赋役
2.明朝
(1)中央机构:除礼部、鸿胪寺外,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四夷馆。
(2)修筑长城:在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一线,陆续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九边”。
(3)开展贸易:明朝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4)边疆治理
东北 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 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
西北 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西南 设土司
西藏 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并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
(1)中央机构:设立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民族治理
①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③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等。
④在西南,沿袭土司制度,后来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概念阐释] 土司制度
明朝在西南民族地区沿袭元朝的统治办法,设立宣慰司等各级行政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他们对辖区内的行政有自主权,但必须效忠朝廷,按时向朝廷缴纳贡赋,调兵从征,职位的继承必须经过朝廷的批准。
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视角1 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
史料 贞观三年,太宗派兵十万征讨东突厥,擒拿颉利可汗①,东突厥十万余口尽数投降唐室,唐室将降部安置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宁夏灵武)的边塞地区,设置州县②并任命原东突厥贵族突利、阿史那思摩两人为都督以统理之③。此外,东突厥诸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步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④。太宗说:“诸部落悉归化,我略其旧过,嘉其从善,并授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子,与我百姓不异⑤。”
——摘编自王义康《唐代册封与授受四夷官爵试探》
读史 ①军事;②管理;③授官;④自治;⑤平等。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唐代民族政策的特点。
提示 以军事征服为基础;给少数民族首领授予官职,将其纳入官僚系统;给予少数民族地区较高的自治权;设置州县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重视民族间的平等与交融。
视角2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史料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封建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①。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人、汉人,同属臣民。”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②》
读史 ①②体现了史料主旨。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提示 特点:具有历史继承性,在继承中创新;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始终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推行边疆政策。
[深化拓展] 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交融
含义 民族交融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交融,是历史进步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
途径 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民族迁徙;通婚;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民族之间的战争;国家统一实行的有关民族政策;等等
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友好交往是主流,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为精神支柱,落后民族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同化
作用 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发了边疆地区,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1.[教材内容改编]秦、汉均采用屯田戍边等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如秦在河套地区,就以“拜爵”的方式,将中原汉族军民迁去开垦土地。西汉在“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这些政策( )
A.有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B.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D.解除了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
答案 A
解析 秦汉时期向边疆移民,在边疆地区屯戍、设置田官、监督屯田等,为边疆地区带去了大量劳动力,有助于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等,B项错误;因俗而治指顺应当地的风俗习惯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材料未体现,C项错误;“解除”说法过于绝对,D项错误。
2.[历史纵横改编]西晋灭亡后,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开始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族频繁接触,通婚杂居。5世纪时,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北方,推行汉法。唐朝时政府与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密切联系,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据此可知( )
A.各民族文化差异消失
B.民族交融趋势凸显
C.边疆管理与内地趋同
D.南北经济交流增强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不断学习汉法,与中原政权联系日益紧密,体现出民族交融趋势凸显,B项正确。
3.[教材内容改编]下表为清朝在不同地区实行的部分政策,这凸显出清朝的统治智慧是( )
地区 政策
蒙古 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
西藏 分别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设驻藏办事大臣
西南 进行“改土归流”
A.顺应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B.笼络各族上层人士,注重团结
C.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共同发展
D.扩大地方行政职能,中央分权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清朝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以与当地情况相适应,这反映了清朝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A项正确。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手段,推进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保持良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共同发展 3.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多个地方政权并存的局面,重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明清时期,通过册封、联姻、平叛等措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课时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汉朝
(1)开通商路:汉朝对外已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海路最远可航行到印度南部。
(2)出使大秦:97年,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一带。
(3)对日关系: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2.隋唐
背景 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陆路 (1)商业: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2)技术: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地区
海路 (1)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国王遣其子来到中国 (2)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3.宋朝
(1)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2)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
4.元朝
(1)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
(2)13世纪,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17年,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
5.明清
(1)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
(2)1689年,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3)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但清政府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问题思考] 阅读教材第四目“学思之窗”,想一想:明清时期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是如何管控的?
提示 (1)明朝:局部开放沿海地区;允许私人海外贸易;设置机构进行管理;征收海外贸易税。
(2)清朝:贸易政策由鼓励对外贸易到限制对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许“十三行”对外贸易。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视角1 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史料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
提示 (1)海外贸易地域广阔,商品种类丰富,交易规模扩大;(2)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3)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出现了新兴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都市。
视角2 朝贡体制的特点
史料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①。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②。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③。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④。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
读史 ①基础;②关系;③联系;④稳定。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
提示 特点: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具有君臣等级色彩;结构稳定,持续时间长;形成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制度性联系;崇尚睦邻友好。
[深化拓展]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朝贡制度
(1)基本特征
①和平主义性质。古代中国统治者对外交往的目的在于和平自守,维护农业文明社会的稳定,通过和平方式将中华文明带给周边少数民族。
②互利性。朝贡制度包括朝贡国一方的称臣纳贡和宗主国一方的册封赏赐等内容,是以中国为主体的双向交往制度。
③不平等性。它是在华夏中心意识和大一统理念的支配下,中国内部封建身份等级制在对外关系上的延伸。
④封闭自守性。明代以来朝贡制度臻于完善与缜密,是农耕文明封闭保守的一面在制度上的必然反映。
(2)历史评价
①朝贡体制确立了相对固定的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机制和模式,在维护地区和平的基础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繁荣,形成了儒家文化圈。
②朝贡贸易是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往往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③朝贡贸易通常体现为炫耀国力,是统治者“一国独尊”心态的反映。
④朝贡制度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最终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而走向消亡。
1.[教材内容改编]早在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就有广泛的交往交流。“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周朝还专门设立“象胥”这一职官,负责接待四方使节和诸侯宾客。上述现象表明( )
A.各民族之间实现和谐与平等
B.国家大一统局面形成
C.中原王朝注重对外交往交流
D.内外服制度历史悠久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可知,中原王朝与其他文明存在广泛联系,且专门设立职官负责接待使节和宾客,表明中原王朝注重对外交往交流,C项正确;先秦时期“各民族之间实现和谐与平等”与史实不符,A项错误;秦朝建立后,国家大一统局面开始形成,B项错误;材料与内外服制度无关,D项错误。
2.[教材内容改编]13 世纪,马可·波罗跟随经商的父亲和叔父从威尼斯启程,经西亚、中亚,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抵达中国,受到忽必烈的接见,并以客卿身份在朝中供职。17年后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后来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材料反映了元朝时期( )
A.海陆交通便捷通畅 B.对外战争相对频繁
C.政治局势和平稳定 D.海外贸易繁荣兴盛
答案 A
解析 由“13世纪,马可·波罗……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抵达中国”“17年后由泉州经海路回到威尼斯”可知,马可·波罗通过陆路、海路往返中国,反映了元朝时海陆交通便捷通畅,A项正确。
知识体系
学科术语 1.秦汉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规模不断扩大 2.唐朝与邻近各国保持良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共同发展 3.隋唐至两宋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规模不断扩大,交流更为频繁;元朝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规模继续扩大 4.明清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逐渐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